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伤自救互救技术_第1页
战伤自救互救技术_第2页
战伤自救互救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伤自救互救技术简介张松强

(陆军军医大学边防卫勤训练大队,新疆呼图壁831200)8月上旬,在“健康军营”大型健康教育巡讲活动中,笔者有幸作为战伤救治专业教员全程参与。战伤自救互救技术授课分三个阶段:在理论讲授阶段,以一个血淋淋的战伤自救互救案例为情景,与官兵就身边战友受伤如何正确实施自救互救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在装备演示阶段,向官兵介绍了陆军军医大学边防卫勤训练大队多年来紧盯战伤救治需要,上下同心致力于战伤救治装备器材探索与研发,先后研制出一系列“管用、实用、好用”的急救装备和器材,如计时自由扣式止血带、特战鞋垫、战救扑克牌、装甲装备内吊运装具(四折型)、六自由度训练摇摆平台等20余项急救装备和器材,部分器材已申请国家专利。重点演示了战术卫生携行装具(卫生员)和计时自由扣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在实践训练阶段,指导官兵进行规范的战伤自救互救技术训练,介绍大队自研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受到基层官兵的高度赞誉。案例:某班在执行战斗任务过程中,遭敌地炮弹炸伤,同时有三名伤员,伤情分别是伤员A大腿被弹片击中,红色血液喷射而出;伤员B右肩膀中弹片,右肢不能抬。伤员C头部中弹,当即不省人事,呼之不应。你是其中一名战斗员,最近的伤员B距你5米,最远的伤员A距你15米,你们处在敌火力射程范围内。伤员A和B都在向你呼救,请求你救治。在卫生员到来之前,请问你如何救?(以案例为情景,引导官兵在情景中分析问题和处理伤情)一、战伤自救互救概念战伤自救互救是战场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参战人员负伤后由自己或身边战友实施的非专业初级急救,包含六项基本技术和其他自救互救技术。它为挽救伤员生命、防止伤员再次受伤创造有利条件,降低伤员死亡率和伤残率、鼓舞参战人员士气、维护部队战斗力。二、战伤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分级救治。伤员战伤急救按照救治体系分为五级救治,分别是战现场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治疗、专科治疗和康复治疗。分级救治主要是为各级医疗救治机构划分,我们自救互救主要是在第一现场,受伤第一时间内完成。这一内容,主要让大家了解战时伤员从受伤开始,到最终救治康复结束,这是一个连续的救治过程,从营连、团、师等救治机构都是其中的一个救治环节,自救互救是救治链条的最开始,受伤的现场开始实施。时效救治。在正确时间实施正确自救互救,先保命救急、后补充疗伤。服从战斗任务、就近就便就快、先自救后互救。四个观念:敌情观念、爱伤观念、时间观念、无菌观念。“时效救治”是指按照战伤救治的时效规律,在最佳救治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救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救治效果的保障原则和工作方式。在战伤救治工作中,救治时机,救治措施和救治效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规律。(1)被击中者的自然存活时间是有限的,不同伤类、伤势自然存活时间不同;(2)负伤后不同的时间内采取救治措施将会产生不同的救治效果与预后效果;(3)救治时机中存在最佳黄金时间段;(4)战时分时段采取救治措施可以挽救伤员生命。《战伤救治规则》2006版规定:根据战伤救治的时效规律,提出了战伤救治时机的原则要求。明确指出:“为达到最佳救治效果,力争在人员负伤后尽早实施救治技术措施。首次战(现)场急救,宜在负伤后10分钟内实施;战斗员自救互救应在10分钟以内完成。紧急救治,宜在人员负伤后3小时内实施;早期治疗,宜在人员负伤后6小时内实施;专科治疗宜在人员负伤后12小时内实施。”根据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应当夺取救治第一时间,缩短伤病员后送时间,把握救治黄金时间,优化救治措施时间。三、伤情评估与技术顺序1.伤情评估。粗略检查;初步判断。评估伤员伤情时要注意敌情观念、解除武装、评估流程、伤员体位。检查伤员意识--主要是询问。如何问?问什么?“同志,同志,你怎么了?哪儿受伤了?”检查呼吸脉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脉率、强弱,常用颈动脉等肢体的大动脉。检查伤口情况—做好三查。查看衣服破染、查找损伤伤口、查摸出血征象。夜视不佳时感觉温度,触摸步骤,全身检查,依次触摸,动作要轻,主要看大出血,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气胸。注意事项要有受伤观念,不可加重伤员痛苦。检查其他伤情—处理完致命伤后,再查其他伤情。2.技术顺序。在接近伤员时,要先检查伤员是否存在以下三种伤情。一是大出血,二是窒息,三是气胸。转移——告诉伤员自行隐蔽,假死,迅速搬运伤员脱离火线。处理致命性出血,用止血带控制伤员四肢大动脉出血。解除窒息,恢复或保持气道通畅。对开放性气胸进行密闭包扎。包扎伤口,固定骨折。使用抗菌、止痛药物。脱离火力威胁后搬运。伤员分类。伤员分类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因此分类工作常由卫生人员来分,将伤势的严重程度区分为:危重伤、重伤、中等伤、轻伤4类。伤员伤势评估和处置顺序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和参考条件。这种伤势判断和分类方法较为全面客观,既能较全面地反映战伤的性质、状况与特点,又能满足战伤早期诊断、急救、后送和治疗的需要,并能动态地反映伤势的好转或恶化。另外,将救治优先顺序与伤势判定相关联,可以在野战条件下,快速对大批伤员的急救后送次序做出判断,为伤员获得及时而合理的急救、后送和治疗创造条件,对伤员的救治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现场对伤员自救互救时的初步分类。优先处置大出血伤员,同时开放呼吸道,处置开放性气胸,然后进行包扎、固定。对于重度休克的伤员、深度昏迷伤员、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常作为危重伤,期待处置。与我们平时急救时,发现昏迷伤员都当作重伤员而优先抢救有所不同。战场上急救,时间有限,救治资源有限,要有最少的救治资源救治最多的伤员。四、在战斗背景下接近伤员火线条件下接近伤员的基本要求:战术重于技术、敌情观念和自我保护、利用最佳时机、采用战术动作。火线条件下基本流程和步骤为:提醒伤员隐蔽、审视战场情况、预估伤员伤情、请求火力掩护、确定最佳路径、战术动作接近。火线条件下常用的火线接近伤员的战术动作有8种。跃进、滚进、匍匐前进、曲身前进等。案例解析:五、自研战伤救治器材展示和介绍1.战术卫生携行装具(卫生员)研发目的:提高战术作战伤员救护效率,使卫生人员达到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同时实施自身防卫的要求。技术指标:满足火力下救治、战术区域救治和战术后送的救护器材配置和0.5个基数弹药携行量。以美军MOOLEH型背具为基础进行不同模块的组合。立足卫生减员预计与伤情、伤势比,配备危重:重:中等:轻伤1:2:2:5器材(止血止痛、通气呼吸、包扎固定、简易手术、复苏输液、急救麻醉及手术加强模块)。携行具共分为战斗保障部、保障补充部和单兵急救包。配置定位:连、营、团军医及卫生员,野战医疗队、野战救护所派出急救小组及外科手术队人员。2.计时自由扣止血带研发目的:提升火力下救治唯一救治技术止血。技术指标:全长80CM主要材料为工程塑料与涤纶织带。断裂强度》500N,断裂伸长率w120%耐老化断裂强度》500N,耐老化断裂伸长率w120%伸长比w2:1,耐老化伸长比w2:1,锁干抗拉力》200N,标致栓抗拉力》100N,加压止血时间w15秒,解脱时间w5秒。计时器设定为1.5小时,无需松解后指压止血,避免污染记录时间或换人后,不能及时松解止血带造成组织坏死而截肢。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战斗救生员及战斗员经5-10分钟培训后,能将战(现)场急救四肢止血时间从平均1分05秒缩短至15秒。配置定位:战术作战伤员救护(TCCC中大出血伤员使用。主要工作:边防卫勤训练大队紧盯未来战场伤员救治需要,潜心钻研单兵战伤救治装备和器材,研发的新型战伤救治器材,操作方便快捷,贴近战场环境。此次巡讲,大队领导重视,把关严格,教员准备充分。为官兵普及健康知识和战伤救治自救互救基本理论,增进了官兵的健康理念,强调战时伤员救治的四个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