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九_第1页
09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九_第2页
09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九_第3页
09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九_第4页
09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10模拟题(九)一、判断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2.相对于螺旋式编排教材,直线式编排教材的优点之一是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结构相统一。 ( )3.一般来说,听觉型学习者比视觉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优。 ( )4.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过程,就是完成教师专业化的过程。 ( )5.在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调查法的突出优点是能有效验证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 )6.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自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 )7.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认

2、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构成的集合体。 ( )8.相对于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更能反映教育起源的本质。( )9.编码系统和统觉团都属于个体的认知结构。 ( )10.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65小题,每小题1分,共65分)11.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2.“性恶论”最早是由( )提出的。A.孟子B.孔子C.董仲舒D.荀子13.“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孔子B.柏拉图C.夸美纽斯D.维果茨基14.1903年,( )出版了著作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A.华生B.

3、斯金纳C.桑代克D.杜威15.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A.望而生畏B.谈梅生津C.见风流泪D.尝梅生津16.冬天从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儿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A.感觉的对比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觉的后效17.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8.一些人主要利用身体内部的知觉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那么他们所具有的认知方式为( )。A.场依存B.场独立C.辐合性认知D.发散型认知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20

4、.学生看小说时,头脑用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21.符号学习属于( )。A.机械学习B.事实性知识性学习C.态度学习D.价值学习22.“时间就是生命”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分类体系中属于(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2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所强调的影响学习的因素是( )。A.知识和兴趣B.兴趣和努力C.兴趣和情感D.情感和努力24.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的教育理论是( )。A.人力资本理论B.筛选理论C.劳动市场划分理论D.社会化理论25.有位

5、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11+3*7=?时,还是把11与3加起来再乘以7,这是受( )影响表现。A.定势B.逆向迁移C.正迁移D.水平迁移26.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近期由于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B.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C.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D.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27.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于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 )。A.逆向工作B.简化计划C.手段-目的分析D.算法28.当一个人

6、的外表具有魅力时,其他一些外表之外的特征往往也被肯定,这是(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29.所谓( )是指先前加工活动对随后加工活动所起的作用。A.气氛效应B.启动效应C.典型性效应D.首因效应30.一测验多次实验后所得分数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A.难度B.效度C.信度D.区分度31.心理学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 )。A.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首因效应32.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 )。A.发展性B.针对性C.普及性D.全面性33.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7、D.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34.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直线职能型B.职能型C.直线型D.委员会组织型35.(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投入到教育领域的人、财、物力的总和。A.教育投资B.教育财政C.教育经费D.教育成本36.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当的是( )。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的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B.其手段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D.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37.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或测验,以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被称为(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

8、价C.配置型评价D.总结性评价38.“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个别差异性C.顺序性D.不均衡性39.“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41.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42.早晨的学习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那一项的干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4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

9、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44.经常思考“教学内容是否得当?”等这样一些问题,这是老师处于发展的( )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景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45.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 )。A.2500年B.2000年C.1500年D.1000年46.“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7.“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此观点是(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辐合论4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

10、,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9.“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51.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52.“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5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11、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54.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5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56.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

12、度称为(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57.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5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9.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60.“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61.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

13、为了引起学生的(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分散注意62.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63.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B.不适应表现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64.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 )。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65.教授概念时,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和方式变更非本质属

14、性,保留并揭示本质属性的形式称为( )。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66.从学生学习的外因分析,“厌学”的最大原因就在于( )。A.学生身上B.教师身上C.家长身上D.班主任身上67.“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定法68.“君子之教,喻也”说明教师讲授的语言应有( )。A.逻辑性B.科学性C.感染性D.关联性69.对中小学学生学习影响最大的、最直接的非智力因素是( )。A.人生观、世界观B.性格、气质C.情感、意志D.动机、兴趣70.创设情境的形式主要包括( )。文字材料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形声色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A.B.

15、C.D.7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7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73.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

16、发相结合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74.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A.先进的教学观念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7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多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7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学生学的心理活动B.教师教的心理活动C.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D.一

17、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77.根据知觉的认知理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知觉过程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B.知觉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C.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D.知觉是直接从环境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78.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家庭B.学校C.社区D.同伴群体79.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一条教育规律,没有一条真理是可以对一切儿童绝对适用的。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A.示范性B.系统性C.复杂性D.创造性80.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关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下列描述不

18、正确的是( )。A.动机越低效率越低B.动机越高效率越高C.动机过高效率反而会降低D.动机适中效率中等81.关于班主任协调与其他科任教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A.班主任必须与科任教师团结协作B.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老师沟通本班学生的情况C.班主任应经常听取科任老师的意见D.班主任应邀请科任教师参加指导班级活动82.学校中教师的权利包括( )。A.教育教学为主B.获取报酬C.爱护学生D.参与教育管理83.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的阶段包括( )。A.松散期B.同化期C.凝聚期D.形成期84.教育史上有这样一种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

19、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持有内在一致性B.是一种教育外铄论的观点C.是行为主义者的教育观念D.夸大了教育的作用85.主张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和心理家是( )。A.杜威B.赫尔巴特C.凯洛夫D.卢梭86.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包括( )。A.语言智能B.逻辑智能C.空间运动智能D.音乐智能87.关于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B.提

20、出了“产婆术”思想C.认为“真理在对话中产生”D.与柏拉图是师生关系88.下列哪些观点是陶行知的主张( )。A.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B.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C.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善人D.教学做合一89.当刺激刚刚达到阈限值的时候,即使我们十分注意,也会觉得刺激时隐时现,时强时弱,呈现出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动摇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起伏90.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再学习英语字母“A,B”的书写,将出现(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四、不定项材料分析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对于新教

21、师,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自以为了解了课堂,毕竟已经在学校生活了17年。然而只有真正地站在讲台上,我们才会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到底有多复杂。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职业中一个未被充分认识到的艺术之一课堂管理。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还算顺利,我和学生一起先分析了课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强调他们要礼貌待师,并且彼此要礼貌相待。我清楚地记得10月末的一天,在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讨论一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学生们根本不听我的招呼,我连说几次,没有丝毫效果。我就一直催促,情况仍旧如此。直到我的指导教师走进教室,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才得以制止。在我随后的教学中,这种情况仍然照旧。我的指导教师对我说,他会坚定

22、地站在我这一边。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指导教师继续观察课堂并对我予以帮助。我对班级管理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并讲了我的新的规则要求。那天,我的指导教师说,我有些太婆婆妈妈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对他们进行严格控制。对于犯错误达到两次的学生,我罚他们放学后留校15分钟。我在学生中失去了信任,我被彻底孤立起来。此后不久,我的大学老师来听课,也许那天是节日的缘故,我的心态比平时放松得多,课讲得很精彩,并且学生们也很为他们那天在课堂上的一些发现欣喜不已。我被他们围在中间,突然意识到我这种教学方式比管教的方式好得多。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题。91.案例中的新教师课堂管理中没有做到( )。A.了解学生的需求B.建立积

23、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C.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D.建立教室常规92.课堂管理的目标是( )。A.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B.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C.帮助学生自我管理D.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常规93.课堂管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与班级的状况,而班级的状况又包括( )。A.班级规模的大小B.班规C.班风D.学风94.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将课堂纪律分为(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95.( )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不断成熟的标志。A.任务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模拟题(九)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解析】出自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解析】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螺旋式从学生经验出发,同学科逻辑相结合。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结构相统一。3.【解析】听觉型和视觉型是学习风格的差异,二者并无好坏优劣之分。4.【解析】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5.【解析】教育调查法只能说明教育现象之间有某种关联,

25、却不能肯定而可靠地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可以有效验证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6.【解析】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7.【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指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师个人思想和教师职业行为中表现出的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教师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信念(信)、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习惯(行)等构成的集合体。8.【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9.【解析】统觉团、认知地图和编码系统都是认知结构

26、。10.【解析】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因此,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二、单项选择题11.A【解析】略。12.D【解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13.D【解析】略。14.C【解析】略。15.B【解析】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16.B【解析】略。17.A【解析】略

27、。18.B【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19.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这两句话意在强调评价时的基准,属于相对评价。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即客观标准,评价时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来判断优劣的评价。因此答案为A。20.C【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

28、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题干中学生通过看小说文字来想象活动,属于再造想象。21.B【解析】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理信息、词汇、图标等的学习。22.A【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故选A。23.C【解析】这句话意思是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强调的是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24.B【解析】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

29、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25.A【解析】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26.B【解析】题干描述属于努力归因,努力归因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27.C【解析】略。28.B【解析】认为一个人某一方面具有某种特征就认为他方方面面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属于晕轮效应。29.B【解析】启动效应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内隐记忆的体现。30.C【解析】略。31.C【解析】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

30、,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32.C【解析】略。33.C【解析】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34.A【解析】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在纵向上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州、盟、省辖市)、县(县级市、旗)、乡五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横向上,每一级教育行政机构又有不同的设置,并具有不同的职能。35.A【解析】略。36.C【解析】略。37.D【解析】教学评价有多类,其中根据教学评价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

31、施,而总结性评价一般在一门课程或者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38.B【解析】略。39.C【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为学记中的内容,意为: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告诉学生。是启发原则的体现。40.D【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是教学过程的本质。41.B【解析】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形式,而非过程。42.A【解析】早上学习没有受到先前材料的影响,所以没有前摄抑制。43.B【解析】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领会知识的中心是理解教材,所以也可以说理解教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44.B【解析】“

32、教学内容是否得当?”类似的问题时属于关注学生的学习上,所以处于关注情景阶段。45.A【解析】人类最早的学校是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的宫廷学校。46.C【解析】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出自论语子罕。47.A【解析】这个观点是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霍尔提出来的。这是一种遗传决定论的观点。48.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案例中老师利用了学生生活中“分馒头”的实际生活经历作为其学习理论知识(数字除法)的背景,属于理论联系实际。4

33、9.C【解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50.A【解析】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案例中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属于情感陶冶中的环境陶冶。51.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52.A【解析】出自战

34、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53.D【解析】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54.B【解析】恐怖症包括: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等三类,案例描述为社交恐怖症典型特征。55.C【解析】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而12-18岁的青春期阶段的危机冲突就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56.A【解析】产生于19世纪6

35、0年代的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它的出现,适应了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被誉为20世纪教育界哥白尼式的变革。57.C【解析】皮亚杰根据以他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其他学科有关认识论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关于认识论的理论。它试图以认识的历史、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为根据来解释认识,特别是解释科学认识。58.C【解析】原文出自于荀子劝学,原文的大意为:干国、越国,夷族和貊族的孩子,生下来时而他们的哭声是一样的,他们长大后却习俗不同,这是因为后天的教化使他们这样的。59.B【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

36、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60.B【解析】“拔苗助长”、“陵节而施”大意均是不按照人的身心发展顺序进行教育,故违背了顺序性。61.B【解析】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教师的声音抑扬顿挫对于学生来说属于意料之外无目的客观刺激,由此引起的注意没有目的也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属于不随意注意。62.C【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具体包括计划、监视、调节

37、三种策略。63.D【解析】问题行为是指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64.A【解析】大小恒常性指的是,物体离我们近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要大于物体离我们远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但我们实际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会因此而改变。65.C【解析】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66.B【解析】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效率低下,满堂灌,课后为了

38、补救,不顾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味拖堂、加课,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无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出现厌学心理。67.B【解析】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属于陶冶教育法。68.C【解析】“君子之教,喻也”出自学记大意是:好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和诱导。也就是富于感染性,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学习,参与教学,在此处与启发性近似同义。69.D【

39、解析】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70.C【解析】创设情境的形式主要包括:文字材料情境:用文字、图表、数据、史料、新闻等,展现、陈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作为学生学习的事实依据;语言描述情境: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等方式,展现、描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境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导向作用;形、声、色情境: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现与教学内容相关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问题情境: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相关探究性问题,明确探究目标;实验情境:

40、通过学生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为载体引出要研究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等。71.A【解析】新课改下的教师观为: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只有A描述正确。72.B【解析】教育的永恒性意思是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73.D【解析】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这要求教育者

41、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74.B【解析】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应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75.D【解析】新课程提出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这一具体目标,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新课改的核心目标。三、多项选择题76.ABC【解析】略。77.ABC【解析】吉布生的直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觉是从刺激模式中直接提取有效的信息,但他的理论遭到认知心理学家的反对。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知觉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知觉不是由输入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当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