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必刷十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必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物,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中国的文物是中华文明发展程

度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传承着优秀的历史文化,讲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

程中创造的辉煌,维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

文物,尤其是国宝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永不磨灭的“金

色名片”。深藏在各大博物馆中的国宝级文物,犹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对于大多

数人来说,很难睹其风采,赏其神韵,更谈不上了解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智慧和精神。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

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让文物说话”,简单的一句话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各大博物馆陆续策划出形式多样、

风格各异的展览,一大批国宝文物走出库房,和普通大众亲切见面。电视、网络媒体也陆续

推出《如果文物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以新颖的形式,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掀

起了一股欣赏国宝、品味文明的热潮。感悟国宝,离不开中华文明;讲述中华文明,离不开

解读国宝。

(摘编自佟洵、王云松主编的《国家宝藏》)

【材料二】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之相伴而生的“酒器艺术”更是异彩纷呈。早

在殷商时期,我国便已形成一套以酒器为核心的复杂的青铜礼器组合。从表面上看,这些器

物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礼器,实则是“明贵贱,辨等列”的重要载体——礼法中对不同身份、

地位的贵族,允许使用青铜酒器的数量和种类有着严格的规定,且容不得丝毫僭越。

在我们能见到的所有先秦时期的酒器中,尊可谓最为独特的一类。那尊是什么呢?尊,

原本是成组礼器的共称。但到了宋代,尊开始专指一类酒器。这类酒器一般是侈口、长颈、

或圆腹或方腹,带有圈足,比较典型的器物有珍藏在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和龙虎尊。此外,

《礼记•明堂记》记载“牲用白牡,尊用牺象”,后世一些学者根据这样的记载,也将一些

铸成动物形状的酒器冠以尊名,如兔尊、鸟尊、豕(猪)尊、牛尊、羊尊之类,若将这些尊

置于一处,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型动物园。

不过,这些仅是先秦时期的尊,如果算上后世被称为尊的酒器,那这类酒器的家族会

更加庞大,也会更加复杂,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摘选自李想《国宝小档案——象尊》)

【材料三】

徜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能遇到许多与兔相关的文化符号。在这些符号中,

文物中的兔子无疑是最为形象的:无论是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先秦时期的青铜器、魏晋时期

的石雕,还是隋唐时期的壁画、宋元时期的书画,抑或是明清时期的瓷器栩栩如生的兔

子跨越千百年的时光,可爱灵动地呈现在今人面前,诉说着它们承载的历史。

我国现存最早的与兔相关的人类制品是一件新石器时期的玉兔饰。考古发掘资料显示,

这件玉兔饰出土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长6.8厘米,宽1.9厘米,厚0.2厘米。玉兔

呈飞奔状,头微微向上扬,两耳紧贴后背,短尾上翘,后腿抬起。它的下部有一条长方形凹

边,凹边上对钻4个大小不一的圆孔,表明这件玉兔饰可能与其他器物连缀在一起使用,或

为冠饰,或为梳背。工匠用寥寥数刀便将兔子的神韵展现出来,新石器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

先民制玉技艺之高超,着实令人惊叹。

(摘选自李想、张劲硕《国宝小档案——玉兔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述材料围绕文物进行阐释和介绍,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文物保护观和开放的心态,

展现了中国文物的独特价值和不朽魅力。

B.材料一主要阐释中国文物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说话”

指示的落实情况。

C.材料二主要介绍殷商时期酒器作为礼器的载体功能、先秦时期最为独特的酒器一

尊的形态和后世学者根据记载铸成的一系列动物形状的尊。

D.材料三主要介绍兔子形象在不同时期文物上的广泛运用,以及玉兔饰的尺寸、形态、

用途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碉的一项是()

A.我国的国宝级文物承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B.各大博物馆策划形式多样的展览,让大众走进库房,感悟国宝,品味文明。

试卷第2页,共16页

C.尊,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始专指一类酒器。其家族庞大,比较典型的器物有四

羊方尊和龙虎尊。

D.玉兔饰上的兔子身形可爱,富有神韵,体现了先民高超的制玉技艺。

材料一:

①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几乎涵盖陆地上所有相对固定的天然或人工水体,

还包括水深低于6米的海域。

②湿地一定是绿色的吗?其实不一定,湿地还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甚至

是彩色的。举例来说,位于渤海湾东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的盘锦红海滩湿地,就以"红”为

特色。这里生长着盐地碱蓬。每年4月,它们钻出地面,在阳光和潮水的“洗礼”中不断吸

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开始慢慢由嫩绿变为深绿,再到浅红、殷红,直至9—10月全

盛期时,呈现出一片火红的色泽,让这片湿地宛如一颗镶嵌在辽东湾的红宝石。

③一般来说,湿地颜色主要受植物颜色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根据湿地名字来判断。如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常见的红树林湿地,虽然叫红树林,但却是一片翠绿。

④湿地仿佛一个调色盘,大自然用它的丹青妙笔绘就了一幅幅斑斓的湿地长卷造就了

多姿多彩的湿地景观。

(摘编自《湿地是什么颜色的?》,《人民日报》2023年2月21日)

材料二:

①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具

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在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等方面有其他生态系

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分布在城市中的城市湿地具有独特作用,是城市生态人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湿地提供水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湿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保持城市空气清新

提供保障;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可以给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湿地为城市提供旅

游、度假等休闲场所,为城市居民带来幸福享受,为城市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摘编自《什么是城市湿地?》,《人民日报》2023年2月22日)

材料三:

①最近,重庆梁平区获得了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荣誉——“国际湿地城市”。没

有大江大河的粱平,是怎么做到的呢?

②“保留湖周林团,保护曲美岸线,我们更多地利用自然生态修复方式构建有利于生

物多样性的自然生境系统。”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主任说。

③“近年来,梁平以'小微湿地+'为生态建设抓手,湿地资源成为塑造城市特质和

乡村风情最为灵动的生态元素。”梁平区区长说。

④“猎神村的不少梯塘昔年因开采石膏矿引起渗漏,这些年经过改造,得以重新蓄水,

变身小微湿地,现在成了村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生态改善的成效就摆在眼前,保护利用好

湿地成了大家自觉的行动。”染平区猎神村党支部书记说。

⑤“梁平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湿地生态已是大家共护共享的绿意空间和

赏心悦目的心安之所,'湿意’生态正在持续赋能产业振兴。”梁平区委书记说。

(摘编自《养护湿地,有出诗意》,《半月谈》202年第22期)

材料四:

①近年来,河北衡水市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修复理念,结合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和衡水湖景区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实际,通过“微塑造”精雕细琢,在保护湿地自然生态

原貌基础上下绣花功夫。

②“梅花岛的地形地势、生长植物等均最大限度维护原有样貌,通过'微塑造’的方

式让游客更好地亲近自然,进而发自内心地珍爱自然。”衡水市滨湖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说。

③衡水市还走人湖和谐共生道路,让湿地更好地助推绿色发展。2019年,衡水市对占

地约200亩的顺民庄进行整体搬迁,退村还岛、退村还湖,如今小渔村已转型为集生态观光、

科普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樱花岛。生态惠民极大激发了人湖和谐共生的基础动力,湖区群众

逐渐形成了爱护衡水湖的共识。

(摘编自《衡水湖畔观“鸟浪”》,《半月谈》2023年第1期)

3.下列诗句,漠有写到湿地的一项是()

A.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江南》)

B.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4.材料一举盘锦红海滩湿地的例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根据材料二,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

湿地的功能城市湿地对城市发展的独特作用

提供水源①

试卷第4页,共16页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②

③为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

6.在湿地保护与利用上,重庆梁平区和河北衡水市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结合材料三和材

料四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菜是中国常见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既名曰"青菜”,

一定要绿油油的才讨喜。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约等于“一份蔬菜”,内

涵边际非常大,黄瓜、芹菜、葛笋、茄子、萝卜、白菜等等都包括在内,可谓包罗万象。蔬

菜品种众多,但在过去,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许多地方还是很难吃到新鲜多样的蔬菜。如今,

随着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进步,设施蔬菜、高原夏菜、南菜北运等丰富着居民的“菜

篮子”。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各式各样,吃想吃的菜已经不再是难事。

(摘编自张君燕《餐桌上的青菜》等)

材料二:

青菜口感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冬日里民间有一道“青菜豆腐汤”。烧上一锅青菜,

切几块豆腐放锅里,热气氤氤,一家人吃得浑身热乎乎的。据说这道菜,还有个美好的寓意:

青菜豆腐保平安。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说青菜“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

和中止咳”。

青菜朴实无华,散发着平常日子里的烟火气,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说郑板桥当年

流落苏北小镇时,在房门口贴了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想想,在

一个偏僻的小镇,郑板桥自己种菜,过着清苦淡泊的生活,但他还能在寻常事物中看出一点

动人的美来,歌咏生活。

(摘编自徐廷华《青菜》)

材料三:

齐白石,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人。他常以白菜、萝卜、蘑菇、柿子等蔬果入画,画中

寄寓了深厚的精神内涵,画风亦俗亦雅,喜爱者甚多。

百财聚来事事清白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菜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它的内涵边际在我国南北方存在较大差异。

B.没有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居民就难有随时吃各种蔬菜的自由。

C.引述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材料,意在强调人们生活离不开青菜。

D.郑板桥和齐白石都善于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

8.青菜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9.校园艺术活动周期间,班级开展“艺术与生活”主题活动,某小组准备推荐材料三齐白石

的两幅画作。请你结合材料,从命名用意角度拟写一段推介语,代表该小组在班级交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粮食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

各个国家历朝历代的首要之事;粮食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纵观世

界,人类主要有两大粮食作物——水稻与小麦。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来看,水稻比小麦占

优势。当前在中国,水稻可从海南岛种到黑龙江,种植区域更广。从食用情况来看,稻米食

用比小麦方便,稻谷脱壳成米就可直接煮食,而小麦一般得脱壳后加工成面粉才拿来食用。

小麦不大可能做成“米饭”,但大米可磨成粉,制作食物。

(摘编自岳玉峰《中国水稻史话》)

【材料二】

中国的饮食当中,最平常也最离不开的食物就是五谷。据记载,古代“五谷”之说始

试卷第6页,共16页

于春秋战国,后来逐渐约定俗成,“五谷”即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

今天的水稻、黄米、小米、小麦和大豆。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相沿了两千多年,这几种粮食

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常常因时而异。但水稻作为华夏民族主要粮食的地位

始终得以维持。

汉朝时期,中原及关中是当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江南人口稀少。那时各地区人口的

多少,与当地的粮食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其总产量远不及

北方主要作物-----卜米。唐代开始,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才日益提高,并在唐末登

上第一粮食作物宝座。宋真宗年间,从越南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

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朝末年创纪录的1亿人口。

水稻作为首要粮食作物的地位终于得到彻底巩固。到明代,人们有“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

什七”一说,可见水稻在粮食供给中的重要地位。后来,随着人口的迁徙和垦荒的推进,水

稻“南征北战”,从“苏湖熟”到“湖广熟”,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个个故事记

录了水稻与区域文明发展之间的关联。

水稻不仅是续命养身的第一大主粮,还是孕育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

具有万年稻作史的中国,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稻米文化不仅养成了今天中国人

的许多生活习性,更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摘编自程强《水稻之于中华文明》)

【材料三】

2022年中国稻谷、小麦、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种类种植面积(万公顷)总产量(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万吨)

稻谷2945208497.08

小麦2352137725.86

大豆102420281.98

(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得的一项是()

A.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它既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

B.小麦一般得脱壳加工成面粉食用,稻谷可脱壳成米直接煮食或磨粉制作食物。

C.汉朝时期江南人口稀少,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总产量远不及小米。

D.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朝末年人口创1亿纪录,占城稻由此成为首要粮食作物。

11.下列对材料二分析有送的一项是()

A.开头介绍五谷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为了引出五谷种植时间的具体内容。

B.加点词语“据记载”表明“五谷”之说有史料依据,体现语言的严谨。

C.画线句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水稻在明代粮食供给中的重要地位。

D.材料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不同时期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

12.为什么说“食以稻为先”?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原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张参加“科技点亮梦想•创新引领未来”的研学活动,请随他一起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

年成就。

【材料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引言摘录

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近代以

后,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我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从世界强国变为任人欺凌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发展历程介绍

试卷第8页,共16页

①1992年9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起步,规划“三步走”发展战略。

②第一步,从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到实现太空出舱、

交会对接、在轨补加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经过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我国成为世

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空间出舱技术、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③“神十”任务完成我国载人航天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一”任务完成太空33天

中期驻留……党的十八大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奋力拼搏,突破和掌握大量关键技术,取

得众多创新成果,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了

重要经验,推动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④接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启第三步,转入空间站阶段。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

心舱发射以来,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完成了空间站全面建造。

⑤天宫空间站是一个彰显中国特色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

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如果按照别人的老路走,我们将永远落后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中国载人航天起步就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努力实现关

键技术重大突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大胆提出技术大跨越思路,跨过国外从单舱到多舱

的40年历程,直接研制国际上第三代飞船,拿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这样的

创新跨越,在中国载人航天30年历程中并不鲜见。

⑥中国空间站,这个中华民族的新的独特标识,闪耀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自信与自

豪,鼓舞着为航天梦、中国梦而前行的每一个人。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官方标识

祥云

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六号

13.根据材料一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写出你的结论。

14.完成研学活动后,小张有了以下理解和推断,完全符合材料的一项是()

A.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第二步任务目标的完成,意味着我国成功跻身航天强国。

B.划线句中“仅”字体现了中国空间站建造速度之快以及作者为“中国速度”而骄傲自豪

的情感。

C.《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发展历程介绍》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

法。

D.三则材料告诉我们:只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5.请你结合三则材料,从图案元素、文化寓意、航天精神三方面,阐述神舟十六号载人飞

行任务官方标识的设计意图。

下面是三则关于“音乐治疗”的相关材料,请阅读后完成小题。

【材料一】

音乐治疗是一种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心理健康的心理调节

手段。它具有成本小、易获取、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受场地限制小等特点,适用于各类人

群。其主要作用如下:

第一,音乐治疗能缓解生理不适。音乐是声音的外化,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能量。有的

音乐体验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平衡呼吸和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

疼痛。

第二,音乐治疗能促进心理调节。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力度以及和声等要素能够对

人们产生复合性听觉刺激,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有的音乐能有效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

催生积极的情绪。

第三,音乐治疗能促进人际交往。具有重复的旋律、变动的节奏以及和声的音乐,能

让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人际活动中去。

【材料二】

选择何种音乐进行音乐治疗呢?这需要针对治疗对象存在的问题选择匹配的音乐。

一是根据音乐节奏和旋律进行选择。音乐节奏影响生物节律,音乐旋律影响情绪起伏。

譬如,具有节奏和旋律线稳定、音量变化小等特点的轻音乐可以稳定情绪,放松和缓解焦虑。

二是根据音乐的力度进行选择。音乐力度的增强可引发情绪的逐渐高涨,让人从萎靡

失落的情绪状态中摆脱出来。譬如,鼓声可以改变生物节律,具有振奋人心、给人力量等作

用,所以人在情绪低落、需要肯定和支持时,可倾听有鼓声或者打击乐器的音乐,给自己以

信心。

试卷第10页,共16页

三是根据音乐的形式进行选择。不同的音乐形式给人不同的听觉体验,让人产生不同

的心理感觉。譬如,独奏独唱形式的音乐贴近个人感受,易引发人心中的孤独感。而合唱、

合奏、有和声的音乐,则给人陪伴感,让人产生共鸣,逐渐产生表达欲,这样的音乐能引发

人心中的社会支持感,增强集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负面情绪。

【材料三】

音乐治疗实施步骤图

共情调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帮助治疗对象与音乐共情,逐渐稳定治疗对象的情绪状

绪态。

外泄情

选择、播放能引导治疗对象表达自己内心体验的音乐,使其情绪外泄疏解。

重塑心选择、播放能激发治疗对象信心的音乐,引导其畅想成功,找到力量感,积极面

理对未来。

(以上材料依据《大众心理学》相关资料改编)

16.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音乐治疗”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治疗具有成本小、易获取、操作简单等特点,可以治疗各类疾病。

B.音乐治疗能缓解生理不适,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转移注意力,立即止痛。

C.针对治疗对象存在的问题,可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形式来选择相匹配的

音乐对其进行治疗。

D.独奏独唱形式的音乐易引发共鸣,多听这类音乐能促进人际交往。

17.某同学考试前出现了焦虑情绪,请你根据材料,告诉该同学如何用“音乐治疗”来缓解焦

虑情绪。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

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摄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就必须深入

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

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

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

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只有

这样去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

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

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

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

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节选自习近平《请读调查研究》

)材料二

①焦裕禄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虽然直白朴实,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体

现了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②为彻底摸清兰考县土地的自然情况,焦裕禄带领“三害”(内涝、风沙、盐碱)调

查队,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每次大风起,哪里风沙最大,焦裕禄就往哪里去。1963

年夏季,兰考县连降暴雨,全县一片汪洋。焦裕禄和其他县委常委分头带队冒雨观察,查清

洪水流势,提出治理方案。

③焦裕禄经常对干部们说:“在困难当中成就一番革命事业,必须首先联系群众、向

群众学习”,“办法还得到群众中寻找”。

④上任第四天,焦裕禄就到灾情最重的老韩陵公社和大队调研,挨家挨户到群众家串

门。来到饲养员肖位芬老人的牛屋,焦裕禄虚心向这位有实践经验的老人请教改变兰考面貌

的办法,在促膝长谈中,老人把他几十年在风沙中积累的经验都说了出来:挖穷根种花生,

要想富种桐树。通过调研,焦裕禄和群众一起制定出发展生产、战胜灾害的规划:一是发展

畜牧,二是多种花生,三是种植泡桐。实实在在地为兰考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⑤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做到有的放矢。焦裕禄搞调查研究,

不是为了“出镜”、走秀,而是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

⑥要改变兰考的面貌,干部是关键。在兰考的475天,焦裕禄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

中的120多个进行调查走访,获得了大量真实的一手资料,也发现了不少党员干部中存在的

作风问题。通过调研走访,焦裕禄发现一些干部不严格执行县委关于按劳分配的政策,挫伤

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群众意见很大。他立即会同有关人员认真做了处理。第二天,向全县

发出通报,公开进行严厉批评。

⑦正是因为焦裕禄在工作中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调查研究始终,

在深入调研中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才能找到症结,针对兰考的问题开出良方。向焦裕

试卷第12页,共16页

禄学调研,就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在解决问

题中推动进步、实现发展。

(摘自朱佳《县委书记焦格禄如何调查研究》)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调查研究就是对一切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

B.调查研究的重点是要多花时间阅读调查报告。

C.“吃别人过的馍没味道”体现了焦裕禄的工作作风。

D.到群众中找寻,总是能够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好办法。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调查研究,就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B.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

C.焦裕禄通过深入调研以后找到了问题症结,针对问题开出了良方。

D.焦裕禄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为我们进行调查研究提供了借鉴。

20.请结合材料归纳焦裕禄是如何进行调查研究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8,请阅读以“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

题。

材料一:

①,,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

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近年来,博物馆行业加快与数字化牵手,让历史文化融入日

常生活。与传统展览不同,数字展突破时空,采用交互式展示手段、开放式知识探索模式,

让观众在生动的数字展品中开始富有启发性、体验性的“漫游”之旅。

②文物数字化在博物馆行业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

精细的数字化采集,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每一块残件乃至文物细节,因此成为文物修复的重

要参考。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8日)

材料二:

湖南省博物馆成立了古琴保护修复研究团队,运用CT扫描、三维重构和3D打印等技术,

在修复中实现最小干预和有效保护。以唐琴“飞泉”为例,纳音看起来是桐木材质,可CT扫

描后发现,原来它的面板是杉木做的,纳音则是贴镶上去的。扫描后,修复师会运用古琴三

维数据,对缺失部分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先进行虚拟修复,此后再对本体进行修复,以此

增加修复的精准度。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8日)

材料三:

数字博物馆建设在互联网时代让文物科普有了更多元、更新颖的“打开方式”,不仅能够

跨越时空让公众领略文物之美,还能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让文物“活”起来。下一步陕西历史

博物馆还将加大文物数据分享公开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化,争取让文物藏品从博物馆中“走"

出来,更鲜活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摘编自《人民口报》2022年5月18口)

材料四:

①今年4月,结合了敦煌学研究成果与游戏科技的“数字藏经洞”上线,不仅数字化复原

了藏经洞实体与所藏文物,还能让公众一键“穿越”时空,直观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截至5

月15日,1700万人次进入“云游敦煌”小程序,超过45万用户深度体验“数字藏经洞”云游戏。

②打开“数字藏经洞循着指引路线走进洞窟,就连塑像所披袈裟的细微褶皱、底座的

实木肌理也能看得清楚。“数字藏经洞”首次在虚拟世界毫米级高精度复现敦煌藏经洞,让海

内外的藏经洞出土文物以新的方式重聚,重塑,重现,重生。

③公众还可以化身“数字藏经洞”守护人,一键“穿越”至不同历史时期,与8名历史人物

互动,经历从洞窟开凿、封藏万卷、重现于世、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全过程,参与抄写经

书、绘制壁画、拯救文物等重要历史事件,深度感悟藏经洞的文化内涵和宝贵价值。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19日)

21.下列说法,不亚做的一项是()

A.近年来,文物数字化备受博物馆界重视,所有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

B.材料二的画线句,举唐琴“飞泉”为例,说明了利用CT扫描技术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C.材料四的画线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感受敦煌文化魅力人数众多。

D.进入“数字藏经洞”,人们可以通过参与相关活动,深度感悟其文化内涵和宝贵价值。

22.材料一中提到“精细的数字化采集”“成为文物修复的重要参考”,请结合材料二把运用数

字化采集修复文物的步骤补充完整。(每处限4个字)

।①CT扫描।■叵■函.r@"i

23.结合材料四,概括“数字藏经洞”的特点。

试卷第14页,共16页

24.为让历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馆行业加快与数字化牵手,这带来了哪些好处?请联

系全文简要概括。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而食之,奔入月中,

为月精也。

【材料二】电影《流浪地球2》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

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

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材料三】“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汉语里船又称为舟,所以能理解为遨游

在神秘太空中的宇宙飞船。其次,神舟谐音“神州”,自战国时期邹衍“大九州说”以后,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一直沿用下来,取名神舟也寓意着神州大地的腾飞、中国的腾飞。

【材料四】

时间飞船大事记

神舟五首位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神舟五号飞船在软运行时间为21小时

2003.10.15

号23分。

神舟六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安

2005.10.12

号全着陆。

神舟十

2021.06.17首次进入我国自己的空间站。9月17日成功返回。

二号

神舟十

2021.10.16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出差”6个月,首次在太空过春节。

二_弓_

神舟十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完成太空“会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

2022.11.29

五号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2023年6月4日返回地球。

【材料五】

本报酒泉5月30日电(记者刘诗瑶王云杉)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

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

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

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5月30日16时

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之后,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

国空间站。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31日)

为激发同学们的科学兴趣,学校以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为契机,举办了系列活动,

请你参与。

活动一:太空故事我来讲

25.小语同学生动地讲述了“材料一”的故事,接下来小文同学将讲述“材料二”的内容,作为

主持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写一段串联词。

活动二:未来飞船我命名

26.请你参照“材料三”为中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的载人登月飞船命名,并陈述理由。

活动三:飞天历程我探究

27.阅读“材料四”“材料五”,请你写出三条探究结论。

活动四:航天新闻我拟题

28.请你为“材料五”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0字以内)

活动五:太空探索我畅想

29.请联系以上五则材料,发挥想象,描述人类未来探索太空的一个场景。(50字左右)

试卷第16页,共16页

参考答案:

1.C2.B

【解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C.有误。根据材料二“后世一些学者根据这样的记载,也将一些铸成动物形状的酒器冠以尊

名,如兔尊、鸟尊、豕(猪)尊、牛尊、羊尊之类,若将这些尊置于一处,活脱脱就是一个

小型动物园”可知后世学者只是给这些铸成动物形状的酒器冠名,并非铸成。

故选Co

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B.有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各大博物馆陆续策划出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展览,一大批国

宝文物走出库房,和普通大众亲切见面”可知并不是“大众走进库房”而是“国宝文物走出库

房”。

故选B。

3.B4.说明湿地不一定是绿色的,其颜色主要受植物颜色影响,生动具体,增强了说

服力。5.①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②为保持城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③维持生物

多样性。6.坚持生态发展理念;依托区域特色;赋能产业振兴;全民共护共享;政府

主导推动。

【解析】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句意: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层层叠叠繁茂葱翠。写到了湿地江南莲田;

B.句意: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

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没有写到湿地;

C.句意: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写到了湿地洞庭湖;

D.句意:青山横亘城北,白水流过东城。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

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

写到了湿地流水;

故选Bo

4.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结合第②段“湿地一定是绿色的吗?其实不一定,湿地还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甚至是彩色的。举例来说,位于渤海湾东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的盘锦红海滩湿地,就以‘红'

答案第1页,共10页

为特色。这里生长着盐地碱蓬。每年4月,它们钻出地面,在阳光和潮水的,洗礼’中不断吸

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开始慢慢由嫩绿变为深绿,再到浅红、殷红,直至9—10月全

盛期时,呈现出一片火红的色泽”,第③段“一般来说,湿地颜色主要受植物颜色影响”可知,

举盘锦红海滩湿地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湿地并不一定是绿色的,湿地颜色主要受植物颜色影响,

举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5.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提炼与概括。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分布在城市中的城市湿地具有独特作用,是城市生态人文系统中不可缺

少的部分;湿地提供水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湿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保持城

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可以给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湿地为

城市提供旅游、度假等休闲场所,为城市居民带来幸福享受,为城市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就

可概括答案:湿地提供水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湿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保持

城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可以给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

6.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提炼与概括。

根据材料三第②段“'保留湖周林团,保护曲美岸线,我们更多地利用自然生态修复方式构建

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境系统。’”,材料四第①段“近年来,河北衡水市坚持生态优先、

生态修复理念”可概括出:坚持生态发展理念;

根据材料三第③段“‘近年来,梁平以‘小微湿地+'为生态建设抓手'”,材料四第②段“'梅花岛

的地形地势、生长植物等均最大限度维护原有样貌,通过‘微塑造’的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亲近

自然,进而发自内心地珍爱自然。”'可概括出:依托区域特色;

根据材料三第⑤段,“梁平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湿地生态已是大家共护共享的绿

意空间和赏心悦目的心安之所,‘湿意’生态正在持续赋能产业振兴。’”,材料四第③段“2019

年,衡水市对占地约200亩的顺民庄进行整体搬迁,退村还岛、退村还湖,如今小渔村已转

型为集生态观光、科普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樱花岛”可概括出:赋能产业振兴;

根据材料三第④段“生态改善的成效就摆在眼前,保护利用好湿地成了大家自觉的行动”,材

料四第③段“生态惠民极大激发了人湖和谐共生的基础动力,湖区群众逐渐形成了爱护衡水

湖的共识”可概括出:全民共护共享;

根据材料三第④段“猎神村的不少梯塘昔年因开采石膏矿引起渗漏,这些年经过改造,得以

重新蓄水,变身小微湿地,现在成了村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材料四第③段“2019年,衡

水市对占地约200亩的顺民庄进行整体搬迁,退村还岛、退村还湖”可概括出:政府主导推

动。

答案第2页,共10页

7.C8.因为青菜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审美价值。9.示例:《百财聚来》以白

菜、萝卜、蘑菇三种蔬菜入画,三种泛指各种、百种,“百菜”(或“白菜”)谐音“百财”,百

财汇聚,寓意财源广进。《事事清白》以柿子、白菜入画,“柿”谐音“事”,“白菜”叶青茎白,

寓意清清白白做事。这两幅画命名寓意美好,雅俗共赏。

【解析】7.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

C.材料二引述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材料,意在说明青菜口感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有

助于人的身体健康。并不是强调“人们生活离不开青菜”。

故选C。

8.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

从材料一“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各式各样,吃想吃的菜己经不再是难事”可概括出:青菜有

食用价值;

从材料二“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说青菜‘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

咳”'可概括出:青菜有药用价值,让人健康;

从材料二“青菜朴实无华,散发着平常日子里的烟火气,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材料三“他

常以白菜、萝卜、蘑菇、柿子等蔬果入画,画中寄寓了深厚的精神内涵,画风亦俗亦雅,喜

爱者甚多”可概括出:青菜有审美意趣。

据此概括,意对即可。

9.考查学生的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百财聚来》图看,白菜、萝卜、蘑菇三种蔬菜入画,其中“白菜”谐音“百财”,三代汉语

中的“三”一般不是确指,是多种的意思。“聚”是汇集的意思。这幅画表明百财汇聚,寓意着

财源广进。从《事事清白》图看,画作以柿子、白菜入画,"柿''谐音"事”,"白菜”叶青茎白,

“柿子”与“白菜”一齐入画,寓意着人要清清白白地做事。齐白石先生以白菜、萝卜、蘑菇、

柿子等蔬果入画,画中寄寓了财源广进,做人清白的美好寓意,画风亦俗亦雅。据此理解拟

写推介语即可。

10.D11.A12.①水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于小麦;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②水稻

是孕有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稻米文化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③水

稻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要大于小麦和大豆。

【解析】10.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答案第3页,共10页

D.有误,结合材料二第二段原文“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

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朝末年创纪录的1亿人口”可知并非是“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

朝末年人口创1亿纪录”,此项强加因果;

故选D。

11.本题考查材料的分析。

A.有误,材料二开头介绍五谷的概念,是为了引出“水稻作为华夏民族主要粮食的地位始终

得以维持”;

故选Ao

1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

结合材料一“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来看,水稻比小麦占优势。当前在中国,水稻可从海南

岛种到黑龙江,种植区域更广。从食用情况来看,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稻谷脱壳成米就可

直接煮食,而小麦一般得脱壳后加工成面粉才拿来食用。小麦不大可能做成‘米饭',但大米

可磨成粉,制作食物”可得:水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于小麦;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

结合材料二第三段中“水稻不仅是续命养身的第一大主粮,还是孕有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

明的重要作物。具有万年稻作史的中国,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稻米文化不仅养

而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性,更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可得:水稻是孕有中华

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稻米文化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结合材料三中的数据对比可得:水稻的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要大于小麦和大

豆。

13.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不断增加,我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

名也不断上升。14.B15.该方案整体设计极具中国特色:①标识的中间是彰显中

国特色的空间站和神州十六号形象,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宇宙星河之中。②下方是中国神话

传说中的神兽鳗,鲸目标远大,变化神奇,充满力量(飞得极高、极远、极稳),象征着我

国航天人目标远大、力争上游、勇于创新等航天精神(或者象征着我国航天人的梦想,在宇

宙中自由翱翔);③周围被祥云环绕,祥云有吉祥的寓意,是对中国空间站最美好的祝福。

【解析】1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关注“中国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中国创新指数

在全球的排名”两项内容,横向比较,可知,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支出的不断增加,我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也不断上升。

14.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答案第4页,共10页

A.结合【材料二】第③段“党的十八大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奋力拼搏,突破和掌握大量

关键技术,取得众多创新成果,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

和运营积累了重要经验,推动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可知,“意味着我国成功跻身

航天强国”错误;

C.第④段“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完成了空间站全

面建造”是列数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大胆提出技术大跨越思路,跨过国外从单舱到多

舱的40年历程”是举例子,没有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D.结合材料一第三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可知,“只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于绝对;

故选B。

15.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要求从图案元素、文化寓意、航天精神三方面,阐述神舟十六号载

人飞行任务官方标识的设计意图。

介绍标识内容时要仔细观察标识内容,然后用说明性语言客观地介绍图上画了什么图案,有

什么文字,不需评价和描述。要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此标识可先介

绍中间(中国特色的空间站和神州十六号形象),下方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鲸,周围被

祥云环绕。

分析寓意要结合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及中国航天人的梦想。如中国特色的空间站

和神州十六号形象空间站和神州十六号形象,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宇宙星河之中。象征着中

国力量。鲸,取自“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取鹏目标远大,变化神

奇,充满力量的特点,象征着我国航天人目标远大、力争上游、勇于创新等航天精神。祥云

有吉祥的寓意,极具中国特色。

16.C17.①首先,倾听具有节奏和旋律线稳定、音量变化小等特点的轻音乐,稳定自

身情绪;②接着,选用合唱、合奏、有和声的音乐,疏解自身情绪;③最后,倾听有力度的

音乐,想象自己成功的场景,找到力量感。

【解析】16.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A.结合【材料一】第一段“音乐治疗是一种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心

理健康的心理调节手段。它具有成本小、易获取、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受场地限制小等特

答案第5页,共10页

点,适用于各类人群”可知,“可以治疗各类疾病”说法绝对;

B.结合【材料一】第二段“音乐治疗能缓解生理不适。音乐是声音的外化,其本身具有一定

的能量。有的音乐体验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平衡呼吸和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通过转移

注意力来缓解疼痛”可知,“立即止痛”错误;

D.结合【材料二】第四段“独奏独唱形式的音乐贴近个人感受,易引发人心中的孤独感。而

合唱、合奏、有和声的音乐,则给人陪伴感,让人产生共鸣,逐渐产生表达欲,这样的音乐

能引发人心中的社会支持感,增强集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负面情绪”可知,应是:

合唱、合奏、有和声的音乐独奏独唱形式的音乐易引发共鸣,多听这类音乐能促进人际交往;

故选C。

17.本题考查实际应用能力。要结合材料内容回答。

结合【材料二】第二段“具有节奏和旋律线稳定、音量变化小等特点的轻音乐可以稳定情绪,

放松和缓解焦虑”可知,倾听具有节奏和旋律线稳定、音量变化小等特点的轻音乐,稳定自

身情绪;

结合【材料二】第四段“独奏独唱形式的音乐贴近个人感受,易引发人心中的孤独感。而合

唱、合奏、有和声的音乐,则给人陪伴感,让人产生共鸣,逐渐产生表达欲,这样的音乐能

引发人心中的社会支持感,增强集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负面情绪”可知,选用合唱、

合奏、有和声的音乐,疏解自身情绪;

结合【材料二】第三段“音乐力度的增强可引发情绪的逐渐高涨,让人从萎靡失落的情绪状

态中摆脱出来。譬如,鼓声可以改变生物节律,具有振奋人心、给人力量等作用,所以人在

情绪低落、需要肯定和支持时,可倾听有鼓声或者打击乐器的音乐,给自己以信心”可知,

倾听有力度的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