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七节两栖类和爬行类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七节两栖类和爬行类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七节两栖类和爬行类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七年级生物课堂,探索第四章第七节“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两大类动物的神秘面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2.增强探究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倡导生态意识:让学生了解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增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认识。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生物分类中的位置。
②两栖类动物的生命周期,特别是变态发育的过程。
③爬行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包括卵生和爬行方式。
2.教学难点,
①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如何理解它们适应不同生境的策略。
②变态发育过程中,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③爬行类动物的生殖方式与进化关系的探讨,如何解释爬行动物在进化史上的重要性。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生物实验器材(解剖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刀、解剖盘、镊子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课程平台:学校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用于实验预约和资源分配。
-信息化资源: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在线生物学数据库。
-教学手段:实物标本展示,互动式教学软件,小组讨论活动。教学过程设计**用时:45分钟**
---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生活的自然纪录片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动物特征,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3.**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动物特征,教师巡视并引导讨论方向。
4.**总结引导**: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大类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两栖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介绍两栖类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两栖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变态发育过程。
-展示两栖类动物的图片和标本,让学生直观认识。
-**用时:5分钟**
2.**爬行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介绍爬行类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爬行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展示爬行类动物的图片和标本,强调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用时:5分钟**
3.**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比较**:
-引导学生比较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在生理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出两者的主要区别。
-**用时:5分钟**
4.**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讲解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以及环境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用时:5分钟**
---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互相解答疑问。
3.**展示答案**:每组选派代表展示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4.**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用时:10分钟**
---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随机提问**: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
2.**问题引导**: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用时:5分钟**
---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角色扮演**:教师和学生扮演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模拟它们的生活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2.**问答游戏**:教师提出关于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问题,学生抢答,答对者获得小奖励。
3.**创意绘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两栖类或爬行类动物,展示创意。
4.**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用时:5分钟**
---
**六、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通过课后作业或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两栖类动物的迁徙行为**:介绍不同种类的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等在不同季节的迁徙行为,以及迁徙对它们生存的影响。
-**爬行类动物的生态角色**:探讨爬行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食物链中的位置、生态平衡的维护等。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进化**:讲述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动物行为学研究**:介绍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动物行为来了解它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2.拓展建议: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观察,如去公园、湿地等地观察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
-**科学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两栖类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
-**研究项目**:鼓励学生选择特定的两栖类或爬行类动物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科普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科普书籍,拓宽知识面。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生物学论坛、在线课程等,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讨论。
-**多媒体制作**:学生可以制作关于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多媒体演示文稿或视频,展示学习成果。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艺术地表达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理解和感受。
-**社区参与**:参与社区环境保护活动,如清理垃圾、保护湿地等,提高环保意识。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在导入环节,我尝试通过自然纪录片和现场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感受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互动式学习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在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较高,而部分学生则较为被动,这可能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均衡。
2.**时间分配问题**:在课堂练习环节,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完成所有练习,这表明我在时间分配上可能需要更加合理。
3.**深度理解不足**: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但在更深层次的理解上,如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反思改进措施(三)改进措施
1.**提升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所有学生的参与度,我将设计更加多样化的活动,如设立小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2.**优化时间分配**:在课前,我会更细致地规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同时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3.**深化知识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我将在课后布置一些拓展阅读和思考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4.**个性化辅导**:对于参与度较低的学生,我将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兴趣。
5.**教学反思**: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答案**: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
2.**例题**:为什么两栖类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
**答案**:两栖类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因为它们的受精卵需要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而且蝌蚪阶段需要水中的环境来呼吸和生长。
3.**例题**:爬行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案**:爬行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覆盖鳞片或甲,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有三个心室,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4.**例题**:比较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在生殖方式上的不同。
**答案**:两栖类动物通常在水中产卵,卵外有胶状物质形成囊,幼体需要在水中发育;而爬行类动物通常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硬壳保护,幼体在陆地上孵化。
5.**例题**:解释爬行类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生活。
**答案**:爬行类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包括: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减少水分蒸发;肺呼吸,适应空气中的氧气;体温不恒定,能够适应温度变化;心脏有三个心室,提高血液循环效率。
补充说明:
-**例题6**:假设一个两栖类动物从水中迁移到陆地上生活,它可能会遇到哪些生存挑战?
**答案**:两栖类动物从水中迁移到陆地上生活可能会遇到以下挑战:1)水分保持,因为陆地上没有水环境,它们需要适应减少水分蒸发;2)呼吸方式,从鳃呼吸转变为肺呼吸,需要适应空气中的氧气;3)体温调节,陆地环境温度变化大,需要适应体温不恒定的生活方式。
-**例题7**:为什么爬行类动物的卵外有硬壳?
**答案**:爬行类动物的卵外有硬壳,是为了保护卵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如天敌的捕食、干燥和温度变化等。
-**例题8**: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什么?
**答案**: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这一转变标志着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地生态系统的扩展。
-**例题9**:为什么说爬行类动物在进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答案**:爬行类动物在进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们是第一个成功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它们的成功为后续的哺乳动物和鸟类提供了基础。
-**例题10**:如何区分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
**答案**:区分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体表覆盖物、呼吸方式、生殖方式和体温调节方式等特征。两栖类动物通常体表湿润,有蹼,肺和皮肤辅助呼吸,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而爬行类动物体表干燥,有鳞片或甲,肺呼吸,陆地产卵,体温不恒定。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阅读材料**:请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相关章节,特别关注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和进化过程。
2.**实践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家中或学校周边的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如青蛙、蜥蜴等,并记录它们的特征和观察到的行为。
3.**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两栖类或爬行类动物,分析其适应环境的策略,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4.**知识竞赛准备**:准备一个关于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知识竞赛,要求学生参与并准备相关的知识问答。
作业反馈:
1.**及时批改**:在学生完成作业后的第二天,我将开始批改作业,确保每位学生的作业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2.**详细反馈**:在批改作业时,我会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答案,并对正确和错误的部分进行标注。
3.**指出问题**: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我会指出具体的问题所在,如概念混淆、信息错误或分析不当等。
4.**改进建议**:针对学生的错误,我会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推荐阅读材料、提供额外的解释或建议学生在课外进行进一步的练习。
5.**公开反馈**:在课堂上,我会公开一些典型的作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6.**个别辅导**:对于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我会在课后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7.**定期回顾**:在下一节课的开始,我会回顾上一节课的作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8.**家校沟通**:对于作业中反映出的严重问题,我会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问题。板书设计1.**两栖类动物**
①定义: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门下的一类,其生命周期包括水生和陆生两个阶段。
②主要特征: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有四肢,适应陆地生活;肺和皮肤共同呼吸。
③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爬行类动物**
①定义:爬行类动物是脊椎动物门下的一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
②主要特征: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减少水分蒸发;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红色教育(教学设计)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A (1a-2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Unit 3 Clothe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国庆精神”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学会了吗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11《军神》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7 My past life Unit 3 Language in use第5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
- 2024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Plant a PlantLesson 11 Amazing Plants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年级下册
- 《认识花草树木》(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数字劳工与下一代互联网
- 2023北京海淀初一(下)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 内蒙古达茂旗明水元墓出土丝织品的初步研究
- 质量手册前言部分201007
- 电力设备生产项目技术方案
- 2023年上海嘉定工业区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村居hao优质获奖课件
- 丹东鑫源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扩建一台64MWh热水锅炉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矿井瓦斯防治课件版 第13章 煤与瓦斯突出分类、特点、机理及规律
- 2023年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