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通过分析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利用结构与功能.隐态与平衢的生命观念.理解内
在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附交换的过程中的其[如、核环境主要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生理作用
心
体作用.探究机体各个部分正常运行和协调•致共同聚
运用图示和快联等方.法.表征并闸帏内环境为机体
保证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物垢交换的顺利进行养
目L和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碗交
标换运用归纳法,根据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
分析(U纳组织水肿的成因.理解其与内环境成分之飞@,,'、、福织液和淋巴液.得出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
间的关系,养成健展生活的良好习惯'、、、境的结论。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和细胞外液的成分
知识总I
自主梳理
1.体液的组成
由孑细胞代谢支军发生自细胞内部,的
以细胞内液在休渔中竹占的空节更大
2.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才佳艺
Tf一杀列g林辜亥-------►一敏结论.......
/产L是血细胞宜接生活的环境----------直细
接胞
细
生外
胞
|常幽遭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一活液
外
的是
液
施也是淋巴管中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环细
境胞
3.细胞外液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
微静脉
主军发生々毛伊■鱼色的神林曲
组织液中的物成理”1血液循环系统
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淋巴系统
在细血管血浆中的物质进入组织液
主事发生&名伽攵草的刀脉烤
微动豚
4.内环境的定义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5.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
为抖%,国为一t广生今拈引
一次一E和需不开水
浆
血
一蛋白质为7%7%
的
中
人
四
物
类-无机盐
L营养物质如布为物、象基或等
充
,
血液运输的一激素
其他物啦
—代谢废物朽六孑'8.竽
(2)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
①除蛋白质外,其他各种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自查自纠
(1)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液(X)
提示: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血浆W血液,血液包括
血浆和血细胞。
⑵细胞质基质、核液属于体液(J)
⑶胰液、原尿、胃液和胆汁属于体液(X)
提示: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
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是细胞外液,但也不是细
胞内液,不属于体液。
[应用示例I(2019•河南高二月考)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主要由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三种成分构成
B.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都不属于血浆的成分
D.淋巴液起源于血浆,最终汇入组织液中
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三
种成分构成,A错误;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是体内绝大多数细
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正确;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血浆的成分,大分子蛋白质
属于血浆的成分,C错误;淋巴液起源于组织液,最终汇入血浆,D错误。
答案B
[对点小练]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Na+
R.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0
解析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载体蛋白存在
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C错误;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水
都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答案D
方法归纳以
“三看法”判断是否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
(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
:激素、抗体、神:上1存型匕水、无机盐、葡萄阳、史基酸、,
:经递质等:物质裔物质:甘油.脂肪酸、维牛素等
I..物
质黑己1「、一旗翥证版季
(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
席花3:由.;与外界相通不细胞内将工III红蛋白、胞内畴
:汗液,尿液等:的液体存有的物质:(呼吸酶、RNA聚
在:台醉、解旋曲等
的
:纤维错、麦芽]人体不曲物
质
:糖等:吸收的物M一
科学思维一建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概念模型
阅读教材第3页“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与血液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血液包括血细胞和液态的血浆两部分。
⑵利用结构与功能观,推测血浆中的物质进入组织液,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的
动脉端还是静脉端?为什么?
提示:动脉端;动脉端血流较快、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浆成分的渗出。
⑶利用结构与功能观,推测组织液中的物质返叵血浆,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的
动脉端还是静脉端?为什么?
提示:静脉端;静脉端血流较慢、血压较低,有利于组织液的回渗。
(4)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动,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汇入血浆C结合“血
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你构建一个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之间相互转换的概念图。
提示:
⑸请你根据(4)中构建的概念模型,解释下列生物学事实的可能成因:与血浆相
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但其他各种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
近。
提示:淋巴液来自毛细淋巴管回收的少部分组织液,而组织液又来自于毛细血管
动脉端的血浆渗出。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易渗出,而水和无机盐等其他小分
子物质和离子则容易渗出。
(6)实际上,大多数细胞会直接从组织液中吸收6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同时又
会将尿素和C02等代谢废物直接释放到组织液中。如果在(4)中你所构建的概念
图的基础上,加入“细胞内液”这一概念,完善后的概念图又会是什么样的?
提示: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一.淋巴液
[应用示例](2014•新课标H,1)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
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叵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生成的组织液为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回流的组织液帮助细胞排走二氧化
碳,所以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回流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A错误。
答案A
[对点小练](2015•全国课标I,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
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组成内环境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的生理盐水
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机体
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
和无机盐排出体外,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
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
中,C、D错误。
答案A
联想质疑
★血液的成分
科学思维—归纳法
(1)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2)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种类型,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是不完全
归纳法。
【归纳】
⑴细胞外液的木质是一种盐溶液,与海水相似,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
于原始海洋的进化观点;
(2)血浆蛋白为大分子物质,较难透过毛细血管壁渗入组织液,而其他物质为小
分子,较易渗入组织液。
怨一想
1.消化液、尿液、汗液和泪液属于体液吗?
提示:不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消化液、尿液、泪液和汗液既不是
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哪个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提示:血浆蛋白是血浆的成分,但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内的成分。
[归纳】人体主要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
(1)毛细血管管壁细胞一血浆和组织液;
(2)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一淋巴液和组织液;
(3)绝大多数体细胞一组织液:
(4)血细胞一血浆;
(5)淋巴细胞一淋巴液和血浆。
红细胞目细胞
★血管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血细胞,血浆是它们所处的内环境;毛细血管壁细
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内环境是相对较高等的多细胞生物才有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
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怠己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
------------------------------------自主梳理------------------------------------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义上左右
产J是指,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
化「与单位体积溶液中与质微粒的数目呈正相关
质
的大小
三---------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术有关
主*
^相当于倬胞内L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三处Pa伸胞外海的济士区
京的家左区*.......-■一杼以上来孑府彳
^8m
大小正常人的血架近中性.pH为7.35~74S
酸破度、---------
脑破的羯盛弘《\产弱跌
I—维打与血浆中的把5和区£乌有关
2.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肺消化道
H
血浆O,C02营养2°也。含氮
物质离子离子蝴
:!T
X营养H20H.o
组织液。2CO2物质闽子离下含氮废物
组织细脆内液
a沿化系统一将营养物质摄入体内
统
在内
呼吸系统吸入、排出
与
环
境O?CO?机体各个部分1E常运行
坏
外
界和协调一致,共同保证
质
境
物泌双系统将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
^换
-排出体外物质交换的顺利进行
^作
y蛆系统把各种物敬运输到机体的
)
相应部位
►•自查自纠
⑴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3/HPOT维持(X)
提示: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co3/HCO3维持。
(2)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X)
提示:人体具有pH稳定机制,所以剧烈运动不会导致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3)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X)
提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降低。
(4)直接参与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有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
统(J)
提示:细胞所需的养衿和02的来源离不开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细胞代谢产
生的废物和C02的排出离不开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5)一般情况下,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内环境(J)
提示: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次的媒介。
[应用示例]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B.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HC03和COM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解析正常人血浆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与血裳中的HCO}和H2c03有关。
答案C
「对点小练1如图是某组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①过程进入组织液
R.二氧化碳等细胞代读的产物可通过②过程进入血浆
C.③可以代表组织液中的某些蛋白质进入淋巴液的过程
D.④可以代表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过程
解析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物质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交换是双向的,血浆中
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物质都可以与组织液相互交换,A、B正确;因某种原
因进入组织液中的血浆蛋白,可由毛细淋巴管回收,经淋巴循环重新回到血液中
成为血浆的成分,C正确;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只在红细胞内发挥作用,
D错误。
答案D
-------------------------------素养提升-------------------------------
科学探究一细胞如何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结合初中学过的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相关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组织细胞有氧呼吸需要的原料葡萄糖和02,是如何通过内环境进入细胞内液
的?
提示:葡萄糖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再经组织液进入细胞内
液;02经呼吸系统摄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再经组织液进入细胞内液。
⑵组织细胞产生的C02和尿素等代谢废物,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
提示:C02和尿素都要借助组织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然后前者主要通过呼吸
系统排到体外,后者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到体外。
(3)尝试完善下列有关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概念图。
体外
锦葫帼]氨基酸等
消化系统
吸收
吸气o
体外二^:呼吸系统细胞
呼气-----co,1----------------f{------
电吸收滤过出汗
泌[1统]「"1肤]
尿无机盐尿q无机盐
体外।本外
⑷根据上述(3)中你所构建的概念图,思考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
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应用示例](2019・重庆一中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是人体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
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彳
肝细胞.甲|
、丙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乙中pH的维持与其中的HCO,和H2co3有关
C.丙可以回收大量渗入组织液的血浆蛋白
D.乙一甲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液,血浆中蛋白质含
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A错误;血浆中的H2c03与NaHCCh构成缓冲对,
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B正确;血浆蛋白不能大量渗入组织液,C错误;
乙f甲表示血浆渗出形成组织液,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D错误。
答案B
[对点小练](2019・河南许昌高中高二开学考试)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
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6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液中可以存在尿素,甲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液和丙液中
D.丁中0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解析甲液是血浆,若丁为血浆中的血细胞内液,其中也包括红细胞,在氧气含
量高的部位,氧气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氧气含量低
的地方,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扩散进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故丁中02浓度
可能比甲中的高,D错误。
答案D
[规律方法]
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疝旅港二源巨海二曲顼莫示而岳英,
----------------I-I--I/----
「丽丽—布蕨;曲苴*亘蚯!
■t
"乙)之间、组织液(乙)•'、:I1I1
:和血浆(内)之间都是双:/汽It
泗-蹩----------y产
城;
(@=&=
•\
丽头区蛤区二通0&遥;血重
联想质疑
*
3质
无机一、及:
★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越高,渗透压越高。
警譬否内普外界环境
★就像邮递员是你和朋友相互联系的中介者一样,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者。
空气
co,院口L肺泡红细胞
血流;毛细血管
方向
一・':团一期;;一
cT_・1•<.<rI#।°
拉一蛆织细胞
★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怨一想
1.决定渗透压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血浆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哪两种物质?
提示: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多少。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
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静脉注射时为什么要用生埋盐水?
提示: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可以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同络何建•晨读收背
思维导图晨读必背
1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
境。
2.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
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
渗透压]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
理化性质]([酸碱度]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
I温度]少。
WH:
3.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
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
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90%以上来源于Na.和C1,
5.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
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
与其中含有的HCO晨H2c03等物质有
关。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内部的环境
B.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C.人体的内环境是相对于生物体生活的外界环境而言的
D.人体的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解析人体的内环境不是指人体细胞内部的环境,指的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
境,是相对于生物体生活的外界环境而言,主要组成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答案A
2.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解析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
环境,A错误;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
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错误;口服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
误;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
以看作进入内环境,D正确。
答案D
3.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液和血浆④淋巴液和组织液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①③
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液和组织液。
答案C
4.(2019・阜新市高二月考)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
基本相同,其目的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使体内水分增加
C.使体内无机盐增加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解析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大致相当,二者是等渗溶液,能够
使血浆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否则,就会引起细胞失
水而变形或吸水破裂,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答案A
5.(2019.青岛二中高二月考)下列物质中,对维持内环境pH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
是()
①乳酸②碳酸氢钠③碳酸钠④碳酸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正常人血浆中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血浆中有缓冲对
H2co3/NaHCCh、NaHiPCM/NazHPCh,可以调节血浆中酸碱度,维持pH平衡。
答案D
6.下列有关正常人体内环境pH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B.血浆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C.血浆pH稳定的维持与HCO『和H2co3有关
D.胃液的pH为0.9〜1.5,而小肠液的pH约为7.6,这说明细胞外液的pH变化
很大,无法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D
课时作业
(时间:30分钟)
I对点强化I
强化点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和细胞外液的成分
1.(2019・阜新高二月考)下列有关“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
B.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全部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
C.红细胞中的0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所有成分均可以透过动脉端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解析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
相对较多,A错误;组织液中包含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
毛细血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浆,B错误;红细胞中的02与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正常情况下,血炎中的氧气、葡萄糖、氨基酸等
成分可以透过动脉端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但大分子物质等不能通过毛细血
管壁出来,D错误。
答案C
2.人在严重感冒时经常要“输液”,即静脉注射,可以短时间内注射大剂量的药
物,快速达到组织,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在“输液”之前,一般都要做“皮试”,
即皮下注射,以预防人体对该药物的过敏反应。“皮试”和“输液”时药液最先
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淋巴液B.血浆、组织液
C.组织液、血浆D.组织液、淋巴液
解析“皮试”为皮下注射,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输液”为静脉注
射,而静脉注射则药液直接进入血浆。
答案C
3.血管壁细胞、淋巴管壁细胞共同的内环境是()
A.血浆和组织液B.血浆和淋巴液
C.组织液和淋巴液D.只有组织液
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
内环境是淋巴液、组织液,因此血管壁细胞、淋巴管壁细胞共同的内环境是组织
液。
答案D
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内液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C.细胞外液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解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是体内细胞赖以
生存的液体环境。
答案A
5.(2019.山东烟台高一开学考试)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
物质是()
A.尿素B.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质D.血细胞
解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滤过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
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
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浆,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
就形成了尿液。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
答案A
6.(2019•吉林吉化高二月考)淋巴液、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
A.淋巴液、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
B.淋巴液和组织液中无蛋白质
C淋巴液、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
D.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
解析淋巴液、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淋
巴液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
答案C
7.(2019•临泽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了人体细胞赖以生
存的内环境。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血浆=二组织液——►淋巴液血浆一►组织液一淋巴液
t_________II_________I
AB
血浆一►组织液ni淋巴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答案A
强化点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8.(2020•哈三中期中)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醐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答案D
9.(2019•贵州平坝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
B.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C心肌细胞内的CCh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D.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A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因此内环境稳态有利
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
界环境的变化,B正确;心肌细胞内不断产生CCh,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
境,C错误;细胞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
进行,D错误。
答案B
10.(2019•广西南宁高二开学考试)下列关于内环电的理化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B.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F
C.正常人血浆pH保持稳定与HCOi\H2co3等物质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6.8℃
解析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D错误。
答案D
11.(2017•山东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内细胞一般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呼吸酶、激素、葡萄糖和CCh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解析体内细胞一般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
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于内环境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内环境
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所以渗透压、温度和
PH都是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不变,C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是组织液,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答案A
12.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内环境
A.高等动物体内的液体组成内环境
B.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
C.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年度发展报告-1
- 《笔算加法》(共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秋高中化学 主题1 呵护生存环境 课题2 获取安全的饮用水教学设计 鲁科版选修1
-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 信息窗1 加法运算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一年级体育下册 钻山洞教学设计
- 《吹竖笛》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
- 调查旅游意向课件
- Unit 1 Starting out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9《乌鸦喝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Unit 7 Lesson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挖掘机司机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大全(600题版)
- 砂袋围堰施工方案
- 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方法专题培训课件
- 纸的历史课件
- 商事庭审百问
-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定额环境卫生各类作业成本
- 【完整版】锁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开工预付款支付申请表
- 五年级读写大赛试题
- 核电科普知识试题库完整
- 显示仪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