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张文新)课件_第1页
积极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张文新)课件_第2页
积极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张文新)课件_第3页
积极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张文新)课件_第4页
积极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张文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积极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2提纲关于青少年发展的两种理论模型积极青少年发展PYD的理论基础启示一、两种理论模型3441、缺陷模型(—1950s)霍尔(S.Hall)的“复演学”(个体发展复演种系发展)—青少年处于种系发展史上从野蛮向文明的过渡期,其特征是“StressandStorm”早期的发展科学家(霍尔、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假定“青少年是存在缺陷的”,青少年期是问题行为(抽烟、喝酒、犯罪、不安全性行为、学业失败、抑郁、焦虑等)的多发期,即青少年是存在缺陷的。相应的,青少年健康发展=没有问题行为发生(Benson,Scales,&Mannes,2003;Damon,Menon,&Bronk,2003)

1、缺陷模型(—1950s)直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科学家关注的重点一直“青少年是如何变坏的”(Larson,2000),以及“如何解决青少年问题”等方面(Benson,etal.,1999)发展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发展心理病理学修复或预防成为这一时期最常见的实践模式,其基本范式首先是对青少年问题(如学业失败、酒精滥用、暴力行为、未成年怀孕等)加以鉴别,然后针对性地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或进行早期预防以避免其发生。57

2、优势模型(1990s—)无问题行为发生≠不等于发展良好青少年自身具备健康发展的潜力或者优势(strengths)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YoungDevelopment,PYD)二、积极青少年发展810102、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的六条原则所有的青少年都具有积极成长和发展的固有能力良好环境会激活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轨迹当青少年参与到多重的、“滋养发展”的关系、背景和生态中时,会进一步激发积极发展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从良好环境中获益。例如,支持、授权、承诺对所有青少年来说都是重要的发展资源1111社区(含学校环境)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关键“承载系统”青少年是自身发展的主导者和创立积极发展的关系、背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动因2、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的六条原则12123、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资源发展资源(developmentassets)是指哪些能够有效促进所有青少年获得健康发展结果的相关经验、关系、技能和价值观(Benson,1998),是“增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和心理优势”(Benson,2003)青少年拥有的发展资源与其问题和危险行为之间存在负向联系。拥有发展资源愈多,愈有利于积极发展。14144、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特征指标4、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特征指标如果青少年具备前了5个C,那么通常会获得第6个C,即”contribution”—toSelf,family,community17171、发展系统理论发展系统理论(developmentalsystemstheory)是当代最具解释力的宏理论,它是关于人类发展的多个理论模型的总称。这些模型均采用整合的关系观分析生物的、个体的和情境的因素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反对天性—教养、生物—文化、个体—社会对立的割裂观或然渐成论(probabilisticepigenesis)发展情境论(developmentalcontextualism)发展的行动理论(actiontheory)18

1.1发展系统理论——或然渐成说

关于个体发展过程特征的两种对立观点(Gottlieb,1970):预成渐成论(PredeterminedEpigenesis)——遗传物质以单向的方式来决定个体的发展或然渐成论(ProbabilisticEpigenesis)——个体的发展经历一个个体与影响因素间交互影响的过程。发展不是以一种预定不变的或可预见的方式实现的,而是以一种或然可变的或不可预见的方式实现的19

1.1发展系统理论——或然渐成说20研究证据

童年中期至青少年早期男孩攻击行为的发展轨迹

(张文新等,2011)21

1.2发展系统理论—发展情境论发展情境论(developmentcontextualism)是发展系统理论的一个代表性范例。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Lerner提出。认为个体的发展发生在一个水平(多层次)的情境之中。有机体影响情境的同时,情境也在塑造有机体,同时两者又会相互制约(或限定)对方。这一过程既提供了人类个性和可塑性的一面,同时又使人类具有共性和稳定性的一面。2224发展情境论:个体与多水平的背景之间动态交互作用发展情境论1.3发展系统理论——发展的行动观发展的行动观关注意向性(intentionality)在引导和调节个体参与社会和符号环境中的作用,认为人类通过反省他们参与的社会活动并从中学习以产生引导其后继行为的意向。行动观强调,个体既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又是自身建构的产物(Brandtstädter,1998)。这一观点是PYD重要的理论出发点之一,它意味着青少年个体,而不仅仅是环境,是塑造他们积极发展轨迹的主角。253、人类发展的生态学模型27宗教环境中间系统家庭外层系统地方工业教育部父母工作场所地方政府宏系统社会机构的组织和意识形态媒体学校邻居微系统宗教环境家庭儿童兄弟姐妹父母儿童同伴成人学校儿童教师同伴邻居儿童同伴成人时间系统四、启示28291、关于青少年发展的一些错误认识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就能促进青少年良好发展青少年良好发展只是学校或家庭的责任不良青少年是家庭经历或自身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引起的青少年被动地经历自身的发展过程,被动地等待自身的发展结果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主题会在进入成年后自然完成30

2、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和干预视角还是基于青少年发展的缺陷模型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尚未构建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特征模型尚未揭示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发展轨迹及背景因素尚未建立实现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项目机制31

3、从发展心理学到应用发展科学发展心理学融合诸多相关学科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应用发展科学(AppliedDevelopmentalScience)应用发展科学更强调生态化研究、发展性研究、积极干预和发展知识的普及它力图实现多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增效以及深入社会的知识研发和应用,从而更好地以问题为中心来解决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问题32

4、基于PYD的学校咨询服务模型理论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在于倡导和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发展,以及提升和维持学生积极发展的环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和缺点(弱势领域),更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优势或者能力的发展。4、基于PYD的学校咨询服务模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六条指导性原则1、促进全体学生在其文化背景中的发展人与文化背景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心理辅导应该考虑并整合有关文化背景因素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积极发展。2、促进学生个体的优势基于优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发展或者提升他们的优势和能力(胜任力)。3、创建有利于提升学生优势的环境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重要功能是,通过领导、合作、倡导和学校水平上的干预,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六条指导性原则4、强调促进学生的优势,而非减少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中:专业工作者处于一种被动反应型的角色(应对问题);基于PYD的心理健康服务中,专业工作者在扮演着一种积极主动的角色并能够为更多学生服务。5、强调基于证据的干预和实践科学应用的两个特征:基于理论预测(科学理论指导)基于证据(实践证据)6、参与创设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向的学校环境3535小结积极青少年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