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复习——社会转型期【含义】1、是指社会构造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构造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进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构造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前5~前3世纪〕明末清初〔16~18世纪〕两次鸦片战斗期间〔19世纪中期〕甲午战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时期的新中国〔1949—1956年〕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欧美〔外国〕殖民扩张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5-18世纪〕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19世纪中后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后的世界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月〕当今的世界〔20世纪七十年月以来〕/全球化时代〔20世纪90年月以来〕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前5~前3世纪〕明末清初〔16~18世纪〕两次鸦片战斗期间〔19世纪中期〕甲午战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时期的新中国〔1949—1956年〕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一、春秋战国时期〔前5~前3世纪〕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1、具体表现:①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社会动乱,宗法分封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心集权制度渐渐形成。②经济:铁犁牛耕消失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③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④阶级:“士”阶层的活泼;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⑤社会关系上: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人际关系紧急。2、转型缘由: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快速进展。3、同时代的西方:雅典民主政治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滥觞。4、相关主题:秦始皇及统一多民族国家诞生、小农经济、百家争鸣、孔子等等。二、明末清初〔16~18世纪〕总体特征: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稳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资本主义萌芽1、具体表现:①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②经济:农耕经济高度进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进展,资本主义萌芽消失并缓慢进展;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③文化:文化专制、理学统治禁锢思想;消失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消失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呈现出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二、明末清初〔16~18世纪〕1、具体表现:④阶级:随着商品经济的进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进展商品经济。⑤外交〔对外政策〕: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同时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存,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西方殖民活动影响海疆。2、转型缘由:资本主义萌芽消失和进展。3、同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兴旺,代议制形成,启蒙运动兴起,自然科学诞生。4、相关主题:李贽、进步思想家、明清商业状况、科技开头落后、明清小说和文人画、西学东渐等等。三、两次鸦片战斗期间〔19世纪中期〕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1、具体表现:①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斗,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②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构造发生了变动,自然经济开头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大量了近代企业〔洋务企业〕〕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头向近代化迈进。③思想上:开头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④社会生活上:西方经济侵略,转变中国人的衣食住行2、转型缘由:西方列强侵略。3、同时代的西方: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代。4、相关主题:鸦片战斗的影响、小农破产,自然经济解体等等。三、两次鸦片战斗期间〔19世纪中期〕四、甲午战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1、具体表现:①政治:西方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个阶层掀起救亡图存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维新变法,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1、具体表现:②经济:列强经济侵略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连续进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起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③文化: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先后消失“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和“民主科学”思潮,向西方学习由技术转向制度和思想层面。④社会生活上:大城市生活习俗转为简约文明。四、甲午战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2、转型缘由:内因:民族资本主义进展;外因:帝国主义侵略加深。3、同时代的西方:完成其次次工业革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代。4、相关主题: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等等。四、甲午战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过渡时期的新中国〔1949—1956年〕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具体表现:①政治:新中国成立,逐步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三大制度〕,公布1954年宪法。②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国民经济形势根本好转。1953年起实施一五打算,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确立。1、具体表现:③文化:毛泽东思想连续丰富和进展;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推动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消失,文学艺术界消失大批精彩的作品。④外交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提出,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奠定了新中国外交根底。⑤社会生活上:物质相对匮乏,勤俭节省、无私奉献成为时代主题五、过渡时期的新中国〔1949—1956年〕2、转型缘由: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3、同时代的世界:两大阵营“冷战”,西方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进展消失“黄金时期”,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和贸易体系形成。4、相关主题:外交成就、毛泽东思想进展等等。五、过渡时期的新中国〔1949—1956年〕六、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总体特征:道路的形成;打算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1、具体表现:①政治:完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②经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3年,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1、具体表现:③文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进展观成为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指南。由轻视人才转向敬重人才、学问;“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进展;“双百”方针重新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富强进展。④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乐观活泼在地区性和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中。⑤科技上:以“载人航天”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⑥社会生活上:讲究卫生、留意环保、赈济灾区的文明生活方式。2、转型缘由: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同时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进展成为时代主题。六、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欧美〔外国〕殖民扩张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5-18世纪〕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19世纪中后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后的世界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月〕当今的世界〔20世纪七十年月以来〕/全球化时代〔20世纪90年月以来〕一、殖民扩张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5-18世纪〕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1、具体表现:①政治: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逐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②经济:新航路开拓、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进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具体表现:③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把人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传播资产阶级文化〔人文主义、理性〕,极大解放了人们思想;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进展。④国际关系:新航路开拓后,西、葡等国先后走上殖民扩张道路;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殖民霸主;18世纪中期英国后先战胜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2、转型缘由: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3、相关主题:新航路开拓、世界市场雏形消失、殖民拓展等。一、殖民扩张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5-18世纪〕二、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19世纪中后期〕总体特征:自由资本主义时代1、具体表现:①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②经济上: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根本形成/初步形成③思想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由主义盛行〔亚当·斯密〕。1、具体表现:④科技文化上: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达尔文提诞生物“进化论”;文学艺术主流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⑤社会生活上:城市化进程加快。⑥国际关系上:东方开头附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19世纪中后期〕2、转型缘由: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的消失。3、相关主题: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问题等等。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1、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拓了一种新的现代政治模式。②经济上:其次次工业革命后消失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具体表现:③科技文化上: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相对论和量子论提出,现代物理学诞生进展。④国际关系上:美、德经济增长加快,帝国主义政治经济进展不平衡,欧洲两大军事集对立。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二战后的世界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月〕总体特征: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和美苏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形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1、具体表现:①政治:反法西斯战斗成功,殖民体系瓦解;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以“冷战”的方式全面对抗,争夺世界霸权,严峻威逼世界和平。②经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进展;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欧美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福利国家、进展第三产业,经济进展进入“黄金时期”。1、具体表现:③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逆境,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则是现代主义流派的盛行。④国际关系上:两大阵营“冷战”,美苏争霸,欧洲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兴起。。四、二战后的世界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月〕2、转型缘由:吸取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阅历,战后经济恢复的需要。四、二战后的世界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月〕3、相关主题: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世界市场割裂、多极化趋势消失等等。五、当今的世界〔20世纪七十年月以来〕/全球化时代〔20世纪90年月以来〕1、具体表现:①政治:六十年月末,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推动,日本的崛起和进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等力气的推动,世界格局开头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八九十年月以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呈现出“一超多强”,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的局面。和平与进展虽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动乱并存。总体特征: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新趋势消失和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金华客运从业资格证到期换证考试
- 2024年小麦供应链合同3篇
- 2024年教育材料出版合同3篇
- 2024年鄂州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式汽车修理费用结算合同3篇
- 2024年贵州客运急救知识
- 2024版酒吧音响设备升级改造合同3篇
- 2024年新机动车事故处理协议3篇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同标的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3篇
- 2024年固定期限大宗食材购销协议版B版
- 私人酒窖租赁合同三篇
- 2024年国防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一元宇宙技术(2024 版)
- 招标代理机构选取技术标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进出口贸易跟供应商签订合同模板
- 提高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
- 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路基试验段施工主要施工方法
- 2024年俄罗斯近视控制隐形眼镜行业应用与市场潜力评估
- 物业管理市场拓展与团队协作培训
- 名著鉴赏之《艾青诗选》《水浒传》(原卷版+解析)-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上海专用)(部编五四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