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情景导入】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洞人!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技术?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结合的氏族)【合作探究】【小结提升】远古人类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社会组织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巩固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教学目标能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么?半坡居民距今时间生活地区房屋类型主要农作物家畜种类生产工具手工业问题1: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有什你的观点?问题5:这说明人类与自然的什么关系?问题2:从北京人、山顶洞人到河姆渡人、半坡人说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2.兴起区域3.标志4.意义【课堂小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板书设计】1教学目标【学习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学习难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远古的传说活动2【讲授】远古的传说知识点1炎黄联盟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 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知识点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炎帝种植五谷制作陶器黄帝制造船只学会煮盐教民通商炎帝种植五谷建造宫室制作陶器黄帝制造船只教民通商分组讨论探究2:你认为这些神话传说有哪些可信?哪些又带有神化色彩?从中我为咱们回忆下前节课的内容,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已经证实了生活在距今7000到6000年时间的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已经学会制造乐器、制造陶器等等了对吗?所以这部分传说还是可信的吧?但是把所有的发明都说成是炎黄帝等几个人的发明,是不是就带有神化的色彩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古传说带有些神化、虚构的成分,但其中也蕴藏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吧?那靠什么方式来印证传说中的这些史实呢?对,考古发掘。通过考古发掘出的遗知识点3尧舜禹的禅让 叫做“禅让制_”_(图解禅让制)那尧舜禹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才能被推举治水的故事。有谁想要说说?等)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通过民主推举部落联盟吧?那现在现学现用,我们今天所讲“禅让制”对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建活动3【活动】远古的传说黄帝制造船只活动4【练习】远古的传说知识点1炎黄联盟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次战役是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阪泉之战D.巨鹿之战知识点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2.“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A.炎帝B.黄帝C.伶伦D.嫘祖A.伶伦B.炎帝C.黄帝D.大禹知识点3尧舜禹的禅让A.世袭制B.禅让制C.民主制D.分封制A.尧舜禹B.禹尧舜C.舜尧禹D.尧禹舜活动5【测试】远古的传说第3课远古的传说1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2下列关于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教民开垦耕种②种植五谷③制作乐器琴瑟④建造宫室⑤制造船只⑥创造文字联盟首领的产生办法称为()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4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A黄帝D炎帝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右边图1反映的是B.精卫填海C.后羿射日D.夸父逐日6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C.舜D.禹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9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额部落联盟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联他发明养蚕缫丝10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11“华夏儿女政通人和俱兴奔腾三江六川,炎黄子孙国强民盛两旺驰骋五湖四海。”这副对联中暗示华夏族的主体是()①炎帝部落②蚩尤部落③黄帝部落④尧部落①②B.李冰C.王景D.郦道元A.历山的舜王坪B.芮城的大禹渡C.临汾的尧庙参考答案:炎黄部落在逐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后。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电视剧的人物?你知道电视剧《封神榜》是取材于历史上哪一个事件吗?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新知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授新课)(1)夏朝的建立(1)概括夏朝的基让学生理解夏(2)世袭制材料研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3)国家机构的设置②动脑筋: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4)二里头文化(5)夏朝灭亡本情况。(2)思考问题,回答问题。①理解夏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含义和国家机器的作用。②讨论思考并作答。(4)学生讲解二里头遗址文化。(5)思考问题,回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为下一步内容的理解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面?2.商汤灭夏(1)为什么商汤能够灭夏?(2)后世为什么把商朝称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3)展示材料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历史信息?(1)夏桀追求个人享乐,荒废了朝政,压迫百姓,失去民心。商汤任用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是商汤成就伟业的得力助手;商汤联合周围小国部落,讨伐夏桀,顺应民心。城迁到殷(河南安阳),乱、洪水、政局动荡、占卜迷信、外族入侵、自然环境的恶化等。(3)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历史思维;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3.武王伐纣周部落是如何强大起来?武王伐纣为什么取得胜利?得到什么样启示?学生回答问题。胜利的原因:商汤和周武王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启示:昏君误国。统治者要勤于政事,任进一步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用贤者,爱惜民力。4.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①提出问题:西周统治者怎么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②展示《分封制示意图》,讲述分封制的内容和目的。③展示动画《周初形势图》,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和作用。展示图片《烽火戏诸侯》,让学生理解西周灭亡的原因。(1)①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分封制。内容和目的。(2)观看视频,感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意义。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课堂总结都城开始时间灭亡时间开国君主重大事件清晰地掌握本课的知识脉络。阳城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禹世袭制商朝殷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纣盘庚迁殷武王伐纣镐京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武王幽王分封制国人暴动巩固练习1.将夏朝作为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开端,根本原因是()A.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C.夏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朝代D.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史书上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回答问题。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心B.商国的制度比夏国民主C.夏国的奴隶制远比商国残酷D.商汤伐夏是反压迫的正义战争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A.周天子的亲属B.功臣C.先代的贵族D.归附的部落首领参考答案:中考链接回答问题。目,巩固知识。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原原始社会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课后作业“助纣为虐”这个成语说的是商朝己的妃子,对她言听计从。因此,后人色。历史上因此也将所谓妲己“助纣为虐”作为“女人是祸水”说法的例子之学生讨论,完成作课外知识,吸取商朝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发展商朝巩固统治分封制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视频,感悟其的艺术特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增强探究新知(授新课)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第一段,概括出青铜器在夏商周的发展历史。(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一猜,图中的青铜器的实用性是什么?出现。②夏朝:种类增③商朝:灿烂时期。④西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盛饭器;爵——饮酒器。什么历史信息?(3)青铜器的制造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水平。想一想,青铜器用什么材料铸造?你们见过一模一样的青铜器吗?为什么?教师总结: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②青铜制造业的特点: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③阅读材料,回答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3)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悟青铜器的辉煌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青铜理解青铜器制作方法。2.甲骨文记事发现了一件青铜器,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故事会活动与探究提出问题,由其他同学帮助他解决问学生讲述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故事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活动与探究们思考一下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什么样的关系?(游戏:将事先准备好的5个甲骨文和5个对应的现代汉字制成的10张小卡片,分发给10个同学,请他们分别找到各自对应的同学。)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他们的配对是否正确?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回答问题。通过游戏,使学生理解掌握我国训练辨认甲骨文的能力。课堂总结青铜器青铜器与商文化甲骨文甲骨文学生系统掌握本课知识结构。巩固练习1.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2.学者们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是因为它()A.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B.已经出土十五万片以上C.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构字形式D.已识读出单字一千多个3.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风格的巨鼎是()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C.青铜树D.四羊方尊参考答案:回答问题。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基础知识。2.C中考链接(2014年云南卷)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D.甲骨文参考答案:D熟悉中考题目。课后作业青铜是古代劳动人民有意识地将铜与锡或铅配合而熔铸成的合金,因为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青铜作为合金,熔点较纯铜低,是古人容易控制的。就硬度来说,青铜比纯铜高,古人可以根据器类对硬度的不同要求,适当的调整铜锡比例,造出各种实用的器物。熔化的青铜流动性好,浇铸时无孔不入,在冷凝时体积略有增大,凝成满范,气孔少,容易得出锋利的刃口。而且,青铜具有化学的稳定性,不易生(1)了解了青铜的这些特点,你认为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有哪些优点?(2)它对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学生讨论做作业。培养学生比较么作用?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国因何得名?请同学画出春秋战国分期的时间轴。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春秋战国的分期。探究新知(授新课)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铁农具较快推广①这些农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耕种,你会选用下列哪种农具?为什么?(2)牛耕的使用却不行?②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牛耕?什么时候牛耕进一步推广?(1)观看图片,概①石器、骨、青铜②自由讨论,回答问题。铁农具较快推广利,提高生产效益。冶(2)①小孩掌握了②春秋末年开始回顾以前所学内容和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激发兴趣,了解铁农具的优越性。看史料,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③牛耕使用的意义作方式来提高你的劳动效率?为什么?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意义?动脑筋③自由讨论,回答问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的意义: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思考问题,回答问理解了牛耕推广的原因,同时得出了人类不断进步的认识。2.王室衰微材料研读周的宗法制、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动脑筋下列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信息?材料一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材料二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分析材料,回答问培养学生分析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3.诸侯争霸故事会展示《春秋争霸的形势图》,让一位学生总结诸侯争霸的情况。动脑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学生代表总结诸侯争霸的情况。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课堂总结经济动荡的春秋-时期政治农业: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结构框架。巩固练习1.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A.任用管仲为相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C.召集葵丘会盟D.与楚国争霸2.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回答问题。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的威信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参考答案中考链接(2014年安徽卷)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参考答案:C回答问题。目,巩固知识。课后作业事会。编写故事。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知识与技能2.学情分析3.教学方法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视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故事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新知(授新课)1.战国七雄(1)战国初期:七雄的形成①晋国分三家,形了解战国七雄的?播放《战国形势图》的动画。(2)战国时期的重大战役大战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典故?(3)活动与探究:以“城濮大战”(教师列举这两次战役的具体史实,对学生的讨论加以指导)。②齐楚秦燕赵魏(2)回答问题:桂平之战。典故:围魏救赵、学生代表讲述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的故(3)思考并且回答问题。(4)影响:①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③客观上有利于的名字和方位,掌握记忆的方法。激发兴趣,记忆知识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特别是战争的积极性影响。时社会和历史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的历史将朝着什么趋势发展?实现局部统一。趋势:从分裂转向统一。2.商鞅变法(1)多媒体课件展示商鞅变法的背景: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主本身拥有谁分给的田地呢?“公田”逃亡。产生什么影响?③面对部分奴隶出逃和奴隶无心劳动的情况,如果你是当时的奴隶主们,你会怎么办?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边讲边图示):识记和理解商鞅①国家分给的“公田”;不可进行买卖,要向国家上缴一定劳动产品。②没人劳动,大量田地开始荒废。为新兴的封建地主、封层层设问,有助于学生理解商鞅所以这部分租种田地的奴隶和平民的身份也就转变为什么?奴隶主转变为什么?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变法效果最显著。(2)角色扮演:商鞅舌战守旧群臣(2)角色扮演:商鞅舌战守旧群臣旧贵族:现在实行的法令制度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统治国家必须遵循古代的法则,祖宗之法不可变。商鞅: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现在的社会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不能墨守成规,用古代的法则管理今天的国家。治理国家的措施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做法,就可以施行,不需遵循古代的制度。旧贵族:我的爵使学生认识改革势在必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富强的需要,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革新精神。(3)商鞅变法内容位、官职都是世袭的,我不能容忍改革触动我的特权和利益。主贵族世代享有特权,不需要努力就可拥有爵位和大官的地位,所以不思进取、腐朽无能,阻碍了秦国的强大。应当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管理国家,秦国才能富强。隶劳动,占有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商鞅: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奴隶已经没有生产积极性了,应当承认土地私有,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这样国家的财政收入才会增多,国家才会富裕。(3)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有效记忆商鞅(4)商鞅变法的影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级组(学生代表):我非私有权,保证了我对的的利益。奖励军功使得我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有的爵位、官职。这壮掌握政权的机会。而且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②奴隶主旧贵族组:我非常不满。按军③农民组:我对改有助于商鞅变法的意义的理解和把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败了?为什么?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5)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成功了。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3.著名的都江堰播放都江堰视频,提出问题:(1)战国时期修建的、至今仍在造观看视频,回答问激发学生的兴福于人民的著名水利工程叫什么?是哪个国家修建的?(2)哪位同学愿意展示制作都江堰的工程原理?都江堰的修建有什么意义?洪以减灾,引水以灌都平原变得“水旱从称。趣,培养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课堂总结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都江堰的兴修生产力的进步土地私有,封建经济产生生产关系变革地主阶级变法封建制度确立社会制度变革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结构框架。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巩固练习回答问题。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B.战国时期的郑国渠C.秦朝时的灵渠D.西汉时的白渠2.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地主阶级的统治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步确立我国的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C.资本主义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3.“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秦法未败的根本原因是()B.符合贵族争霸的根本制度C.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D.受百姓的拥护中考链接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示的六个字是世界500强企业——(中来自于()A.李冰修筑都江堰的治水思想B.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建设思路C.李春设计赵州桥的巧妙思想D.明成祖营建北京故宫的构想某地王庙书法石刻“深淘滩,低作堰”3.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A.实行分封制C.推进大一统D.推行汉化政策课后作业学生讨论做作业领悟与时俱进的思想。国时期田生产力一>出一发展封建各国剥削变法出现商鞅变法封建建制度第8课百家争鸣2.过程与方法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2015年全球祭孔”图片,教师解释: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日,也是全球祭孔日。在这一天临近之际,不少国家都开始自发祭典孔子。用祭典这种很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方式,在孔子诞辰之际来表达对孔子的追慕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水平与2500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世界还在怀念这位圣人贤者?孔子向谁请教?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探究新知(授新课)1.老子(1)请同学们动手帮老子制作一份(1)展示老子档案年代春秋晚期通过图表,归国籍楚国思想①“道”宙的最高准则;②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影响老子学说为先秦诸子百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营养。其思想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影响老子学说为先秦诸子百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营养。其思想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义(2)动脑筋:老子主张以柔克刚。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实例加以说明?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转化的。貌似强大的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经过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增强感性认识。培养辩证的思想和能力。锻炼语言能力。(2)阅读材料,回(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展示孔子名片(1)展示孔子名片的成果。片。(2)孔子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概述能力。激发兴趣,了两则故事,反映孔子哪些政治主张?故事一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故事二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丈夫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感慨地说:“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②动脑筋:什么叫“仁”,怎么样才能做到“仁”?(3)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①故事一反映的是“仁”,“爱人”;故事二反映的是“为政以德”。②讨论、回答问题:“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可强加于人。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解“论从史出”的原则。能力,理解“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孔子②让学生演短剧,加深理解和记忆。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新。②演短剧“因材施教”。孔子在书塾席地子路匆匆忙忙地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孔子:(把手中的竹简放下)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国的国君,请学生去当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子路点了点头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的教育思想的成就。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表演艺术的能力,深刻领悟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成就。(4)影响动脑筋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曾参在门口徘徊)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老师,有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是去还是不去?孔子:(毫不犹豫)了时间。子路:(又冲进书塾)我和曾参的问题一样,为什么你的答复却不同?点了点头)曾参性子索,我叫你三思而后而误了大事。(4)讨论,回答问题:①孔子的学说成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孔子的地位和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的地位?以主要查阅哪些古籍?为什么?3.百家争鸣(1)历史原因教师用生产力发展引起一系列变化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①填一填:看课本,填写出春(1)归纳与理解。填写表格。培养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通过图表,归纳记忆知识点。学派名字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晚期春秋》提出主张施故知孟子战国《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荀子战国能认识按规律去办事道家老子春秋晚期道德经》物有对立面,可互相主张以庄子战国《庄子》顺其自治”墨家墨子战国攻”兵家孙武春秋晚期《孙子兵法》殆”孙膑战国矣”(展示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荀子)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韩非子)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墨活动与探究何建立良好校风”问题提出你们宝贵的讨论,代表发言。激发兴趣,了解儒、道、法代表人物的思想,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理解“读史明智”的观点,培养课堂总结故知新”理清所学知识孟子战国反对一切非正义荀子战国去办事老子庄子“无为而治”墨子韩非子战国国家孙武不殆”孙膑战国故天下服矣”巩固练习巩固练习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D.“为政以德”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回答问题。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参考答案: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考链接“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该古迹游人如织的场面说明了()A.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对我国人民影响深远回答问题。合当今中国改革发展大势D.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依然被当代国人所推崇配中正确的一项是()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C.孔子——《论语》——“仁”,“为政以德”“兼爱”“非攻”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参考答案:课后作业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内容是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学生讨论做作业。理解“读史明智”的观点,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第8课百家争鸣学派名字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晚期《春秋》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孟子战国《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用“仁政”治国,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荀子战国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规律去办事道家老子春秋晚期《道德经》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庄子战国《庄子》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法家韩非子战国一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兵家孙武春秋晚期《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膑战国—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第9课秦统一中国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动画演示秦统一天下的过程活动2【讲授】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统一前的史实和自己所了解的统一后的历史状况,尝试分析“秦统一的历史意活动3【活动】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感。)活动4【活动】秦朝的疆域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活动6【活动】课后延伸活动延伸※用方言诵读课文(通过游戏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的巩固和运用知识。)活动7【活动】教学反思第10课秦末民族大起义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谜语导入历史人物名字。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两个人物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徭役。活动2【讲授】秦的暴政一处更加豪华的宫殿——阿房宫(“阿房”读音)阿房宫“东西500步,南北50前210年死去,前后历时36年,后期据史书记载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今天仍然高高隆起,犹如一座小山。秦始皇陵的高度和周大规模修建宫殿和陵墓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人力问题如何解决?加重对人民的教师:我国从2006年元月起全面免征农业税,并且每年还给农民补贴。这是开天大!货。”题?秦朝刑法残酷到什么程度?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囹圄[líng活动3【讲授】陈胜吴广起义民起义二千二百年》;中国银行1985年为纪念陈胜吴广起义而发行面额5元的银活动4【讲授】楚汉之争所以失败了。”时间重大事件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开始公元前202年活动5【练习】课堂练习是()D.荥阳A.自然灾难B.统治者夺统治权C.秦的暴政D.外族入侵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A.统一中国B.焚书坑儒C.楚汉之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4.1.2学时重点4.1.3学时难点学习“文景之治”4.1.4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三、“文景之治”三、“文景之治”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答秦皇、汉武及他们的历史功绩导入新课。活动2【讲授】自主学习,建构知识:的最高学府0A.高祖时期B.文景时期C.汉武帝时D.光武帝时价秦始皇的方法查阅资料,也给汉武帝一个全面的评价?第13课东汉的兴亡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昔有光武大帝,今有航天英雄”,已是当今湖北枣阳市的新广告词。完成神舟六号飞天任务的航天英自由讨论和回答。激发兴趣,引起求知的欲望。雄聂海胜的家乡枣阳被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宝地,汉光武帝刘秀在枣阳白水村(今枣阳市吴店镇皇村)度过了十三年,其间经历了从皇族宗亲官家子弟沦落为布衣贫民的转变过程,并最终成长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君王,演绎了“光武中兴”的辉煌历史。刘秀如何演绎了“光武中兴”的辉煌历史?探究新知(授新课)1.光武中兴(1)东汉的建立简要介绍西汉末年的社会问题,王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刘秀借助农民起义的力量打败王莽,最后建立东汉(2)光武中兴展示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提出问题:汉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又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汉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什么景象?学生阅读材料,回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解释“中兴”:一个朝代由衰落而重新兴盛,史称“中兴”。动脑筋学生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联系现实生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批判和反思意识。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衰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朝灭亡?算一算展示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皇帝即位时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均是9.5岁,他们的平均寿命是24岁。皇帝这么幼小,朝政如何处理?学生思考问题。学生计算。学生思考问题。引起学生求知欲。问,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背景。提出问题:材料反映什么样社会现象?学生思考问题,回答3.黄巾起义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培养学生分析课堂总结东汉的建立时间:公元25年建立者:刘秀(光武帝)都城:洛阳①释放奴婢和禁止虐的-亡杀奴婢②三十税一光武③提倡节俭,裁并机中兴构,裁撤冗员④缓和民族矛盾⑤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巩固练习1.“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②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③减轻刑罚④严惩贪官污吏2.反腐败问题,因为牵涉到损害施是()B.定税率为三十税一C.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回答问题。巩固重难点知识。D.兴办郡国学3.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的局面,出现在东汉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下列内容哪一项不属于汉光武帝的措施()B.惩治贪官污吏C.焚书坑儒D.废除苛捐杂税参考答案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国家的样做?做作业。联系现实,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批判和反思意识。第13课东汉的兴亡2.汉光武帝时“光武中兴”2.后果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探究新知(授新课)1.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地理位置(展示西域的图片)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汉朝念。西汉初年,西域地区是怎样的社会情况呢?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在两汉时被称为西域。人口最多的有几十万,最少的不到200人。许多国家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了解张骞通西域。创设情景,引(2)张骞通西域募。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①第一次出使西域出使西域?汉节》,并提问:从张骞的身上你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2)回答问题:张骞,陕西城固人,主要生活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因为屡立奇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一直以来人们对张骞的评价都是很高的。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旁白:公元前138让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并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张骞身上所具备的品堂邑父:张大人,现在已经到了匈奴人小心啊!张骞:是啊。匈奴士兵:跪下!朝派来的奸细吗?张骞:我们是汉朝顺我们匈奴?张骞:我是汉朝百旁白:匈奴每天逼迫张骞等人干重活,放后又逼迫他娶妻生子,以消磨他的意志,渐渐很多人都屈服了,但张骞始终持汉节而不失。就这样过了10年。直到有一天。匈奴士兵1:我们去喝酒吧。万一张骞逃跑了怎么办?匈奴士兵1:不会的,都这么多年了,给他机会都不会逃的,我们走吧。张骞:现在没有人堂邑父:算了吧,都这么多年了,再说我们就算逃了出去,又往哪走呢?张骞:继续出使西域。没有完成我的使命,我是不会回去的。旁白:张骞逃脱后,历经种种磨难,终于来到大月氏(今哈萨克斯坦),可此时的大月氏由于西迁已久,无教师讲述:历经13年之久,没有能说服大月氏国王联合夹击匈奴,那这次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②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次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怎样的重大意义?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逗留了一年多,仍没有能说服国王,只好返回。在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抓住,关押一年多,直到匈奴发生内讧,才逃回汉朝,这时已是公元前126年了。历经13年之久,百余名随从只剩下一人,但是他临走时汉武帝赐给他的汉节,他却一直带在身边。优秀品质是有胆、有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进行政治和经济的友好往来。张骞通西域后,汉了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质和精神生活,而且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日趋频繁。2.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概况吧!(主要包括:名称的由来、路线、沿途迷人的风景、古迹等)学生1:女士们、我们寻访丝绸之路的大家介绍丝绸之路这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的思维,让学生在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斯”即“丝绸”之意。学生2:丝绸之路悠的驼铃声,古代的商人和使节从长安出发,沿着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在这里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两条通道。北路出玉门关,经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设立,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归在西汉中央政府统治之下),经疏勒,越葱中亚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然后到达俄罗斯南部,甚至更远的东欧地区。南路出阳关,经于阗,越葱岭,过大月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到达大秦(罗马)。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出发吧!先生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欣赏古丝绸之路上美丽的风光和名胜古迹。(1)这是天下雄关路的中段。(2)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窟的九重楼。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门关”,更使它名扬天下。(5)这是古丝路上的枢纽城市——楼兰(6)这是楼兰古城人们诉说楼兰古国兴今天将由我陪同大家重走丝绸之路,祝大家旅途愉快!我们的出发地是有着三千余年文明史的十二朝古都、六大古都之首的西安,西汉时称为长安,别号西京。往西将要穿过的是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天身披长带,凌空飘无故人。”再往西,进入美丽的新疆大地。新疆有三宝:牛粪、马粪、芨皮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新疆的娘子戴翠花。万古荒原塔里木,蕴藏着丰富的气和油。它的北部是天山,天山的美景看不完,还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展示图片《海上丝绸之路》,同学们说说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有猴哥取经的火焰山,面容俏丽天下属第一,穿过两河流域的巴格达(西亚)来到终点站古罗马(大秦)(欧洲)。新疆是陆上丝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两条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看课本讨论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吗?(3)丝绸之路的意义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沿着海岸线,从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亚洲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因此,现在仍把它说成“海上丝绸之路”。思考、回答问题:影响: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道,它最大的贡献在于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及欧洲。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深刻认识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激发为复兴丝绸之路而努力学习,献计献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传入中国的。所以,丝绸之路是古代历史上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也促成了这两种文明的相互渗透。现今的价值和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的加以利用。3.对西域的管理西域和汉朝之间的政治交往是如何呢?③西域都护的设置展示图片《西域都护府》:往密切。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西汉政府在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了解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进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统一、领土统一教育。加强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做出了的贡献。(1)班超的介绍①班超是一个怎样的人?谁能讲述班超的故事。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公元32年(东汉建武八年)生。他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为耻辱。他能言善辩,阅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活儿,扔了笔感叹道:锻炼学生语言能力。(2)班超的贡献活动?“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2)活动:①班超带领36人到达西域的鄯善,用智慧和勇气,使鄯善王决心与匈奴断绝关系,一心归附汉朝。②班超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③班超在西域时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了解班超活动,并学习他优秀的品质。课堂总结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西汉: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经过:两次出使西域影响:汉朝与西域交往日益频繁归纳、梳理知识点。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知识框架。巩固练习1.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2.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制B.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D.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3.关于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第一任西域都护是班超C.西域都护的建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版图D.西域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4.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①西亚②河西走廊③欧洲④今新疆境内中考链接一路”史实与结论的搭配,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通B路通到安息说明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只达两河流域C西域的葡萄、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两地的交流更加频内地繁D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而得名“丝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C.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一今新疆地区—安息—大秦D.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参考答案:课后作业谈古论今: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学生讨论做作业。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西域的位置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陆上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2.班超经营西域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对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今天看来大量生产纸张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呢?印度用桦树皮和棕榈树叶写字,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纸草纸”写字,欧洲用羊皮来写字。据说当时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那么,中国以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始于何时?造纸观看图片,领悟进入新课。欣赏图片,激发学习的兴趣。术是谁发明的?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1.造纸术的发明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理解纸发明的重要性。探究新知(授新课)(1)纸的发明提出问题: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它有什么缺点?(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后来,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这就是改进造纸术的蔡伦(展示蔡伦的图麻纸比较粗糙,不回答问题:树皮、力,了解早期纸的了解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的相关提出问题:①请大家到教材中找一找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所用的原材料有哪些?展示原材料的图片:树皮、破布、②蔡伦改进后的纸有什么优点?③意义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展示《造纸术传播图》。造纸术的发明对我国及世界产生极大的作用,那造纸术工艺有哪些步骤?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造纸工艺流程图》,并展示《造纸工艺流程图》。原料容易找到,便观看图片,理解造阅读课本,回答问用草木灰除去原料中切碎、煮烂。把原料捣成细纤维,并放入水池型。纸成型后表面粗培养学生的观④动脑筋现代人将废旧纸或纸制品回收作纸有什么意义?杯、纸盒。我国自然资源有激发学生的爱2.张仲景和华佗(1)张仲景①哪位同学来讲张仲景的故事?力。②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是什么,后世尊称他为什么?治疗方案和相应的药方。《金匮要略》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原则,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2)华佗世”来形容一个人医术的高超,那么华佗在医学上的成就是什么?东西)切掉,然后再把腹腔缝合起来。这个手术即使在现在,也是一个大手一、十五两天大开衙为了纪念张仲景,后人病的医圣称为“坐堂先生”。制成“麻沸散”;医学理解张仲景的了解华佗的主要成就。引图”)②哪位同学能讲述华佗的故事?②讲述故事。锻炼学生的语3.历史巨著《史记》(1)司马迁的生平(2)《史记》①《史记》的内容体裁的书?它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事?它的历史地位怎样?(1)讲述司马迁的故事。回答问题: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进一步了解司马迁的品质。了解《史记》的主要内容。拓展学生的知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3)活动探究①朗读《史记》的片段,谈谈《史材料一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材料二然羽非有尺寸,乘起陇亩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功过等。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也”,岂不谬哉!材料三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齐衡。②司马迁撰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治学和治史态度?③《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其重要价值在哪里?②成书的条件:从小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游历,收集了大量资料,开阔了眼界;做了史官后,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书籍;十年多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书。③《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与史学著作。4.道教和佛教(1)道教的兴起是什么?②道教与道家是一样的吗?③我国道教的发源地在哪里?展示图片《青城山》张道陵。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②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道家是哲学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教创始人是张道陵。道教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都讲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③青城山。④分组讨论:的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有以如来佛和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家艺术想象力的发展了解道教的基本概括。了解道教和道家的区别。了解道教对现实生活的影响。(2)佛教的传入么时候传入我国?②佛教的基本主张是什么?院叫什么名字?起了推动作用;李白诗作中那种瞬息万变的丰富想象力,就同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有着明显的关系。建筑、雕塑和绘画艺和艺术。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做出了贡献。(1)①古印度;西②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③白马寺。联系生活,学入、基本主张、传入的意义形成清晰教师引导:东汉明帝时,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回来时请了两位西域的高僧,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洛阳。明帝令人建寺存放,请两位高僧也住在里面,取名白马寺。④佛教对我国有什么影响?教师引导:佛教的传入,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文体,词语等。激发了中国神魔小说的创作热潮,《西游记》就是其中优秀作品。佛教的道德观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相⑥动脑筋:佛教和道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代得以传播和发展?④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⑥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佛教的主张具有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道教的主张迎合了封建统治者了解佛教在我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进一步了解佛教和道教跟哪个宗教有关?持,得到了传播和发展。⑦回答问题: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佛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道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佛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道教)(佛教)激发兴趣,学以致用。课堂总结领域代表人物时期主要成就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知识框架。造纸术西汉早期出现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蔡伦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医学华佗东汉时期研制“麻沸散”和创制“五禽戏”张仲景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史学司马迁西汉时期《史记》思想道教和佛教巩固练习1.下列人物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B.张衡D.张仲景2.下列对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B.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D.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3.“夔门天下雄,峨眉天下秀,四川青城山诞生了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回答问题。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4.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通史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中考链接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C.《史记》D.《资治通鉴》参考答案:课后作业找一片旧布(或旧绸子)和一块木板(或竹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体会一下古人用简帛写字的感觉。学生讨论做作业。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领悟古人的聪明才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纸的发明2.蔡伦改进造纸术2.华佗:麻沸散、“五禽戏”1.司马迁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3.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歌曲,回答问题:《三国演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题曲?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身之间或得或失,壁之战中曹操的身上。为什么要这么探究新知(授新课)1.官渡之战(1)背景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图片和曹操诗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提出问题:假如你生活在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你会看到什么社会景象?讲述: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老骥伏枥,志志,他要统一天下。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其次是谁?曹问题: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激发兴趣,了解(2)官渡之战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吗?(2)①看课本以及形势图,简单概括出官渡之战的经过。官渡之战的影响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②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回答:诸侯”;重视农业生产;增强;曹操善于用人,虚心听取谋士的意见。③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回答:袁绍拥兵十万,曹操只有三四万兵力,袁绍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他却骄傲轻敌,不听谋士意见,结果失败。曹操虽然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他善于用人,采纳了许多建议,夜袭乌巢。袁绍在乌巢被烧后,惊慌失措,导致军心大乱,从而使曹操取得胜利。④畅所欲言,吸取让学生明白,以弱胜强是有条件的,从而辩证地看问题。强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读史明智,学以致用”的道理。一步理想和目标是什么?曹操要统一经验教训。统一全国。2.赤壁之战角色扮演:假设你是当年的诸葛亮,你会怎样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备欲伸大义于天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教备治国安邦之策、济世安民之术。”“曹操势不及袁绍,而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之争锋。孙演,充分调动学生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赤壁之战的概况展示动画《赤壁之战形势图》,谁来讲述赤壁之战的经过呢?(2)动脑筋什么在赤壁之战中以优势兵力却败于孙刘联军呢?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学生甲(刘备)拱手谢:“先生之言,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愿先生出山相助。”学生乙(诸葛亮):“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时间:208年。双方:曹操、孙刘联军。战术:火攻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答问题:曹军士兵多不习水战;远离后方,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归纳能力,了解赤壁之战双方的基本的情况。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失败的苦果。这样的教训,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导致了什么后果?傲轻敌;水土不服,已染疾疫等。除此之外,曹军还有一大弱点,即后方不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活动,曹操有后顾之忧。对孙刘一方来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绝不是偶然的,孙尤其还占“人和”,另外火攻战术也正确。②曹操、孙权、刘备各据一方,鼎足之势形成。3.三国鼎立的形成(1)三国鼎立的形成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例如:表格掌握三国鼎立的史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孙权建业②拼图游戏:请用下面三幅图拼成《三国鼎立形势图》。展示《三国鼎立(2)三国经济的发展活动与探究:把学生分成三组,代表三国,由学生代表分别介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曹丕魏洛阳成都建业刘备孙权②拼图游戏,观看动画。(2)学生讨论,整理魏国代表: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国代表: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性,透过现象认识三国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各自的实力,稳固各自的统治,为将来的统一做准备。课堂总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统-北方)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努力发展刘备联合攻曹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知识框架。巩固练习1.官渡之战前,盘踞在黄河以北地区的军阀是()B.刘备B.诸葛亮3.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是争夺统治权4.下列诗文与三国时期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回答问题。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4)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6)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8)豹头环眼,杀气横生。三声怒(9)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2)诸葛亮(3)周瑜(4)孙权(5)刘备(6)袁绍(7)关羽(8)张飞(9)刘禅中考链接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D.②④⑤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参考答案: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学生讨论做作业。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从历史人物的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完善自我第16课三国鼎立官渡之战200年曹操——袁绍220年曹丕建立魏都城洛阳三国鼎立一221年刘备建立蜀都城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都城建业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而居,故名晋江。为什么晋人要南迁?思考问题。创设情景,激探究新知(授新课)1.西晋的建立(1)西晋的统一事,你们听过吗?请同学们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的办法,干掉司马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习惯。②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你能画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图吗?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微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纪时,司马家族先后消266年司马懿的孙了解西晋结束三国的基本史实,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2)西晋的统治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会带来什么后果?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2.八王之乱(1)西晋分封诸王晋武帝采取什么措施管理地方?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动脑筋封诸王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讲述八王之乱的过程。学生讨论、思考问题。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合同溢价补充协议协议范例
- 劳务分包合同瓦工部分的工作分配
- 招标文件在线屏幕查看
- 合作伙伴协议版
- 成绩改善承诺书
- 个人无抵押借款合同协议范本
- 字的睡觉保证书睡眠与记忆力的关系
- 皮鞋零售店购销合同范本
- 股权质押借款协议格式模板
- 政府采购样品合同
-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解析版)
- 2024年度生产设备操作安全协议
- 第5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 2021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6篇
- 《心灵的色彩》课件-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0年江苏徐州中考满分作文《当你需要时有我》4
- 设备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 2023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标准铅炭电池(铅酸电池)
- 2024年比特币投资项目发展计划
- 农业行业:农业众筹模式推广方案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