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姚凤桐)_第1页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姚凤桐)_第2页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姚凤桐)_第3页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姚凤桐)_第4页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姚凤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经济管理学院

姚凤桐

鸣谢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朱传耿等.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3年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目录导言区位论(古典与现代)区域供给与需求(产出、要素、价格、交换)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发展战略、主导产业、优势、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差异、要素、资本、人力、产业转移、区际分工与贸易)区域政策与管理(目的与归宿)导言一、经济区域二、区域经济学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四、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原因讨论:谈到区域经济学,你首先想到什么?一、经济区域(一)、几个基本概念1、区域

“区域”一词是一个含义十分广阔、使用领域极多、大小范围变幅极大的词汇,它或以实体概念被使用,或以抽象的空间概念被使用。不同的学科对它有不同的解释。地理学: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来划分;如:青藏高原、东北平原。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该单元主要按行政权力覆盖面来划分;如: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社会学: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如: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我之观点区域是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界线范围,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乡村、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及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2、经济区域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区域就表现为经济区域,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不同学者具有不同的理解。全俄经济区划委员会(1922年):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是由于自然特色、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中的一个环节。”(全俄经济区划分委员会:《苏联经济区划问题》,商务印书馆,1961年,P82)。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1970年):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理划分。(E.M胡佛、费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P239)。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敦富(1999年):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P2)。)四川大学的杜肯堂(2004年):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区域经济管理学》、高教出版社,2004年,P3)。南开大学郝寿义、安虎森(1999年):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P8)。中国人民大学的孙久文、叶裕民(2003年):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这样的区域小至县、乡、村,大到省和国家,以及由若干国家共同开发的某些跨国界的区域,以如亚太地区、东北区、南极、太平洋等等(《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P2)。我之观点经济区域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一般按照地理、行政、文化、经济特征划分区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讨论:撒哈拉沙漠是不是一个经济区域?东西约长4,800公里,南北在1,300~1,900公里,总面积约8,600,000平方公里。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北临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东为红海,南为萨赫勒一个半沙漠乾草原的过渡区。

(1)、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类经济活动及其必需的生产要素存在和运动所依赖的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不管它的发展处于何种阶段,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非物质的信息生产,最终都是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不同的只是坐落的方式和坐落的地点。从空间维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有了这个空间维度,我们才能考虑“何事在何地”的问题以及“为何”的问题。(2)、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区域是区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上紧密联系,社会、文化趋于或融合为一体的地域空间,不仅区域内部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性,而且任何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差异或界面分割,各区域相对独立,具有能够组织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它不可能单独组成一个区域。(3)、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单位。由于不同的区域所赋存的资源要素状况,如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科学技术、文化、以及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这种区内的同质性与区际间的差异性,表现为一种区际间的分工与专业化。这样,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结成密切的经济联系,这又构建了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体系。资料: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及政府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代表性方案:①十大经济区域

东北区(辽、吉、黑)、华北区(京、津、冀、晋、鲁)、华东区(沪、苏、浙、皖、赣、闽、台)、华中区(豫、鄂、湘)、华南区(粤、桂、琼、港、澳)、西南区(川、滇、黔)、西北区(陕、甘、青、宁)、内蒙古区、新疆区、西藏区。②六大综合经济区域东北区(辽、吉、黑及内蒙古东部)、黄河中下游经济区或称华北区(京、津、冀、晋、鲁、豫、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中下游区(沪、苏、浙、皖、赣、鄂、湘)、东南沿海区(闽、粤、桂、琼、港、澳)、西南区(川、滇、黔、藏)、西北区(陕、甘、青、宁、新)。

第二种划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③七大经济区域

1996年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我国七大经济区的区划方案,即把我国划分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区及西北地区。④三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12省市区辽、冀、京、津、鲁、苏、浙、沪、闽、粤、桂、琼)

中部地区(9省吉、黑、蒙、豫、晋、鄂、皖、赣、湘)

西部地区(10省市区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粮食、能源)。(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转移成本、距离成本,包括经济、社会和心理成本?)。(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能源、生产)。(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大学、研究机构、高新技术产业)。(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医疗、牛奶)。二、区域经济学1、区域经济学(RegionalEconomics)的几个争鸣陈栋生(1993年):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其研究领域主要有三个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包括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区域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区际经济关系研究包括区域之间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动、区域分工、区域经济协作;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包括政策目标、政策手段(工具)和政策效应.樊杰(1997年):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分析、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分析主要是对区域经济现象的解释,并通过对大量实证研究的归纳,或是通过抽象模型的演绎推导.上升到揭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和作用机理的理论高度.后两者均是对区域发展目标人为的调控手段.其中,区域政策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区域经济的客观发展同政策决策者的主观期望不相一致,决策者又并非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操纵者,因此必须通过政策手段,引导客观发展轨迹向主观的期望值靠拢.区域经济规划是决策者对所制定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内容,进行时序安排和空间布局.宋栋(1998年):研究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前者的研究在于揭示区域经济总量扩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机制以及由其决定的总量扩张的规律.后者的研究在于分析建立在不同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状态是否合理,并考察经济增长的代价变化,以衡量社会或社会各个阶层对增长所带来的不利(失业、收入差距)的承受程度,为实现国家达到其理论目标而对不同经济区域采取不同的政策手段提供合理的依据.前者研究方法是实证分析,后者的研究方法则是规范分析.郝寿义、安虎森(1999):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部门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地域结构(或区域空间结构)及组成单元、区域经济政策等几个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后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我之所见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科。目的是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组成可分四个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归宿,而且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是建立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分析的基础之上.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为什么不是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含区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力量在于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2、经济学经济学:研究具有稀缺性资源的选择的学问。例如: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资源稀缺性问题。讨论:区域经济学研究什么资源的稀缺?3、区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区域内经济发展、区域间经济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经济学研究,也不能例外。过去主流经济学家将过多的精力用于经济的时间特征研究,随着经济资源的消耗,空间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4、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区域经济问题大量涌现:(1)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不良后果。(2)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拉大。(3)某些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缓和衰退。(4)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地区结构趋同。(5)行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6)环境生态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5、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兴起(1)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以至工程技术专家投身到区域经济研究的领域。(2)不同级别、不同范围和规模的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召开。(3)各大学和机构被邀请参加地区发展规划研究咨询、评审和委托研究的请柬应接不暇。(4)每年有关地区发展战略、地区规划研究的成果,不下数百部。讨论:关于泰安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知道多少?6、区域经济学的现实意义(1)我国是一个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2)西方国家都曾经出现过萧条区、衰落区,我国某些老矿区集中的地区,人口超载地区等不同类型与成因的“问题区域”至今还没有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的区域政策。(3)任何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的实现,必须以各利益主体合理权益得到保证为前提。

7、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区位论初期研究主要发源地在德国。(2)战后主要集中到美国。60年代后,开始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国计划时期对于生产力布局研究。(3)80年代后,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4)地球村等空间狭小,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一般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域范围的经济学,包括两个方面。(1)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学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2)区域内外两个层次: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我之所见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1)区域内经济结构。(2)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路径。(3)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2、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生产力布局学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研究物质生产部门的空间分布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生产力空间配置的最优化。区域经济学则是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最大化。(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指导。学习的先修课程。(3)部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各个经济部门的经济发展规律。从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着手。区域利益最大化离不开部门利益最大化。(4)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区经济布局的差异和特征,及其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着眼于已经形成的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学还重点研究经济的未来变化规律和趋势。区域经济学以经济地理学为基础。(5)国土经济学以国土为研究对象,强调国土资源的保护利用。如果是把范围扩大为国土的区域经济学,国土经济学就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研究范围局限在国土的一个部分,区域经济学就是国土经济学一个组成部分。

(6)国际经济学更为宏观的区域经济学,在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布局。强调为了国家利益,如何惟利是图,达到利益最大化。国家利益最大化要以区域利益最大化为基础。3、研究方法1、经济学方法:实证与规范分析(边际与均衡?)。2、区位分析方法:解释和预测人类经济活动空间配置的理论方法模型。区位商、可变成本、收益分析、重力模型等。3、区域分析法:区位分析法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和数理方法的综合运用。4、数学分析法:区域经济计量模型。多元回归、主成分分析、聚类、层次、决策分析、线性规划、系统动力学、博弈论等。四、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原因1、理论意义:忽视空间维的主流经济学难以解释经济现实(区域差异和区域特色?九三学社提案:目前我国基尼指数已经达0.46,远远超过警戒线,10%左右的家庭占有了45%的城镇居民总财产。劳动者工资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不到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2、实践价值:为区域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一刀切?);为区域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方法指导(开发区、区域规划、管理、招商引资?);为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投资、空间组织?)第一章区位论第一节区位论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第二节近现代区位论第三节经济活动区位第一节区位论的产生和初期发展一、古典区位论二、屠能的农业区位论三、龙哈德三角区位论四、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一、古典区位论1、早在18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如康提隆、斯密、毕什等探讨并论述过运费、距离、运输等对工业分布的影响。2、特点: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

看不见的手理论。二、屠能的农业区位论1、屠能,V.Thünen区位理论的鼻祖。1820-1830,初步形成的标志

《孤立国》2、形成背景(1)19世纪初,德国的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了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2)屠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3)假定:“孤立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社会经济单位。3、屠能圈理论的含义(1)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2)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利润=产品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即:

P=p-(c+t)4、屠能圈农业布局6层次(1)自由农作圈,蔬菜和牛奶等鲜活农产品。(2)林业圈,木材,用于能源。(3)轮作农作圈,粮食。(4)谷草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粮食为主。(5)三圃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6)畜牧圈。再向外是毫无任何经济价值的荒野。

这种圈状分布,常被称为屠能圈。前的状况如何?屠能圈示意图辛克莱尔的逆杜能环在孤立国中,杜能只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在现代城市周围,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也有商业、住宅、工厂等其他土地利用。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环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逆杜能环。辛克莱尔的逆杜能环示意图三、龙哈德区位三角形理论1、1880,德国经济学者W·Launhaldt。由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构成的“区位三角形”。2、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的机器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上来。龙哈德区位三角形理论的内容假设一个工厂的原料地(A)、燃料地(B)和市场区(C)分布在平原上三个不同的地点,每吨产品需耗用的原料w1吨,燃料w2吨,向市场区运w3吨产品。如果将工厂布局在P点,P点距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区的距离分别为d1、d2、d3,则每生产1吨产品需要完成的总运量?公式推导

TP=w1d1+w2d2+w3d3

TP最小时,P点为最优区位

3

有:minTP=min∑diwi

i=1,2,3

推广至区位多角形,则有:minTP=min∑diwi

i=1,2,…..,n龙哈德区位三角形示意图四、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理论背景1900年,韦伯A·Weber,《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和《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理论》。根据19世纪60年代后德国和西欧的工业发展资料,建立了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体系。2、理论假设影响工业区位形成的各类条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子,其中只有少数具有普遍意义。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即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子主要有:运输成本劳力成本集聚3、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4、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内容韦伯认为具备某个有利区位因素的地点,对产业布局的区位有一种吸引力,其引力的大小与该点区位因素的强度有关,而产业的最优区位应在各点区位因素引力的合力方向上(或引力最大的方向上),这称为产业布局指向。如O点。韦伯根据布局指向性将产业分为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资本指向型、技术指向型、电力指向型、水源指向型等类型。区位因素引力的合力(1)运输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运输指向型产业:又称运费最低点指向型产业。当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由运费的高低决定时,则这类产业的最优区位在运费最低点上,称为运输指向型产业。运输指向型产业又分为原料地指向型、燃料地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2)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当某产业部门的产品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劳动力费用时,该产业最优区位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劳动力因素,这类产业称为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用劳动费指数或劳动力系数来判断产业是否是劳动力指向型。

公式劳动费指数越大,产业为劳动力指向型;反之,越小,不是劳动力指向型的产业。劳动力系数越大,产业越容易被劳动力低廉的地区吸引。(3)集聚因素与产业区位选择韦伯认为集聚也可带来节约。一个工厂如果集聚所节约的费用大于因离开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所追加的费用,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4)韦伯理论的发展:市场区指向型

增补了产业指向原料地或市场区的主要因素。原料指数(Mi)计算公式:Mi>1原料地指向型,如甜菜糖厂,Mi=8

Mi<1市场指向型,如可口可乐,Mi=0.02Mi=1在原料地或在市场区均可,如纺织业。第二节近现代区位论一、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二、廖什景观三、现代区位论的进一步发展一、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1、理论背景亦称城市区位理论。德国,Walter.Christaller,把区位论由古典学派转换为近代学派。1930,《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在区位经济理论研究上,既要运用经济学原理,又要通过地理调查树立样板。从研究地图上的聚落分布开始,通过调查研究,确立了中心地原理。2、建立的步骤克里斯托勒中心地理论的概念建立分3个步骤:(1)据已有区位理论,确定个别经贸活动的市场半径。(2)引进空间上组合概念,形成多中心商业网络。(3)将各种经贸活动(工业区位、城市、交通线等)的集聚纳入一套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去。在探讨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关系结构时,形成六边形市场区模型。3、具体内容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中心地的等级来确定市场区的空间组织结构。中心地:中心地是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中心商品(服务):是指在少数地点生产、供给,而在多数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的等级:不同商品服务范围不同,昂贵的商品服务范围大,提供该职能的中心地也能提供廉价商品,提供职能越多,中心地等级越高,反之越低。

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二、廖什景观廖什:德国经济学,A·Losch1940,《区位经济学》1、理论假定(1)工业中心周围是农业区域,其居民是工业品的购买者;这些居民偏好相同,他们有相同个人需求曲线。(2)工厂规定价格,运费则由消费者负担。只要这些居民的需求是有价格弹性的,那么有两种情况并存:距离中心点越远的居民需求越少;以工业所在地为中心的半径越大,到中心点购买工业品的消费者就越多。(3)假定没有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地区,那么工业区位主要由对它的产品的需求量来决定。(4)工业如果设在它能够吸引足够数量的消费者的地点,它就能获得利润,否则,它就不能获利,而不能获利的地点,它就不适宜成为工业所在地。2、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4个因素价格高低、需求强度、市场半径、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成本。在平均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厂要增加总利润量,必须使销售量增加或总成本减少。廖什认为,近代西欧的工业区位正是按产品需求量的大小而逐步形成的,每一个新出现的工业点都离不开它周围的消费者。3、廖什景观将市场网络按照经济法则排列,所形成的具有等级序列的空间分布称为经济景观。在自然条件和人口分布密度均质的情况下,经济景观有规律地扩展,形成三角形、聚落和城市分布、六边形市场区形。廖什利用数学推导和经济学理论,得出了一个与克里斯泰勒学说完全相同的区位模型——六边形。与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不同的是,廖什计算的是不同级别市场区所包含的聚落的数量。相应地,1、2、3、4、5、6、7、8、9、10、11、12级别的市场区所包含的次一级聚落(中心地)的数量分别为3、4、7、9、12、13、16、19、21、25、27、28个。(1)廖什景观示意图(2)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基本前提:

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一个均质的平原,人口分布均匀。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消费者都到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购买。

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相同。

中心地职能在同一的中心地集聚。单一中心商品构成的中心地分布结构

多种商品的中心地系统(3)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同一级别的中心地之间的交通线路不通过次一级中心地,造成浪费,因而将次一级中心地移至六边形边的中点上。K=4

(4)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按行政原则划分市场区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K=7

三、现代区位论的进一步发展1、研究范围的扩大1930初,瑞典的俄林,B·Ohlin,《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认为屠能和韦伯的古典区位论是孤立的微观理论,而把区位研究同地域分工和区际国际贸易结合,这就把贸易理论看成区位论的一部分,从而成为一般的宏观理论。后来,经济学者把前一种微观理论称之为特殊区位论,后一种宏观理论称之为一般区位论。2、动态化1980以来,英国的威尔逊(A·Wilson)和比利时的爱伦(P·Allen)结合耗散结构和突变理论,分别就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和中地论结构进行动态模拟,取得了很大的理论突破。3、动态分析和中长期预报近几年来,区位论的研究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和发展,系统论、信息论和运筹学方法,使区位经济理论和应用大大向纵深发展。4、区位经济学的产生艾萨德,把单个厂商的最佳区位扩展为区域的综合发展,建立区域空间的总体均衡,完成区位论向区域经济学的转变。经济危机的产生,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开始关注区域经济问题,探讨经济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市场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条件优越的地区,还积累有利条件,进一步遏制了条件较差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60年代后,开始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80年代后,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第三节经济活动区位一、经济活动区位二、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三、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四、区位论的价值一、经济活动区位1、经济区位经济主体所占据的场所。具体表现为空间的位置。讨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经济区位的影响?2、区位单位布局于区位上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经济单位,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各种经济法人单位,生产单位。3、区位因素(因子)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制约因素。区位的优劣取决于四个区位因素:(1)具有地区性的不易转移的投入物供给。(2)具有地区性的不易转移的需求状况。(3)从区位外部输入的投入物供给。(4)外部需求。二、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1、区位决策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割性,不同区位的区位因素有很大差异:优势区位将给经济主体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优势区位将吸引大量厂商、居民的聚集,并带动资金、人口、物资的聚集。但即使区位因素是均质的,聚集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仍会产生要素聚集,形成城镇。2、区位选择与生产者、消费者均衡(1)生产者均衡。(2)消费者均衡。由于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居民的就业和消费有很大的差异。3、厂商与居民区位选择的一般趋势(1)区位优势改善了资源约束和收入约束,货币效率提高:区位优势,对于厂商,同样的投入可以增加产出,或者同样产出可以节约成本;对于消费者,同样支出可以提高效用或者相同的效用满足可以降低支出。(2)对于区位优势的竞争必然出现:——提高土地使用价格;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市场份额缩小,产品价格下降——造成厂商利润的下降,直到集聚规模达到最大。——居民聚集,相互竞争使得房地产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下降;拥挤成本增加,达到最大人口密度。经济从其他区位继续发展,这样使得各地的区位趋于均衡。4、区位决策偏好(1)居民的区位决策偏好。不同收入阶层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不同,高收入阶层对于较大的空间更具有偏好,而对于一般商品的偏好相对较低。对于较高的交易费用可以承担或者不太在乎。因此高收入阶层对于区位的依赖程度较低,居住在城镇郊区。(2)厂商的决策偏好。劳动密集型厂商对于人口聚集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加工企业对于原料的购进和产品的运出距离较敏感。小厂商必须紧紧依赖中心聚集区域;大型厂商可以远离城区以节约土地成本。三、区位论的精粹在经济活动中寻求:1、最低运输费用和最低生产成本。2、最低的购买价格。3、最大市场区位和最大利润。4、最优地利用社会经济基础,以求获得最佳的生产、生活条件和适宜环境。四、区位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1、农业生产布局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问题。必须重新思考,以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更符合国情,更符合中国绝大部分农村的实际状况。蔬菜运往北京和河北的运输,总体社会总福利如何?2、节约运输我国运输业的区域差异较大,发达与很不发达交错并存,导致农副产品丰收成灾、资源浪费的例子太多。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对搞好我国的工业区划、合理安排工业投资布局等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3、城市的作用城市应在所在的地域中,发挥中心地的功能。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城市规模越小,中心地等级越低,它所发挥的功能也越小。第二章经济区划第一节经济区划第二节中国经济开放地区第一节经济区划一、经济区二、经济区划三、中国经济区划类型一、经济区1、经济区以生产经营的地域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经济区的特点:(1)经济区内经济基础和条件的一致性。(2)经济目标的一致性。(3)经济区内与区外的条件差异性。2、经济区划指在全国或者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根据一定的经济条件进行分区,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3、经济区划的原则(1)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具有经济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2)地区优势和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通过区域交通通讯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市与农村相互结合成区域整体。经济中心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决定了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吸引力的强弱。(4)经济区的界限与行政区域一致。统计数字可获得性。(5)同级经济正确地理范围上不重叠。二、经济区划的方法1、聚类分析法将影响经济区划的各个因素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从最低层次的因素聚类分析开始,该层次相近的地区分为一类;然后逐次分析更高或更综合的一个层次,根据其异同再进行聚类分析;直至因素系统的最上层次;最后一次的分类结果是一级经济区。然后根据经济区的详略程度要求,向下截取,得出若干层次的经济区划系统。2、地域分工分析法根据劳动的地域分工规律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特征,采用自上而下的程序划分经济区。比如:呼包鄂经济区。你们想到什么?3、经济中心分析法以城市为中心划分经济区。第一,根据各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影响范围确定全国的城市等级系统。第二,确定各个层次同级相邻城市腹地的范围的分界线。第三,根据各城市的吸引范围大致确定经济区系统的界限。第四,进行个别调整。三、中国经济区划类型1、地域划分的经济区类型(1)数省毗邻地(市)组成的经济联合协调组织,如淮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陕、甘、宁、川毗邻地(市)经济联合会等等;(2)沿江、沿路各地(市)的经济联合组织,如长江沿岸地(市)联席会、陇海———兰新沿线地(市)经济联席会、京九沿线地(市)经济联席会等等;(3)以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中心组成的经济协作区。除第三类协作区理论上已有准确透彻的说明,对前两类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的区域经济组织,无论对其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理论上至今未见系统总结。2、按照经济功能划分的经济区类型(1)综合经济区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各产业部门的发展都比较迅速。(2)单一功能的经济区有专门为了发展某个产业而划分的,有为了尽快解决某个经济问题而划分的,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加速发展某些特定区域而制定的特别政策区域,如特区。3、国家宏观经济区划中国的经济区划:(1)按照行政区域。(2)沿海和内地。(3)六大协作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4)三大地带,东、中、西部。在每个大经济区的规划制订实施,有不易界定的问题;其次,这种大经济区在整个区域组织系统中侧重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迄今也未界定清楚。新的分区新的分区(1)东北区,经济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最高,老工业基地。(2)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3)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4)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海南。(5)西北区,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6)中部区,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7)西南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西臧。4、经济协作区改革开放以来,各地自发建立了很多协作区,如华北经济技术协作区、上海经济区等,除了官方会议外,还有商品交流、学术交流等。类型有:(1)综合经济协作区,在多个领域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如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2)资源开发经济协作区,相关区域联合开发优势资源。晋陕豫蒙宁能源基地协作区。(3)城市经济协作区,以发达大城市和临近的大中城市为核心,组织周围腹地,形成经济协作区。如武汉经济协作区、苏锡常经济协作区。(4)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协作区,共同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鄂豫川陕毗邻经济协作区等。5、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84年提出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将集中精干科技力量,专款选择重点领域,跟踪国际高技术发展前沿,以形成高技术产业。88年实施火炬计划,通过建立多功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市场为导向,兴办机制灵活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技术,世界先进水平或前沿的技术;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88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起步,91年全国成立27个国家级。给予优惠政策。94年有52个国家级。第二节中国经济开放地区一、经济特区二、保税区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一、经济特区1、特区为了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由中央政府设立,给予特殊的经济管理权限,允许海外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的特殊地区。1979年广东率先提出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批准成立。目前有国家级的经济特区5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2、特区的特点(1)经济发展外向型,利用外资规模大。(2)产业结构先进,基础设施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3)地理位置优越,有海外经济来往。(4)静态不平衡,打破低层次的静态平衡,形成一种层次发展的动态平衡。3、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1)赋予较大经济管理权限,如项目审批权限相当于省级政府;非中央统管的工作,有权灵活处理;属中央统管的外交、公安、海关、税收等,由国务院制定特殊办法。(2)特区内企业有充分经营自主权。(3)特区企业实行优惠税率和特殊的关税政策,特区内的组织购买用于特区建设的非个人消费品可以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4)投资者可按照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期限内的土地使用权。(5)对来特区工作、探亲和旅游的外国人实行特殊的入境签证手续。4、特区效应(1)窗口效应,联结海内外的窗口,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迅速缩短差距。(2)试验效应,如何进行开放改革,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可遵循,摸着石头过河,即使出现失误,也不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害。(3)吸收效应,通过国家的放权让利,产生良好的投资环境,吸收外资。(4)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5)示范效应,对内地发展和政策选择产生示范作用。(6)训练效应,流动的劳动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经验。二、保税区1、保税区是特区中的特区,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1987年开始在深圳沙头角设立。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具有一定范围的封闭式、综合性的对外开放的区域。主要是利用保税区处于关境口岸的地缘优势,发展国际贸易。全国综合保税区

苏州工业园综保区5.28平方公里天津滨海新区综保区195.63公顷北京天竺综保区5.944平方公里广西凭祥综保区8.5平方公里海口综保区1.93平方公里黑龙江绥芬河综保区1.8平方公里上海浦东机场综保区3.59平方公里昆山综保区5.86平方公里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10.3平方公里2、政策措施(1)国境以内、关境以外,非保税区产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产品进入非保税区视同进口。国境外进入保税区的非个人消费品、保税区内加工的运输出境的产品,免进出口许可证,免关税和工商统一税。(2)保税区允许建立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从事出口产品的生产,并享受相应的所得税优惠。(3)允许生产性企业从事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允许其对直接对外承接与生产相关的加工业务。等等。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1、沿海地区对外开放(1)第一层次是经济特区。(2)第二层次是1984年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给予较大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权力,其兴办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与特区相同的某些优惠政策。(3)第三层次,1985年开始扩展沿海开发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县市。2、沿江地区对外开放长江的上海至重庆。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为契机。3、沿边地区开放22000公里的边境线,与15个国家接壤,由内地单向联系,变成联结国内外的中间桥梁。4、内陆开放西部开发为契机的内陆地区大发展的机遇。第三章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中心地理论第二节城镇的经济效应第三节城镇职能第四节城镇体系第一节中心地理论一、理论基础与假设1、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theory理论基础:屠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2、假设

(1)均匀的平原,生产所需的资源特征是均匀分布。(2)运输条件在任何地方都可行,且运输距离各处都相等。(3)人口均匀分布,他们的偏好都相同。(4)投入物和技术等的获得成本相同。(5)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都是理性的,生产者尽可能扩大生产区。(6)人们总是从最低、最近的中心地购买商品和劳务,厂商规定其产品的出厂价格,运费由消费者承担。二、理论内容1、中心地一个经济活动区域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这些核心由若干大小不等的城镇组成。城镇具有商业、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服务功能。城镇大都位于其服务区域的中心部位,被成为中心地。市场区是中心地理论的地域细胞,一切市场系统均建立在这一细胞及其组合的图形之上。2、市场门坎能够满足中心地生存下去所必须获得的基本收益的市场区的范围。如果市场区小于这个范围,中心地就不能生存下去。门槛人口:商业服务活动中的每一行业内,其活动和规模有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各自的服务范围。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由于接受服务人次数的限制,其市场区是同居民平均光顾次数呈反比的。3、等级分布中心地的大小和排列具有规律性,按照规模大小可以分为等级。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服务功能越多,中心地的级别越低,数量越多,服务功能越少。

根据门槛人口原则,可将各商业、服务行业分为高、中、低不同级别的序列,把各种行业的序列按地域再进行归并。市场区结构和分布就是一个由大小经贸点和市场区交错叠合而成的市场网络。任何一个经贸点(城市、村镇、商业服务点等)均在网络中占有一定位置,具有相对固定的市场区,从而整个市场网络形成典型蜂巢状体系。4、六边形屠能圈所认定的圆形的缺陷:有一部分接受不到服务,或者接受重叠的服务。其变换过程一般从分散的服务面,到服务面粘连以及服务面重叠,最后形成六边形市场区,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三、中心地等级体系三原则1、市场原则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遵循市场原则。(1)每一个低级市场区为3个高级市场区所分享。(2)每个高级中心地实际上只辖有自身和其他两个完整的低级中心地(6/3),即一个较高的中心地的市场区正好是下一级市场区的3倍,即K=3。(3)高一级中心地的面积正好是低一级的3倍。(4)等级体系中,市场区系列为1,3,9,27,81;1、2、6、18……2、交通原则在新开发地区,移民拓荒一般是沿着交通线进行,较低级的中心地会在两个较高级的中心地之间的中点发展起来,导致较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下一级的4倍,即K=4。1、3、12、48……3、行政原则在交通偏僻和自给自足地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的分布首先受制于行政管理和政治控制的需要,低级中心地完全被包围在高一级的中心地之内,以消除行政上摸棱两可的可能。市场区和行政区是一致的,高级中心地可以管理7个低级的,即K=7,1、6、42……。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国家的城镇分布可能出现的等级体系:一级城市1个,二级城市2个,三级城市6-12个,四级城市42-54个,五级城市118个。四、中心地理论作用和局限性1、理论作用城市布局和城镇化的选址依据。2、缺陷(1)静态一般均衡。(2)许多因子如资源、地形等会引起城市区位的变异。(3)一个国家和区域内城市体系往往是在一个、几个枢纽、中心的刺激下经过许多历史时期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原则是会发生变化的。(4)现代消费者行为常常受到广告左右,所以城市的商业职能不再取决于它的地点位置,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家的活动本领。第二节城镇的经济效应一、聚集效应二、规模效应三、优位效应四、创新效应五、辐射效应一、聚集效应1、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成本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总成本,提高利润和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输成本的最佳途径是生产场所与市场的集中。生产要素成本的降低,劳动力、资金、物资等的集聚,会使供求信息更加对称,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增加,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对某一地区进行纵向考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好的基础环境设施,使企业或某一单位内部的经营成本降低。这种成本的降低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由大家共享,即具有外部经济效益。2、引起初始聚集的原因城镇等区位点特殊的有利条件,运费和劳动费的最低。城镇具有高度的聚集性,是区域人口、经济、信息、技术、活动等的集中地,集中程度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提高,是区域内高质量的点。3、聚集的次序(1)原始聚集,农产品的流通交换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生产和交换。(2)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的聚集。聚集:单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类工厂的集中――不同产业的集中。(3)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聚集,管理、金融机构、法律组织、技术咨询、通讯交通、研究机构、高校。(4)为了前两种服务的聚集,如房地产、建筑业、宾馆、饮食、商店和娱乐,家庭服务。4、聚集的效益来源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共同使用公共设施、集中管理。如果某区域的聚集效益的增加引起的生产成本的降低>运输费用+劳动费用,更多的企业将聚集该点。聚集效益服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有一定的限度。拥挤后下降。5、聚集经济的来源一种外部经济(1)社会生产条件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价格较低的专门服务的共享。(2)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通过人际交往进行传播和互相学习。(3)高效率的区域劳动力市场。(4)厂商之间的合作加强。(5)相互竞争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6、交易以及集市的形成人的经济行为是追求自身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对于自然是生产,对于社会是交换或者更为广泛的交易。交易过程中,必须确定产权,支付交易费用。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越大,交易成本越高。使用企业这种组织可以替代这种不确定性交易。空间距离、交易技术和交易方式能够影响交易费用,货币的出现减少了交易等待的时间和费用,市场的出现,降低了搜寻成本。7、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1)较高级的生活方式、安全、舒适吸引了一些富人居住。富人的城镇。(2)较高的收入,吸引了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及其家属。有一定技能的人的城镇。(3)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进入,所有人的城镇。(4)穷人的城镇。二、规模效应1、规模效应规模扩大导致生产成本降低,商品价格下降,购销两旺。城镇不断发展,人口集中和生产要素集聚形成越来越大的规模,生产者和居民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追求规模经济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市场潜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有销路才行,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市场的集中。城镇的存在正是满足了企业的这种不断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需求。2、城镇的合理规模城市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是最好,争议很大主张大城市论者认为,发展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其边际产出和经济效益较高,如测算各类城市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利税。世界银行专家认为,城市只有达到15万人的聚集,经济效益才能表现出来,而还没有事实证明城市大到什么程度才不经济。讨论: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城市规模越大,工资水平越高,地价也越高。3、规模经济产出增长的倍数大于投入增长的倍数,规模利益。规模是指生产批量。规模变化:(1)生产设备条件不变,生产规模的变化;(2)生产设备条件变化时,生产规模的变化。规模经营:随产量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地降低。规模经济指规模的收益递增现象,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向下倾斜,即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一般指工厂的规模经济;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指若干工厂联合成一个经营实体,形成规模的扩张和纵向一体化。4、规模经济的四个层次(1)工厂plant的规模经济:工厂内部。干中学对于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规模扩大,实行专业化,节省劳动转换过程中闲置的时间;大规模生产有利于新技术。(2)企业的规模经济Firm,企业规模大有利于各工厂的专业化分工和各工厂的协作,节约企业间交易成本。(3)产业industry的规模经济,产业密集便于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与各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专业人才、专业服务以及各种专门零部件生产集中都带来规模经济。(4)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使国际贸易的范围更加广泛

瑞士的手表生产。三、优位效应1、优位效应城镇一般是交通便利、环境条件优越的地点。经济活动布局的边际效益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活动聚集。大量的生产和经济活动部门,互为市场,相互提供和利用燃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甚至废料,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强了相互之间的协作性。2、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城镇总是最先在最适合的地理位置产生并发展。

(1)自然资源的差异,影响了制造业的定位。如煤矿、金属矿所在地、油田所在地等等,往往形成城镇;(2)交通便利地区也容易形成城镇,所以城镇所在地往往具有资源优位效益。穷乡僻壤指的便是交通闭塞。如在硬化公路产生以前,城市往往在水边建立;在航海业发达的国家,沿海地区城市崛起;铁路产生后,铁路沿线开始出现大量城市。四、创新效应1、创新(熊彼得):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是一种内生因素。2、创新的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定型、产业投资、产品商业化和产品对市场的适应等复杂的过程。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主导产业群所在城市就是增长极,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腹地的发展。3、创新的条件(一)(1)单个企业不能操纵技术创新的全部过程和创新所需的各种要素,个人或单个企业无法闭门造车。(2)高新技术所需的合作创新,市场或等级组织都无能为力;一方面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创新所必需的知识难以交易或交易费用很高;另一方面单个企业不能控制全部的创新过程,它必须跨越组织边界。因此,实现技术创新必须通过众多企业的合作,造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特殊的文化氛围3、创新的条件(二)(3)创新需要创新企业所建立的他们自己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创新是一种社会过程,需要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特殊文化氛围。创新孕育在一种氛围之中。(4)区位的共享使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面对面谈判、信息交换、新思想的交流和创新的扩散成为可能。当大量人口集中在某一区域并从事类似的工作时,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可以得到培训,并通过工人他们自己的语言形成一种从事工作所需的工作能力和技能的氛围,年青人从小吸收它。五、辐射效应1、辐射效应辐射效应:城镇的发展对于周边地区产生有利的扩散作用,从而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2、辐射扩散的类型(1)无形扩散,信息技术、教育。(2)有形扩散,人才流动和资金、物资流动。通过发展经济增长点,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或产品的发展,诱发新的市场需求,扩大对其它部门产品的需求。第三节城镇职能一、交易和城镇形成二、城镇的经济职能三、城镇的其他职能一、交易和城镇形成1、交易及交易制度(1)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满足,理性行为是满足最大化。最有效的方式是分工和专业化。有分工就有交易。(2)满足的出发点不同,交易的动机不同。交易行为复杂产生交易成本,交易活动越多,交易的成本越高。(3)交易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包括市场管理制度,也有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等。例如: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机会主义等行为使得交易成本很高。企业的存在,能够降低交易成本。2、集市的产生(1)运输、信息传播产生交易的空间成本;(2)供求不一致产生等待所造成的时间成本。通过一种约定,可以很好的解决空间和时间问题。集市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需求。有交易需要的人定期定点进行,各取所需,互通有无,使自己得到更大的满足。3、城镇的产生(1)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交易场所设施不断更新。(2)专门为交易服务的产业出现。(3)为了更好的实现交易,生产向集市所在地集中。(4)为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人口随着聚集到集市。非农化进程脱离对土地的依赖,加快了这一过程——城镇出现。二、城镇的经济职能1、贸易中心职能贸易和市场是城镇的基础职能,各种物资的集散地和对外辐射地。城镇的级别越高,大宗的批发贸易和对外市场联系和越强。2、服务中心职能最初是为了当地的生产和贸易服务,产生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和从事服务业的人群。后来不仅对内服务,还对外周边区域服务,替代了物流进行对外经济辐射。3、信息中心职能物流和服务的集中,必然导致通讯、交通事业的发达,城镇称为信息的中转站。开始是以物流和服务为载体,后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产业独立。4、生产中心职能制造业向城镇的聚集,可以更好地获得规模和聚集经济效益,成为制造业的大本营。处于发展中期的城镇,其生产职能往往非常重要,随着工业化的普及,才开始下降。5、金融中心职能城镇工商业的发展,储蓄、结算、汇兑、投资等对于生产经营变得非常重要。金融业越来越有利可图,并逐渐成为其他各业的基础。三、城镇的其他职能1、政治职能,首都,首府。2、军事职能。军事重镇,要塞,边防。3、文化职能,大学城,艺术城,宗教圣地。4、旅游名胜,疗养和度假。第四节

城镇体系一、城镇体系概述二、城镇规模体系三、城镇空间体系四、桑托斯的城镇职能体系一、城镇体系概述1、城镇体系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职能各异、规模不等、相互分工又密切合作的城镇组成的空间体系。2、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城镇等级序列:(1)国家级城市体系。大城市可以为全国服务。(2)地区城市体系。(3)地方城镇体系。中心城镇所在区域服务。3、城市场理论城镇在区域内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影响,随其职能不同、相互之间距离的远近而不同,这种影响,就如同磁力场一样,被称为城市场。强调各城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和关联。二、城镇规模体系1、城镇规模体系理论在一个区域内,城镇的位次排列与其数量一般呈现显著的反向关系,呈金字塔形分布。

这种分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顺序-规模法则即城镇人口与其序列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的规律性。公式一:

P*R=K

其中P=城镇人口数,R=在区域内按照人口规模排列的位次,K=常数。公式二:令K=P1

P=P1/RP1是该区域内按照人口规模排列为第一位或首位的城镇人口数。第2位城镇的人口是首位城镇人口的1/2,第10位城镇人口是首位城镇人口的1/10。公式三:以q为参数,修正后的公式:

P=P1/(R*q)当q=1时,与上述公式相同。经济发达国家,自然增长。当q>1时,第一位城市比其他城市规模大得多,是首位型城市体系。墨西哥,贫富差距显著。当q<1时,城市人口分布较均匀。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2)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S4=P1/(P2+P3+P4)=大约1十一城市指数;S11=P1/(P2+P3+P4+……+P11)=大约1。P1、P2、P3、P4、……、P11:指按照人口数自大而小排列的第n位次城镇的人口数量。(3)城市首位度首位城市:区域内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首位度: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反映该国或该地区城市的规模结构和人口聚集程度。城市首位度〈2:表明结构正常

〉2:结构失衡、过度集中阿根廷的城市首位度是10.2,秘鲁是10.1,都是过度城市化的结果。2、最佳城镇人口规模选择最佳人口规模的不同标准:(1)财政开支最小。U形。(2)现有城镇居民的福利最大。倒U形。(3)未来城镇居民的福利最大。(4)生产经营单位的利润最大化。3、中国的城镇规模体系(1)城镇类型:城镇规模按户籍注册的非农人口数划分。超大型城市:200万以上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少于20万建制镇(2)中国的城市结构超、特、大、中、小等5级城市体系:(1)全国个数分别是11、23、44、195、393个。金字塔分布比例:1:2:4:18:36。(2)人口规模(万人),分别为4000、3000、3000、6000、4500。倒U形:1:0.7:0.7:1.4:1。(3)经济规模(城区工业总产值、亿元)。分别是:12900、8500、9000、22000、22000。不规则:1:0.66:0.72:1.72:1.73。三、城镇空间体系1、城镇宏观空间结构(1)世界,城镇分布在中纬度平原地带: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五大湖沿岸日本太平洋沿岸、欧洲西北、英国。(2)中国城镇分布:沿海地带和长江沿岸构成的T形分布。东中西三大地带空间结构明显。2、城镇中观空间结构对于各省级而言,省会、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镇、小城镇四级体系。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趋势:沈阳与大连,济南与青岛,福州与厦门。

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离?

——制度约束?3、城镇空间聚集过程(1)分散向心发展,二三产业和人口不断聚集,处于不同地域的经济中心城镇大量出现。(2)聚集向心发展,出现区域性大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逐渐与其他城镇在规模层次上分出档次,成为控制其他城镇的城镇中心。(3)分散离心发展,以大城市为中心,周边的小城市,专门为其服务,成为卫星城。(4)城市群带。以交通线为纽带,大城市及其卫星城,或者是距离较近的大城市之间,形成土地的增值,逐渐发展成城市群带或大都市圈。四、桑托斯的城镇职能体系1、工业在城镇体系的分布(1)地方城镇最低一级,工业生产满足当地居民最基本需要。(2)中等城市,工业适应较成熟的消费需求,为满足生产、流通等更为复杂的需求。(3)大城市。其工业能够对自身的大多数经济需求作出反应,并参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2、飞地指与当地经济少有联系的产业门类或区域。(1)某国的一块土地跑到另一国。(2)某一单位的土地与其成片的土地相分离,而坐落于其他单位土地范围内的零星土地。(3)外向型工业集中的地区,其工业门类由国外需求决定,与周边经济联系较少,大多是飞地。欠发达国家在大城市之外从事外向型工业的可能性大,因为不需要特定的本地市场。3、城市经济的两种循环(1)高级循环主要是资本密集型大工业;高级循环往往到区域之外寻找合作伙伴,表现为空间上的不连续。(2)低级循环是非现代化的小规模工业和零售、贸易。低级循环在城市周边地区寻找合作,表现为空间的连续。大城市的人口多,对于低级循环的需求量大,但是由于高级循环的存在,低级循环不太重要。在中小城市,低级循环更为重要。第四章区域产业布局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区位第二节产业布局的指向第三节产业合理布局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区位一、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1、自然环境2、自然资源3、人口和劳动力因素4、资金5、市场因素6、交通运输7、科技发展状况1、自然环境(1)气候条件:雨量、空气湿度、光照、风、各种自然灾害。(2)地质条件:地面坚实程度、地震、地磁。(3)植被条件:风景、休闲去处。(4)河流、山脉等。决定农业生产布局、工业门类、城市建设。2、自然资源(1)土地状况(2)水源条件(3)矿产资源(4)能源状况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原因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的结果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原因(1)交通运输业发展,使得运费率降低。(2)产业结构高级化,产品中自然资源含量减少,科技含量提高。(3)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4)生产成本在市场价格中的比重减少。越是发展初期和落后地区,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的结果产业布局自由度增加:工业布局在市场或交通枢纽。例如:钢铁企业的布局初期是移铁就煤——用煤比较多;中期是移煤就铁——能耗降低;后期是全部移动,就市场、劳动和聚集——劳动力和市场越来越重要。3、人口和劳动力因素(1)企业必须有最低的劳动力数量。(2)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人员的要求也有一个门坎数量。(3)劳动力价格差异。4、资金(1)内部资金来自自我积累。(2)外部资金来自投资。5、市场因素任何产品都有一个门坎需求量,低于此数值,企业就不能投产。保本需求量和销售量。6、运输运输本身的制约性在下降。站点和港口的作用在增强,因为:随着运输技术的提高,运输过程中装载的价值增值一般要大于运输距离的劳动耗费。7、科技发展状况科技进步(1)提高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2)扩展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3)改善资源的平衡状况,使自由度增加。(4)优化产业分布,降低运输和能源成本。(5)改变产业内部结构,对能源和原料的依赖改变。二、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机制1、利益驱动机制。2、宏观调控机制。1、利益驱动机制投资,以企业为主体,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利益的不统一: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和企业利益、个人利益。如何统一各方面的利益。2、宏观调控机制指导和控制经济布局的盲目性。产业布局:大中型企业项目的区位选择。三、产业布局的一般区位选择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运费、生产成本、市场价格重点:设计单个企业最佳区位1、选择线路运费最低点假设:一个市场和多种原料。求最低运费点:

F=f

(

mi

Ri+Rk)最小单位产品的运费=运费率

[(单位产品耗费的所有原料的质量其各自的运输距离)+单位产品的运输距离]2、选择总运费最低点总运费=线路运输费用+站点费用+其他费用。站点运费固定,线路费用随着距离而增加,其他费用还与货物的体积和各类特性有关。在交通线起点和迄点、中间转运点的地方往往成长为工业城市。港口和车站往往是运费最小的区位所在。3、寻找劳动费用最低点劳动费用的影响越来越大。劳动费用分为:(1)简单劳动费用,遍地。(2)复杂劳动费用,城市。4、考虑聚集效应影响聚集的效益可能要大于偏离运费和劳动费用最低点所增加的费用。聚集效应越来越重要。第二节产业布局的指向一、影响产业布局的因子二、产业布局指向一、影响产业布局的因子1、原料2、原料指数3、区位重量4、劳动费指数5、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