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发声诚可贵听声要理性》_第1页
2022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发声诚可贵听声要理性》_第2页
2022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发声诚可贵听声要理性》_第3页
2022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发声诚可贵听声要理性》_第4页
2022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发声诚可贵听声要理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考场真题】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2)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发声器”,我们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该如何对待各种不同的声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发声诚可贵,听声要理性当今世界,万物互联,良莠不齐。只要人们心存美丽,处处皆是美景。如何才能劈波斩浪,实现中国梦?我认为,唯有风正,方能扬帆远航。正所谓:发声诚可贵,听声要理性。(设问式)忆往昔峥嵘岁月,华夏儿女胸怀祖国,勇敢担当,我们定当继承。(分论点式)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引用式)十九世纪初,华夏民族内忧外患,国家的出路何在?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热血战士率先发声,以《新青年》为载体,传播新思潮,启迪进步青年;毛泽东、周恩来等新青年奔走相告,积极用笔做刀枪,在时代媒体上掀起了一场轰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新文化运动,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救亡图存之路。我们定当积极向革命前辈学习,树立主人翁意识,弘扬正能量。看今朝网络盛行,弄潮儿积极发声,浩然正气,我们以之为傲。(分论点式)“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引用式)苏格拉底曾信心百倍地说道。当今互联网时代,言论空前自由,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人均可在互联冈上发声。还记得吧,李子柒拍摄田园美食,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可谓独树一帜,享誉国内外。不会忘记吧,唐山烧烤店打人一事,引得人人发声,呼唤正义,打击邪恶。邪恶势力因这些正义的声音而无所遁形,从此阳光朗朗,乾坤明净。更可喜的是,政府重拳出击,肃清网络舆论环境,让浩然正气永驻,让中华文化之花怒放。我们骄傲,生在盛世华夏;我们自豪,长在健康中国。未来不忘初心,新时代青年心怀理想,昂扬向上,我们信心百倍。(分论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如初升的太阳不断集聚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年的命运始终同时代同频共振。当今社会经济腾飞,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们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理应敢于担当,勇于拼搏,“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增添光彩!“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发能发的声,要做能做的事,让正能量永远充盈华夏神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展望号召式)【名师点评】1、论点明确,层次分明。文章自然开篇,引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分别设置了三个分论点,通过引用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进行充分论证;结尾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照应文题和开头,深化主题。此外,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使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分明。2.手法多样,语言靓丽。文章多处引用名言警句,如“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等,增添了文草的文采。此外,考生还综合运用了议论、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语言靓丽,可读性大增。【趋势分析】纵观河南近三年中考作文题,可以清晰地看出,“材料+命题”二选一的形式一直是河南中考作文坚持的命题形式。2020年是材料命题作文“我的危机故事”和自命题作文,2021年是半命题作文“从____开始和自命题作文,2022年是材料命题作文“留在心底的声音”和自命题作文,都体现了命题者关注考生生活、关注考生成长、尊重考生个性发展的命题思路。由此可见,河南近三年中考作文命题有统一的主题,但又有一些变化,具体体现为取材不同——2020年有关“危机”,2021年围绕“开始”,2022年则以“声音”为主题。不难看出,河南中考作文依然要求考生着重复习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二者不可偏废。【命题透视】2022年河南中考作文试题采用的是近两年来同样的命题形式——一个主题,两个题目。一个是命题作文,一个是材料作文。今年的作文题目顺应“双减”政策,试题难度降低,人人都有话说,跑题的现象会大幅度降低。题目(2)是材料作文,必须写议论文。试题给了两个选项让考生思考,因为是“自选角度”,可以两个问题都回答,也可以选择其一回答。简单议论文其实不简单,一定要做到文体分明,不要写“四不像”的文章。在观点正确的同时,做到从不同方面选论据,然后结合论据进行分析,切忌只是罗列论据,不去切题分析。观点可以是“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写初生牛犊不怕虎其实是一种昂扬的青春斗志;可以是“用行动发声”,写多实践,少空话,用能力证明自己等。【名师解题】2022年河南卷的中考作文题采用的是近几年来常见的命题形式——“二选一”,一道命题作文题,一道材料作文题。2022年的作文题目顺应“双减”政策,试题难度降低,人人都有话说,跑题的现象会大幅度降低。2022年河南卷的两道作文试题都是围绕“声音”展开命题的,题目难度不大,考生大都能从容下笔。但是在阅卷过程中发现,部分写记叙文的考生一直游离在“声音”之外,写的“声音”不形象,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部分写议论文的考生,不清楚议论文的文体要求,写出了“四不像”作文。在记叙文中,写“声音”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学会先声夺人。如果是写人的文章,可以模仿《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一语未休,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王熙凤还未出场,“放诞无礼”的笑声与话语先到,不仅黛玉惊讶,也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同时巧妙地表现出王熙凤精明强干而又泼辣的性格特征。第二,巧用修辞妆点。除了直接写声音,也可以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渲染人物的声音,以增加形象性。如优秀作文《留在心底的声音》中的片段:“我把试卷递给妈妈,只见她扫了一眼分数,脸立刻变得铁青。就这样僵持了大半天,她突然像开机关枪一般大声数落起我来,从答题马虎到上课不认真听讲再到不讲个人卫生,那怒火简直要从她嘴里喷出来了。”在这一作文片段中,考生先把妈妈对“我”的数落比喻成“开机关枪”,接着又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妈妈的愤怒表现得淋滴尽致。第三,使用拟声词词。在阅卷过程中发现,考生所选的声音各具特色,有写老师、父母的谆谆教导的,也有写爷爷的鼾声的,还有写大自然的美妙声音的。在描写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拟声词,传情达意的效果会更好。如优秀作文《留在心底的声音》,就运用拟声词将鼾声写得十分形象。“突然,一阵有节奏的'音乐'在我耳边响起,'呼噜、呼噜……原来是爷爷打起呼噜来,我被吵得睡不着,只好碰了碰他。他哼了两声,呼噜声停止了。我正高兴,没想到他换成了悠长的'哧……哧……。”这一作文片段运用了三个拟声词,“呼噜”“哼”“哧”,十分形象生动,爷爷打呼噜的声音如响在耳边。写议论文失分最多的是没做到文体分明,论据没有说服力。很多考生在举例论证时用较长篇幅叙述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导致议论不像议论,记叙不像记叙。考生在平时训练和考场写作时一定要有明确文体的意识,记叙文要写出六要素,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名师解题】这是道材料作文题,给了两个问题让考生思考,因为是“自选角度”,所以可以两个问题都回答,也可以选择其一回答。又因为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文”,所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进行写作更能有条理地把问题谈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其实不简单,一定要做到文体分明,不要写“四不像”文章。在观点正确的同时,要做到从不同方面选论据,然后结合论据进行分析,切忌只罗列论据,不切题分析。【真题解读】信息时代,任何人的发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周围的人;而发声的内容、形式,又会直接影响接收者的态度。对待他人发声的反应,也会影响他人以后发声的频率、态度甚至内容。由此可见,要对自己的发声负责,对发声内容的真实性、价值意义要慎重考究;而对待别人的发声,要做到辨别真伪而不盲从,不能在不辨真假的情况下随意传播。由前者可知,必须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由后者可知,学识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不可低估。行文时,切忌写成四不像——事实论据运用不当,未能紧扣论点,分论点设置不合理,论证不够全面。【思路导航】一、发当发之声,听声要理性。【构思】①提出问题:由材料导语引出中心论点——“发当发之声,听声要理性”。②分析论证:借助名人事例讲道理,充分论证分论点。③得出结论:重申中心论点,突出主题。【选材】比如通过写误传信息带来不良后果,或者是恶意造谣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造成财产损失和危及人身安全等事例,进而提出发声要慎重,听声要理性的观点。二、发声须谨慎,听声须辨析。【构思】①驳斥错误的观点:如驳斥“发声无须顾忌,尽管畅所欲言;听声无须思考,尽管海纳百川”等错误观点。②提出正确的见解:点明“发声须谨慎,听声须辨析”的中心论点。③举例论证:引用事例,充分论证正确的见解。④总结观点:表明“谨言慎行,辨析信息,才不会迷失自我”的观点。【选材】苏联凭借“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然而,伟大领袖毛泽东并没有盲目地采用别人的成功经验,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谨慎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引导中国走向了光明的未来。三、辨明对象再发声,虚心礼貌听人言。【构思】①交代缘由:举出没有针对具体对象发声而引发悲剧的事情,引出自己的思考。②列举事例论证观点:以并列式或层进式结构列举分论点,点明主题。③总结观点:结尾进一步总结哲理思考,深化主题。【选材】身为丞相府主簿的杨修身居高位,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不懂得谨言慎行,也不会察言观色,擅自揣度曹操的心思,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最后曹操一怒之下,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