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研究对MTI学生的启示_第1页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研究对MTI学生的启示_第2页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研究对MTI学生的启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研究对MTI学生的启示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研究对TI学生的启示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一大高潮。据统计,自1582年至1773年,共有352种西方著作翻译到我国,其中天文学类71种,数学类20种1。在西学译著中,?坤舆万国全图?、?几何本来?、?同文算指?、?泰西水法?、?火攻挈要?、?远西奇器图说?等被邹振环选入?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有以下特点:一、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是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的产物。受当时历史的影响,为了殖民地的扩张,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作为中国耶稣会士的首任会长,利玛窦理解到这种情况并觉察士大夫阶层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后,便

2、开始学习中国古代经典巨著。1601年初他到北京朝拜神宗,贡品有报时钟、?万国图志?、天主经、西琴、珍珠镶嵌的十字架。神宗及其称赞,给予他优厚待遇。这样他建立起了教堂,开始与中国士大夫合作开始传教活动。徐光启在论及?崇祯历书?编译工作的奏折中说:臣等借西洋诸臣之理与数,西洋诸臣又借臣等之言与笔,功力相倚,不可相无。而从利玛窦记述自己与徐光启合译?几何本来?中的一段文字:徐太史先生来,太史既自精心,长于文笔,先生就功,命余口传,自以笔受焉。我们可看出?几何本来?这样的科学著作由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录而成。除了上述的合译方式外还存在以下一些中外人士合译方式:?同文算指?、?圜容较义?:西海利玛窦授,

3、浙西李之藻演;?浑盖通宪图说?:利玛窦口授,浙西李之藻振之演,漳南郑怀魁辂思订。二、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不具备翻译的专业性众所周知,一所好的翻译机构应该具备专业的翻译人员,完善的翻译理论,广阔的翻译内容。明末清初,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第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一个科学翻译机构,在这里,徐光启和李子藻,李天经等人以及一些传教士共同编译了大量的西方天文学历书,图表。但受當时历史的影响,首先就其翻译内容而言,虽然内容多,举凡天文、历算、地理、数学、医学、音乐、建筑,斑驳陆离,目不暇给2。但为了投帝王和官吏所爱,所翻译的核心是天文学,历法和数学,其他方面涵盖的较少;其次就翻译思想而言,主要是徐光启的翻

4、译思想: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以及李子藻所言的创译思想。尽管他们的翻译思想有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没有上升到系统翻译理论的境界;最后就翻译专业人士而言,参与这次翻译活动的人员西方主要是传教士,而东方主要是士大夫。他们在翻译之时根本就不具备如今专业翻译人员的条件: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理论经历,结实的双语知识以及灵敏的翻译策略。三、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局限性明清之际,虽然在西学东渐进展的过程中,东学西渐也逐渐开展。由于明清之际的翻译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进展的。传教士引入科学文化知识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和宗教目的,并且传入之后是在社会的上层文人学者中传播。这在知识的本身和产生的影响上都有很大局限,

5、这种局限使已经传入的知识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只是在天文,数学和地图方面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明清这次翻译高潮并没有在全国自上而下形成气候。四、明清科技翻译对当今TI的启示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科学鼻祖徐光启。他是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与李子藻,杨廷筠并称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他和传教士翻译了许多文献例如?几何本来?,?测量法义?,译作质量惊人,所译的几何本来受到梁启超美赞。徐光启是能救明朝不亡的人,修历、造炮、练兵全靠他,他去世后,明朝就没救了3。徐光启的精译与他的反复推敲,好学的学习精神以及为富国强兵裨益民用的爱国精神息息相关。徐先生的儿子徐骥在?文定公行实?中对父亲有

6、这样一段评述:考古证今,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他强国富民的愿望使得他在农业、军事、天文等方面有着深沉的功底。另外他获得的成就与他的勤奋不辍严密联络。张薄在?农政全书序?说到:公精默好学,冬不炉,夏不扇。予在长安亲见公推算纬度,昧爽细书,迄半夜乃罢。这种勤奋精神使他在几何本来里的三角形对角直角钝角等中文数学术语,不仅沿用至今,而且还影响了日本等国的相应译名。晚年编写崇祯历书时,即便卧病一个月也力疾倚榻,长官隶属。徐先生的翻译思想力争超胜,因此徐光启当年所取翻译策略也颇值得借鉴。在1631年上奏的?历书总目表?中,他曾说:翻译既有端绪,然后令甄明?大统?,深知法意者,参详考定,熔彼方

7、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好一个熔字!它一下便把所谓的信译甩开老远。顺便提一句,即便对盖世钜典thegreatesttextbkeverritten?几何本来?的翻译,徐先生在也没有唯原文是从,不仅改了书名,正文中也有操控情况,如第1卷界说三十六那么及第5卷界说十九那么。译作流行的因素除了有翻译方法,翻译策略,文字境界,原文潜质外还有受众根底,徐先生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声誉,也在于他翻译的选材。他选材注重实用,1612年,徐先生与熊三拔合译?泰西水法?,这次翻译恰如别人所述:他翻译时,是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根底上,选择其中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或确实属于先进方法者,经过制器和试验,才编译入书的。被本书誉为巨人的一代、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们以及他们的中国朋友们造就了两大文明第一次全面碰撞、交流和互相汲取营养。当今TI专业学生应该像徐光启先生那样,在科学技术认真研究的根底上从事科技翻译活动。徐光启在科技翻译活动如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