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_第1页
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_第2页
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_第3页
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_第4页
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生物学南开大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环境生物学南开大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1

Caswell(1996):一个水平上发生的过程的机制来自其下一级,而这个过程的结果又在它上一级水平得到体现。Jagoe(1996):所有毒性效应都开始于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Newman(2003):如果存在多种污染物,生化上的改变可以为究竟哪一种污染物产生了效应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生化反应:结构改变,形成新化合物,不可逆。 分子作用:结合,改变功能,多数可逆。 防护性反应:免疫(过敏反应)、应激(急)反应 非防护性反应:不能自我调节;过量的情况

第一节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

水平上的影响生化反应Caswell(1996):一个水平上发生的过程的机制来2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3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4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5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6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7环境生物学第三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课件8第一节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

水平上的影响生化反应

2、与蛋白质(酶)结合蛋白质中许多氨基酸带有的活性基团与污染物结合,导致蛋白质化学损伤。此外,还可以诱导一些功能蛋白的产生,如产生应激蛋白和金属硫蛋白。这些蛋白可以保护生物机体抵抗污染物的损害,是防护性生化反应。

金属硫(巯)蛋白:位于胞液内的低分子蛋白,半胱氨酸(巯基)含量极高,对热稳定,金属含量高。可被Cd,Cu,Zn,Hg,Co,Ni,Bi,Ag所诱导。

第一节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

9第一节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

水平上的影响生化反应

2、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影响外源化合物与DNA相互作用及产生突变的过程(四个阶段):修复(改变)破坏被固定

DNA加合物DNA突变第一节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

10第二节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一、对细胞的影响

表现为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1、对细胞膜的影响:脂质过氧化(通透性、离子泵)2、对细胞器的影响a、线粒体:膜系统损伤,嵴减少、变小b、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破坏膜结构,核 糖体脱落

3、坏死(necrosis):疾病或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个体死亡称为身体死亡somaticdeath)

第二节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一、11第二节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二、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1、靶器官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只对部分器官产生毒作用,这些器官称为靶器官。*经积累最先达到效应阈值的器官。2、对组织器官的影响表现效应的器官:可以是多器官,含受体,或间接作用。

蓄积器官:污染物积累量(浓度)高于其他器官。

第二节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二、对组织器官12第二节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

3、炎症(inflammation):热、红、肿、痛热:与变温动物无关。红:只与红色血液动物有关。受损区域的血管膨胀,增加该区域的血液流量,导致红和热。肿:血液中液体经血管壁流入发炎组织的结果。痛:组织肿胀的压力所造成。白血球(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可离开血管进入受损组织,这也可以指示炎症。

第二节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3、炎13第三节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一、死亡

在污染物一定剂量或浓度作用下,引起动物的死亡,这样的剂量或浓度称为致死剂量或致死浓度。二、对行为的影响

1、回避行为2、捕食行为3、警惕行为4、其它行为

第三节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一、死亡14第三节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三、对繁殖的影响

1、蛋壳的厚薄指数:一个评价污染物对鸟类繁殖影响的敏感指标。2、环境激素(内分泌干扰)四、对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影响摄食和生理代谢,消耗能量五、(Selye)应激:在一个生物系统中,由所有非特异性的、诱导出来的变化组成的综合症(Selye,1956)。应激是在应激源的影响下,身体试图重新建立或保持内稳态的一组特殊的变化(Adams,1990)。可分为3个阶段:警觉反应期、适应或抵抗期、衰竭期。

第三节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三、对繁殖的影响15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一、对生物种群的影响

种群:具有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量。1.数量(密度): a.敏感物种(抗性差),数量下降。b.耐性物种(抗性强),有波动,但能保持。c.机会物种(往往是不需要的),数量上升。

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一、对生物种群的16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

物种竞争能力: K-选择者:种群稳定,围绕K值波动。出生力低,寿命长,个体大。 (天敌) r-选择者:机会种,与K-选择者相反。(害虫) 中间类型: r-K在自然界是一个连续系统,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物种竞争能17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

2.结构:a.年龄(幼体死亡,繁殖率下降)b.性别比例(环境激素作用)3.遗传结构:基因多样性下降、遗传缺陷4.竞争关系:种内(空间、食物) 种间(食物网关系、生态位)

生态位(niche):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或物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体。“适应性的总和”,“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5.对寄生影响:刺激、抑制、无作用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218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二、生物的适应机制

1.抗性:短期适应(耐性) 外部排斥:回避、拒绝吸收 内部忍耐:结合固定、代谢、蓄积 2.适应与微进化:(种内的分化-物种改变) 多样性下降:三个水平(基因、物种、生态) 对污染的适应:形态结构、生理、遗传 适应的代价:生态、生理、进化

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二、生物的适应机制19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三、对群落的影响:结构、生物量、生态价值

1.优势种2.生物量3.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异质性(时间、空间)、生物完整性(多个指标的综合)

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三、对群落的影响20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四、对受损系统的分析:

1.干扰的强度:量-效关系,环境质量评价2.影响范围和规模:局部、小干扰的刺激作用3.

作用速度和干扰频度 4.干扰持续的时间和干扰发生的时刻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四、对受损系统的21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五、生物与受损环境的相互关系:

1.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各因子之间的关系2.主导因子(人能控制的因子)3.

累积效应:量变-质变 4.放大效应:未知因素的作用 5.滞后效应:长期影响 6.适应组合:自我调节与协同变化第四节污染物对种群和群落的影响五、生物与受损环22第五节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一、研究联合作用的主要领域 1.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价 2.实验与分析模型 3.危害早期检测方法 4.发生机理 5.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6.综合性指标

第五节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23第五节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二、定性概念:可发生在毒效应过程中的任何阶段, 暴露阶段、动力学阶段、效应(作用)阶段 化学作用和生物学作用 剂量与次序 类型: 独立作用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增强作用) 拮抗作用第五节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二、定性概念24第五节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三、定性模型: 毒性单位的概念:TU=D

/ED

D:试验所用剂量;ED:某一效应剂量(标准) 结果的表达:简单比较、等效线图

四、测定方法(定量研究): R=预期值/实测值(假设为简单相加,R=1) R<0.4(0.57)拮抗 R>2.5(1.75) 协同 0.4<R<2.5相加(多数为部分相加)第五节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三、定性模型:25第五节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毒物A剂量(活性物质)非竞争性拮抗竞争性或化学性拮抗功能或生理性拮抗独立作用协同作用化合物B剂量(非活性物质)第五节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毒物A剂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