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口农产品凉州区技术规程154修改
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目录
1.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
2.日光温室辣椒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2
3.日光温室茄子生产技术规程(试行).............................22
4.日光温室黄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32
5.日光温室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试行)...........................43
6.日光温室苦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53
7.日光温室西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64
8.日光温室甜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74
9.日光温室菠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83
10.日光温室甘蓝生产技术规程(试行).............................88
11.日光温室韭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95
12.日光温室芹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01
13.日光温室生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08
14.日光温室油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15
15.日光温室人参果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22
16.日光温室双抱蘑菇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26
17.日光温室平菇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32
18.日光温室金针菇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36
19.日光温室香菇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40
20.日光温室茶树菇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44
21.日光温室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试行)..........................148
出口农产品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番茄出口农产品生产的术语与定义、生产环境、生产技术与
采收及后续管理等方面的规范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条件下的番茄出口产品生产。
2规范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
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GB/Z21724出口蔬菜质量操纵规范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
NY/T2442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标准。
3.1日光温室
由保温蓄热墙体、北向保温屋面(后屋面)与南向采光屋面(前屋面)构成的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夜
间用保温材料对采光屋面外覆盖保温,能够进行作物越冬生产的单屋面温室。
3.2土壤肥力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提供与协调营养与环境条件的能力。
3.3采光屋面角
采光屋面角也称前屋面角,是指日光温室前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4后屋面仰角
后屋面仰角是指日光温室后屋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3.5膜下沟灌
膜下沟灌技术即在蔬菜作物栽培行小垄沟膜下进行灌水的灌溉技术。
3.6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是利用一整套的管道操纵系统,通过专门设计的精密滴头,在低压下把已过滤的水或者
水肥的混合液缓慢的一滴一滴滴入到作物根区土壤中,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者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
到根系层供作物汲取利用的一种灌水方法。
4产地环境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块,并符合NY/T391的规定。
5农药与肥料使用要求
5.1农药
严格执行NY/T393的规定。
5.2肥料
严格执行NY/T394、GB/T17419、GB/T17420的规定。
6生产技术
6.1日光温室的要求
6.1.1角度
6.1.1.1方位角
坐北朝南偏西5〜10度。
6.1.1.2采光屋面角
地角80〜85度,前角40〜70度,腰角30〜33度,顶角通常不小于12度。
6.1.1.3后屋面仰角
后屋面仰角为40±2度。
6.1.2跨度
室内宽度7.5m〜8m。
6.1.3高度
6.1.3.1脊高
脊高为3.7m〜3.8m。
6.1.3.2后墙高度
后墙外侧高:中部绿洲灌区3.2m,南部山区3.0m。
6.1.3.3立柱长度
立柱长3.8m,埋深0.6m,地上部分长3.2m。
6.1.4厚度
6.1.4.1墙体厚度
中部绿洲灌区:基部厚度1.6m-l.8m,顶部厚度1.0m-l.2m。
南部山区:基部厚度2.0m〜2.2m,顶部厚度山4nl〜1.6m。
6.1.4.2后屋面厚度
中部绿洲灌区:前沿厚0.2m,中部厚0.5m〜0.6m,底部厚1m左右。
南部山区:前沿厚0.25m,中部厚0.6m〜0.8m,底部厚1m左右。
6.1.5温室长度
60m〜70m。
6.2栽培茬口的划分
6.2.1冬春茬
12月上〜中旬育苗,翌年元月中〜下旬定植,4月上〜中旬上市,6月中〜下旬结束。
6.2.2秋冬茬
7月上〜中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11月上〜中旬上市,翌年元月上〜中旬结束。
6.2.3越冬一大茬
8月中〜下旬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翌年元月上〜中旬上市,5月上〜中旬结束。
6.3品种选择
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高产、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中晚熟品种,如丰收(74-560)、澳卡
福、迪抗等。
6.4育苗
6.4.1常规育苗
6.4.1.1播前准备
6.4.1.1.1育苗设施
秋冬茬育苗使用配有防虫遮阳设备的塑料大棚,其它茬口在日光温室中搭建小拱棚进行育苗。并
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制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6.4.1.1.2营养土配制
选择无病虫源的肥沃耕作土与优质腐熟农家肥,过筛后按7:3的比例混匀。然后均匀铺于苗床上,
厚度10cm;有条件可使用营养钵育苗。
6.4.1.1.3苗床
按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苗床。每m,用50%多菌灵WP5g+50%福美双WP5g混合,或者25%甲霜灵
WP9g+70%代森铳锌WPlg兑15kg〜30kg细土拌匀,2/3药土铺在苗床中,1/3覆盖在种子上面,或者每
苗床用30ml〜50ml福尔马林兑水3L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密闭苗床5d,揭膜15d再播种。
6.4.1.2种子处理
6.4.1.2.1消毒处理
(a)温汤浸种:将种子倒入55℃温水,不断搅拌并保持该水温15min,之后加入凉水,把水温降
低到250C〜30
(b)药剂浸种:防治病毒病可用清水浸泡3h〜4h,再将种子放在10%磷酸三钠中边搓边泡20min,
捞出清洗种子后再进行播种或者催芽。
6.4.1.3播种
6.4.1.3.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栽培设施、育苗手段、上市时间等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6.4.1.3.2种子质量
符合GB16715•3中的2级以上要求。
6.4.1.3,3播种量
根据种子千粒重大小及栽培密度,每667nf用种量30g〜50g。
6.4.1.3.4播种方法
当催芽种子70%〜80%露白时即可播种,也可用消毒种子直接播种。播前浇足底水,待水渗完后抹
平床面,均匀撒播或者按10cmX10cm规格进行点播,或者用营养钵穴播,每穴2粒种子。播后覆营养
±1cm,最后在床面上盖上地膜,70%〜80%幼苗顶土时撤除地膜。
6.4.1.4苗期管理
6.4.1.4.1温度
播种至出苗,白天25℃〜30℃,夜间15c〜20℃;出苗后,白天20c〜25℃,夜间10℃〜15℃;
第一片叶展开后,白天25'C〜28℃,夜间15C〜18C;5〜6片叶时,白天20C〜25C,夜间12℃〜
16℃;定植前5d〜6d,白天15℃〜20℃,夜间80c〜10℃。
6.4.1.4.2光照
冬春季节保持棚膜干净,以利提高透光率;夏秋育苗适当遮光降温。
6.4.1.4.3水分
苗期视土壤墙情与幼苗长势适当浇水。
6.4.1.4.4施肥
若幼苗生长较弱,可在其3〜4叶时,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提苗肥。
6.4.1.4.5炼苗
早春育苗白天15c〜20C,夜间5c〜10℃;夏秋育苗逐步撤去遮阳网,适当操纵水分。
6.4.1.5壮苗指标
冬春育苗,株高25cm左右,茎粗0.6cm以上,现大蕾,叶色浓绿有光泽,无病虫害。夏秋育苗,
株高15cm左右,茎粗0.4cm左右,4叶一心。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幼苗。
6.4.2集约化育苗
选用正规有资质育苗公司生产的商品苗,穴盘选用72孔穴盘。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严格执
行NY/T2442的规定,育苗基质符合NY/T2118的规定。
6.5定植前准备
6.5.1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秋冬茬、早春茬每667nf施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4000kg〜5000kg,N8kg〜10kg,
P20515kg-20kg,K208kg〜10kg。越冬一大茬每667nf施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8000kg-10000kg,
N10kg〜15kg,P2O528kg〜30kg,K2010kg〜15kg。农家肥以撒施为主,深翻25cm〜30cm。化肥2/3
用于撒施,1/3用于沟施。
6.5.2棚室与土壤消毒
6.5.2.1高温消毒
优先使用高温闷棚进行棚室消毒。作物拉秧后,于7月上旬至下旬温室休棚期间,将棚膜换新,
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深翻土壤30cm后将地面整平,而后覆盖地膜,并灌透水,之后密闭棚室进行高
温闷棚,期间每晚务必覆盖草帘保温,15d〜20d后通风排湿。
6.5.2.2药剂消毒
定植前7d〜10d,每667温室用2kg〜3kg硫磺粉加80%敌敌畏250ml与锯沫混匀后点燃熏蒸一
昼夜对棚室空间进行消毒;每667m”可用50%多菌灵WP4kg或者50%甲基托布津WP4kg与干土拌匀后
撒入土壤对土壤进行消毒。
6.6定植
6.6.1定植时间
根据不一致栽培茬口要求,选择适宜苗龄幼苗适时进行定植。高温季节建议下午定植,低温季节
在连续晴天的上午定植。
6.6.2定植方法及密度
温室栽培使用高垄定植,垄宽70cm,垄高16cm〜20cm,水沟宽50cm,株距40cm,每667nf定植
2500~2600株左右。
6.7田间管理
6.7.1环境调控
6.7.1.1温度
6.7.1.1.1缓苗期
白天25℃〜28℃,夜间15℃〜20℃。
6.7.1.1.2开花结果期
白天22c〜25℃,夜间10℃〜15℃。
6.7.1.1.3结果期
白天22℃〜26℃,超过30℃放风,低于20℃闭风,低于15℃盖草帘保温,前半夜13℃〜15℃,
后半夜7℃〜13℃。
6.7.1.2光照管理
选用EVA膜,冬春季节保持棚膜洁净,温室后部张挂反光幕。
6.7.1.3空气湿度
缓苗期80%〜90%,开花座果期60%〜70%,结果期50%〜60%。
6.7.2肥水管理
6.7.2.1膜下沟灌
秋冬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两次水量操纵在每667m235m3〜40m3左右为
宜。结果前期15d左右灌水1次,中、后期15d〜20d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
每667m215m3〜18nl3为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肥料以氮钾肥为主。每次每667m?追施N5kg〜7kg、
K202kg〜3kg。全生育期灌水10〜12次,追肥8〜10次。
早春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两次水量操纵在每667nl230m3左右为宜。结
果前期15d〜20d灌水1次,中、后期15d左右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
215m3〜18m3为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肥料以氮钾肥为主。每次每667mz追施N5kg〜7kg、K:Q2kg-
3kg。全生育期灌水12〜14次,追肥10〜12次•
越冬一大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15d左右灌水1次,中期15d〜
20d灌水1次,后期10d〜15d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215m3〜18nl3为
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肥料以氮钾肥为主。每次每667m2追施N5kg〜7kg、K202kg〜3kg。全生育
期灌水16〜18次,追肥14〜16次。
6.7.2.2.膜下滴灌
秋冬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7d〜10d灌水1次,中、后期10d〜
15d灌水一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28m3〜1On?为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
肥料以滴灌专用氮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每667nl2追施N3kg〜4kg、KQ1.5kg〜2kg。全生育期灌水13〜
15次,追肥11〜13次。
早春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10d〜15d灌水1次,中、后期7d〜
10d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28nl3〜10m3为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
肥料以滴灌专用氮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每667nl,追施N3kg〜4kg、及01.5kg〜2kg。全生育期灌水15〜
17次,追肥13〜15次。
越冬一大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7d〜10d灌水1次,中期10d〜
15d灌水1次,后期7d〜10d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nl28m3〜10W为宜。
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肥料以滴灌专用氮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每667m2追施N3kg〜4kg、K201.5kg〜2kg。
全生育期灌水23〜25次,追肥21〜23次。
6.7.3植株调整
6.7.3.1插架与吊蔓
用尼龙绳、塑料绳吊蔓。
6.7.3.2整枝
春提早栽培选用单杆或者一杆半整枝,其余栽培均使用单杆整枝。
6.7.3.3摘心、打底叶
目标果穗开花时,留2片叶摘心,保留其上侧枝。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老叶、黄叶、病叶。
6.7.4保花疏果
6.7.4.1保花
在冬春季节用防落素、番茄灵蘸花,并在其中加入0.1%速克灵、腐霉利等防治灰霉病。
6.7.4.2疏果
为保证产品质量及产量,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果,中小果型品种每穗留4〜6果。
6.8病虫害防治
6.8.1防治对象
6.8.1.1苗床要紧病虫害
猝倒病、疫病、蛎虫、美洲斑潜蝇。
6.8.1.2田间要紧病虫害
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叶霉病、青枯病、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白粉虱、蛇虫、
棉铃虫。
6.8.2防治策略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以选用抗病品种,培养无
病虫壮苗为基础,以加强温湿度管理为重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
6.8.3农业防治
6.8.3.1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我区病虫种类及发生特点,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6.8.3.2制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
培养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操纵好温度与空气湿度,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与二氧化碳,通
过放风与辅助加温,调节不一致生育时期的适宜温度,避免低温与高温障害;深沟高畦,严防积水,
清洁田园。
6.8.3.3合理轮作
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
6.8.3.4土壤高温消毒
温室大棚在高温季节休闲期深耕后灌水再覆以地膜,利用太阳光曝晒一个月,消灭土壤中有害生
物,防治土传病害、线虫等。
6.8.3.5科学施肥
实行测土平衡施肥,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与生物肥料为主,合理使用化肥。
6.8.4物理防治
6.8.4.1风口覆盖防虫网
温室风口覆盖40〜60目的防虫网,隔断斑潜蝇、白粉虱、蛎虫等害虫由露地向温室转移危害。
6.8.4.2黄板诱杀
温室内悬挂黄色粘虫板(25cmX40cm),每66730〜40块,诱杀斑潜蝇、白粉虱、蛎虫等害虫。
6.8.5生物防治
6.8.5.1天敌利用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6.8.5.2生物药剂
优先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乳剂,农用抗生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农用链霉素、
新植霉素)等生物制剂与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6.8.6要紧病害药剂防治
6.8.6.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见附录A。
6.8.6.2猝倒病、立枯病
除用苗床撒药土外,还可用恶霜灵+代森锦锌500倍液,或者72.2%霜霉威盐酸盐AS800倍液喷雾防
治。
6.8.6.3灰霉病
发病初期,使用百菌清、腐霉利FU每667nHi0g〜180g,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d一次,
连熏3〜4次防治,或者选用40联密霉胺1000〜1500倍液、或者50%口密菌环胺1000倍液、或者2.5%咯菌情
1500倍液、或者50%异菌版1500倍液喷雾。座果期,结合防落素、番茄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在
溶液中加入0.3%啥霉胺、或者0.1%腐霉利防治。
6.8.6.4早疫病
出现中心病株后,优先使用5%百菌清DP每667nHkg喷粉,7d喷一次;或者45%百菌清FU每667m?
110g〜180g,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d熏一次,连熏3〜4次;还可用代森镒锌、百菌清、
春雷•王铜、甲霜灵铳锌等药剂喷雾防治。
6.8.6.5晚疫病
出现中心病株后,优先使用5%百菌清DP每667rtf1kg喷粉,7d喷一次;或者45*百菌清FU每667m'
110g〜180g,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d熏一次,连熏3〜4次;发病较重时,用72%霜胭镐锌
NP8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AS800倍液或者68.75%氟毗菌胺•霜霉威盐酸盐AS800〜1000倍液等药
剂喷雾防治。
6.8.6.6病毒病
用0.5%氨基寡聚糖素S0600倍液,或者混合脂肪酸100倍液分别在2〜3叶期、移植前1周、定植缓苗
后1周各喷一次;发病初期,用20%盐酸吗咻胭•乙酸铜WP800倍液、1.5%植病灵EC1000倍液喷雾防治,
7d喷一次,连喷3〜4次防治。
6.8.6.7青枯病
病穴浇灌20%石灰水,每穴250m1,或者于发病初期用50%琥胶肥酸铜IVP500倍液,或者77%氢氧化铜
SG400倍液灌根,每株300ml,10d灌一次,连灌2〜3次防治。
6.8.6,8叶霉病
用45%百菌清FU每667nHi0g〜180g,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d熏一次,连熏3〜4次;
还可用2%武夷菌素(B0-10)AS100倍液、47%春雷•王铜WP800倍液、波尔多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6.8.6.9斑潜蝇
用75%灭蝇胺WP5000倍液喷雾防治。
6.8.6.10蝇虫、粉虱
用10%毗虫咻WP1500倍液,或者10%氯氟菊酯EC6000倍液,或者25%噬虫嗪WP2000倍液喷雾防治。
6.8.6.11棉铃虫
分别在卵高峰后3d、7d,用BT乳剂500倍液,或者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500倍液喷雾防治2次。孵
化盛期至2龄盛期,即幼虫尚未蛀入果内的时期,用1.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3000倍液喷雾防治,
7d一次。
7采收及后续管理
7.1及时采收
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确保果实品质,促进上部果实膨大。采收过程所用工具要清洁、
卫生、无污染。
7.2质量及包装、标志标签、贮存、运输
执行GB/Z21724出口蔬菜质量操纵规范的规定。
8清洁田园
将残枝败叶与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番茄常用部分)
常用药量
最高用药施药方最多使安全间隔
农药名称剂型(g,ml/667
量法用次数(d)
m2)
恶霜灵64%WP110g130g喷雾33
代森锦锌70%WP700倍500倍喷雾37
霜霉威盐酸盐72.2%AS800倍500倍喷雾35
腐霉利60%WP40g60g喷雾11
武夷菌素2%AS150倍100倍烟薰32
百菌清5%DP1000g1200g喷粉43
百菌清75%WP100〜120g120g喷雾310
春雷霉素2%AS75ml100ml喷雾321
氢氧化铜77%SG134g200g喷雾530
毗虫咻10%WP10g20g喷雾27
出口农产品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辣椒出口农产品生产的术语与定义、生产环境、生产技术与
采收及后续管理等方面的规范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条件下的辣椒出口产品生产。
2规范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
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GB/Z21724出口蔬菜质量操纵规范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
NY/T2442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日光温室
由保温蓄热墙体、北向保温屋面(后屋面)与南向采光屋面(前屋面)构成的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夜
间用保温材料对采光屋面外覆盖保温,能够进行作物越冬生产的单屋面温室。
3.2土壤肥力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提供与协调营养与环境条件的能力。
3.3采光屋面角
采光屋面角也称前屋面角,是指日光温室前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4后屋面仰角
后屋面仰角是指日光温室后屋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3.5膜下沟灌
膜下沟灌技术即在蔬菜作物栽培行小垄沟膜下进行灌水的灌溉技术。
3.6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是利用一整套的管道操纵系统,通过专门设计的精密滴头,在低压下把已过滤的水或者
水肥的混合液缓慢的一滴一滴滴入到作物根区土壤中,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者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
到根系层供作物汲取利用的一种灌水方法。
4产地环境
选择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且3a〜4a未种过辣椒的地块,并符合NY/T391的规定。
5农药与肥料使用要求
5.1农药
严格执行NY/T393的规定。
5.2肥料
严格执行NY/T394、GB/T17419、GB/T17420的规定。
6生产技术
6.1日光温室的规格要求
6.1.1角度
6.1.1.1方位角
坐北朝南偏西5〜10度。
6.1.1.2采光屋面角
地角80〜85度,前角40〜70度,腰角30〜33度,顶角通常不小于12度。
6.1.1.3后屋面角
后屋面仰角为40±2度。
6.1.2跨度
室内宽度7.5m~8m。
6.1.3高度
6.1.3.1脊高
脊高为3.7m〜3.8m。
6.1.3.2后墙高度
后墙外侧高:中部绿洲灌区3.2m,南部山区3.0m。
6.1.3.3立柱长度
立柱长3.8m,埋深0.6m,地上部分长3.2m。
6.1.4厚度
6.1.4.1墙体厚度
中部绿洲灌区:基部厚度1.6m~1.8m,顶部厚度1.0m〜1.2m。
南部山区:基部厚度2.0m~2.2m,顶部厚度1.4m~1.6m。
6.1.4.2后屋面厚度
中部绿洲灌区:前沿厚0.2m,中部厚0.5m~0.6m,底部厚1m左右。
南部山区:前沿厚0.25m,中部厚0.6m〜0.8m,底部厚1m左右。
6.1.5温室长度
60m~70m。
6.2栽培茬口的划分
6.2.1冬春茬
12月上〜中旬育苗,翌年元月中〜下旬定植,4月上〜中旬上市,6月中〜下旬结束。
6.2.2秋冬茬
7月上〜中旬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上〜中旬上市,翌年元月上〜中旬结束。
6.2.3越冬一大茬
8月上〜中旬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翌年元月上〜中旬上市,5月中〜下旬结束。
6.3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丰产的早、中熟品种。如:长剑、37-78、黄金甲、黄太极、红
太极、富康等品种。
6.4育苗
6.4.1常规育苗
6.4.1.1播前准备
6.4.1.1.1育苗设施
在日光温室内加盖防虫网进行育苗。
6.4.1.1.2营养土配制
床土选用未种过蔬菜的肥沃耕作土与优质腐熟农家肥,过筛后按7:3比例混匀。然后将营养土铺
在苗床上,厚度10cm,或者装营养钵或者纸筒中。
6.4.1.1.3苗床准备
苗床宜建在温室中部,苗床以南北向为宜,每667n?温室需10m?苗床。苗床宽1.2m,高10cm,
长5m。苗床数依育苗数量而定
6.4.1.1.4苗床消毒
每m'用50%多菌灵WP5g+50*福美双WP5g混合,或者25%甲霜灵W'P9g+70%代森镒锌WPlg兑15kg〜
30kg细土拌匀,2/3药土铺在苗床中,1/3覆盖在种子上面,或者每m2苗床用30ml〜50ml福尔马林兑
水3L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密闭苗床5d,揭膜15d再播种。若使用营养钵育苗,对育苗容器用3%福
尔马林或者1%高锯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6.4.1.2种子处理
6.4.1.2.1消毒处理
(a)温汤浸种:将种子倒入55c温水,不断搅拌并保持该水温15min,之后加入凉水,把水温降
低到25℃到30℃。
(b)药剂浸种:防治病毒病可用清水浸泡3h〜4h,再将种子放在10%磷酸三钠中边搓边泡20min,
捞出清洗种子后再进行播种或者催芽。
6.4.1.2.2浸种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浸泡8g〜12g后捞出洗净,在25℃〜30℃条件下催芽。
6.4.1.3播种
6.4.1.3.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育苗设施、壮苗指标、产品上市时间选择适宜播期。
6.4.1.3.2种子质量
符合GB16715«3-1999中2级以上要求。
6.4.1.3.3播种量
每667用种量150g〜200g。
6.4.1.3.4播种方法
催芽种子70%〜80%露白时或者将种子消毒后进行播种。播前浇透底水,水渗后将种子每穴3〜5
粒点播于营养块(lOcmXIOcm)、营养钵或者纸筒中,播后覆营养土1cm,上盖地膜。
6.4.1.4苗期管理
6.4.1.4.1温度
播种后:白天25℃〜30℃,夜间18℃〜20℃。
出苗后:白天20℃〜25℃,夜间13℃〜18℃。
定植前7d:白天18℃〜23℃,夜间10℃〜18℃。
6.4.1.4.2湿度
苗期通常不浇水。若遇土壤干旱缺水,则使用喷水方法增加湿度。
6.4.1.4.3间苗定苗
当辣椒子叶展平后,每穴或者每钵间留双苗,间苗后覆土护根。
6.4.1.5壮苗标准
株高15cm〜20cm,茎粗0.5cm,4~5■■一心,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6.4.2集约化育苗
选用正规有资质育苗公司生产的商品苗,穴盘选用72孔穴盘。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严格执
行NY/T2442的规定,蔬菜育苗基质符合NY/T2118的规定。
6.5定植前准备
6.5.1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秋冬茬、早春茬每667nf施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4000kg〜5000kg,N8kg〜10kg,
PG15kg〜20kg,KzO8kg〜10kg。越冬一大茬每667nf施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8000kg~10000kg,
N10kg〜15kg,P2O528kg〜30kg,K2O10kg〜15kg。
6.5.2棚室与土壤消毒
6.5.2.1高温消毒
优先使用高温闷棚进行棚室消毒。作物拉秧后,于7月上旬至下旬温室休棚期间,将棚膜换新,
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深翻土壤30cm后将地面整平,而后覆盖地膜,并灌透水,之后密闭棚室进行高
温闷棚,期间每晚务必覆盖草帘保温,15d〜20d后通风排湿。
6.5.2.2药剂消毒
定植前7d〜10d,每667温室用2kg〜3kg硫磺粉加80%敌敌畏250ml与锯沫混匀后点燃熏蒸一
昼夜对棚室空间进行消毒;每667nf可用50%多菌灵WP4kg或者50%甲基托布津WP4kg与干土拌匀后
撒入土壤对土壤进行消毒。
6.6定植
6.6.1定植时间
辣椒苗4〜5片真叶时进行定植。
6.6.2定植方法
使用高垄宽窄行覆膜栽培,垄宽70cm,垄高20cm以上,水沟宽50cm;穴距40cm〜45cm,每667
nf定植2400〜2800穴。
6.7田间管理
6.7.1环境调控
6.7.1.1温度
缓苗期:白天28℃〜30℃,夜间18℃〜20℃。
开花座果期:白天25c〜30℃,夜间15℃以上。
结果期:白天25℃〜30℃,夜间15℃以上。
6.7.1.2光照
冬季与早春保持棚膜干净,高温强光的春夏季覆盖着光率50%左右黑色遮阳网。
6.7.1.3湿度
定植后保持较高湿度,以利于缓苗。缓苗后,应逐步加大放风时间与放风量,以防植株徒长与疫
病发生。
6.7.2水肥管理
6.7.2.1膜下沟灌
秋冬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15d左右灌水1次,中、后期15d〜
20d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2151n3〜181n3为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
肥料以氮钾肥为主。每次每667nl2追施N5kg〜7kg,K202kg〜3kg。全生育期灌水9〜11次,追肥7〜9
次。
早春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15d〜20d灌水1次,中、后期15d
左右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215m3〜18m3为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
肥料以氮钾肥为主。每次每667m2追施N5kg〜7kg,K202kg〜3kg。全生育期灌水10〜12次,追肥8〜
10次。
越冬一大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15d左右灌水1次,中期15d〜
20d灌水1次,后期10d〜15d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215m〜18m3为
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肥料以氮钾肥为主。每次每667m2追施N5kg〜7kg,K22kg〜3kg。全生育
期灌水15〜17次,追肥13〜15次。
6.7.2.2膜下滴灌
秋冬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7d〜10d灌水1次,中、后期10d〜
15d灌水一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28nt3〜lOnf为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
肥料以滴灌专用氮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每667m2追施N3kg〜妹g,K201.5kg〜2kg。全生育期灌水13〜
15次,追肥11〜13次。
早春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10d〜15d灌水1次,中、后期7d〜
10d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28nl3〜10n?为宜。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
肥料以滴灌专用氮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每667nl,追施N3kg〜4kg,K201.5kg〜2kg。全生育期灌水15〜
17次,追肥13〜15次。
越冬一大茬: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果前期7d〜10d灌水1次,中期10d〜
15d灌水1次,后期7d〜10d灌水1次。灌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主,灌水量以每667m28m3〜10n?为宜。
开花结果后开始追肥,肥料以滴灌专用氮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每667mz追施N3kg〜4kg,K201.5kg〜2kg。
全生育期灌水23〜25次,追肥21〜23次。
6.7.3植株调整
6.7,3.1吊秧
门椒开花前,用尼龙绳或者塑料绳进行吊秧,以防倒伏。
6.7.3.2整枝
剪去生长重叠的弱枝及徒长枝,以利通风透光。
6.7,3.3摘叶
及时清除门椒下列发生的腋芽;及时摘除老叶、病叶。
7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对象
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褐斑病、青枯病、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白粉虱、蛛虫、
棉铃虫。
7.2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科学
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7.3农业防治
7.3.1抗病品种
针对我区病虫种类及发生特点,选用抗病虫、抗逆性能强、习惯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品种。
7.3.2培养无病虫壮苗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肥沃、la〜2a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作苗床,早春育苗注意保温,
防止冷风或者低温侵袭,避免幼苗受冻,培养壮苗,提高抗病力。
7.3.3轮作倒茬
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尽量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
7.3.4土壤高温消毒
在高温季节休闲期,深耕后灌水再覆以地膜,利用太阳光爆晒一个月,消灭土壤中有害生物,防
治土传病害、线虫等。
7.3.5科学灌水
小水勤灌,高温季节夜间灌水,严禁水漫垄面。
7.4物理防治
7.4.1通风口覆盖防虫网
温室通风口覆盖40〜60目防虫网,隔断斑潜蝇、白粉虱、蛎虫等害虫由露地向温室转移危害。
7.4.2黄板诱杀
温室、大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25cmX40cm),每667nf30〜40块,诱杀斑潜蝇、白粉虱、蛇虫
等害虫。
7.5生物防治
7.5.1天敌利用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7.5.2生物药剂
优先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乳剂,农用抗生素(阿维菌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
生物制剂与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7.6要紧病害药剂防治
7.6.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见附录A。
7.6.2药剂预防
育苗期、定植缓苗期、盛果期用0.5%氨基寡聚糖素AS600倍液各喷一次,预防病毒病、炭疽病。
7.6.3疫病
用72%霜胭镐锌WP600〜7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庆$800倍液、50%甲霜铜WP800倍液、或者70%
乙磷铝镒锌WP500倍液、或者69%烯酰吗咻・代森镭锌WP1000倍液、58%精甲霜灵WP1000倍液等药剂在座
果前喷洒植株茎基部地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用上述药剂喷雾与灌根并举防治。
7.6.4病毒病
用0.5%氨基寡聚糖素AS600倍液,或者混合脂肪酸(83增抗剂)100倍液分别在2〜3叶期、移植前1
周、定植缓苗后1周各喷一次;发病初期,用盐酸吗咻期:•铜(病毒A、毒克星)WP500倍液喷雾防治,
7d喷一次,连喷3〜4次防治。
7.6.5炭疽病
用50环琥胶肥酸铜WP500倍液,或者77%氢氧化铜WD500倍液喷雾防治,10d左右喷一次,连喷2〜3
次。
7.6.6青枯病
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在病穴四周撒熟石灰,防止病菌扩散蔓延;发病前用12%松脂酸铜EC500
倍液,或者77%氢氧化铜WD500倍液喷雾防治,7d〜10d喷一次,连喷3〜4次防治。
7.6.7褐斑病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WP500倍液,或者70%代森镐锌WP500倍液,或者36%甲基硫菌灵WP500倍液,
或者77%氢氧化铜WD500倍液喷雾防治,7d一次,连喷2〜3次。
7.6.8灰霉病
发病初期,使用百菌清、腐霉利FU每667m2110g〜180g,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d一
次,连熏3〜4次。还可用50%腐霉利WP1000倍液,或者武夷菌素150倍液药剂喷雾防治,7d喷一次,连
喷2〜3次。
7.6.9菌核病
发病初期,使用百菌清、腐霉利FU每667ltf110g〜180g,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d一次,
连熏3〜4次:发病后用50%多菌灵WP500倍液,或者36%甲基硫菌灵FS500倍液,喷雾防治,7d一次,连
喷2〜3次。
7.6.10斑潜蝇
用75%灭蝇胺WP3000倍液喷雾防治。
7.6.11蜥虫、白粉虱
用10%嘎嗪酮EC1000倍液,或者10湖比虫咻WP1500倍液,或者2.5%联苯菊酯EC3000倍液喷雾防治。
7.6.12棉铃虫
分别在卵高峰后3d、7d,用BT乳剂500倍液,或者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500倍液喷雾防治2次;孵
化盛期至2龄盛期,即幼虫尚未蛀入果内的时期,用1.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3000倍液喷雾防治,
7d一次。
8采收及后续管理
8.1及时采收
辣椒商品成熟时及时进行采收,以利上部果实生长。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8.2质量卫生要求
执行GB/Z21724出口蔬菜质量操纵规范的规定。
9清洁田园
将残枝败叶与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辣椒常用部分)
常用药量
最多使安全间隔
农药名称剂型(g,ml/667最高用药量施药方法
用次数(d)
m2)
霜腺镒锌72%WP800倍500倍喷雾25
霜霉威盐酸盐72.2%AS600倍400倍喷雾38
甲霜铜50%WP800倍500倍喷雾31
乙磷铝锌锌70%WP300倍200倍喷雾35
琥胶肥酸铜50WP150倍300倍喷雾43
氢氧化铜77%SG134g200g喷雾530
百菌清75%WP120g200g喷雾310
代森镭锌70%WP700倍500倍喷雾37
腐霉利50%WP40g60g喷雾11
百菌清5%DP1000g1200g喷粉43
武夷菌素2%AS150倍100倍喷雾32
多菌灵50%WP50g70g喷雾27
口比虫咻10%WP10g20g喷雾27
出口农产品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茄子出口农产品生产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与
采收及后续管理等方面的规范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条件下的茄子出口产品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
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GB/Z21724出口蔬菜质量操纵规范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
NY/T2442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标准。
3.1日光温室
由保温蓄热墙体、北向保温屋面(后屋面)与南向采光屋面(前屋面)构成的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夜
间用保温材料对采光屋面外覆盖保温,能够进行作物越冬生产的单屋面温室。
3.2土壤肥力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提供与协调营养与环境条件的能力。
3.3采光屋面角
采光屋面角也称前屋面角,是指日光温室前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4后屋面仰角
后屋面仰角是指日光温室后屋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3.5膜下沟灌
膜下沟灌技术即在蔬菜作物栽培行小垄沟膜下进行灌水的灌溉技术。
3.6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是利用一整套的管道操纵系统,通过专门设计的精密滴头,在低压下把已过滤的水或者
水肥的混合液缓慢的一滴一滴滴入到作物根区土壤中,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者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
到根系层供作物汲取利用的一种灌水方法。
4产地环境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块,并符合NY/T391的规定。
5农药与肥料使用要求
5.1农药
严格执行NY/T393的规定。
5.2肥料
严格执行NY/T394、GB/T17419、GB“17420的规定。
6生产技术
6.1日光温室的规格要求
6.1.1角度
6.1.1.1方位角
坐北朝南偏西5〜10度。
6.1.1.2采光屋面角
地角80〜85度,前角40〜70度,腰角30〜33度,顶角通常不小于12度。
6.1.1.3后屋面仰角
后屋面仰角为40±2度。
6.1.2跨度
室内宽度7.5m〜8m。
6.1.3高度
6.1.3.1脊高
脊高为3.7m~3.8mo
6.1.3.2后墙高度
后墙外侧高:中部绿洲灌区3.2m,南部山区3.0m。
6.1.3.3立柱长度
立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线电缆维修服务协议
- 定制家具设计建议协议
- 双语客运值班员客运值班员岗位资格要求课件
- 铁路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的类型和内容课件
-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改善路基路面养护江西交通胡凤辉课
- 中国之治开辟新境界课件
- 个百数表课件
- 【课件】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应用+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小提琴手劳动合同
- 不说脏话班会课件
- 药物临床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探究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DB65-T 4828-2024 和田玉(子料)鉴定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DB32-T 4765-2024 化工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实施指南
- 龟兔赛跑英语故事带翻译完整版
- 中学驻校教官管理方案
- Siemens Simcenter:Simcenter声振耦合分析技术教程.Tex.header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17课《紫藤萝瀑布》名师-特级教师-余映潮公开课课件
- 项目HSE组织机构和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