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三年提升发展规划_第1页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三年提升发展规划_第2页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三年提升发展规划_第3页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三年提升发展规划_第4页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三年提升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三年提升发展规划( 2014.9 2017.9 ) ( 征求意见稿 )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 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方向,保持 定力,深化改革,务实奋进,全面提 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努 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更好地为服务“四 个无锡”建设、率先基本实 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按照国家 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 定学校三年提升发展规 划。第一部分 学校提升发展的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的最早前身为创办于 1941 年的私立念椿小 学, 1945 年更名为私立扬名初中, 1956 年由政府接管并增设高中部,

2、改称 无锡市第六中学,成为公立全日制完全中学。 1999 年学校实行初 高中 分离,成为独立设置的高中, 2002 年更名为“无锡市第六高级中 学”, 同年建成江苏省重点高中。 2004 年无锡市第十中学高中部撤并入 我校, 2005 年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 2009 年学校从中桥迁至沁园 新村原 辅仁高级中学旧址, 2010 年跻身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行列。 70 多 年来, 学校栉风沐雨, 薪火相传, 经历了从小到大、 由弱趋强的艰辛 发展道路。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完成 6 个五年计划,从办 象一所学校、 办好一所学校,直至办成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为国家 建设事业培养了 2 万多

3、名合格的有用人才,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现代 化教育示范学校、无 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志 愿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 号。学校现有教学班 36 个,学生 1770 人;在编教职工 190 人,其中 专 任教师 153 人;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标率 98.7% ,其中具研究 生 学历或硕士学位的 35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22.9% ,另有在读教育 硕 士的共 14 人;有高级职称教师 34 人,中级职称教师 92 人,具中级 以 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82.4% 。现学校占地面积 43451 平米(合 65.18 亩),生均占地面积 24.5 平 米;校舍建筑面积 290

4、72 平米,生均 16.4 平米(不含学生宿舍) 。 学 校设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教学区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 图 书馆等;运动区有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各类球场以及器械运 动场 等;生活区有男女宿舍、师生食堂等。学校布局紧凑、合理,环 境优雅, 设施设备能基本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二、现有优势 无锡市六高中是年轻的省四星级高中,在无锡市强 校如林的普通 高中阵营中属发展中的第三方阵学校,无论软硬件与一流 名校相比都 存在一定差距,但学校也有自身的发展优势。1、朴实无华的办学传统。建国以来,无锡六中在教育史上也曾写 下 辉煌的篇章。 1949 年 4 月无锡解放,学校师生在

5、抗美援朝运动中纷纷报名参军参干,保家卫国的政治热情高涨。 1954 年学校认真贯彻政 务 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教育质量大踏步提高,成 为市 区西片较有影响的一所中学。 1960 年面临特大自然灾害,学校提 出了 “艰苦朴素,勤奋学习,热爱劳动,诚实团结”的十六字校风, 广泛开 展学雷锋活动。昔日学校的办学主张和育人理念,与今天提出 学校要加 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倡导“爱学 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粮、节水、节电”等高度契 合。朴实无华 的优良办学传统正是学校弥足珍贵的财富。2 、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学校视教师队伍为立校之本、 兴校之源, 把

6、教师培训、培养工作作为重点工程来抓。通过坚持政治学习制度、 广 泛开展师德实践活动等, 引导教师身体力行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 通过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实施校级 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评选办法,并为教师成长 创设条件, 搭建舞台,有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目前专任教 师中有市属学 校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7 人、教学能手 7 人,教学新秀 17 人,获优秀教 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其他各类荣誉称号的教师多达32 人。教师普遍爱岗敬业,认真教书育人,为学校的提升发展提供了 较 有力的人才保障。3、“感恩教育”的德育亮点。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

7、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逐步形成了以感恩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亮 点, 较好从认知层面启发学生感恩于心,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之 情,从 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社区,积极 开展公益 性服务和志愿者行动,受到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学校感恩 教育活动先 后荣获“德育创新举措奖”和“办学业绩单项奖”等荣誉。 学生设计的 “感恩墙”曾入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学校 “感恩教育” 的德育品牌在市内外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4、“低进高出”的“六中现象” 。学校作为一所没有生源优势的普 通高中,自 2005 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仅用二、三年时间,就创造 了 学

8、生“低进高出”的奇迹,夺取了原本只归属一流名校的“教育质 量突 出奖”,一度受到省教育学会的高度重视,来锡作专题调研,并将 “低 进高出”誉为“六中现象” 。探究“低进高出”的秘诀,在于学校 能摆 正高考与课改的关系,科学统筹,坚持以实实在在的课改行动, 带动教 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教育教学行为, 努力“让每位 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面向大众, 对每位学生负责;注重基础,让学生体验成功,正是学校办学 思想的重 要特点。三、面临挑战无锡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2020 年)提出普通高中 要实施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坚持

9、优质化发展,努 力实 践教育家办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学校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打造学校优质品牌;坚持特色发展, 增强普通高中自主发展能力,鼓励学校根据普通高中的教 育性质和任务, 立足传统文化、地域特点、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现状, 形成具有独特文 化和教学特色的普通高中。这一要求既为学校带来新 的发展机遇,也使 学校面临不少新的挑战。1、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经历了近些年的管理改革探索与实践,学校已初步形成较健全的规章制度,但制度的执行情况还不尽如人意,制度机制创新的步伐也不大,如何用制度来规范学校各项工作,做到既有章可循又有章必循,并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

10、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尚需进一步深入探索。2、教师队伍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对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的相关标准,学校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比例虽然较高,但教学骨干力量相对薄 弱, 能担纲领军的名特优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学科之间的教学骨干力量也不平衡,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也尚待大幅度提升。3、课程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学校在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及深化实化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和 学生 评价上尚需多做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 作用, 有效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也尚需多 下功夫。4、教育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

11、步提升。目前学校正研究中的课题数量偏少、层次不高、教师参与面不广,近几年能积极撰写论文并公开 发表 的教师人数不多,已发表论文的质量也不高,有待学校采取扎实措施,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的能力,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 氛围。5、学校办学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学校多年来积极探索感恩教育,初步形成了特色办学的优势,但随着时代发展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学校尚需进一步理清思路,不断深入探索,争取实现新的突破。6、国际交流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除早期曾经与日本、韩国 的一些友好学校有过跨国教育合作交流,近几年仅与法国朗贝尔

12、高中 有 过一次交流,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不大,出国修学考察的师生参与面也不广,学校在这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90 年7、教育设备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学校校舍大多是上世纪 代初的建筑,比较陈旧,且教室偏小、走廊偏窄、室内活动场地很少, 宿 舍、食堂的条件也明显滞后,整个校园的现代化气息不浓,一定程 度上 对学校的持续优质特色发展形成制约。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要 求,坚定学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方向,大力弘扬“精、 诚、勤、朴” 的优良办学传统,积极培育“凝心聚力、求真务实、争先 创优”的学 校精神,努力践行“为每一位学

13、生的美好人生奠基”的办学 理念,以 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 机制, 突破重点难点,着力提升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 争力。二、总体目标 办学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平台上,抓住机 遇,直面挑战,坚 持管理机制创新、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改进德育 工作,深入实施 课程改革,营造教育科研氛围,培育校园文化特色,紧 密团结依靠全 校教职工,凝聚集体智慧和坚强合力,力争通过三年时间 的不懈努力, 把学校办成一所规模适中、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特色鲜 明、家长满 意、在市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育人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以学

14、生终身 发展为本,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自强、自立的人格品质,形成懂得感恩、富有责任、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道德品质,形成主动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品质,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 索的创新 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与具体措施一、提升学校管理效益1主要任务推进制度机制创新, 进一步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提高学校治理能 力。 增强中层处室工作的执行力, 促进其职能由行政管理向服务管理 的转变。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确保学校管理顺畅、职责分明、规范有 序。全面落 实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开拓思路,大胆实

15、践,以更具激励性的方式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2具体措施( 1)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民主、科学、和谐、高效”为核心,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进一 步提 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年内修订、完善学校章程。根据实际需 要,逐 步修订、充实岗位职责和相关管理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上处理 好校长全 面负责、党组织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参与的三者关系。坚 持正常开展 学校理事会、社区委员会、家长学校活动,促进学校融入 社会,接受社 会监督,吸引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关心、支持学校工作。( 2)加强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管理干部的管理理念和实际管理能力, 提高管理岗位职责的执行力,

16、 增强管理就是服务的 意识,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主动、高效、创新开展工作。逐步优化管 理干部队 伍结构,继续推行中层岗位管理干部公开竞聘上岗制度,建 立目标管理 和定期考核制度,实现干部能上能下,确保领导干部民主 测评的群众满 意率整体不低于 90% 。( 3)切实加强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人事管理工作做到规范 化、 制度化、效益化,人事管理工作流程合理,操作规范,人事处理 公正公 平。规范做好教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收集、整理相关 信息。探 索实行教师双向选任、竞聘上岗制度,实现人尽其才,充分 发挥各自优 势,确保教职工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学生和家长的民意调 查满意率整体 不低于 90

17、% 。( 4)做好绩效工资背景下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工作,发挥 绩 效工作制度应有的激励作用,逐步改变吃“大锅饭”现象。坚持将 岗位 履职情况、工作绩效与收入分配紧密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 优酬, 修订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试行稿), 合 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5)改进、完善学校管理组织架构,实行年级部管理制度,明确年级部的管理工作职能,同时赋予年级部自主开展相关工作的权力,建立健全条块结合、有分有合、相关工作以年级部为主的扁平化管理运作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畅、高效开展。( 6)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工作标准,全

18、面落实工作质量要求,切实加强对各部门、各条线、各类人员岗位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坚持日常督促、检查和评价和整改制度。探索实行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心不强、纪律松散、工作马虎的人员,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分,努力营造全体干部、教职工恪尽职守、工作精益求精的良好氛围。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主要任务 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充 满活力的教师 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引导教师坚守职业道德, 树立良好 社会形象。整体优化教师专业素养,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和骨干 教师。 硕士研究生 (含在读 )学历教师力争达 30%以上,争取新增 2 名 市学科带 头人、 1 名市名教师或省特级教师。

19、 浓厚教育科研氛围, 新增 市级以上 研究课题 3 项以上,每年度教师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人均0.7篇以 上。2具体措施( 1)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倡 导 淡泊名利、廉洁从教、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职业风尚,规范教师 的教 育教学行为,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积极评选学校“优秀 教师”、 “我最喜爱的教师” ,表彰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营造凝心聚力 的和谐 氛围,让教师成为有追求、有品位、有思想的人,构筑学校人 才高地, 增强学校的办学底蕴。( 2)指导青年教师人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导 师 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学位

20、) 提高进修,增厚教育教学功底。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成立教 师发展 中心,通过专家引领、读书沙龙、研修活动、基本功大赛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促进青年教师加快专业发展,脱颖而出。( 3)制定、落实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准选好各类名优教师培养对象,设定奋斗目标,明晰发展路径,布置研修任务,适当加压工作 担子, 促进骨干教师苗子加快成熟。学校加大教师培训培养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创造条件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选送教师出国培训深造。( 4)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高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和专业引领水平,不断改进教研活动形式,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倡导理论与实 际相 结合、业务研讨与教改实践相结

21、合,切实发挥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功能、教学管理功能和教师培养功能。每个学科组都要培养出1 3 名 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带头人。( 5)科学规划教育科研课题,把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抓好省、市重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 际, 建立个人微型课题,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 问题研 究课题研究,促进教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完善教科研工作的 激励机制 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服务功能, 资助教师出 版教育教学专著,着力打造教育科研精品及特色,提高教 科研的层次水 平和对教育质量提升的贡献力。三、提升德育工作实效1主要任务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

22、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进一步加 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体现时代性, 准确把握规律性, 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增强 德育的科学性、实效 性。重点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 民意识教育、 生态文明 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等活动, 引导学生确立为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大志,树 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自豪感,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实正直、积 极进取、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等心理品 质,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遵 纪守法的行为习惯。2、具体措施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班会课、升旗仪式、德育大课堂和相关学科教学, 深入浅出

23、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 渊源、 发展脉络、 基本走向, 让学生逐步明白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 价值理念、 鲜明特色。广泛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探索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改善时事教育,举办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 立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通过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和普法宣 传 等,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 德,增强国家认同。认真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 ,通过 开设 法制讲座、举办“模拟法庭”等,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 治、自 由

24、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 为习惯。( 3)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 导 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 式。 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 深入推进节粮节水节电活动, 持续开展 “光 盘 行动”。加强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通过开 展 “文明生态进校园环保月” 、争当“环保小卫士”等活动,组织学生 参 与环境保护宣传和调查体验活动,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标准建设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立健 全 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指导学 生处 理好在学习、成才、

25、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保证 心理健 康教育时间,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科学有效开 展心理健 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并全面提高班主 任和学科教 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能力,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 校教育教学之 中,辐射到课堂,努力创设“温馨教室” ,营造良好的心 理健康环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5)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制定学生文明上网公约,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机 以及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树立文明上网和网络责任意识,增强对不 良信息 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或受到不良影响,自觉抵制网络不 法行为。 加强网络正面

26、引导,推进德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国 家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和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积极向上 的校园网络文 化活动,组织以“中国梦” “三爱”“三节”为主题的微 视频创作展示。( 6)加强德育工作基础保障。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建好 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倡导教职工全员育人,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 育人功 能。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教育案例交 流制度和 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倡导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定期召开经 验交流会, 出版教育个案集、德育小论文集。传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 总结“感恩 教育”经验,融入社会

27、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强做精学 校特色品牌。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1主要任务 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 监控机制,构 建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校 本课程,优 化学生知识结构;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深入探索“精进课堂”有 效 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达 98% 以上,高考本科达线率逐年稳 步提 升。2具体措施( 1)全面推行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 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 设, 切实提高教师集体教研和备课的有效性。教研组活动做到有计划、 有总 结、有记录,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效果明显。

28、备课组活动规 范实行教师轮流主备课和个人“二次备课”制度,做到同组教 师统一教 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布置作业。坚持教师教学工作 “五认真” 制度,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认真批 改作业、认真 辅导学生。学校定期不定期检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 录和教师备课笔 记,做好详细记录, 并及时反馈评价意见。 组织评选 学校“优秀教案”。( 2)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开发、 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做 到课程内容领域广阔,充分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实施载体形式多样,并规范实行“走班”上课,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选择。各教研组每年度新开发或充实更新校本课程一门以上。( 3)以打

29、造“精进课堂”为切入点, 积极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认 真总结、提炼学校“低进高出”的经验,发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 素, 推进“精进课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整合学校教科研力量,整 体规划 “精进课堂”研究课题,实现以研促教。着眼“精”字,重点 探索“分 解知识难点, 分层处理, 段段落实段段清”的教学过程设计; 着眼“进” 字,重点探索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教学模式,积极倡导 教师尊重学生 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搜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 流与合作的能力。( 4)针对学校生源实际,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注重发现、发展学生优势潜能,

30、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 施“抓两 头、促中间”策略,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耐心帮助学习 落后学生增 强学习自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 学习成绩,让 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年都有一定的进步。( 5 )切实加强体艺教育,开齐、开足、开好体育、美术、音乐课。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 每年 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 冬季趣味运动会,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健 康水平, 确保每年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达 90以 上,优秀率达 8% 以上。积极开展学生艺术类社团活动,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展示艺术才华提供舞台,

31、确保每位学生有一项艺 术专长。五、提升学校文化内涵1、主要任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培植“精、诚、勤、朴” 的学校精神文 化,美化校园环境布置,充分发挥各种传媒资源作用,建 好校史陈列 室,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努力 把学校建 设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奋发上进的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学 校。2、具体措施( 1)结合学校建设改造,加强学校文化传承和建设。校园景观突出“人文、生态、创意” ,无论规模大小,其造型、色彩、体量、布局 都 应都把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与风物景观结合在一起,使校园文化元素代表着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名校的品质特征,反映学校文化价值的主流观念。 TOC

32、 o 1-5 h z ( 2)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栏、校报、校刊、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和官方微博等各种传媒资源传播精神文化的功能,精心设计栏目,丰富宣传内容,努力提高质量,形成正面舆论强势,使之成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 3)邀请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校友回母校讲学,让在校学生与这些 名声卓著的校友同场互动,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量和成才意识。( 4)进一步完善各类学生社团的章程和条例,加强社团及其活动的管理;每个社团配备专兼职教师,进行具体的活动指导;加强硬件 设施 建设,解决社团活动的场地;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支持;进 一步完 善学

33、生社团考核评价机制,对考核优秀的学生社团给予表彰和 奖励。重 点打造 10 个有影响力的学生文化社团。六、提升教育国际化品味1、主要任务做好外国文教专家的聘请工作,开展双语教学。加强与国外友好 学 校的合作交流,新增 3-5 所境外友好学校。探索与国外高校合作的 新途 径,推荐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赴国外留学。2、具体措施( 1 )从培养学生能力与有社会责任感这一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定位双语教育,重视双语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为双语教育实验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加大英语外教的引进力度。( 2)加大国际交流的力度,加强与友好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校际间的学术交流,汲取他们的管理模式和办学经验。有

34、计划地派 遣老 师出国学习培训,每年不少于一名。组织学生出国修学旅行,每 年不少 于一次。( 3)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为英语基础好、有出国留学意愿的 学 生开设直通车,推荐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赴国外留学,逐步探索 出一 条教育国际化的培养和升学模式。( 4)构筑开放性教育体系,拓展与国外学校合作项目,不断提高 我 校的教育国际化水平。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考虑与国外学校合作 办学, 构建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化 素质的复 合型人才。七、提升学校办学条件1、主要任务充分合理利用、不断完善现有现代化教学教育设施,满足高质量 教 学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品牌建设、特色发展的各项具体举措,落实 校园 文化景观建设、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的任务。学校设施设备状况良好、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服务。2、具体措施1)对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