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假如生活重新开始》教案1北师大版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比较探究《假如生活重新开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文章的主题、作者观点和论证方法展开,结合北师大版教材,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本节课将重点分析文章中关于“生活重新开始”的假设,探讨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各类文学作品,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论证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假如生活重新开始》这篇文章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议论文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思考能力。同时,通过比较探究,激发学生对生活、人生价值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对《假如生活重新开始》一文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比较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生活与人生价值的问题;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好,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提升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所学论证方法进行有效表达,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契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层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文章结构,归纳作者观点,但批判性思维和深层次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人文素养正在逐步形成,但个别学生可能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弱。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高,能够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互动不积极等问题。这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假如生活重新开始》一文时,可能会对文章主题产生共鸣,但分析作者论证方法、观点深度和比较探究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现状,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他们逐步深入理解文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课文教材。
2.软件资源:PPT课件、课文音频资料、教学视频片段。
3.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班级学习交流群。
4.信息化资源:电子课本、在线教育资源(不含网址)、数字化文献资料。
5.教学手段:讲授、小组讨论、比较探究、案例分析、互动问答、课后作业。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如果给你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你会怎样选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假如生活重新开始》,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思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揭示课题:板书《假如生活重新开始》,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思考文章主题。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标注生词、难句。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问: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
第三环节:细读课文,深入分析
1.分析文章结构,梳理作者观点。
(1)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主题句,理解文章主旨。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
2.探讨作者观点,引导学生思考:
(1)作者认为生活重新开始的意义是什么?
(2)作者提出了哪些重新开始的建议?
(3)这些观点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3.小组讨论:结合自身经历,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以及如何把握这些机会。
第四环节:比较探究,拓展思维
1.教师提出比较探究的问题:文章中提到的重新开始的观点,与其他文章或现实生活中的观点有何异同?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总结比较探究的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观点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第五环节:总结全文,提升素养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3.强调文章的启示:生活重新开始并不仅仅是一种假设,我们要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把握机会,勇敢面对挑战。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根据课堂学习,完成课后练习。
2.拓展阅读:推荐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3.写一篇心得体会: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生活重新开始的看法和感悟。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鲁迅《故乡》:了解鲁迅笔下的故乡变化,思考人与故乡的关系,以及生活变迁对人的影响。
-龙应台《目送》:通过作者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描绘,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与无奈,思考人生的意义。
-余华《活着》:通过福贵一生的悲欢离合,感悟生活的真谛,探讨人生的价值。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深入阅读上述拓展阅读材料,结合《假如生活重新开始》一课的学习,思考以下问题:
a.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在面对生活变迁时,是如何选择的?
b.他们的选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c.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时刻可以视为重新开始的机会?如何把握这些机会?
-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他作家的作品,分析其中关于生活重新开始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尝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写一篇关于生活重新开始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参与班级或学校举办的关于生活重新开始的演讲、征文等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探讨生活重新开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提升自我认知。
2.通过比较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不同观点的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组织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参与度不高,可能是我给予他们的引导和鼓励不够。
2.教学方法上,我发现学生在分析文章论证方法时存在一定难度,可能是因为我对这方面的讲解和指导不够深入。
(三)改进措施
1.针对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针对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困难的问题,我将在教学中加强对论证方法的讲解和举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巧,提高分析能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文章主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能够围绕主题展开,分析文章观点和论证方法,展示成果时表达清晰,观点明确。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文章内容掌握较好,能够准确回答问题,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论证方法方面存在不足。
4.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质量较高,能够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经历,深入思考生活重新开始的意义。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课堂表现,我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表示肯定,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
-对于小组讨论成果,我赞扬了各小组的合作精神和成果展示,同时指出部分小组在论证方法分析上的不足,提醒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焊锡液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橙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驼绒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躺身修车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3年油气钻采服务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模块式镗刀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总线通讯变送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多功能标签印刷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海水鱼缸维护合同》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江苏省建筑和装饰工程的计价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 余华《活着》读书分享课件ppt
- 2023年国家电投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YY/T 0471.5-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5部分:阻菌性
- GB/T 5095.7-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7部分:机械操作试验和密封性试验
- GB/T 4354-2008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
- GB/T 37439-2019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 GB/T 18723-2002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
- 药品供应目录(人民医院药品名分类汇总表)
- CAK6136V车床面板操作
- 矿井提升机技术参数介绍及设备选型过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