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吕梁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

地理试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

等震线(也称等烈度线)是指在同一次地震中,烈度相等各点的连线或不同烈度区的分界线。2022年9

月5日12:52在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此次地震的等震线长轴呈西北走向。读泸定地'震烈度图,完

成1-2题。

1.影响此次地震的等震线长轴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干线

B.大河流向

C.地质构造

D.城市带

2.关于泸定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次地震可能会诱发崩塌、滑坡海啸、风暴潮等灾害

B.救灾物资运输线路选择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

C.本次地震烈度的地区差异是由震级、震中距的差异导致

D.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可以准确预报灾害发生时间

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地形地势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大陆某山区学校某日太

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学校位于太原市的

A冻南

B.西北

C冻北

D.西南

4.当地日出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数值和实测数值

均大于日落时刻,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天气状况B.地形阻挡

C.耀斑爆发D.大气透明度

5.图示该日的节气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立夏晴天B.春分阴天

C.立秋多云D.立春多云

焚凤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形

成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经常出现焚风现象。据此完成6-8题。

6.石家庄的焚风现象一般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7.在一天中,焚风较强可能出现在

A.晴朗的白天B.多云的夜晚

C.晴朗的夜晚D.多云的白天

8.石家庄出现焚风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农作物早熟②多年冻土消融

③森林火灾多发④取暖耗能增多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悬日是指太阳在平直街道的尽头刚好升起或落下的景观。下图是来自北京的游客在成都(104°E,30°N)

某平直街道日落时拍到的悬日照片,该日在这条街道恰好能观测到日出和日落两次悬日景观。据此完成9T1

题。

9.观赏图中悬日景观时,该游客背向

A.正东

B.正西

C.西北

D冻南

10.在图中街道同一观测点,下次能够同日欣赏日出和日落两次

悬日景观的日期,和拍照当日相隔大约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

11.关于游客拍照当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约50。

B.成都在北京时间6:00日出

C.北半球昼夜等长且昼渐长

D.南半球极昼范围全年最大

近年来北极海区正在快逵变化:水温升高、多年冰加速融化、夏季海冰覆益范围锐减、永久冻土融化、大

西洋与太平洋人流增暖等等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可用叶绿素浓度来表示)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耍参数,对环境

变化的响应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光可利用性和营养盐补给是控制北冰洋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下图表示北

冰洋部分纬度圈平均的表层叶绿素浓度(单位:mg/m')。据此完成12—14题。

12.关于北冰洋部分纬度圈平均的表层叶绿素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叶绿素浓度越低

B.气温越高,叶绿素浓度越高

C.冬季各纬度叶绿素浓度差异最大

D.各纬度叶绿素浓度峰值均山现在春季

13.5月后,北冰洋表层叶绿素浓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增强”

B.海水温度升高

C.海水盐度降低

D.表层营养盐匮乏

14.7月份,叶绿素浓度最高的海域最可能是

A.北极点周边海域

B.北冰洋外围海域表层67K<)10II12

月伶

C.北冰洋海盆区

D.北冰洋外围海域次表层

右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局部)。据此回答15-17题。

15.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边界甲表示生长边界

B.缺失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范围最广边界甲

D.④和⑤为同一板块一边界乙

16.与我国境内巨型褶皱山系形成有关的板块是留阳

••••14界甲

A.④和⑤B.①和②

,^―S,界乙

C②和④D.①和③

17.图中边界乙所在地区最典型的地貌是

A.海沟B.海岭C.裂谷D.海盆

纳米布沙漠(下左图)沿海多雾,夜晚这里的甲虫常在沙丘上迎风而立,甲虫壳能将空气中水汽液化,为

甲虫提供生存必需的水源。受纳米布甲虫的启发,人类发明了“空中取水灌溉系统”,实现了干旱区的低能耗、

低水耗供水,其工作原理见下右图。完成18-20题。

光供板

18.从气候角度推测甲虫的生活习性

①耐高温②耐干早

③惧强光④对气温变化的适应性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与甲虫壳起类似作用的是

A.光伏板B.地下储水罐

C.冷凝管D.风

20."夜晚这里的甲虫常在沙丘上迎风而立”的风向为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下图表示玉龙雪山山地植物(乔木和草本植物)物仲密度的海拔分布格局。据此完成21-22题。

>♦41(m)隔机(e)

21.关于玉龙霄山山地植物物种密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海拔草本植物的物种密度均大于乔木

B.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峰值出现的海拔相同

C.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垂直变化趋势相反

D.各海拔草本植物的物种种类均多于乔木

22.影响2900米以上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垂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土地面积D.坡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小题,满分56分)

23.(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澳大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其首府珀斯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夏季以微风为主且一天中风向多

变,而冬季刚好相反。图中甲、乙两地均属于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但降水集中的季节却差异显著。西澳

大利亚州许多家庭在屋顶安装有太阳能发电系统,政府对加入太阳能发电计划的居民提供政策优惠。西澳大利

亚州的能源厅厅长提出要将珀斯建设成为全澳首座太阳能域市,但有专家提出反对意见。

⑴分析珀斯夏季和冬季在一天中风向变化特点不同的原囚。(6分)

⑵比较甲、乙两地湿季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囚。(6分)

(3)请你为持反对意见的专家阐明反对的理山。(4分)

24.(14分)阅读图文材抖,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压是指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高空存在的季节性高压系统。它虽然生成于副热缈,但与一

般的副热带高压生成机制并不相同,青藏高压在七月份最强,高压区内有上升气流。青藏高压的进退活动与我

国东邰地区的降水及早涝关系十分密切,青藏高压的位置偏北时,在长江流域的高空气流辐合,在低层使得气

流在华北地区辐合。下困为青藏高压位置示意图。

⑴分析夏季青藏高压的形成过程。(4分)

(2)分析青藏高压的形成对东亚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4分)

⑶根据材料信息,分析青藏高压的位置偏北时,易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南旱北涝的原因。(6分)

25.(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的飞行高度受大气中氧含量的限制,一般不高于海拔5000米,而绝大多数种类是在4001000米高度

飞行。勒布沟位于东喜马拉雅山南坡,总体由北向南倾钎,降水较为丰盛,是中国鸟类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域之

—o从底部到山顶依次分布有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闾混交林、山地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句以

及永久冰雪带。图a表示勒布沟暖季(6-8月)乌类敏量垂直分布,图b表示勒布沟暖季留鸟及夏候鸟类物种

数量垂直分布。

⑴概括勒布沟鸟类的分布特征。(6分)

⑵分析勒布沟成为中国鸟类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的主要原因。(4分)

⑶有学生推测寒季勒布沟来自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候鸟较少。说明理山。(4分)

2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破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植物,表硫覆盖厚度影响冰川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对冰川消融产生影

响。终硬是冰川暂时稳定时期在冰川前端的堆积物,可以指出冰川停滞的位置和停滞的时间。西布冰川位于念

青唐古拉山主峰东侧的山谷中,长约9km,是念青唐古拉山西段最长的大陆型山谷冰川。第四纪期间,在西布

冰川槽谷中和邻区的盆地中堆积了多期冰碱层,形成典型的冰磕地貌。从拉曲沟口至西布冰川末端整体上可自

老至新分出4套冰碱物。下图表示西布冰川末端地质一地貌剖面(1、2—冰硬物,3一冰水堆积,一现代表破,

5-冰川),YD终破为新仙女木事件时期(持续约1300年)形成。

注意:0°表示正北,90。表示正东。

⑴判断新仙女木事件时期该地区的气候特征。(2分)

(2)YD终磺是念青唐古拉地区分布最广、规模最大的一套冰磺物。分析原因。(4分)

⑶推测表硬厚度差异对冰川退缩速度的影响,说明理山。(6分)

吕梁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1.C

2.B

3.C4,B

5.C

6.D

7.C

8.A

9.A

10.B

11.A

12.D

13.D

14.D

15.C

16.B

17.B

18.A

19.C

20.B

21.A

22.B读图可知,2900米以上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呈下降趋势:2900米以上,热量条件对植物生长形成明

显的制约,从而导致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呈下降趋势,B正确。23.(1)在背景风弱的条件下,某地的风以

局地环流为主;在背景风强的条件下,背景风会掩盖局地环流。(2分)夏季,珀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

行下沉气流,背景风弱;该城市位于沿海地区,且夏季多晴天,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海陆风,(白天吹

海风,夜晚吹陆风),因此一天中风向多变。(2分)冬季,珀斯受盛行西风控制,且西风势力强劲,背景风

(盛行西风)掩盖了海陆风,因此一天中风向基本不变。(2分)

⑵差异:甲地的湿季在当地的夏季,乙地的湿季在当地的冬季。(2分)

原因:甲地夏季受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左偏形成的暖湿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丰富;(2分)乙地冬季受北

移的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2分)

⑶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可以满足需求且发电成本低;太阳能密度低,发电成本高;冬季多阴雨天气,太

阳能发电不能满足供应;黑夜无法太阳能发电,供电不稳定;电力的储存和输送成本较高。(任答两点即可,

满分4分)

24.(1)高原面与同海拔的周围自由大气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升温快,气温高,形

成"热岛"。(2分)高原上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使得高层空气堆积,使得高层空气密度增大而气压升高,

因此在青藏高原的高空形成高压系统。(2分)

⑵青藏高压形成时,近地面气流由周围向中心辐合,使得近地面该气压系统东部吹东南风;(2分)与东亚夏

季盛行的东南季风的风向基本一致,二者叠加,使得东亚夏季风势力增强。(2分)

⑶青藏高压位置偏北时,在长江流域的高空气流辐合,说明中心气流垂直下沉,会导致长江流域降水偏少;

(2分)在低层使得气流在华北地区辐合,说明中心气流垂直上升,会导致华北地区降水偏多;(2分)说明

青藏高压偏北时,我国雨带位置偏北,南方雨少而北方雨多,造成东部地区南旱北涝。(2分)

25.(1)各海拔范围均有鸟类分布,鸟类数量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