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_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_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_第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_第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人口增长模式江苏省如皋中学顾红年【学习目标】1.知道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并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2.能分析比较、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3.能通过案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和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原因以及后果。【活动过程】活动一:1.根据爷辈、父辈以及“我”三代人的亲兄妹,尝试画出你家三代的简易家谱。2.讨论:从“家谱”中反映出我国20世纪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样的特点?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活动二:读芬兰1785年—1976年的人口增长状况表,完成相关活动。人口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第一阶段1785-1790年第二阶段1910-1915年第三阶段1970-1976年1.根据上表所给资料,尝试绘制一幅芬兰的人口增长状况的图。2.根据你所作的简图,试判断芬兰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并分析其根本原因。3.分析“高—低—高”和“低—低—低”两类模式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异。由此会产生哪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活动三:读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人口统计资料,完成相关活动。国家总人口(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年增长人口数(万)埃及6398日本126871.埃及和日本分别处在哪种人口增长模式?2.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3.人口增长模式在空间上的分布有何差异?【课堂反馈】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回答1~3题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2.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3.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4.有关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三低”模式阶段B.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具有同步性C.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D.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由各地的人口数量决定的下表为2023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5~6题。地区总人口(万人)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①9613②1625-③3837④2675.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A.①B.②C.③D.④6.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二、判断题7.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是由于人类获得充足的粮食供应。8.人口增长速度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人口增长越快。9.人口增长比较慢甚至是负增长,会极大地有利于经济发展。三、综合题10.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过渡型”阶段的是(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填字母)。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型,即处于图中阶段向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工作的而取得的。【巩固提高】读“某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1~2题。1.关于该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B.青壮年人口比重过低C.老年人口比重过大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低2.目前,人口年龄构成与该国相类似的是A.欧洲B.北美C.亚洲南部D.澳大利亚图9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3~4题。3.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4.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读下表,完成5~6题。某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统计表年份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23出生率(%)3.953.983.603.793.642.301.821.100.670.650.630.64死亡率(%)1.701.081.000.950.760.730.680.630.670.660.650.655.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A.1950年B.1955年C.1965年D.1970年6.21世纪以来,该地人口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上升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数量减少二、判断题7.总体而言,我国农村人口增长模式与城市不同。8.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是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9.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中美洲。三、综合题10.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世界人口年龄系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亿,比10年前增加了亿。0~14岁的少年儿童为28979万人,比10年前下降了%。15~64岁的成年人人口为88793万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8811万人,比10年前上升了%。50%40%50%40%30%20%10%0195019701990202320302050ABCD(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仍很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量大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2)我国人口有的有序流动,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①有效地调整了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②增加了交通部门的收入,减轻了交通负荷 ③提高了民工的收入和文化技术水平,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④促进了特大城市的形成,提高了城市化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据图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面临的人口问题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世界人口年龄系数示意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的是;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5)从图中可看出,在时间发展上世界老龄化程度有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老龄化进程也存在着差异。(6)图中显示出大约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大约到______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7)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0世纪是,20世纪以后将面临、的双重压力。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____。【参考答案】课题1:人口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治爷辈受大清朝长期闭关守国的影响,技术的发展缓慢,人们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水平也较低没有社会的保障,教育的投资少人们受教育少,认为多子多福处于战乱时期父辈新中国成立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工业发展医疗技术进步国家保障每个人都可得温饱受教育人口增多。人们信奉“人多力量大”政治稳定,鼓励生育我辈科学技术大大提高,很多行业使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人均收入增多,一部分人进入小康生活国家福利发展,重视人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城市里出现“丁克”思想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活动一:1.省略2.仅供参考从讨论可以得知,我国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建国后,死亡率急剧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很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下降很快。由此可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活动二:1.年代年代百分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70-19761910-19151785-17901970-19761910-19151785-17902.芬兰第一阶段1785-1790年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模式,第二阶段1910-1915年属于高-低-高模式,第三阶段1970-1976年属于三低模式。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3.高-低-高模式带来的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相对减少,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主要的解决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推广教育,努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等。三低模式会导致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出现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家庭)负担过重。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外来人口;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活动三:1.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日本属于三低模式。2.产生两国人口增长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水平的差异。3.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演变为三低模式,有些欧洲国家甚至是零增长或负增长;发展中国家还属于高-低-高模式。【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B2、A3、B4、C5、B6、B二、判断题7、╳8、╳9、╳三、综合题10.(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2)C发展中国家(3)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