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新闻写作课件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新闻写作课件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新闻写作课件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新闻写作课件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新闻写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绍忠二0一0年九月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下新闻写作一、改革开放环境下的新闻写作二、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改革开放环境下的新闻写作●新时期的文化启蒙,外国文化的输入,传统文化的回寻与渐温,新闻写作语境的多元,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Ⅰ含义深邃语言简短都富有中国传统色彩这些新闻评述

改革开放环境下的新闻写作●2、“士”文化的丰富内涵Ⅰ

2、“士”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士文化,士是精神支柱,社会脊梁。中国自古重士。当今社会呼唤新时代的志士仁人。

2、“士”文化的丰富内涵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2、“士”文化的丰富内涵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士,尚志。古人言: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3、新闻写作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节目,台湾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江岷钦的评述与答客问

问,你为何如此博学智慧——我姓江,偶尔“江管初花”,终会“江郎才尽”。(粱,钟嵘《诗品》江淹梦美丈夫郭璞,璞云: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世传江郎才尽。)

论台湾世情——过去的社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今天的社会:金石所至,精诚为开(汉,王充《论衡》“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后汉书,广陵思王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政客拿到权力之前:人穷志不穷政客拿到权力之后:志穷人不穷中国传统文化漫谈Ⅱ中国传统文化漫谈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Ⅱ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

六经(五经)——十三经——诸子——经史子集《易》和《周易》《周礼,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夏《易》,《归藏》商《易》,《连山》、《归藏》皆失,独《周易》存,又称《易》、《易经》。《周易》是古经,它是独立的,包括卦名(六十四卦名),卦(六十四卦象,六爻一组的排列),卦辞(对卦的陈述),爻辞(每卦六爻,每一爻都有说辞)。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彖》——对卦的裁断,对卦的总体说明。《象》——对卦,对爻的解说,突出其象征意义。《文言》——对《乾》《坤》二卦的论述。此二卦是六十四卦的门户,故,特加说明。《系辞》——对易经的总体论述。经文的基本意义,原理,功用,起源,筮法,成书年代等等。篇幅长,故分上下。《说卦》——专说八卦的象征意义。八卦是六十四卦的基础。《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序的意义,内在关联,各卦卦名的深刻含义。《杂卦》——杂说各卦的意义,两卦对应着讲。

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易的传文,是战国之后的文字,甚至还有汉人的成分,已经完全脱离易经古经的占卜本意,是儒家借以宣扬自我主张的载体,传文里也有老子的一些观点。我们今天许多耳熟能详的话,多在其中。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的《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的《象》辞。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言》

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书》和《尚书》六经之说,始自《庄子,外篇天运第十四》孔子向老子述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朱自清说出《荀子,劝学篇》有误。庄子书,多后人参伪其中。《书》汉时称《尚书》,尚,上也。上古之书。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才有《书经》。

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尚书》——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史。记言比记事容易。中国最早的书,多是记言的。由记言向记事,是一个发展。《尚书》记虞舜、夏禹、商、周四代的号令、讲话;小部分是君臣间告诫的话。古时称为“誓”(军事命令)、“诰”(上对下的号令)、“命”(君对臣的话)、“谟”(mo,计谋,谋略)等等。有当时记的,也有后代史官追记的。《史记,儒林传》说,伏生独壁藏之,汉定,伏生求书,亡数十,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间。

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礼》和“三礼”《仪礼》、《周礼》相传是周公所作,但,后人研究认为实为战国产物。“记”,是对经的解释,“传”也是如此,都是解释。《礼记》是汉武帝时戴圣编的,有礼类,学类,政类,共四十九篇。学类里有《学记》、《儒行》、《大学》、《中庸》等。《仪礼》讲周代的礼仪,传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本是说明解释《仪礼》的,后来独自成书。《周礼》讲周代国家政治制度和机关人员编制。分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记。(工程,制造,工匠,工艺,管理与操作。)

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乐》,并入《礼》,六经变五经。《春秋》和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粱传》)春秋——古代史书通称。古时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两季举行,记文中多以春秋为记。如,某某年春如何如何;秋如何如何;如是即以“春秋”代表“史”。传下来的史书只有《鲁春秋》,于是《春秋》又指鲁史。

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

传说孔子编了《春秋》,《史记,孔子世家》也采了此说,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但,近代有研究者认为《春秋》乃鲁国史官所修的信史,孔子不曾插手。孔子时史官制度已十分完备,此言也有一定可信度。《春秋》记鲁隐公元年——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共242年历史,后世又称此间为春秋时代。

1、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由来《诗》又称《诗经》、《诗三百》、《三百篇》。十三经——三礼,三传,诗书易,论孟孝,尔雅。汉立五经,唐加至十二经,宋又增《孟子》,至明推称十三经。诸子——孔子,孟子,老庄管商荀韩非等经史子集——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漫谈2、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吸收Ⅱ

2、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吸收

做读书人,用传统文化“润身”“淑世”(淑,清澈;善良)。“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翰林出身,著名学者,商务掌门人张元济)。只有接触深刻的思想,才会触动深刻做人做事的冲动;只有接受深刻的思想,才会培养深刻的识见;有了深刻的思想和识见,才会产生深刻的概括力和表现力。

2、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吸收

多读书,讲话才会强有力。高尚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力量;就像自由,民主,正义,公平,这些现代化了的“仁义”的精神,它确实比太阳更有光辉。

2、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吸收

《晋书,胡威传》胡威,父质。质以忠清著称,仕魏荆州刺史。质为荆州,威自京都(洛阳)定省。家贫,无车马童仆,自驱驴单行。每至客舍,躬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侣进道。既至,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父赐绢一匹为装,威曰;“大人清高,不审於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於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赠绢与都督,谢而遣之。后,因他信而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

2、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吸收

武帝语及平生,因叹其父清,谓威曰:“卿孰与父清?”对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为胜耶?”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熟读精思,优游涵泳,潜移默化问与学——中国的学习是“问学”之学。

2、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吸收

《易,文言》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马一浮先生:学必资于问,不学则不能问。

2、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吸收

朱子论读书——观书必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书,董遇传注引魏略》)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摑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

2、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吸收

昔陈烈先生苦无记性。一日,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以收放心;却去读书,遂一览无遗。今且要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