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鉴别诊断_第1页
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鉴别诊断_第2页
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鉴别诊断_第3页
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鉴别诊断_第4页
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鉴别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鉴别诊断在区别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时,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常运用主客观统一性原则,心理内在一致性原则和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这些原则也被心理正常的三要素,来做出判断。所谓心理正常是指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含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反观心理异常的标准,便是指具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其典型症状包括:(1)幻觉;(2)妄想;(3)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4)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但这种退缩不是由于抑郁和焦虑引起的(意思就是,没有明显的社会现实性事件冲击引发行为问题);(5)显著的精神运动型迟滞(如思维反应很慢);(6)紧张症性行为(如木僵,好像人好像木偶一样)。在判断自己或者对方是否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时,不能更具单一的标准进行,比如有人存在严重的心理冲突,但其主客观统一(良好的客观现实检验能力),人格相对稳定,那么我们便不能说他是心理异常。那么接下来,我便和大家聊聊各大确定心理状态是否异常的标准。一、心理冲突的性质标准在心理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时,通常周围的人都或多或少能感受到来访者存在心理冲突,比较明显的表现便是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似乎有心事等,因此我们通过考察来访者心理冲突的性质来判断其心理正常或异常,是比较好入手的。从现象或事实的角度来说,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之分。从心理冲突的性质来考察心理正常和异常时,主要依据两个方面:1、冲突的道德性:是指心理冲突是否可以做道德评价。也就是说不管来访者持有什么道德观点,你总能将冲突的一方是为道德的,或者不道德的2、冲突的现实性:是指心理冲突是否符合现实处境。如果心理冲突不具备现实性,那么该冲突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或者它只是设计生活中无关痛痒的事情。综上所述。如果心理冲突具备道德性和现实性(其中任何一点),那么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属于常形的。举例子:有人在图书馆安静的环境中接电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有时候会担心沉浸在阅读中会忽略重要来电,但他也不喜欢带耳机或者开震动,影响阅读效果,结果很烦恼。在有些人眼里,“不就是接个电话吗,有必要这么纠结吗?”于是觉得这样的人不正常,但实际沟通之后,你会发现他的心理冲突时具备道德性和现实性的。比如,在图书馆里接电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冲突具备道德性;因为错过重要电话,而遗漏什么事情,具备现实性。所以我们不能说这个人不正常,而只能说他的心理可能有点不健康。如果心理冲突同时不具备道德性和现实性(记住是同时),那么心理冲突时变形的。举例子:有人就算外面大晴天,也纠结要不要带雨伞出门,一纠结就是半个小时,觉得很痛苦,理由就是万一下雨呢?哪怕天气预报说今天不下雨。经过沟通后,你发现他的冲突点只是要不要带雨伞,并且多次、持久、反复、长期的被困扰;从道德层面出发,这根本和道德扯不上关系;从现实层面出发,大晴天还纠结要不要带雨伞,只能说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因此也缺乏现实性。所以,他的心理冲突是变形的。二、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常识性标准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正常的心理反应,其情绪体验必定和现实处境一致。这里的现实处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正在发生和发生过的事情,比如一个人当天失恋,嚎啕大哭,结果之后的一个星期每天都因失恋的这件事流泪,那么也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因为这件事过于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了,那就需要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了。3、社会功能不完整。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工作效率以及人际交往上。这也就是当大家寻求或尝试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时候,咨询师会问及你工作情况和人际交往情况的原因——判断社会功能是否受损。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当有人恶意“攻击”你,你又找不出自己的原因,你就会想这个人是不是有病啊,那这人便可以说是影响了别人的正常生活。这里的“攻击”并不单指肢体攻击,只要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他人的欺负,并确实存在他人欺负自己的行为,都可以说是“攻击”。所以,当你在高铁坐车,遇到无赖强占你的座位,屡劝不听的话,你可以义正严辞对他说——“我怀疑你心理异常!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下”(开个玩笑)三、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标准化区分1、经验标准所谓经验标准是指两个方面,其一是指来访者主观体验。比如有些人会感觉自己的心理不适,并和咨询师诉说;而对于自知力缺乏而行为异常(主客观不一致、心理内在不一致)的病人,则坚持自己没问题。其二是从观察者角度出发,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被观察者心理正常还是异常。此方面需要经验积累。2、统计学标准心理测量结果常常显示正态分布,居中的大多人属于正常范围,而处于两端的极少数人则被认为异常。所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是以心理特征偏离均数值的程度来决定的,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这样说明可能很复杂,我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心理学各种量表。做过量表的人应该都知道,做完量表(专业的量表)都会有个分值,和分值对应是分值范围,属于不同范围的分值有不同的解释。比如常见的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超过某个分值,代表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或者焦虑。这便是根据统计学标准设计出来的专业量表以及解释,因此请不要在网上随便做一个“大众”心理测试,就说自己有问题,如果你真的想做测试,请找专业人士。3、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问题当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心理现象或行为是病理心理现象,并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的证据,那就可以认为这人有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医学标准认为,心理障碍病人的脑补应有病理过程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心理咨询师要求可能得抑郁症的来访者最好去医院检查的原因,排除躯体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对于怀疑自己是否有抑郁症,最好的情况是,先找心理咨询师,再找心理医生。因为根据我近些年来的个案经历,以及周围的所见所闻,去医院服药的情况高达90%(或许我存在着偏见),但很多时候,刚步入神经症的抑郁情绪问题——也就是抑郁性神经症,心理咨询的效果比服药好。4、社会适应标准在正常的情况下,人能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这是生物共性,也就是适应性行为。但由于各种原因个体适应性受损,不能按照社会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个体或社会不适应时,则可以认为此人心理有问题。因此大家想知道自己或者他人是否存在心里异常,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