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4宋元时期的城市课件_第1页
新编4宋元时期的城市课件_第2页
新编4宋元时期的城市课件_第3页
新编4宋元时期的城市课件_第4页
新编4宋元时期的城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4.1 城市发展背景 4.2 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4.3 北宋都城开封建设布局 4.4 南宋临安城建设布局 4.5 宋代苏州、泉州和广州的建设布局 4.6 辽、夏、金地区的城市 4.7 元大都城的规划与建设城市发展背景短期分裂局面(藩镇割据)北宋统一(赵匡胤) 南宋元朝大帝国(蒙古族)经济继续发展 农业:耕地面积扩大,水利事业大发展,推广优良稻种和扩大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 手工业:采矿、冶铁、制瓷、纺织、造纸和印刷、造船业等,(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等) 商业:产生了纸币(交子),出现商业行会。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放弃落后的游牧经济方式,重视农业,商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尤其

2、对于国际商业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城市发展主要特点南方城市继续发展,数量增多,而北方城市仍在减少,城市发展和分布延续“南升北降”态势;长江三角洲城市增长尤快,奠定上海、苏州、嘉兴、湖州四个城市的基础,北宋后期上海兴起,南宋咸淳三年成上海镇。兴起了许多大的商业都会和许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草市、墟市、坊场)对外贸易空前的发达,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兴起既多且盛; 隋唐宋今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省与河南省州县数比较宋元明时代的地方城市,按其布局可以分为4种类型:方形十字街式,这是唐代以来的形式,多见于中原和北方地区,如山西的大同、北京的顺义等,是当时地方城市中最流行的布局。方形(或长

3、方形)丁字街式,城一般多作南北稍长的近似方形的平面,东、西、南城垣正中各开一门,城内开“丁”字街,东西门之间的横街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衙署(或王府)、庙学所在,衙署居中,向南有大街通南门,南大街两侧为居民市肆,如内蒙古昭盟克什克腾旗的元代应昌路故城和江苏南通的元明通州城,都是这种布局。长方形纵街横巷式,这种形式的城市多见于江南地区。衙署在城的中央或偏于一方,南北主干大街(纵街)之间由平行的东西向小巷(横巷)构成街道网,大街常傍小河,形成了河、路并行的水陆交通线,很有地方特色。典型的代表是苏州的宋代平江府城,杭州的临安城。不规则形的城市,它们多处于南方丘陵或滨水地区,城垣依地形呈曲折状,城

4、内的街道亦多随地势河湖而弯曲转折,没有一定的规律,如泉州城和广州城。还有一些是在水陆交通干线上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自由发展的结果往往使城市成为不规则的狭长形,如沿长江岸边的宋代沙市城。北宋明州市船舶遗址示意图汉代中国城市、县城分布图城市发展主要特点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元朝行中书省,实行以省制为中心的行政区划体系;肃政廉访司是元代的监察机构,其巡视地区称之为“道”,22个。核心城市(都城)在地理位置转移比较频繁;北宋: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向西京洛阳东京开封 南宋:北方开封南方杭州 元:大都(北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封闭的“坊”“市”制度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 标志着

5、我国城市内部空间由之前的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美国学者施坚雅称之为“中世纪中国的城市革命”。城市建设主要特点宋代城市建设方面具有特点:1)城市主体部分保持着南北朝以来以宫城为中心的传统礼制和“前朝后寝”格局,但在城市坊市制和城厢制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如商业建筑增多,在城门外沿河、沿路地段形成了“关厢”。2)出现了很多固定、非固定的文化娱乐演出场所,称为瓦子、勾栏;和望火楼等消防报警系统3)城镇形状和道路系统以不甚规整,大多具有自发生长的结构特征,逐渐改变了隋唐时期城市方正严谨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元代城市建设的特点:1)从宋朝开始崩溃的坊、市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完善;2)从城市的规划和营造上,又有一个明

6、显地向封建社会前期城市传统的礼制观念和风格复归的举动。北宋开封建设布局选择开封建都的原因位于大运河与黄河的交汇点,靠近东南富庶地;五代除后唐外均建都于此,基础好,商业繁盛;长安、洛阳经五代十国战乱,都已残破,且漕运困难。城市总体布局1)宫城(皇城、紫禁城、大内) 居城市中心;南正门乾元门(又称宣德们、宣德楼)为城市中轴线的起点;乾元门内正殿为大庆殿;符合“前朝后寝”之制。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在宫城北拱宸门外修建新宫延福宫。2)里城(内城、旧城) 分布有中央行政官署和开封府衙署;商店、酒楼、寺观及贵族和平民住宅。商业街主要分布于此 3)外城(新城、罗城)北宋开封道路及河道系统1)道路系统

7、 以宫城为中心,干道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型方格网状。主要街道有“御街”四条:自宣德门,经朱雀门至南薰门;宣德门东出至土市子向北,经旧封丘门至新封丘门;州桥向东经旧宋门至新宋门;州桥向西经旧郑门至新郑门。道路宽窄不一。2)河道系统 开封有“四水贯都”之称,四条河为:汴河、蔡河(惠民河)、广济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河与护城河联通。不少商业街和市场沿河布置,城东南角扬州门外汴河两岸七八里的地段是著名繁盛街市。市肆街道面貌市肆不在限定在“市”内,而是分布全城,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商业街。最热闹、著名的商业街是里城的潘楼街、马行街、土市子、州桥、汴河大街及州桥以南的御街。 有集中交易的市,如相

8、国寺。 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 政府机构分散布局。 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勾栏。 饭馆、酒楼众多。 寺庙多。 居住区与人口坊里制度废弃,没有坊墙,前面沿街开店铺,后面建造院落式住宅,形成院落式的街巷制。 建立了新的管理机制,设立厢一级的管理机构。宋真宗时,内城4厢46坊,外城6厢75坊,城外9厢14坊 总人口在130-170万之间。 城市园林与公共设施 汴京八景、八胜风光。 宋徽宗时在皇城东北角建艮岳;城西有金明池和琼林苑 有完善的下水系统。 主要街道设有望火楼,坊巷中专门有人负责夜间巡视报警,是我国城市最早的消防报警系统。南宋临安(杭州)临安在城市规划布局方面和前唐、宋相比,乃至和其

9、后的元明清都城相比,区别主要在于: 城市形状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的宽带形,状如腰鼓,俗称“腰鼓城”; 城内只建宫城和大城,而无皇城,与北宋开封城具有三套城墙、三道护城河截然不同; 宫城布局位置偏于南端,外形也不规整;城市布局宫城 在外城东南凤凰山东侧;周长9里,四周筑有城墙,四面各开一门;主要宫殿为大庆殿和垂拱殿;符合“前朝后寝”之制。官署 最高行政机关三省六部集中在在宫城和宁门以北,其他行政机构比较分散。商业区 御街与商业大街结合在一起,三个主要商业区(南部商业区、御街中段商业区、御街北段商业区)位于纵贯全城的御街上,大街小巷也布满商店。城市河道多,北关一带水运发达,商市繁荣。大运河在北门

10、,较大仓库都靠近北门。城内有许多供行商住宿和储存货物的塌坊,城中北关水门内尤其突出。城市建成区突破城郭的限制,在城外形成新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园林遍布全城。南宋临安城复原想象图和宁门丽正门东华门西华门宋代平江府(苏州)一般地区性的府城代表平江图我国最早一幅城市地图;河道是平江城的城市骨架,对城市布局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主要命脉,从而形成不规则的街巷;城市道路成方格形,主要道路呈井字或丁字形相交;前街后河这里佛道类建筑多,位置都在主要道路旁或尽端,古典园林艺术成就高。南宋平江府城图元大都城的规划与建设历史背景 周初由居民点发展成的城镇燕国都城蓟城北方大都会,军事重镇晚唐幽

11、州辽国陪都(辽南京或燕京)金国国都(金中都)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事先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地形测量,然后根据中国传统的规制,结合自然地形的特点,拟定了一个全城的总体规划,并在未进行地面建筑之前,先在地下埋设了全城的下水道,然后根据分区布局的原则建设。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址位置图元大都的布局规划设计与建设以湖泊为中心的宫殿建筑开始;三套方城:宫城、皇城、大城;皇城不是大城设计的中心,大城以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为中心;中心台是全城的真正中心,把实测的全城中心作出明确的标志,我国城市建设史上没有先例的创举;大都城的宫城在中轴线上,却偏在大城的南部,别具一格。原因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湖泊与河流,说明了对城市水源的重视。元大都城规划的特点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把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北京的气候特点和街巷的划分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的上、下水道;元大都规划建设有一个明显地向封建社会前期城市传统的儒家礼制观念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