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存贷比机制对银行存贷结构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2012-09-07摘要:所谓存贷比,就是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之比。存贷比只是银行控制风险的一个简单指标,目前监管部门要求贷存比不得超过75%。尽管目前存贷比体制不失是一种简便的风险监管手段,但由此对金融机构造成的弊端在日益显现,特别是在国内经济处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如在目前存贷比指标的制约下,金融机构为达标而违规进行高息及短期揽存,是造成新增存款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上述现象,不仅直接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减少了利润,同时还扭曲了其信贷结构。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希望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证明贷存比与上述现象间的具体关联,并由此为未来存贷比体制的改革提供思路。关键词:存贷比、高息揽存、VAR模型、实证分析、方差分解检验一、存贷比考核机制之虞(一)存贷比机制日前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监管层正在对存贷比指标本身以及对该指标的监管方式进行反思。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贷存比考核机制对银行发展已形成一定制约。所谓存贷比,就是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之比,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因为银行还要应付广大客户日常现金支取和日常结算。所以银行存贷比例不是越高越好,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目前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二)存在问题1、高息揽存根据银监会要求,各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要在月末达到75%的监管标准,否则将招致监管处罚。降低存贷比的途径无非两种,一种是增加存款增量,一种是减少贷款增量。虽然监管部门禁止银行高息及赠礼揽储,然而在业绩压力之下,一些贷存比较高的银行仍需到处拉存款完成任务。如,银行推出的“存款返点”实际已成为“隐形利率”。随着商业银行8月末存贷比考核时点的临近,贷款已经放出,而部分银行存款额度仍未达到要求,所以这些银行便推出存款优惠活动来争夺储户。对此,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傅立春表示,监管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短期看要降低存贷比,拉存款是根本之道。[1]2、贷款短期化同时,基于上述背景,为了满足流动性匹配的要求,银行贷款出现了短期化的趋势。如,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0.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38%,同比增长15.97%。其中短期贷款22.5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50%同比增长22.05%;中长期贷款34.1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35%同比增长9.15%。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近期短期贷款的增速高于中长期贷款的增速,信贷结构有短期化的趋势。造成上述趋势的原因,既有贷款利率预期增加,银行贷款结构主动调整的原因,也有存款不稳定,为满足流动性匹配的被动因素。(三)未来趋势针对银行业内关于取消或放松存贷比考核的呼声,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8月31日表示,尽管简单的存贷比指标在约束银行发展模式上依然可以发挥作用,但随着金融创新、金融脱媒等趋势,监管层正在对存贷比指标本身以及对该指标的监管方式进行反思。其同时表示,仍在对去年10月对外公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内部讨论,针对流动性覆盖率等诸多拟新引进的监管指标,细节均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上述管理办法将在时机成熟时对外发布。[2]二、本文研究方法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如上所述,从风险监管的角度来看,贷存比指标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管理方式,但在实践中,可以发现,为了达到上述存贷比的要求,商业银行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存款增量,一种是减少贷款增量。以上方法必将对银行的存款结构、信贷结构乃至盈利模式带来明显的影响。如为了满足年度、季度考核的要求,银行加大高息揽存,造成银行存款稳定性及盈利性的弱化。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存贷比指标及流动性的要求,银行增加短期贷款的投放,减少长期贷款的放贷数量,造成银行信贷结构短期化的趋势,并由此影响到银行收益性及经营的稳健性。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希望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证明贷存比与上述现象间的具体关联,并由此为未来存贷比体制的改革提供思路。在方法上,本文建立以新增存款及短期贷款为因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解分析技术,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程度及方式进行量化分析。三、实证分析(一)数据说明与初步分析1、数据说明为了对存贷比指标对银行存款结构及信贷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选取了以下数据,包括:金融机构存贷比、贷款利率、短期贷款、新增存款、活期存款余额、活期存款占比,共计6组数据。时间跨度为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数据间隔为月度,数据来源为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如表1所示。表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相关变量(2008.1-2012.7)时期(%)"年期)Si増存畝活期存飲活期存欽r各理存欽2OOB年1月6B.E8%7.47丄丄ii4J.Di°13376.0915d2dB.4d39.91黑2OOB年二月67.21S7.4711S963.4E10765.5S15911E.4B39.30W2OOB年S月66.15«7.47123386.35&581.3160802.9B33.d8«299B年■!月-■■■00、匸丘7.47121461.038338.35160531.953B.02W2OOS年5月65.59«7.47122331.367715.23162BB6.D6r■—"F,1OI1™ii1209B年丘月65.20S7.47L23B79.El4&S2.2dL6457B.dol”■—jDi.42OOB年了月65.37^7.47124851.2£533.81164600..22e=-nr,Di.299B年E月65.03«7.471254SI.4847&S.22Id5371.3336.B7WE■■药匸年:月D1.b5.ElL&37&8.7d13189.53248785.So34.90W2011年Z月oi'”34i6.06172110..0726823.762490B8.4234.315(2口匸年3月65.72W£.0&174954.353423.93259633.DO34.4EW2OL1年■!月DD.40'S6.3117BOB4.£1--~.■-_1.1.UiD.Dl.253£1L.3333.53W药匸年5月DD.1~n■D.011B03B1.7d13333.5d256106.B7g.Ob's2011年石月OD.ODt~n>D.01134264.£-6733.S3266564.4533„90W2011年:月dd.5554D.5&1SG112.97365.S3255B4B.9732.B1W2011年E月DD.651#6.561SB579..077302.88257235.2232.69«2011年9月66.63S£.5&19L7B3.26-2215.4d25564B.5932.1丼2011年10月Di.D6.56194901.253223.93258424.63do's2911年11月67.99«D.5&138354.161.4254.3£261533.4832.90W2011年12月Di»i6.56233132.62-7333.01276838.78rJ—-r."ill:2012年1月69.299tD.5d23d333.L216012.76259988.22rlJJrdDZ..-±-±7t20L2年Z月68.EOS6.56.210337.5829533.622d3d42.1331.B9«20L2年3月67.59«£.5&215703.B7-4656.422708&7.dS31.祸2012年■!月63.7ES6.56218335.4d12224.332G2211.14n■■rrr■^1.IS*2312年5月dS.72SD.5&223672.3d28569.35—-r"■-i-.r.^.DDi.D.OSr・―-ftO1.ilTt2012年五月Di'.54"王6.31226373.85-5006.42279310.0331.DD^t20L2年「.弓□8.54=4227983.01271313.S333.Sd^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初步分析对近年来(2008.1-2012.7)金融机构存贷比指标变化趋势的直观观察,可以发现,在经历了2008年1月-11月的持续下降并于2008年11月达到观察期最低值63.96%后,金融机构存贷比迅速反弹至66%以上,此后总体呈震荡上升之势,并于2012年7月末达到了68.54%,如图1所示。图1:金融机构贷存比变化趋势(2008.1-2012.7)
070.&90.5S0.S70.66金融机构贷存比指标变化趋勢(2008.1-2Q12.7)0.S40.630金融机构贷存比指标变化趋勢(2008.1-2Q12.7)0.S40.630r&20.51金啟机梅存贷比指标从上述区间(2008.1-2012.7)贷存比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金融机构贷存
比主要在64%-70%间震荡,但距75%监管上限依然还有一定的距离。图2:国内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变化特点(2008.1-2012.6)金毗机拘短期赞款及中怪朗贷款变化趋势对比(2008.1-2012-6)中檯類货取/各项贷啟塔逼图2:国内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变化特点(2008.1-2012.6)金毗机拘短期赞款及中怪朗贷款变化趋势对比(2008.1-2012-6)中檯類货取/各项贷啟塔逼单仏«0.0250.020.0150.010.0050-0.015■0.0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2012.7),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围绕着其均值9009.46(亿元)上下震荡。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波动幅度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特点,我们采用了标准差对比的方法,即,将上述统计区间分为两个对比组,1组为2008年1月-2012年7月(长期),2组为2010年1月-2012年7月(短期),两者间标准差对比值为:8321.951:9964.358,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确认,近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波动率确实较此前有所增加,即,金融机构存款的稳定性趋于弱化,如图3所示:图3:国内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变化趋势(2008.1-2012.6)l/v国内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变化趋势图3:国内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变化趋势(2008.1-2012.6)l/v国内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变化趋势(2008.1-2012.6)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单桂;亿云3500030000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二)数据预处理及统计分析如上所述,通过上述初步分析,我们发现,金融机构在贷款结构上呈现出信贷短期化的趋势;在存款方面,呈现出稳定性趋于弱化的特点。以下,我们将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对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为了对造成信贷短期化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将短期贷款作为因变量,其次,在以短期贷款为因变量的模型中,我们将存贷比、贷款利率及活期存款三个因素作为其主要外部变量,最后,再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对上述外部变量间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此相同,为了对造成存款稳定性弱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建立了以新增贷款为因变量,以利率、存贷比及活期存款占比为自变量的VAR模型,并通过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上述影响进行分析。1、数据预处理及模型选用建模前我们首先对相关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通过ADF方法对上述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上,其水平值都不能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为非平稳数据。但对上述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后的检验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上,其都表现出平稳性。因此,我们将上述各项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后进行建模。在模型选择上,我们选用了VAR模型,VAR模型的优点在于无需事先区分变量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可以较好地描述变量间的互动关系,以下我们分别建立了以短期贷款及新增存款为因变量的VAR模型。2、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的目的是要将系统的均方差分解为各个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可以分析各个变量对测试变量波动造成的贡献比率。以VAR模型为基础,表2及表3中给出了以短期贷款和新增存款为因变量的方差分解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对短期贷款的方差分解的结果(2008.1-2012.7)
对短期贷款的方差分解时期S.E.存贷比贷款利率活期存款11613.0973.9247300.0150550.0000002654.24410.076020.3166300.12483431739.65416.609300.3166360706617斗1758.16716.490610.3191811.42537651761.73516.453460.52S0531.50433061763.36016.665330.54S0381.04345571769.55016.6951605950221.04993681771.02016.766600.6175551.38016091772.20916.780740.6230211.934662101772.33516.781900.6245181.935372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在金融机构短期贷款的外部影响因素中,存贷比对其影响的比重为16.78%,与此对照,活期存款及贷款利率对其影响的比重分别为1.93%及0.62%。因此,从长期来看(10期),在金融机构短期贷款的外部影响因素中,存贷比的影响最大,活期存款次之(见表2及图3)。图3:对短期贷款影响因素的方差分解结果(2008.1-2012.7)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在短期贷款的外部影响因素中,存贷比是其主导因素。与上述分析方法相同,我们可以得出以新增存款为因变量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表3:对新增存款的方差分解的结果(2008.1-2012.7)对新増存畝的方差分解时期S.E.存贷比利率活期存款占比15999.60310.373950.0000000.0000002020.3295.S055U713532205.06980830633.9769.9900723.22229911.83063斗10038.448.2954923.3053558.921652511052.797.0647633.29414910.67694611367.328.5906023.42013313.23908112103.338.0533633.49940911.63095812679.077.4075463.35395712.32335912359778.2349323.40675113.530701013317.2279389923.49642412.66619对上述方差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金融机构存款贷款的外部影响因素中,根据影响贡献率的高低,可以排列如下:活期存款占比(12.66%),存贷比(7.94%),利率因素(3.49%)。因此,可以认为,在金融机构存款的外部因素中,存贷比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见表3)。三、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实证及统计检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由此给出相应的建议。首先,金融机构存贷比近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上述趋势反映出突破贷存比束缚是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需求;另外,存贷比指标是造成金融机构信贷结构短期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同时,存贷比指标也是造成金融机构存款稳定性趋弱的重要因素。1、存贷比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如上所述,在上述区间(2008.1-2012.7),金融机构存贷比在64%-70%间震荡,但在近期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如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间,贷存比保持在67%-69%相对较高的水平,尽管其距75%的监管上限还有一定的距离,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奔跑的鸵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山东科学技术版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胸引管护理操作流程
-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4山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学画写意花卉-梅花》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美术上册
- 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
- 7 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 14《庆元旦迎春节》教学设计设计2 鄂教版
- Module4 Unit2 What's the matter with Dami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4年电子商务师真题试题及答案
- 撬装式承压设备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绪论-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实训
- 2025-2030中国免洗护发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优化算法解析》 课件 第6章-基于群智能的智能优化算法
-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真题2024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红岩》中考试题(截至2024年)
- 驱动桥桥壳设计
-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 3华为IPD流程指南第3.0版(总15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