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_第1页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胜利的方面,也有缺憾的地方: 一、胜利点 1、创建性的运用教材。 本节课教材给出的情境是“克隆牛的身高和体长”的一个情境。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这样的情境对于同学们来说很生疏而且很遥远。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老师要依据学生的详细状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建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的要求,老师要由“课程安排的执行者变为构建者”,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因此我把情境改为“算算老师的身高”的情境。从学生熟识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疑引思,引

2、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阅历探究新学问,驾驭新本事。 2、体现学生为本,提倡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我放手先让学生课前依据“学习单”自主学习,提倡先学后教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独立思索、主动探究,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实力。 这是本节的重点,学生沟通时,学生会在学生充分展示后老师适时沟通竖式计算方法,从而明确小数加法也和整数加法一样也是这样一位对着一位来加的! 此时,有学生会质疑,末尾的0是否可以去掉,老师适时点明:当遇到这样的状况时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同时指出为了确保计算的精确,要进行验算。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相异性想法得到沟通激荡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基础上,

3、激励学生进行生生间的互动。课堂中组织起学生进行生生间、组际间的沟通,这使得呈现出的观点更原始、真实,更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基于这一同等互利特征的差异展示,不仅为学生所宠爱和认可,也让老师得以精确把脉学生的学情,并据此绽开进一步的引导与点拨。 3、理解算理和驾驭算法 算法的探究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探究的实力,所以在本环节我大胆放手先让学生课前依据“学习单”自主学习。课上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体验再组织汇报。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于成立的数学原理。第一,通过例题课件展示与相关问题的追问,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驾驭小数加减法列竖式时要小数点对齐,计

4、算时要从低位算起,小数位数不同时可以用0来补足。其次,通过例题课件展示,让学明白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状况,一般要把0去掉,把小数化简。 二、缺憾点 缺少追问。如:“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什么?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等问题。同学们在我的有效引导下很简单结合问题情境理解算理、驾驭算法。但缺少与学生的思索,对理解算理和算法不够深刻。 合作沟通中老师缺少巡察指导,学生课堂上生成的质疑和问题,没有刚好的抓住和呈现“亮点”,留下了一些缺憾。如:出现了数位没有对齐的状况、计算错误的状况、整数后面没有添上小数点和0的状况等。 没有大量的练习,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明算理驾驭算法的过程中,用了较长的时间才结束了新

5、课的学习。这样一来,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出现了问题,没有时间让学生来大量的练习,导致了课堂不完整。所以,我觉得我对“精讲多练”的把握还欠缺。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唯一的、不行预料的,也就意味着随时会生成一些新的课程资源,课堂生成肯定大于课前预设,我将刚好调整我的预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新课改下数学计算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相识,比如:怎样避开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怎样让学生经验算法获得的过程?怎样在计算教学中处理算理与算法?怎样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机会与空间?在这次讲课中,给了我对这些问

6、题的思索,定能把我引入课改的更深处。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验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购物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购物,让学生发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视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教学时我结合详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注意培育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实力。本课在学法指导上注意:(1)通过计算共需多少钱?来理解如何计算小

7、数加法。(2)通过如何找零,一种物品比另一种物品贵(便宜)多少钱?自主地学习小数减法,并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本课中,书上的练习题都是一位小数加减法,考虑到其他状况,我在本课教学中加入了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包括整数减小数的计算题,学生经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探讨,发觉:“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简单。学生根据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3)最终一起视察对比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异同,来

8、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人人驾驭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加、去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汲取、内化、思索等过程进行学问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思索,熬炼思维,在体验中发展实践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3 小数加减法复习教学反思复习课,是再现学习过程,将已学学问加以梳理,纳入整体系统之中。要想保持新授课那种让学生新动的味道,惟有让复习课生长出人情味来。对此,我作了一些探究与尝试。 1、选取现实素材,激发学习爱好。 老师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将抽象的数学学问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

9、,并有效地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课中的订餐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进而对创设的情境产生深厚的爱好,并由此激发了学习数学的愿望,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并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过程中,让我感到,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视察、分析现实生活,不断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2、课前选错,课中露丑。 复习课要让学生回顾旧知、理清关系,用整体的、系统的眼光来重新谛视学问间的联系。同时还须要让学生复习在日常学习中犯过的错误。其中,有账可查的更多的是练习中的错误,这是学生的学习病历。有些错误属认知方面的,有些错误则

10、是非认知方面的;有些错误具有典型性,有些错误虽然不是共性问题,但或许对其个人会有深刻的影响。所以,我在课中呈现了一组学生常常出现的错例,借助调皮之口,引发学生在课中剖析,说病源,说病理,说药方,。调皮的露丑活动,对于常常出现这种错例的学生是一个反思和巩固的过程,对于没出错的学生是一个提示和复习的过程。这种来自伙伴间真实的声音,学生爱听,远比由老师一味苦讲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的错误成了复习很好的教学资源。 总之,只有让复习课长出人情味,留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才能使复习课更迷人。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4 小数加减法一课,历经选课、磨课,得到了张志娜校长、郭子平主任、魏瑞霞老师三位专家的细心指导,工

11、作室成员、同事们的献计献策,最终顺当讲完了。通过这次讲课,带给我很多前所未有的体验,帮我积累了丰富的阅历,促使我以后在研读教材、把握课堂方面有了更清楚的方向。下面就对本节课进行全面的反思。 优点: 1.新知导入前的抢答嬉戏从不同类、不同单位和单位划归三个方面揭示单位统一的重要性,渗透了只有相同单位才能相加减,为小数加减法做好学问铺垫。 2.在讲解算理和算法的过程中,擅长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对错误类型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正确的方法。 3.练习题的设计奇妙、新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每道练习题的针对性强,再次巩固了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还渗透了估算教学。 4.进行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

12、法的对比教学,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不足: 1.课堂语言不够精练,个别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讲解引导稍多,缺少学生独立的思索与沟通。 2.对2.3-1.46的处理应再细致些,如与加法进行对比,这里为什么不能把6干脆落下来?再如算法可从计数单位的角度进行教学,10个0.01减6个0.01是4个0.01再次强化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让学生丰富对算理的理解。 3.验算的方法是依据什么学问?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相联系,让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思索: 1.关于5个门+3个窗,在胜采小学试讲时,学生第一反应报出“8个”以后,学生又快速地改正了,认为门和窗不一样,不属于同一类,所

13、以不应当干脆相加。在此次讲课中,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好一会,甚至有学生说到5.3个门和窗。反思此环节,可能存在如下问题:首先,门和窗虽然不属于同一个单位的,但是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是都属于房子的一部分。如鸡和鸭虽单位不同,但它们都属于家禽。此素材可能引起学生的误会。所以,我觉得应当改成“5个门+3头牛”。其次,前面两道题目的处理没有凸显出单位的重要性,在胜采小学试讲时,在第一个问题“5个苹果+7个苹果”时我让学生完整地说出答案“12个苹果”就给学生了一种正强化,到了第三个问题,学生立刻会从单位角度去想。而此次讲课,前两个题目我并没有赐予正确的引导,简单产生歧义。 2.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肯定要借助

14、详细的情境进行教学。三次风格迥异的教学设计,渐渐让我清楚计算教学的模式,就是计算教学肯定要依托情境进行教学。第一次设计了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竞赛的情境,让学生计算竞赛成果。这里的成果都是两位小数,无法突出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当时还计算了五轮竞赛成果,耽搁的时间比较多。其次次设计是让学生依据已有的学习阅历,自己编出小数加减法的题目,针对各种类型进行算理、算法的教学。课后研讨时,专家指出,对学生来说,干脆理解算理有些抽象,最好是借助实例或者是图形来理解算理更清楚。所以就有了第三稿的情境设计,让学生依托元、角、分的学问明白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更便利,这样学生就从两方面理解算理,更有劝

15、服力。 再次感谢各位专家与同仁们的指导与帮助,我会接着努力的!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5 今日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我抛弃了教案预设的框架,一起先就直奔主题,让学生用小数干脆进行购买商品的价格计算。 在做的过程中,我通过视察学生的解答,分析归纳他们产生错误的缘由,并在他们做完后,对他们说:大家都很聪慧,能够独立做从未做过的题,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的?我们沟通一下,展示你的成果,好吗?几句亲切的话语让同学们有了表现的欲望,纷纷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回答真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而富有情趣,各有各的道理和内涵,从多个角度把简洁的小数加法进行了合理而深刻的剖析,让我直面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维

16、历程。反思我平常的教学行为,是不是有时太细了?我的语重心长、唠唠叨叨,很有可能换来学生的心不在焉,甚至是逆反心理。 而今日的这堂课,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参加者变为探究者、创建者,这样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开心,学生学得主动欢乐,创建力的培育也在迁移默化中生根发芽。我真正体会到,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不会在新理念的潜意识下凋零。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6 简洁的小数加减法,它是在学生学过加、减法笔算和初步相识小数含义和数位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须要和进一步学习、探讨的须要。 胜利之处: 整节课下来,整体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取得了肯定的效果。“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

17、于生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验及自己的方法。通过摘取义卖铺上的数据共同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出示的数据,让学生发觉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生活阅历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笔算算理,并总结笔算方法。通过小数的加减计算培育学生严谨、仔细、一丝不苟的科学看法。 不足之处: 1.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深度不够,开放性的问题不是太多。 2.的前半部引入不够简化,后半部分显得比较急躁,给待学生的思索的机会不是太多,没有很

18、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索的主动性。可能让学生们合作探讨和总结笔算方法,会有新的火花产生。或让学生把笔算方法用补充完整的方式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3.奴课堂的细微环节处理有些地方还是不到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留意培育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实力,比如在刚才所说到的方法总结的问题上,小组探讨的珍环节上要做进一步的调整。这也是时间限制得不够好的结果。 4.练习的多样性还做得不足,其中没有改错题是最大的不足,这一学问点,改错题应是最直观和有效的。 5.课讲得也多,主要是一些问题总结得不够系统,讲起来话就多。这些问题都是我要在以后的课堂上不断留意和改进的地方。 附数加减笔算方法: 1、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

19、也对齐。 2、 小数部分空缺的数位用0补。 3、 进位和退位要标清,得数不要忘写小数点。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7 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小数的相识和加减法教材编写体现以下特点: 1、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背景下进一步学习小数。 2、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驾驭小数的加减法。依据这一特点同时结合三年级下册借助购物情境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新课的预习,有意识的培育并训练学生的自习实力。从作业反馈的状况看来,对于一些如两位小数大小的比较,两位小数的加减等这样有章可循的学问,学生通过自学的驾驭状况还比较可

20、喜的。 其次,教学充分联系了实际,通过引导学生不停的“举一反三”,使老师能在第一时间里了解到学生对新知的驾驭状况,刚好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有效教学。 第三,教学环节设计紧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问水平的提高,学习实力的增加,我有意识地调快了教学的速度,使课堂更加紧凑,提高了学习效率。 从作业反馈出的状况来看,马虎大意的状况普遍存在,今后还应着力于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8 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验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收集购物小票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究小数加减法的

21、计算方法。通过购物小票,让学生发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视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育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实力。通过小数的加减计算培育学生严谨、仔细、一丝不苟的科学看法。 教学时老师帮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注意培育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实力。 本课在学法指导上注意:(1)通过计算共需多少钱?来理解如何计算小数加法。(2)激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计算,最终得出列竖式计算比较合适。这里因为没有学生发觉其他的方法,所以也就没有得到体现(3)通过如何找零,自主地学习小数减法,并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

22、计算方法。(4)最终一起视察对比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异同,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人人驾驭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另外因为超市买东西,这些小数有局限性,所以在后面我还支配了不是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1)老师打算去旅游,带了32.8元钱去超市购物,买了一袋薯条3.2元,一袋果汁1.95元,一个水壶6.48元。老师的钱用完了吗?假如没用完,应找回多少钱?小明买了0.853千克香蕉,1.04千克草莓。香蕉和草莓共多少千克?香蕉比草莓少多少千克?进行弥补题目的缺陷,让学生清晰,小数加减法不止这种状况,还有其他的类型。这也是一个扩展题,连加连减的尝试。但是因为时间关系

23、,只进行了(1)题,没有机会进行(2)补充练习。究其缘由,自己没有充分估计到时间,节奏较慢,学习加法时应再学习减法再练习以至于加法验算很多学生耽搁了较多少时间。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9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学问和阅历为基础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供应从事数学思维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下面是我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几点反思: 首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加上三年级时学过简洁的小数加减法,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学问阅历,由学生自己算出结果。老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依据已有阅历去解决问题,

24、尝试当数位不同时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究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沟通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其次,紧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教学内容在引入时是从学生比较熟识的生活素材购买学习用品入手的。让学生很简单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心情与爱好。其中选取的4个数据,转化成小数后(前一单元学问的迁移),利用求两个数的和与差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主动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创设生活中的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题目编排上体现小数加减混合

25、两步运算,进一步巩固学生本册中学到的简便运算,也是下一个例题小数加减混合计算的一个铺垫。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三点,刚好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当学生普遍表现出“简洁、都会了”我出示整数减小数这一类题型。91。65指名板演。整数的小数部分没有用补0的方法,使小数部分数位同样多再减。让学生自己检验,也就是利用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来验算小数加减法。立刻又出示9001。65,此题设想学生会不会由上题的迁移把数位三位对三位来处理,在课上还真有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特别直观的让学生相识到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复习课上,我又强调了小数加减法须要留意的事项

26、:数位必需对齐,小数点也必需对齐。在练习题中,针对学生的出错点,又特地设计了一些练习题。整体感觉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驾驭还不错。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0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从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入手的,简洁的小数加减法笔算来源于整数笔算的学问迁移,对学生来说自然过渡并不存在难度,只不过是数的范围扩大了,学生感觉有些生疏。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验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在课堂起先创设购物等情境,从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最终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驾驭正确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

27、维,注意培育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实力。 小数加减法计算环节,用竖式计算是较常用的方法。它跟整数的加减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 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为“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 相同数位的还好对齐,尤但是是整数找不到小数点,又无实际情境依托。这时我引导学生把算式搁置在详细情景中(以元为单位),钱是人们关切的,也是常常遇到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求同学再探讨,怎么列竖式进行计算,为什么要这样列,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有什么意义),不对齐可以吗?为什么?通过探讨将其都转换成相同位数的小数,便于对齐相加减,学生根据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 练习过程中,我将练习题难易度呈梯状出示,

28、由浅入深降低了难度,并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爱好。设计习题时还以学生为依托,让学生依据自已爱好,自编算式,顺着学生的思维走,把学生思维闪光点作为“挖掘点”。这次课上我尽力确定孩子的优点,如:思维清楚、讲解有条理、书写计算仔细等优秀学习品质。同时,教学中我还常常让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刚好驾驭所学学问,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四周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通过教学这节课,我对教学工作又有了新的相识和改进,课堂是学生的学问的源泉,更是学生特性

29、张扬的舞台。我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专业素养。实践中正是有了一些缺憾,才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才能让我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踏实。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1 今日上了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即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是在小数的意义、性质、数位依次表等学问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这部分学问,不仅要让学生驾驭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还要同整数加减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上把握加减法的实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的一样,都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几点思索: 1、我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将抽象的数学学问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

30、中,并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好玩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而且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2、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购物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通过学生亲自购物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深厚的爱好,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学数学、用数学,我充分利用“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了“购物”这一学生感爱好的生活情境,并通过创建性的活动把数学学问与学生的生活阅历融合在一起。 4、在课堂上,我首先引导学生视察购物清单,提出数学问题。由熟识的“生活”情境

31、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究必定是主动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阅历,对小数加减做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5、设计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在不同题目的训练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从而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但是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这样的教学学生除了获得学问以外,还获得了什么?学生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正确吗?”等这几个涉及数学思维方面的问题?比如在第一次的感悟中由于小数数位相同,绝大多数学生很自然会把小数点对齐进行计算,结果自然是正确的。我在教学中似乎无条件地认可了这种算法,至于这种算法成立的前提条件我未让学生充分的探讨,学生也毫不怀疑地顺着我的思路下去,其次次感悟(小数数位

32、不同的加减法)就这么顺其自然地判相同数位对齐的算法为对,其他的算法为错。这不免使我想到课堂上存在的一种现状:在表面上情境创设、算法多样化、沟通互动等“漂亮光环”的掩盖下,学生的学习其实是肤浅、浮躁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留意学生思维实力这方面的培育。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2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学习数学的根本是解决问题。数学教化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育,强调数学教化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而不能简洁的理解为内容的置换。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驾驭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上进行教学的,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复习,迁移到小

33、数加减法上来。在新授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想买的文具,从而获得图片上呈现的数学信息,通过信息让学生发觉其中的数学问题,先让学生说出想买什么?然后由老师的问题引入例题,学生通过合作沟通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老师依据学生说的方法进行重点教学。在教学竖式时,我设计了质疑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小数点的相识,并讲解并描述了生活中一个有关小数点的真实故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再次让学生知道小数点的重要性。 接着教学小数减法时,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激励学习爱好。用他们起先想买的文具提出自己的减法问题,采纳小组合作沟通的方式,得出结论。学生提出了不同

34、的计算方法,我就乘势追击,奇妙的提出想让他们解决的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板书减法竖式时(1.2元-0.6元),有意不写差上的0和小数点,使0.6变成6,这时激起了学生们的剧烈反映,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七嘴八舌的指出老师的错误,有的学生说漏了“0”就不是小数了,还有的学生说没有小数点就变成6元了,大家说得可喧闹,把一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爱好课,而这样的质疑效果也是我想要的。就着这样的气氛我让学生探讨“为什么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不能不写?”结合刚才的争论,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最终总结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并完成了一个思维拓展题,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了升华。把老师的讲解权

35、充分还给学生,这是我始终追求的目标,因为孩子们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子。 在这次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学问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为教学与生活架起一座桥梁,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在这节课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行合作沟通、探讨、说理、争论、纠错,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听取同伴看法的同时进行反思、取长补短,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结构,使每位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其中借助错误资源,使学生加深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新授中,突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下来,我认为整堂课缺乏严密的支配。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从“静

36、态设计”走向“动态设计”,“从固化设计”走向“弹性设计。”教材的敏捷运用不够,创建性差,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时间把握的不好,导致练习量不够,学生的反馈老师无从驾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体验,通过自己的体验、理解、汲取、内化、思索等过程进行学问建构,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3 学生早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初步接触过小数的加减法,会算简洁的小数加减法,对计算要求也有过初步的了解。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小数有了进一步的相识,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旨在学会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小问题,问:1+2等于几?学生天经地义认为是

37、3,再问学生什么状况下,1+23,学生觉得很不行思议,怎么都不能理解。当我提示学生可以试试加上单位,学生很举出许多例子:1厘米+2分米3分米,1角+2元3元等等,借此学生能深刻感受到只有单位统一才是1+2=3。在此基础上,出示345+2,3.450.2这两组题,问学生如何说明为什么3。45+0.2等于3.65而不是3.47,让学生用自己的让方法说明算理。 整堂课,学生在充分的练习与实践中将笔算方法驾驭,突破了重点“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学位对齐”,以及难点“不同数位的小数可补0”。 总之,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互动模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索、体验、理解、汲取、内化等过程进行学问建

38、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思索,在思索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学问的应用实力。在实践中发展解决问题的实力。 本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对学生的列竖式要求应力求规范,比如个别学生竖式写得不够整齐、端正,没用直尺打横线等,今后应刚好订正不规范的书写格式,加强学生的养成教化。算理的渗透不足,应加入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意义的小数明确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我将在练习课中将本节课所缺失的补充进课堂,让学生更娴熟地进行小数加加减法计算。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4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是在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

39、意义,驾驭“位数不同”的两个小数相加减以及“整数加减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比较娴熟的进行计算。 2.结合生活实际培育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实力。 3.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下面是就这三个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我认为这三个目标在本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一、化归的思想方法得到较好的渗透。 首先由老师供应“一本故事书5.8元,一本连环画2.75元,”两条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1)买两本书共多少元?列式:5.8+2.75;(2)两本书相差多少元?列式:5.8-2.75;接着老师又供应一条信息:假如妈妈给你8元钱,让你去买书,你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

40、题?(3)卖一本故事书还剩多少元?列式:85.8;(4)买一本连环画还剩多少元?列式:82.75。4道算式出来后,让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方法,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力;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全班沟通,进一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引导视察,抽象概括“位数不同”的两个小数相加减以及“整数加减小数”的计算方法,同时适时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即把“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如何转化为“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从而使新学问得到解决。此题,老师变更了以往一题一例的模式,老师既深钻了教材而又跳出了教材,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创设了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出现了,他们调动了原有的学问结构去探究该情境中

41、存在的数学问题,并主动地从多角度去思索问题,发觉问题,真正理解了算理,驾驭了算法。 二、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实力得到了较好的培育。 体现在三大环节。一是探究新知部分。4道算式出来后,先估算,后独立计算,算后再和估算进行比较,看谁估算的结果和正确值最接近。二是综合训练部分。当老师供应六种文具的单价“笔盒9.8元、书包30元、铅笔0.7元、本1.2元、转笔刀2.46元、尺子1.45元”后,提出:(1)3元钱可以买哪两种文具?(2)40元钱买哪两种文具找回的钱最少?然后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学生提出(1)我买两种文具的钱在10至11之间,我肯定买的是哪两种文具?(2)我买的两种文具的和是一个自然

42、数,我买的肯定是哪两种文具?三是课堂作业部分。要求作业先估算再计算,能口算的干脆写出结果。这三个环节的有效实施,使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实力的培育落到了实处。 三、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 在综合训练中,我把课后其次题进行了修改,原题是“笔盒9.8元、书包35.6元(改为30元,意在对整数加减小数进行训练)、铅笔0.7元、本1.2元、转笔刀2.46元、尺子1.45元,购买两种你最须要的文具,一共要用多少元?”改为:“要求学生从这6种学习文具中,随意购买两种不同的学习文具,求出一共要用有多少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列法?”这个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化,学生很简单用数线段的方法5432115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到此并没有结束,老师又提出:“请同学们猜一猜,假如让你求出随意两种文具相差多少元,又有多少种不同的列法?”当学生猜出10种和15种出现了两种结果后,老师在引导学生辩论中,学生找到了“把这6中文具由大到小排列”的方法后,再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