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学派在苏州的活动_第1页
太谷学派在苏州的活动_第2页
太谷学派在苏州的活动_第3页
太谷学派在苏州的活动_第4页
太谷学派在苏州的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谷学派在苏州的活动

一、刘浚之文学成就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个独特而有影响力的儒家学派,后来被称为太谷派。这个学派主要活动在东南地区。而在东南地区中,最重要的是扬州、泰州和苏州三地。扬州是周太谷讲学之地,是张积中、李光炘的家乡。泰州则是李光炘在“黄崖教案”之后的主要讲学地点,后来其弟子蒋文田亦在泰州讲学。而苏州,是太谷学派正式大规模收徒讲学的场所。据《苏州市志》记载:光炘卒后,刘鹗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二十五日,召集太谷学人其及亲友于上海愚园集会,参加者共三十余人,诗酒论学,称愚园雅集,并绘《愚园雅集图》。后刘鹗命幕僚胡仲尹摹副,撰有《跋》,文中记毛庆蕃对黄葆年说:“不闻先生至德要道久矣,请宣海潮之音,振我聩聋,可乎?”蒋逸雪的《刘鹗年谱》中称:“愚园之会,实太谷学人之大团聚也。佥恐教义之日湮,乃定议设学社于苏州葑门内十全街。推黄葆年、蒋文田为山长,费则由鹗与毛庆蕃、程恩培诸人任之。”黄、蒋二人同到苏州讲学,意味着学派南北宗的合流,设归群草堂于十全街。草堂命名“归群”,取自李光炘的诗句“牧马归群从此日,化龙池上好相将。”苏州的归群草堂最盛时,民国《吴县志》记载:“大江南北,从游者数千人。”蒋逸雪和刘鹗嫡孙刘蕙孙两先生在各自为刘鹗编写的年谱中也都有相关描述:“远近竞趋问业,有移家相就者。葑门本冷落,至是万家烟火,顿成闹市。”“从游弟子富有者多赁宅住于附近,清寒之家住在讲舍别院。又在附近项王庙(1)设义塾课读门人家子弟。”当时连袁世凯、陈三立、李根源、金天翮(松岑)等人都愿意加入学派,黄葆年婉言予以谢绝。陈三立、李根源、张一麐、金天翮曾到归群草堂听黄葆年讲学,称黄学博大精深。东吴大学教授黄人(摩西)自称是黄葆年私淑弟子。著名学者王伯沆、钟泰,也都是黄葆年的嫡传高足。黄葆年死后,由弟子李泰阶(李光炘之孙)、黄寿彭(黄葆年次子)相继主持讲学,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草堂才告解体。归群草堂在苏州存在30余年,不仅在苏州,而且在中国东南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太谷学派在苏州的活动颇多,留下的材料却不多。即便是刘鹗,诗集中也没有表现学派在苏州活动的诗歌。太谷学派的南、北宗创始人张积中、李光炘,李光炘的弟子黄葆年、蒋文田,在他们的诗文集中,都留有对苏州的描写,可以说是研究苏州和太谷学派关系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在苏州所创作的记游诗和赠友诗,即是一例。二、作为文学色彩的狮子林,是个宗法学思想资源之一苏州,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的关于苏州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太谷学派的诸位学人也不例外。如果说张积中、李光炘只是游览苏州,苏州只是他们游历的地方之一,那么在苏州成为太谷学派正式大规模收徒讲学的场所之后,蒋文田和黄葆年的苏州诗则是其平日游玩的记录了。先来看张积中的苏州记游诗三首。苏州口号镇日扁舟住石矶,柳丝才好杏花稀。逢人便访姑苏事,直到寒山是与非。狮子林口占紫葛花开启竹扉,石桥烟锁绿阴肥。坐看一副云林画,细雨斜风不要归。游狮子林题句这三首诗应该是张积中在咸丰六年(1856)之前游玩苏州时所作。因为在1856年之后,张积中举家北迁山东,并且没有张积中南归的相关记载。根据《白石山房诗钞》的抄录顺序,这三首诗是连在一起的,似是同时所作。张积中对苏州印象最深的是狮子林,而狮子林最著名的就是园中的假山。不过张积中并没有把笔墨放在狮子林曲折复杂的假山上,而是把假山的奇瑰放入到狮子林整个园林或是苏州的城市风情中去,另辟蹊径地描绘出了狮子林的景象。“紫葛花开启竹扉,石桥烟锁绿阴肥。”“古柏苍苍树几株,断桥飞磴暮烟扶。待看洞口桃花碧,要看峰尖月影孤。”“冷冷山翠扑人清,栖阁依稀照水明。”这几句诗描写的是狮子林的整体风貌,突出了狮子林安静闲适的特点,并把张积中的宁静心态融入到了诗歌之中。而“阖闾城中市声满,酒垆茶社争丝管”则是描绘了苏州古城的市井风情,展现了道咸时期苏州古城的繁华景象。张积中在诗中两次提到的元代书画家倪瓒(字云林),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留下了《狮子林横幅全景图》,此画现存台湾。狮子林由此而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张积中至今发现留存的三首苏州诗歌中,竟有两首是写狮子林的,他为何对狮子林如此情有独钟呢?不妨先来看看狮子林的思想渊源。狮子林是禅宗寺庙园林,最早就是为禅宗高僧所建。园因寺而闻名。在佛学中佛为人中狮子,狮子座为佛之坐处,泛指高僧坐席,林即禅寺。因此,狮子林本身即是一个宗教用语。禅僧以参禅、斗机锋为得道法门,不念佛,不崇拜,甚至呵佛骂祖。所以狮子林不设佛殿,唯树法堂。而建筑题名全都寓以禅宗特色。如立雪堂,为讲经说教之堂。如卧云室,为僧人休居的禅房。还有指柏轩、问梅阁等,都是以禅宗公案命名。可见狮子林是禅宗与中国园林相互影响的一个例证。对于太谷学派而言,禅宗也是其思想资源之一。太谷学派的创始人周太谷年青时,曾受学于福州韩仰瑜(字子俞)、南昌陈一泉(字少华)。一泉宗佛氏之教,仰瑜治老氏之学。后来,太谷不满于二氏之学,又独自对儒家之学作了专门深入地研究,最终从孔子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能近取譬”诸语,感悟至道,归根儒学。陈、韩二人,自觉不如,遂更弃己学,北面奉谷为师。周太谷的学说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的思想,有着极强的宗法性和神秘性。从学派留传的遗书来看,学派弟子虽然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但也兼修佛老。张积中的文集中,关于禅宗的著述也是颇多的。而这首“维摩斗室谁曾过,八万四千狮子座。登山临水去将归,对此引教终日坐”的题句,也写颇富禅意,意味深长。在谢逢源的《龙川夫子年谱·诗题年考》中,记录了李光炘写有四首苏州诗:道光三十年,庚戌,四十三岁,梦游禹穴(附游苏州诗)、登虎邱怀古、秋风引、过虎邱真娘墓。而在李光炘自己的《群玉山房诗续集》中,则录有以下四首,分别为《江上过雨舟中有怀》、《登虎邱怀古》、《秋风引登虎邱山作》、《过虎邱真娘墓放歌一首》,和年谱上的诗题年考还是契合的。江上过雨舟中有怀登虎邱怀古秋风引登虎邱山作过虎邱真娘墓放歌一首百代风骚放眼空,低头甘下裙边拜。少所见,多所怪,见骆驼谓马肿背。世人读我真娘诗,汗流面热心难耐。凭他叙却作诗人,只问他见(了)真娘爱不爱?(面热一本作血热,齐识(1))李光炘的这些苏州诗作于他四十三岁之时,这些诗歌,有些温柔婉转,有些则气势如虹,体现了李光炘性格的不同侧面,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江上过雨舟中有怀》可能是李光炘乘船夜入姑苏所作。当时或许正是春天,柳丝在江南烟雨中随风飞扬,人生的愁苦不禁浮上李光炘的心头。入夜后,潇潇雨中,他恍然一梦,鸳鸯逐潮似乎让他想到了什么,男儿柔情油然而生。但他笔锋一转,“扁舟一叶随潮去,知在江南第几桥?”这句里面,对于前景的迷茫心情和洒脱随性的性格特点都跃然纸上,颇为生动。如果说《江上过雨舟中有怀》体现了李光炘性格中温柔的一面,那其后的三首把他的豪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先看这首:虎邱山,一抔土,花光剑气凌千古。英雄儿女两般心,真性真情各吞吐。太谷学派讲究的就是真情真性,不管是英雄事还是儿女情,吞吐之间,便不再介怀。对于感情,李光炘道:我是平生不读书,逍遥云水月轮孤。当年曾见鸱夷子,载取西施泛五湖。这里的鸱夷即范蠡。据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引》载:“鸱夷子皮,范蠡自谓也。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光炘对于读书治学、男女之情,都有着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由于飘泊江湖多年,其诗中尚有着些江湖气息:掉头吸尽西江水,于戏何人李公子。蓬鬓萧疎四十年,江湖浪迹空云烟。于戏,音呜呼,发语词,用于句首。李公子就是李光炘本人,是年李四十三岁,故曰蓬鬓萧疎四十年。江湖浪迹则是李光炘四处游历讲学生活的一个缩影,苏州也是其讲学之地之一。在李光炘的四首苏州诗歌中,以虎丘为主题的占了三首。而在这三首中,《过虎邱真娘墓放歌一首》是最不一样的。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独具特色,集中体现了李光炘豪放的性情。尤其是诗末一针见血地道出“爱不爱”这个问题,更让人体会到他不一样的爱情观。为什么苏州郊外的虎丘给李光炘留下如此深刻印象呢?真娘的典故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真娘,唐代苏州歌妓,本名胡瑞珍,出身长安一书香门第,从小聪慧、娇丽,擅长歌舞,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为避安史之乱,随父母南逃,路上与家人失散,流落苏州,被诱骗到山塘街“乐云楼”妓院。因才貌双全,很快名噪一时,但她卖艺不卖身,守身如玉。其时,姑苏有一富家子弟叫王荫祥,人品端正,又有才气,爱上真娘,想娶她为妻,真娘因幼年已有婚配,只得婉言拒绝。王荫祥不罢休,用重金买通老鸨,想留宿于真娘处。真娘觉得已难以违抗,为保贞洁,悬梁自尽。王荫祥得知后,懊丧不已,悲痛至极,斥资厚葬真娘于虎丘,并刻碑纪念,栽花种树于墓上,人称“花冢”,并发誓永不再娶。文人雅士每过真娘墓,对绝代红颜不免怜香惜玉,纷纷题诗于墓上。传说茉莉花在真娘死前没有香味,死后其魂魄附于花上,从此茉莉花就带有了香味,所以茉莉花又称香魂,茉莉花茶又称为香魂茶。虎丘周边的花农便以此窨茶制成茉莉花茶,流传至今。李光炘弟子刘鹗的《老残游记》,鲁迅称之为“作者信仰,并见于内”。其中“桃花山论道”一段对玙姑的描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李光炘对于男女关系的看法。玙姑曰:“圣人说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孔子说:‘好德如好色。’孟子说:‘食色,性也。’子夏说:‘贤贤易色。’这好色乃人之本性。宋儒要说好德不好色,非自欺而何?自欺欺人,不诚极矣!他偏偏要说‘存诚’,岂不可恨!圣人言情言礼,不言理欲。删《诗》以《关睢》为首。试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至于‘辗转反侧’,难道可以说这是天理,不是人欲吗?”从这番言论中,可以看出太谷学派对于宋儒禁欲主义的反拨,体现了太谷学派在男女关系上“任自然”的看法。而李光炘的这首《过虎邱真娘墓放歌一首》无疑是对世俗的大胆挑战。作为李光炘的弟子,又是北宗张积中在学统上的继承人,蒋文田的《龙溪先生诗钞》中亦有五首苏州记游诗。癸巳将至杭州游苏州留园作游人尽说留园好,无奈春光不肯留。我与东风同作客,一齐吹梦到杭州。虎邱观剑池石剑池一片石,流水千年寒。我有万古泪,相思空自弹。胥江楼茶舍对雨口占朝出胥门游,暮至胥门宿。不见乘潮人,只听迎神曲。暮雨潇潇愁复愁,一声柔橹摇空绿。由吴门至沪上舟中作多情祗有长江水,送客情同江水深。恍忆蕊珠宫里事,一回搔首一沈吟。将之邓尉路经灵岩作蒋文田留有《龙溪先生诗钞》一卷,自《咏怀四首》至《观剧演小放牛作》,凡一百十余首,大都是抒情遣兴之作。其诗风,刘鹗嫡孙刘蕙孙先生评之曰:“率皆信手拈来,无意为之,但无人而自得。不矜才,不使气,冲淡自在,情溢于言表。读其诗文,即可想见龙溪先生的圣贤襟抱。”细看他的诗,确实有洗尽铅华,天然自成的感觉和意韵。前三首诗,在《龙溪先生诗钞》中和不少描写杭州的诗放在一起,根据方宝川在《蒋文田及其著述考略》中的说法:光绪十九年(1893),蒋文田由山东南下游览苏、杭,第二年去了庐山。而《龙溪先生诗钞》中的顺序也是如此,由此可见,这三首诗当作于癸巳年(1893)蒋文田游览苏州之时,当时他分别游览了苏州的留园、虎丘和胥门。这三首诗都透露着一个信息:蒋文田此时的心情是惆怅的。《癸巳将至杭州游苏州留园作》中的“无奈春光不肯留”,《虎邱观剑池石》中的“我有万古泪,相思空自弹”和《胥江楼茶舍对雨口占》中的“暮雨潇潇愁复愁,一声柔橹摇空绿”,无不把蒋文田当时的愁绪表达了出来。后两首诗应当是蒋文田于癸卯年(1903)写于苏州的。1902年愚园雅集筹建归群草堂,是年重阳草堂开学,第二年的春天,蒋文田自上海来到苏州,参与到归群草堂的建设中来。相比十年前所写的苏州诗,他惆怅茫然的心情更重了。他这种惆怅并不是个人的患得患失,而是对于整个历史、人生的感慨:英雄儿女今已矣,登高一览心茫然。朅来都是飘蓬客,千古相思满胸臆。这种情感,和太谷学派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特点是密切相关的。作为太谷学派第三代的学者,蒋文田所体现出的气度和胸怀值得敬佩。作为归群草堂的首任山长,黄葆年在苏州生活的时间很长。在他的《归群草堂诗集》中,留有四首苏州记游诗。辛丑夏日同游姑苏南园水榭雨中游灵岩西子从今出蒙蔽,吴宫花草何足记。我辈来此无一事,斋戒其心沐浴气。登台鼓琴事上帝。再游灵岩游虎邱看红梅诗家清景斗春华,二月街头卖杏花。独步早春春更早,虎邱山上赤城霞。黄葆年早年游览过苏州,自1902年创建归群草堂开始,便一直常居苏州,卒葬苏州城外汤家山的半山。《归群草堂诗集》中录有其在苏州创作的多首诗歌。《辛丑夏日同游姑苏南园水榭》作于辛丑年(1901)夏,是黄葆年在山东泗水县令任上南游苏州之作。后三首作的时间晚于第一首,分别是游览灵岩和虎丘之作。《雨中游灵岩》、《游虎邱看红梅》都作于早春二月,《再游灵岩》则作于秋天。其诗风格清新,对姑苏景色的描写也很有特点。黄葆年诗中描写灵岩景色的有两首。姑苏西郊的灵岩山,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面对着馆娃宫、姑苏台的遗址,遥想千年前的吴越争雄、江山美人,黄葆年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诗仙李白曾在吴中游历,其最具代表性的描绘灵岩山的诗歌是《苏台览古》和《越中览古》,都是以吴越争霸作为咏怀对象的。但黄葆年最感慨的,不是吴越争霸,而是战争之后,范蠡、西施的泛舟五湖、飘然远去,这在他看来才是“足记”的。这一点和太谷学派重情性而轻成败的历史观有着一定关系。综合以上诗歌,可以对太谷学派的苏州记游诗所描绘的景点作如下统计:在总计16首苏州记游诗中,描写虎丘的有5首,描写灵岩山的有3首,描写狮子林的有2首,描写江上所见的有2首,描写留园的有1首,描写胥门景色的1首,描写南园的有1首,苏州口占1首。三、黄辛仲、蒋文田的优化背景太谷学派在苏州的赠友诗以蒋文田、黄葆年的作品为主。先来看蒋文田的《独游沧浪亭忽遇蔚霞喜而有作》。独游沧浪亭忽遇蔚霞喜而有作诗中提到的蔚霞即杨蔚霞,名士晟,安徽泗州人。曾于北洋政府时期任苏州关监督。系清末大官僚杨士琦、杨士骧之兄。士晟与其弟以巧宦名不同,他信道甚笃,经多次请求,才得允拜从蒋文田,成为龙溪弟子。归群草堂建立后,并为归群弟子。同时,他也承担了归群草堂的部分活动经费。据说,李泰阶(平孙)主讲归群草堂时,以蔚霞副之。全诗以《沧浪歌》开头,化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出山云”作结,表达出蒋文田洒脱高洁的思想境界。除了此诗之外,蒋文田尚有赠给高辛仲的诗一首。癸卯游于苏门喜辛仲至即赠以上这两首诗应当是蒋文田于癸卯年(1903)写于苏州的。1902年愚园雅集,第二年春,蒋文田自上海来苏州,参与到归群草堂的建设中来。这几首诗更多的把他当时的心情融入了诗中。蒋文田这次来苏州,途中游览了邓尉和灵岩等处,参加了吴门第一花朝会,看到了好友杨蔚霞和高辛仲。辛仲是高尔庚的字,一作星仲,号蔓孙,江苏泰州人,廪生,生卒年不详。光绪八年(1882),正式拜从李光炘,李光炘“命受泰阶、泰鼎读”,泰阶、泰鼎为李光炘之孙。李光炘去世之后,黄葆年在山东为官,联络学派北宗,为了学派合宗大业,高尔庚几乎每年北上一次,与黄葆年等南北同学商讨论学,亲密交游,参加了南北合宗之前一系列重要聚会,黄葆年的《和高星仲并序》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蒋文田也与其交往密切。蒋文田在《寄高辛仲书》中云:“惜乎!吾兄之不与也。吾兄赋气甚清,而有伤寒之苦。立心甚直,而失温养之宜。锡翁之于吾兄,爱之殷,故望之切,望之切,故责之周。其言虽若有所过当,而其相爱之情,缠绵固结,甚则不为谈笑之道,而为垂涕泣之词者。”所谓“吾兄之不与也”,是指高辛仲没有参加光绪二十六年(1900)黄葆年在山东泗水县署主持的太谷学派“第二花朝蝴蝶会”。其原因一是其嗣子高子愚患病,二是黄葆年对高辛仲的过分责问,而引起了高的不满。事后,蒋文田虽曾极力调解,但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永康之游”和二十八年(1902)的“愚园雅集”,这两次南北合宗前的最大聚会,高辛仲仍然均未参加,估计还是心有芥蒂。直至1903年苏州第一花朝蝴蝶会,他才远道而来,黄葆年、蒋文田对此感到很高兴,分别作诗肯定了高尔庚对于学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高尔庚的著作,除了收入《归群词丛》的《井眉居诗馀》外,尚有《井眉居诗钞》一卷,由其嗣子高子愚刊刻,黄葆年为之作《高辛仲诗集序》,这表明二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缓解。黄葆年尚有《癸卯浴佛日书赠辛老学长》一首,辛老,即是高尔庚。癸卯浴佛日书赠辛老学长癸卯三月辛老来苏,予喜故人之不我遐弃也,书以此赠。浴佛日是农历四月初八,癸卯年(1903),高辛仲来到苏州,所以此诗当作于第一花朝蝴蝶会前后。黄葆年在诗序言:“喜故人之不我遐弃也”,透露出黄、高二人之间曾有矛盾,而此次相逢,“天涯几许交情老,却喜骅骝远道来”,他们二人已是尽释前嫌,重归于好。首句“曾说图南信可图”,指的是高尔庚对于学派的南北合宗,做出过自己南图的规划,并一直在为之努力,都为学派发展考虑,这可能也是黄、高二人重归旧好的原因之一。除了写给高尔庚的赠诗之外,黄葆年还有赠给毛庆蕃的诗。喜毛子实君至归群草堂毛庆蕃,字实君,江西丰城人。光绪九年(1883)拜从李龙川。光绪十五年(1899年)进士。历任户部员外郎、江南制造局总办、陕西布政使、护理陕甘总督等职。与刘鹗为儿女亲家,私交甚笃。愚园雅集的号召者之一,时任江南制造局总办。他是归群草堂后期活动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其一生慕道虔诚,黄葆年称之为责无旁贷,辅翼圣功。根据王学钧先生考订,毛庆蕃生于1846年,卒于1924年。此诗当写于民国元年(1912)。其时,清朝灭亡,毛庆蕃也结束了陕甘总督的仕途生涯,由兰州直接回到了苏州。毛、黄二人订交甚早,关系亲密,而此时的相见,昔日的同门都垂垂老矣,毛庆蕃六十六岁,黄葆年也六十七岁了。大清帝国已经灭亡,学派中同辈的刘鹗、蒋文田均于1909年过世,当年的龙川弟子所剩无几。以教养天下为己任的黄葆年和毛庆蕃可谓是感慨颇多。但对于个人而言,看到久未谋面的同门毛庆蕃,黄葆年的心情还是欢快的,诗中不难看出他内心的激动和欣喜之情。四、英美山势,深刻领会峰尖影气,现真性的文学把握苏州,作为太谷学派活动的重要地区和学派晚期授徒讲学的基地,留存着一些太谷学派的遗迹以及学派的后人。这些,都是研究太谷学派和苏州关系的重要资料。而他们留下的相当数量的苏州诗歌,包括本文所述的记游诗、赠友诗,都有着一定的学派背景,和他们的学术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读他们的这些苏州诗,可以看到很多学派内部的活动,这些苏州诗如同一根纽带,把太谷学派的学人和学派的一些活动串连了起来,从中能看到各个学人的思想特点以及学派活动的面貌。在笔者看来,如果能把对他们文学作品的研究、学人个案的研究以及学派活动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而分析太谷学派的思想、学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派在苏州的活动,不管是对于太谷学派的研究,还是对于苏州近代社会史、教育史的研究,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阖闾城中市声满,酒垆茶社争丝管。何物三间老屋深,乱峰顿起千山转。古柏苍苍树几株,断桥飞磴暮烟扶。待看洞口桃花碧,要看峰尖月影孤。冷冷山翠扑人清,栖阁依稀照水明。想到碧城天上住,至今空忆老云林。维摩斗室谁曾过,八万四千狮子座。登山临水去将归,对此引教终日坐。西风乱洒菰蒲雨,散入平江千万缕。江头杨柳雨中烟,一寸柔丝一声苦。画堂今夜雨潇潇,梦见鸳鸯逐晚潮。扁舟一叶随潮去,知在江南第几桥?虎邱山,一抔土,花光剑气凌千古。英雄儿女两般心,真性真情各吞吐。无有神仙不好剑,铅华夜吐惊雷电。无有神仙不好花,千红万紫赤成霞。虎邱便是神仙宅,可惜世人都不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