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1页
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2页
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3页
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4页
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疾病1、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囊尾炎、急性肠梗阻2、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肝

炎、暴发性痢疾3、内科疾病:肝硬化腹水、渗出性胸膜

炎、老人、幼儿及孕妇产后便秘等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页二、共同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刺激性泻下:化学性刺激:大黄、巴豆容积性刺激:芒硝润滑性泻下:火麻仁、蜂蜜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页2.利尿以峻下遂水药为表现突出

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等都有较强利尿作用,大黄蒽醌有轻度利尿作用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页3、抗病原微生物

●大黄、芦荟: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抑制:各种致病菌,一些真菌、病毒及阿米巴原虫●商陆、芫花、番泻叶、巴豆抑制: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痢疾杆菌及一些皮肤真菌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4页4、抗炎作用

大黄和商陆都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早中期水肿及后期肉芽组织增生

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5页三、惯用试验方法(一)肠管运动在体试验法1、炭末排出时间测定法和排便频度试验2、肠推进运动试验(1)小肠推进试验(2)大肠推进试验(3)酚红排空定量测定试验3、在体肠道平滑肌试验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6页(二)肠管活动离体试验法(三)泻下药致泻机理研究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7页大黄一、概述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主治: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8页主要成份1、蒽醌衍生物结合型蒽苷(蒽醌苷,双蒽酮苷):泻下游离型蒽醌(大黄酸,大黄素):抗菌2、大黄多糖、鞣质,没食子酸等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9页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药理作用

(1)泻下有效成份:结合型蒽苷、番泻苷A作用最强作用特点:泻下作用与炮制相关

寒积便秘无效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0页泻下机制结合型蒽苷小肠大肠口服

大部分肝脏小部分

苷元转化细菌水解苷元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1页结合型蒽苷未经小肠吸收直达大肠,在β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成苷元,苷元刺激肠粘膜及肠壁肌层神经丛,促进肠蠕动而泻下大黄酸抑制肠平滑肌Na+-K+-ATP酶,抑制Na+及水份吸收使溶积增大而泻下大黄蒽酮含有拟胆碱样作用,可兴奋场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而加紧肠道蠕动部分大黄原型蒽苷自小肠吸收后,经肝脏转化还原成苷原,再由血液或胆汁运至大肠而发挥其泻下作用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2页大黄“泻剂结肠”作用炮制方法可影响大黄泻下作用研究发觉,泻下作用,生大黄比酒炒或醋炒大黄作用强。泻剂结肠:指大黄用久了,反而会引发便秘机制:a长久服用大黄,可引发肌间丛神经Cajal间质细胞变性,使肠肌电活动紊乱,不能发挥其“原始起搏位点”作用,造成肠蠕动减慢b大黄中含有大量鞣质,含有收敛止泻作用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3页保肝利胆作用:保肝1)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2)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繁殖3)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改进微循环利胆:促进胆汁分泌、疏通胆管、促进胆囊收缩、松驰奥狄氏括约肌。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4页保护胃粘膜

1)促进胃粘膜PG合成2)抑制胃酸分泌3)抑制幽门螺杆菌抗急性胰腺炎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5页利尿、改进肾功效

1、利尿有效成份:大黄素、大黄酸。作用机制:抑制肾脏髓质Na+-K+-ATP酶,Na+重吸收降低,排出增加。

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6页2、用于尿毒症(氮素血症)(1)泻下作用对尿素原料―Aa吸收降低;(2)Aa合成蛋白质肝肾组织合成尿素;(3)抑制肌蛋白分解,血中Aa浓度下降;(4)促进血肌酐(BCrea)和尿素氮(BUN)排出;(5)抑制肾代偿性肥大、缓解高代谢状态。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7页1、止血有效成份:儿茶素、没食子酸。作用机理:1)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粘附;2)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量,缩短凝血时间;3)降低抗凝血酶活性;4)降低纤溶酶活性,加速血液凝固;5)收缩受损局部血管。

对血液循环系统影响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8页2、改变血液流变性1)大黄可升高血浆渗透压,组织水分向血管转移,血液稀释,血液粘稠度降低,改进微循环障碍;2)服用大黄后可见全血粘度降低,RBC压积降低。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9页抗菌抗病毒

有效成份:游离苷元作用特点:为广谱抗菌药、常见致病菌有效。对流感、乙肝、孤儿病毒等有效;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涤虫,血吸虫以及钩端螺旋体有效。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内生物氧化酶系统,抑制细菌代谢、抑制细菌核酸、核蛋白合成;诱生干扰素。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0页解热

1)降低中枢致热介质:降低PGE、CAMP;2)抑制Na+-K+-ATP酶活性,降低ATP生成,降低产热。中药药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1页抗炎对普通性炎症早、晚期都有效其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关

1)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降低P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