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50题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50题_第1页
专题05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50题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50题_第2页
专题05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50题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50题_第3页
专题05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50题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50题_第4页
专题05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50题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5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红星照耀中国一、选择题1.下面这段文字描述的战斗是(

)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A.飞夺泸定桥 B.勇夺娄山关 C.激战腊子口 D.突破湘江2.浏览图中《红星照耀中国》的目录,请选择下列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

)A.本书记录了斯诺在西北根据地实地考察的见闻。B.本书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C.本书真实报道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的重大事件。D.本书的前两章记录了作者对“红色中国”的深入认识。3.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言谈举止给斯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列选项中人物与表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A.周恩来——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他爱说笑话,每次总说自己五十六了。B.贺龙——他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他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C.徐海东——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在谈吐上也是如此。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自豪,常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D.彭德怀——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说话南方口音很重,快得像连珠炮。4.《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5.请指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他”的描述与人物姓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他以征收烟税获得资金来源,但不强抢老百姓。他禁止士兵吸食鸦片,士兵们总是把枪擦得锃亮。(朱德)B.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周恩来)C.他到汉口重掌东北军的统率权,尽管他过去犯有错误,他的部下仍旧热烈地欢迎他回来,由此可见他人望之高。(张学良)D.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人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毛泽东)6.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观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是一部纪实作品。阅读这部纪实作品之前,我们首先通过序言、目录等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B.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C.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书中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D.“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这是斯诺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的印象。7.1936年6月至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曾专章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当时红军的情况以及长征。他在该书述及大渡河畔战事时取题为“大渡河英雄”。下列与大渡河畔战事相关的一项是(

)A.血战湘江 B.四渡赤水 C.飞夺泸定桥 D.巧渡金沙江8.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B.《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C.《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D.“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红军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刘伯承。9.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B.《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C.《红星照耀中国》意义,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10.《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在苏区见到的第一个中共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彭德怀11.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中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是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他是天才的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B.周恩来是儒雅的革命者,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识分子。C.徐海东在红军领袖中阶级感最强,他想方设法提高苏区教育水平。D.刘志丹是开创陕西苏区的“现代侠盗罗宾汉”,是乱世中的勇士。12.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B.《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C.书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D.“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这是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13.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经历中,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与彭德怀的相处中,斯诺对他的印象是说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B.贺龙在当兵之前,当过放牛娃,鞋匠,当过矿工,也修过水渠。C.周恩来个子清瘦,平易近人。他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D.毛泽东在童年时代,反抗心理和自尊心极强,不服父亲的管教。14.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B.作品起初书名为《西行漫记》,后来,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红星照耀中国》。C.《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顺序来记录见闻的。D.作品标题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15.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不仅照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实地采访,真实报道了中国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如毛泽东、朱德等。C.彭德怀为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感到自豪,笑称自己是“苦力”,组织湖北第一支“工农军队”,并带领红军轻松攻克预旺县。D.《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该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16.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B.《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中星,必将照耀全中国。C.书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句中的“大迁移”是指井冈山会师。D.书中讲到了很多英雄人物,比如“货币的解剖”讲的是林伯渠(原名林祖涵)的故事;“一个红色的窑工”讲的是徐海东的故事。1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及时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B.《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C.斯诺在陕北期间还拍摄了大量的苏区生活的照片,如朱德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D.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但他个人习惯和外表却落拓不羁。18.“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经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曾经是国民党将领,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这里的他是(

)A.朱德 B.徐海东 C.贺龙 D.刘志丹19.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20.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21.下列不属于斯诺对彭德怀印象的一项是(

)A.具有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B.大公无私,唯一一件个人衣服,就是那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C.仇视有钱人,据说,彭德怀所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绅士都要闻风丧胆。D.“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表现了彭德怀动作敏捷,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22.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书中不仅记录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还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C.斯诺以一个外国人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力图还原真相,保存了历史的真实,只可惜没有拍摄苏区生活的照片。D.读《红星照耀中国》不枯燥,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也都有那样令人可亲的、生活化的一面,他们理想信念相同,但性格禀赋各异,言行举止彰显各自的人格魅力。2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云旅游红色景区成为现实。革命老区保安为了让青少年详细了解当地的革命历史,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要制作相关视频,用场景再现、沉浸式讲解等方式,增强代入感。下列内容不适合选用的一项是(

)A.采访毛泽东 B.参观红军大学C.观看红军剧社演出 D.参观“列宁室”24.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八一三事变”。C.《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在井冈山采取的四个口号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D.《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25.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作者通过访谈与对话,搜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客观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邦”,以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B.埃德加·斯诺在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的两个孪生天才毛泽东、周恩来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中国人实际上都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人。毛泽东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周恩来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生命。”C.《红星照耀中国》作品中,作者在“红色剧社”一章中,讲述了陕北军民一起看戏的场景,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坐在地上,不远的网球场上还有几只羊在悠闲地吃草,毛泽东等人分散在观众中间,戏开始后,没有人去注意他们,可见其自由、平等的氛围。D.红军的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撤退,红军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然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如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26.电影的剧情也很精彩,编剧在编辑各集简介时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根据你对原著的阅读,对下面集数进行合理的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①红军过草地,征途千辛万苦

②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坚定抗日

③红军剧社成立,革命思想大传播

④大渡河战役,战士以死相拼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27.小红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想考一考她的外公。下列对人物的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彭德怀勇敢无畏,有勇有谋。比如有客人在桌子底下开枪,他面不改色,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B.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打球。C.徐海东出身于窑工家庭,先后参加过军阀以及国民党军队,后来在一些学生的宣传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仍然非常健壮。被蒋介石称为文明的一大害,并悬赏十万大洋取其首级。D.“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这是对周恩来的描写。28.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纪实作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B.《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C.作者先在百家坪见到毛泽东,之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作者在苏区临时首都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采访到了周恩来并搜集到相关资料。D.书中对毛泽东的描述最为详尽。文中写道,他在生活上是个很随意、很幽默的人。他甚至当着作者的面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感到惊叹!29.“冒险、搜索、发现、人类的勇气和畏缩、发狂和欢欣、遭难、牺牲和忠心——一切都像一种火光似的,照耀着这成千上万的青年们的热情、希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他们永不承认失败,不管它是由于人力、自然或死神。”这是斯诺对下面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30.下面一段话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讲述这段话的人物是(

)我看到有许多人都已饿得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我生气起来,便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他们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我事后想起来也不知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要是不卖,他们把米拿走是应该的。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彭德怀二、填空题31.写出下面《红星照耀中国》选段中相关人物的姓名。A.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B.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C.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32.回顾《红星照耀中国》,将合适的人名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我和___________谈话的时候,曾以深切的兴趣去研究他……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具有冷静的、合理的和实际的头脑……温文的谈吐……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2)据说,_______________是靠了一柄刀把湖南的苏区建立起来的……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他真喜欢马…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他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他常常要求批评,遵从忠告。(3)我以为_______________是一个很疲倦的、很严刻的、很古怪的领袖……可是相反地,他却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他吃得很简单很节省,和他的士兵们一样……有某种坦白、爽快和正直的品质……他常常被一群儿童们跟随着……生于湘潭县的一个乡村里……这个“反叛者”,是具有很伟大的一副心肠的!33.《红星照耀中国》介绍了红色中国和红军长征的事迹。作者当时穿越层层封锁,深入中国的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很多红军将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个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长又黑”的______________;“身材高大,看上去像林肯,双眼炯炯有神”的__________。34.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小题。甲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作为东北军领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乙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我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丙一九0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0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三个人物,甲文中的“他”是________,乙文中的“他”是____,丙文中的“我”是________。35.阅读纪实作品,要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下面整理的1936年6月至10月期间斯诺采访“红色中国”的主要行程,请你补全横线处的内容。①___________(填⑴处地名)

②____________(填⑵处人名)36.根据你的积累,回答以下问题。(1)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____________作品,作者是____________(国家)记者埃德加·斯诺,书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2)作者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巡回宣传’。”文中的“大规模的转移”指____________。3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填空。文段一在我看来,他是个非常有意思、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和率真,富有幽默感,时常露出质朴的笑容,尤其是读到自己以及苏维埃的不足时一一但是这种质朴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的信念。他说话直率,生活朴素,有些人可能会以为他有点粗鲁。然而,他的身上综合着奇异的特质——纯真质朴,机智敏锐,洞悉世事。文段二

他给我的印象是头脑冷静,善于逻辑推理,从实际出发。他在南开大学时期,常常在学校演戏时扮演旦角(关于这一点,我是从他的一位同学那里听说的)。我在百家坪遇见的这位战士没有任何软弱之处。他不屈不挠,留有长须,冷静理智。他还极具个人魅力——这些特质使他成为“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文段三

他身材魁梧,像老虎一样强悍,从不知疲倦,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他在国民党内当将领的时候,也生活得像部下那么简朴,他不看重钱财,除了他非常喜爱马,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匹非常漂亮的马,十分喜欢,结果这匹马被敌军俘获了。他杀往战场,要把马夺回来,后来真的夺了回来!文段四

有一天,当我们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就我们所能估计的来说,”他这样肯定地说,“事实上,在我们未来之前,整个西北除开几个地主、官僚和商人之外,差不多没有一个人能够阅读东西,文盲似乎竟达百分之九十五,这是世界上文化最最落后的地方之一,你相信陕北和甘肃的民众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回事吗?这里普通人一辈子只洗两次澡——一次是在出世的时候,一次足在他结婚的时候!他们讨厌洗足,洗手,洗脸,剪指甲、脚指甲,剪头发。”文段中的“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根据下列内容选择正确的一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甲】______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乙】______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他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也是在这里获得了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丙】______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A.朱德

B.周恩来

C.毛泽东39.名著阅读。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的一份思维导图,有ABC3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A.(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名)____________________C:(细节①)____________________(细节②)____________________40.填空题。《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展示了一大批红军主要领导人物形象,如:令地主士绅闻风逃跑,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的_____;大公无私,个性率真,个人服装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背心”的统帅大军的指挥员______;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能用英语和斯诺交谈,斯诺眼中的“狂热分子”______。三、名著阅读41.学校团委围绕《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开展系列读书活动,重温红色经典,感受英雄情怀。(1)活动一:追寻那群少年团委要举行“‘红小鬼’事迹与精神”读书交流会,小张同学梳理出下列内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要求彭德怀出示路条——坚持原则B.参加长征——不怕困难C.担心战友被马碰伤,磕掉门牙——善良真诚D.甩掉白军为前线送信——机智勇敢(2)活动二:继承革命精神阅读选段,说说当代青少年应继承红军队伍哪些精神。[选段一]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选段二]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进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4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你是一位外国的客人,”他(刘龙火)解释说,“而且你是有事来找我们的毛主席。而且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有苏区的钱吗?”我回答他说没有,他这才数出了值一块钱的苏区纸币说道:“这个你拿去,也许你路上要用的。”(1)以上文段出自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书名中的“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中加点的“我”是________________(人名),“他”(刘龙火)的性格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4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他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25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他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1)选段中的他是谁?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他具有哪些精神品质?(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彭德怀的章节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请简述。44.阅读下面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各题。【选段一】A实际是一场战略撤退,A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选段二】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1)【选段一】A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事件)的高度评价。(2)【选段二】中“他”是______________。(3)《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你更喜欢哪一个书名?请简述理由。45.名著阅读。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他们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过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1)上述文段中的他们是指______,选段节选自《_______》(书名)。(2)在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时,他们遇到了那些苦难?从中你获得什么启示?(3)请写出这本名著中的一位人物,并简要说说他的经历。46.阅读名著,要注意读思结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任务一:赏人物画廊《红星照耀中国》中①______是坚忍不拔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②______身经百战,却只受过一次伤,是一个活泼爱笑的人;③______性格急躁却很谦逊,国民党政府称其“劣迹昭著”。(2)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是:“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是震撼世界的成就。”请用书中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具体事例和表现来证明这一评论。4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相关语段,回答问题。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1)结合第①段,简要分析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2)结合第②段中加点的内容,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48.名著阅读(一)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战士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二)“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1)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B.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C.斯诺在书中提到的“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是指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2)以上文段中的他是谁,请结合选段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49.某班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填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2)下列有关书中人物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是一个精研文史哲的学者,也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的战略家。B.“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朱德。C.彭德怀大公无私,除了两套统一发放的红军军装,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D.“红小鬼们”勤奋、忠实,热爱红军,有着革命的热情。(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一天,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一一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同我们所估计的几乎一样,”他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时候,一次在结婚的时候。他们不愿洗脚,洗手,洗脸,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联系上下文,请你谈谈文段中为什么说“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50.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皇后撤!(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写出选文作品的作者和体裁,作品取名有什么深刻寓意?(2)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红军战士的认识。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飞夺泸定桥:是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中西部成功渡过大渡河。他们沿着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从安顺昌沿着大渡河西岸北上。红军第四团的战士们冒着大雨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向前奔跑。他们日夜奔波240英里,终于在5月29日早上6点到达泸定桥西岸。第二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踩着铁链,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抓住桥头,与东岸部队一起包围占领了泸定桥。根据“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等可知,这段文字描述的战斗是飞夺泸定桥。故选A。2.D【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D.表述有误,从一、二章的题目可知,作者此时尚未进入延安,接触党的主要领导人,所以谈不上对“红色中国”深入认识。故选D。3.A【详解】A.“爱说笑话,每次总说自己五十六了”的是朱德;故选A。4.C【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本题考查《红星照耀中国》,本文是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的。A项是国民革命时代,出师北伐与“大迁移”无关;B项是清朝末年太平天国,时代不一致;D项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时代,与材料中的“武装宣传”不符。故选C。5.A【详解】A.有误,与之相对应的人物是“贺龙”。故选A。6.D【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D.有误,“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这一段写的人物是毛泽东而并非周恩来。故选D。7.C【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A.血战湘江: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五昼夜,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B.四渡赤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C.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D.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军委干部团接到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在金沙江边找到一条敌军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船,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一条破船。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渡到北岸。敌人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红军突然袭击,一举控制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又找到5条船,动员36名艄公。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5月3日至9日,在七天七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七只小船从容过江。两天以后,敌人追兵才赶到南岸;故选C。8.D【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分析。D.“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温文尔雅的口气”“他是用英语讲的”等信息,可知这是周恩来的典型特征,不是刘伯承;故选D。9.D【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及理解。D.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第四节《过大草地》原文“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原因是完全对的。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等语句可知,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表达对长征赞美,认为长征是一场决策上的成功;故选D。10.C【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在苏区见到的第一个中共领导人是周恩来,写其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斯诺招呼。故选C。11.C【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C.有误,徐特立在红军领袖中阶级感最强,他想方设法提高苏区教育水平,并非“徐海东”;故选C。12.B【详解】B.文中的“大迁移”是指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故选B。13.B【详解】B.应是彭德怀在当兵之前,当过放牛娃,鞋匠,当过矿工,也修过水渠。贺龙之前被国民党称为“土匪头子”,他在哥老会的名声遍及全国。故选B。14.B【详解】B.作品起初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题目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必将走向胜利;后来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易名为《西行漫记》;故选B。15.C【详解】C.“彭德怀为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感到自豪,笑称自己是‘苦力’,组织湖北第一支‘工农军队’,并带领红军轻松攻克预旺县”表述有误,结合名著阅读积累可知,为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感到自豪,笑称自己是“苦力”,组织湖北第一支“工农军队”,并带领红军轻松攻克预旺县的红军将领是徐海东;故选C。16.C【详解】书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句中的“大迁移”是指红军万里长征。故选C。17.D【详解】A.“真实”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本项中“及时”说法错误;B.《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本项中“1937年6月至10月”错误;C.斯诺拍摄的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是毛泽东的照片,不是朱德的;故选D。18.C【详解】考查名著人物。这一人物是贺龙,原著中表述为“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毒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仔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故选C。19.B【详解】B错在“及时”,真实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畅销不衰富有魅力的首要和基本因素。故选B。20.C【详解】A.与“大迁移”无关。B.无法体现“武装宣传”。D.与材料中的“武装宣传”不符。C.由“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得知“大迁移”指的是红军的长征。故选C。21.C【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能力。C.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依据对相关章节内容的理解可知,“仇视有钱人”和“所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绅士都要闻风丧胆”指的是贺龙。故选C。22.C【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C.斯诺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半身照,一直广为流传,选项中“只可惜没有拍摄苏区生活的照片”错误;故选C。23.D【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D.“参观‘列宁室’”不适合。因为“红色景区”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蕴含革命精神的地方,而“列宁室”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一种俱乐部,主要记述了战士们的日常生活,故选D。24.B【详解】考查名著阅读。B.错误。此项中“这场军事政变”是指“西安事变”。故选B。25.B【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B.《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写的话语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的两个孪生天才毛泽东、朱德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中国人实际上都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人。毛泽东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生命”,选项中“周恩来”表述错误;故选B。26.A【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梳理。①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原著第五章第四节内容;②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原著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的第一小节《兵变前奏》;③1931年宁都起义后,中央苏区的工农红军学校成立了“八一”剧团,这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剧团。1932年中央苏区成立了工农剧社总社。原著第三章内容;④大渡河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原著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据此,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①②。故选A。27.A【详解】考查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人物的掌握。A.有误,选项所描写的人物是贺龙,不是彭德怀;故选A。28.C【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C.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原著可知,斯诺在百家坪见到了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亲自为他拟定了一份为期92天的考察苏区日程表。7月中旬,毛泽东同志在保安县(今志丹县)会见斯诺。而非“在百家坪见到毛泽东,之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作者在苏区临时首都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采访到了周恩来并搜集到相关资料”。故选C。29.B【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第二节《举国大迁移》原文“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红军说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可知,题干中的话是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故选B。30.D【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根据选段中提到的“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这一细节可知,其中的“我”是彭德怀。湖南发生大饥荒,彭德怀因愤怒于大地主的为富不仁,带领农民攻打了那个大地主的家,把地主的存粮都运走了。为此,他只得又开始逃命,这时他已够参军年龄,他的军人生涯由此开始。在军旅生涯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给军阀当炮灰,要想富国强兵,依靠这种本身就黑暗腐败的队伍是根本没有希望的。在攻打武昌的战斗中,彭德怀代理团长指挥一团作战,有机会结识一师政治部秘书长、共产党员段德昌。段德昌在深入各团生活时,发现彭德怀与湘军其他军官完全不同,对他特别注意。彭德怀向段德昌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救国救民的愿望。彭德怀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很快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了向往。不久之后他就成了一个革命家。故选D。31.毛泽东

张学良

周恩来【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识记。①空:根据A“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知,这里描述的人物是毛泽东;②空:根据B“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可知,这里描述的人物是张学良;③空:根据C“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可知,这里描述的人物是周恩来。32.周恩来

贺龙

彭德怀【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掌握。根据文段中对人物外貌、动作的描写,可以判断出人物名字。从“具有冷静的、合理的和实际的头脑”“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可知,①是周恩来。从“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可知,②是贺龙。从“我以为……是一个很疲倦的、很严刻的、很古怪的领袖……可是相反地,他却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生于湘潭县的一个乡村里”可知,③是彭德怀。33.周恩来

毛泽东【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第一节《遭白匪追逐》原文“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可知,“个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长又黑”是对周恩来的外貌描写。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第一节《苏维埃掌权人物》原文“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可知,“身材高大,看上去像林肯,双眼炯炯有神”是对毛泽东的外貌描写。34.张学良

徐特立

朱德【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名著人物的能力。由甲文中“东北军”“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等关键词,可知“他”指的是当时的东北军司令张学良。《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徐特立五十岁时加入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期间,徐特立在国民党省党部很活跃,但是他同情共产党。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据此判断乙文中的“他”是徐特立。根据丙选段当中故乡是“仪陇县”“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等,可以判断选段中的“他”指的是朱德。35.延安

彭德怀【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的行程。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和所给的行程图可知,斯诺于1936年6月初从北京出发,坐火车去西安府,离开西安府后,于第二天到达延安;然后于8月到达预旺堡,在这里采访了彭德怀。36.纪实

美国

中国共产党

红军长征【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及文学常识识记。(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红星照耀中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2)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第四节《通过大草地》原文“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可知,(2)题文中的“大规模的转移”指红军长征。37.毛泽东

周恩来

贺龙

徐特立【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文段一。结合“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和率真,富有幽默感,时常露出质朴的笑容”可知,此人是毛泽东。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篇里介绍毛泽东形象,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文段二。结合“他在南开大学时期,常常在学校演戏时扮演旦角”“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可知此人是周恩来。在《红星照耀中国》第3篇里介绍周恩来形象,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文段三。结合“身材魁梧,像老虎一样强悍,从不知疲倦”“他得到了一匹非常漂亮的马,十分喜欢,结果这匹马被敌军俘获了。他杀往战场,要把马夺回来,后来真的夺了回来!”可知,此人是贺龙。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中,贺龙被介绍为一个高大的男人,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但身体还很好,贺龙在哥老会的名声传遍全国,他口才很好,他有很强的个人魅力,他的许多追随者宁愿和他一起死在路上也不愿离开。他的生活和他的士兵们一样简单。他不关心个人财产——除了马,他喜欢马。他没有耐心,但很谦虚。文段四。结合“幽默地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可知,此人为徐特立。在《红星照耀中国》第6篇里介绍徐特立形象,他是白发老翁,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他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他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上了六年学后在清朝当个塾师,后来上长沙师范,毕来后留校教数学,后去法国勤工俭学。38.B

C

A【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和主要人物的识记。解答时,根据阅读理解,根据题干中的内容提示进行辨析。甲处,通过“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的内容可知,此处人物是周恩来,他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故选B;乙处,通过“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他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也是在这里获得了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内容可知,此处人物是毛泽东,1914-1918年,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故选C;丙处,通过“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内容可知,此处人物是朱德,1937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开始。8月,朱德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不久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故选A。39.A.顽强敢拼,为人谦虚

B.朱德

C.示例: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或他吃的很简单,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

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详解】此题考查名著阅读中人物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这张“领袖人物形象”的思维导图:五角星内是人物名称,五角星外所对的圆圈是人物性格,与性格相连的方框中是性格对应的情节。A、B、C三处对填写内容都有所提示。A.从“传说用一柄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以及“贺龙”中可以总结出:顽强敢拼,为人谦虚。B.从“他所带领的部队行动异常灵活,作战策略千变万化”“作为全军的统帅,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再结合性格“英勇善战、同甘共苦”,以及其他四个五角星内角已知的人物,可以推断出是朱德。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0篇里介绍朱德形象,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他的部下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整整一个严冬的艰难,而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C.已知人物是彭德怀,需要补充与“生活节俭,性格刚烈”相对应的细节,回忆名著内容可以写出:如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他吃的很简单,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等。40.贺龙

彭德怀

周恩来【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红星照耀中国》的贺龙曾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且以“行军神出鬼没”而著称。彭德怀是住处是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周恩来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具有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的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在斯诺眼中是一个“狂热分子”。41.(1)C(2)学习红军不怕吃苦,坚持不懈,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详解】(1)此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识记。C.有误。“担心战友被马碰伤,磕掉门牙”是开国大将徐海东的事迹,不是红小鬼的事迹。故选C。(2)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提取。选段一讲述红军部队克服住地条件的艰难,不怕吃苦。选段二讲述红军队伍面对敌人坚持不懈地战斗,不怕牺牲。故应该学习红军不怕吃苦,坚持不懈,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42.(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埃德加·斯诺

慷慨大方(考虑周到、心地善良、热情好客、纯朴豪爽、拥护红军)【详解】(1)考查对名著内容和题目的了解。《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通过一个外国记者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到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深入分析、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书名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阅读文本内容可知,文本中的“我”指的是作者埃德加·斯诺。从选文叙写的内容看,“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有苏区的钱吗?’”“这个你拿去,也许你路上要用的”等内容,可见刘龙火是一个热情好客、慷慨大方、考虑周到、心地善良之人。43.(1)他是毛泽东。品质:平易近人没有领导架子,勇敢无畏,作风简朴、勤俭节约,朴实无华。(2)我印象深刻的是彭德怀特别喜欢小孩,有一次他与斯诺起去看演出,天黑转凉后,他脱下自己的棉衣给身旁的小号手披上了。【详解】(1)本题考查人物及其品质。根据“南京虽然悬赏25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可知此人为毛泽东;根据“他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可知他平易近人没有领导架子;根据“南京虽然悬赏25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可知他勇敢无畏;根据“他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可知他作风简朴、勤俭节约,朴实无华。(2)本题考查人物及情节。关于彭德怀的情节有很多,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简述即可。示例1:我印象最深的是彭德怀挨了心里有气的战士两拳,却并未发火,而是继续向前走去。后来小战士知道他是碰军团长后,吓得浑身哆嗦,一个劲儿地认错、解释。可是彭德怀拍拍那个战士的肩,淡淡一笑,对连长说道:“算了,放了吧。”示例2:我印象最深的是彭德怀将军对战士们的关怀。长征中,他把骡子让给战士骑,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粮分给部下一半,还打趣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见面分一半嘛!”;青化砭大捷后,地方上的同志给西北野战军司令部送来一些炼乳。彭老总没给自己留一罐,除了送给伤病员之外,其余的都倒进了开水锅里,让战士们都能够喝上一口;在北上三边、穿越苦水沙漠时,战士们干渴难耐,嘴唇燥裂。有一个小战士病倒在路旁,彭老总连忙下马,亲手将小战士扶上战马,又将自己最后的一点水留给了小战士。44.(1)长征(2)周恩来(3)示例一: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作品真实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并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了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我更喜欢《西行漫记》,作品真实描述了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中国大西北,进行实地访谈、对话,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及有关长征的第一手材料,向全世界客观地报道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第四节《通过大草地》原文“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结合【选段一】“A实际是一场战略撤退”可知,A处是对长征的高度评价。(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选段二】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第一节《被“白色土匪”追逐》;根据原文“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唿:‘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可知,【选段二】中“他”是周恩来;这是周恩来与斯诺初次见面打招呼的场景。(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紧扣名著内容,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示例一: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红星”本义是红色的星星,在这里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照耀中国”则预示着中国革命必将走向胜利。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后完成此书。书中写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写在他们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了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示例二:我更喜欢《西行漫记》。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保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在此期间斯诺访问了许多中央领导人,详细地考察了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情况,向全世界客观地报道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45.(1)红军

红星照耀中国(2)有钱,买不到吃的;有枪,但敌人无影无踪;进军途中,所有吃的、性口、家禽都被带到高原,整个地区没有人烟。启示:结合红军精神谈即可。(3)示例:朱德

朱德本来在国民党的军队中拥有很高的军衔和地位,但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他选择离开,选择了清贫的、艰苦的、漂泊的道路,共产主义指引着他的人生方向,使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细节。由语段中描述的事件可知此语段出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由选文内容可知,选段出自《过大草地》,由原文内容“一九三五年八月领导红军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结合本选段“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等内容可知,选段中的他们是指红军。(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文章内容“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红军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可知,红军面对的困难有:买不到吃的、没能打到敌人、所有吃的、性口、家禽都被带到高原,整个地区荒无人烟,没有人民支持。启示:红军战士在极其险恶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坚韧不拔、英勇顽强、一往无前,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示例:贺龙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曾是土匪头子: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贺龙除了在军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并不是个无知的人。46.(1)①朱德

②彭德怀

③贺龙(2)示例一:在苏区红军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重新分配土地、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等,使得农民在经济上拥有了土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示例二:斯诺向我们展现了红军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红小鬼”“红小鬼”中的“少年先锋队员”同成年游击队并肩作战,面对白军毫不退缩,英勇无畏。示例三: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解析】(1)考查名著人物。①朱德是三军统帅,是坚忍不拔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0篇里介绍朱德形象,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他的部下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整整一个严冬的艰难,而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②彭德怀身经百战,却只受过一次伤,是一个活泼爱笑的人。在《红星照耀中国》第8篇里介绍彭德怀形象,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作者却发现彭德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