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精品课件(中山大学)5大疱病_第1页
皮肤性病学精品课件(中山大学)5大疱病_第2页
皮肤性病学精品课件(中山大学)5大疱病_第3页
皮肤性病学精品课件(中山大学)5大疱病_第4页
皮肤性病学精品课件(中山大学)5大疱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附属第二医院 大疱性皮肤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明春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大疱性皮肤病 发生于皮肤和粘膜 以水疱、大疱为基本损害 病因:自身免疫、遗传(非自身免疫)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天疱疮 病因与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抗表皮细胞间物质抗体(也称天 疱疮抗体)。 抗原:桥粒芯糖蛋白,桥粘素,存在桥 粒中。 证据:各型患者血清中均存在天疱疮 抗体;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平行。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天疱疮:机制 天疱疮抗体+表皮细胞 激活 蛋白水解酶 纤维蛋白溶酶 表皮细胞间粘合物降解 棘细胞松解 表皮内裂隙、大疱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天疱疮:临床表现 常见类型: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 少见类型 :疱疹样天疱疮 副肿瘤天疱疮 IgA天疱疮 药物性天疱疮:D-青霉胺、卡托普利、利福平等 共同特点:壁薄、松弛性大疱; 难以愈合的糜烂面; 尼氏征(+)。 临床表现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一、寻常型天疱疮 大疱:壁薄、松弛、易破、疱液清; 糜烂面:逐渐扩大,难以愈合; 渗液:多; 结痂:部分; 尼氏征(+); 部位:胸、背、头颈 全身; 好发年龄:中年。 1、皮疹: 临床表现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一、寻常型天疱疮 大疱:糜烂。 部位:口腔、眼、鼻、外阴。 2、粘膜损害 3、自觉症状:疼痛。 4、并发症状: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 白血症,感染,败血症,恶液质等。 临床表现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二、增殖型天疱疮 1、皮损:在糜烂面上出现乳头状的肉芽 增殖。 2、部位: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乳房 下、腹股沟、外阴、肛周、鼻唇沟及粘 膜处。 是寻常型天疱疮的良性型。 与寻常型的区别: 临床表现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三、落叶型天疱疮 大疱:发生于红斑基础上,疱壁更薄,更易破。 糜烂面:更表浅。 渗液:较少。 结痂及鳞屑:黄褐色、油腻、疏松呈落叶状。 尼氏征(+)。 部位:头、面、胸、背全身。 1、皮疹: 2、粘膜损害:少见。 3、全身症状:衰竭,继发感染。 临床表现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四、红斑型天疱疮 蝶形红斑,水疱不明显。 渗液:少。 结痂、鳞屑。 尼氏征(+)。 部位:头皮、面、胸、背上部。 是落叶型天疱疮的良性型。 1、皮疹: 2、粘膜损害:无。 临床表现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五、疱疹样天疱疮 环形或多环形红斑; 红斑上紧张性水疱、丘疱疹; 尼氏征(-)。 1、皮疹: 2、部位:躯干及四肢近端。 3、自觉症状:瘙痒明显。 各型天疱疮之间可以互相转变。 临床表现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六、副肿瘤天疱疮 天疱疮皮疹、多形红斑、扁平苔藓样皮疹 合并肿瘤:淋巴网状内皮细胞肿瘤 乳腺癌、肺癌、宫颈癌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组织病理 棘层松解 表皮内裂隙、水疱 寻常型、增殖型-基底层上方 落叶型、红斑型-颗粒层、棘层上部 疱疹样天疱疮-棘层中部 天疱疮细胞(+)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免疫病理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表皮细胞间网状荧光 IgG为主,可有IgA、IgM、C3沉积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血清内天疱疮抗体(+)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皮肤壁薄、松弛、易破的大疱,不 易愈合的糜烂面,尼氏征(+)。并粘膜损 害。 组织病理:棘层松解,表皮内裂隙,水疱 ,天疱疮细胞。 免疫病理:表皮细胞间网状荧光,IgG为主 沉积,血清天疱疮抗体(+)。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鉴别诊断 大疱性类天疱疮 重症多形红斑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治疗 做到:及早应用,足量控制,正确减量,少 量维持。 常用药: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 、地塞米松 用量:根据临床类型,皮疹范围,粘膜损害 的程度确定。 1、一般治疗:支持、护理、保持水、电解质 平衡。 2、糖皮质激素:首选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治 疗 举例:皮肤占体表面积30%的患者,泼尼松 60mg/d,3-5天后,有新水疱出现,加量至 90mg/d;水疱控制,糜烂面开始愈合,维持1-2 周后,逐渐减量。减量原则:先快后慢;减量过 程中有新水疱出现,则停止减量,并适当增加剂 量。维持量5-10mg/d,维持3-5年或更久。 激素小剂量时可口服;大剂量则静脉给药。 重度患者,用冲击疗法。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治 疗 雷公藤多苷:10-20mg Tid PO. 硫唑嘌呤:50-100mg/d PO. 环磷酰胺:50-100mg/d PO.或200mg, iv.qod 甲氨喋呤:10-15mg/w iv. 环孢素:2-5mg/kg/d 分次PO. 3、免疫抑制剂 使用方式:联合糖皮质激素使用或单独使用副作 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治 疗 皮疹范围小、干燥-皮质激素软膏 合并感染-有效的抗生素软膏 粘膜损害-局部清洁、护理 4、大剂量丙球静注:400mg/kg/d 3- 5d 5、抗感染:万古霉素 6、局部治疗:皮疹广泛,渗出多-暴露疗法 药浴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抗基底膜带抗体 抗原:胞浆内蛋白、跨膜蛋白 机制:基底膜带透明板内 抗原+抗体 补体 趋化白细胞 释放酶 表皮下裂隙,水疱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临床表现 水疱、大疱,疱壁厚,紧张,不易破; 糜烂面:易愈合; 结痂; 尼氏征(-); 部位:躯干、四肢伸侧,腋窝,腹股沟; 好发年龄:50岁以上老年人。 1、皮疹: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临床表现 2、粘膜损害:口腔粘膜水疱,糜烂。 3、自觉症状:瘙痒。 4、并发症状:感染、衰竭。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组织病理、免疫病理 组织病理:表皮下裂隙、大疱。 免疫病理:基底膜带状荧光,IgG和/或C3 沉积,抗体结合于表皮侧。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诊 断 临床:壁厚,紧张的水疱、大疱。 组织病理:表皮下大疱。 免疫病理:基底膜带状荧光,IgG和/或C3 沉积,抗体结合于表皮侧。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鉴别诊断 1、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自身免疫性 疾病,基底膜带 型胶原抗体,结合于 真皮侧。 2、大疱性多形红斑:青壮年人,皮疹多 形性,靶形红斑,与药物或感染有关。 3、其它:湿疹、痒疹、糖尿病性大疱 The Sec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