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阿克苏地区招聘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2008,2006,2003,1998,1991,1980,(
)A.1982B.1965C.1967D.1969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无明显特征,且数字依次递减,变化不大,优先考虑做差。前项减后项得到新数列:2、3、5、7、11、(13),是质数数列,则所求项为。故正确答案为C。2.促销∶利润∶商城A.游戏∶娱乐∶游乐园B.美化∶绿化∶城市C.检修∶安全∶铁路部门D.诚信∶美德∶人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商场”“促销”是为了获得“利润”,“促销”是方式,“利润”是目的,“商场”是主体,三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游戏”是“娱乐”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B项:“绿化”是指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是“美化”环境的方式,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项:“铁路部门”“检修”是为了获得“安全”,“检修”是方式,“安全”是目的,“铁路部门”是主体,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诚信”是“美德”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3.下面不属于慢性汞中毒临床表现的是:(
)。A.神经衰弱综合证B.口腔炎C.震颤D.腹绞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慢性汞中毒的定义为长期小剂量摄入汞或汞化合物产生的汞中毒现象。A项正确,慢性汞中毒对神经有一定影响,表现为先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随后有情绪激动或抑郁、焦虑和胆怯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脸红、多汗、皮肤划痕症等。B项正确,口腔症状是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齿龈肿胀和出血,牙齿松动和脱落。口腔卫生欠佳者齿龈可见蓝黑色的硫化汞细小颗粒排列成行的汞线,是汞吸收的一种标记。C项正确,肌肉震颤也是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之一,先见于手指、眼睑和舌,以后累及手臂、下肢和头部,甚至全身,在被人注意和激动时更为明显。D项错误,腹绞痛不属于慢性汞中毒临床表现。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人的大脑聪明与否不仅是天生的,我们后天的行为也会对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总不用的话,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人在专注思考时大脑的血流情况可能发生变化,从而使某些区域的温度过高导致疲劳B.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神经元会慢慢衰亡C.当一个人完成单调任务时,大脑便会自动转换为“安眠模式”D.学习新的语言可以促使脑区之间建立更高效灵活的沟通模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总不用的话,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论据:人的大脑聪明与否不仅是天生的,我们后天的行为也会对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论点论据话题一致,优先考虑补充论据进行加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讨论的是用脑与疲劳的关系,而非用脑和聪明与否的关系,不能加强,排除;B项:该项讨论的是年龄与脑神经元的关系,但是神经元衰减与聪明的关系不得而知,不能加强,排除;C项:该项强调的是完成任务之后的大脑变化,没有提及聪明与否,无关选项,不能加强,排除;D项:“学习新的语言”属于用脑,“促使脑区之间建立更高效灵活的沟通模式”说明大脑变得更灵活、更聪明,是在举用脑的例子解释为什么能变聪明,可以加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总不用的话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论据:人的大脑聪明与否不仅是天生的,我们后天的行为也会对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明思考时大脑血流情况和导致疲劳,没有涉及使用会变聪明或不用变笨,论题不一致,不能支持。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神经元衰亡与年龄关系,论题不一致,不能支持。C项:无关选项。大脑转化为“安眠模式”,这种模式是可以理解为暂时休息,可以被唤醒的,不代表大脑不用就变笨了,不能支持。D项:补充论据。该项举例说明在“在学习新语言时可以促进脑区之间建立更高效更灵活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是大脑效率高即聪明的表现,可以支持。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总不用的话,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要支持该结论,可以说明经常使用大脑可以保持充沛的活力,不使用大脑会变笨。题干结论:大脑越使用越能保持充沛的活力;不使用则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A项,说明人在专注思考时,会使某些区域的温度过高导致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结论。B项,说明大脑神经元与人的年龄有关,但并没有说明大脑的神经细胞是否越用越能保持充沛的活力,属于无关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C项,“单调任务”不一定意味着不使用大脑,且“安眠模式”也不一定说明大脑会变笨,不能支持题干结论。D项,举出“学习新的语言可以促使脑区之间建立更高效灵活的沟通模式”的例子来说明大脑的确是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补充了题干的论据,可以支持题干结论。故本题选D。5.先赋资本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条件下,不经过个人努力就可以拥有的资本。自致资本是指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为个人所支配的资本。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的内容均属于自致资本的是:A.婚姻、职业、政治面貌B.家世、民族、文化程度C.国籍、收入、工作单位D.种族、户口、父辈职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自致资本”,其关键信息为: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为个人所支配的资本。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婚姻、职业、政治面貌”符合“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为个人所支配的资本”,符合定义。B项:“家世”是指世代相沿并历史悠久而声望很高的家族身世。“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家世、民族”均是与生俱来的,不符合“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为个人所支配的资本”,不符合定义。C项:“国籍”是与生俱来的,不符合“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为个人所支配的资本”,不符合定义。D项:“种族”“户口”是出生即可获得的,无需个人后天努力,“父辈职业”是出生前父亲的身份决定的,不符合“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为个人所支配的资本”,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先赋资本和自致资本两个定义,但只考查自致资本,可重点关注该定义的内容。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资本”,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信息分析选项。自致资本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资本。A项,家世和民族是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条件下的资本,并不是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资本,不符合定义。B项,婚姻、职业、政治面貌都是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资本,符合定义。C项,种族是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条件下的资本,并不是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资本,不符合定义。D项,国籍是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条件下的资本,并不是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资本,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先赋资本:“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条件下”、“不经过个人努力就可以拥有”;自致资本:“通过个人后天努力取得”、“为个人所支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婚姻、职业、政治面貌都是通过后天努力取得的,均符合自致资本的定义,当选;
B项:家世、民族是建立在遗传的先天条件下,不经过个人努力就可以拥有的,符合先赋资本的定义;文化程度是通过后天努力取得的,符合自致资本的定义,排除;C项:国籍是建立在遗传的先天条件下,不经过个人努力就可以拥有的,符合先赋资本的定义;收入和工作单位是通过后天努力取得的,均符合自致资本的定义,排除;D项:种族、户口和父辈职业都是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条件下,不经过个人努力就可以拥有的,均符合先赋资本的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6.在某次事业单位笔试考试中,所有题型都为单选题,共80题,每答对1题得1.25分,每不答或者答错1题扣1.25分。已知这次考试中,王某得了80分,则王某共答对(
)题。A.68B.70C.72D.74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答对了x个题,根据王某得了80分,代入数据可得:1.25x-(80-x)×1.25=80,解得:x=72。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设答错了x个题,根据“鸡兔同笼”法则,若80个题都答对,可得1.25×80=100分,不答或答错一道,在不得分的基础上还要扣除1.25分,故在满分的情况下,每错一题少1.25+1.25=2.5(分),根据王某得了80分,可得:100-2.5x=80,解得x=8,故答对了80-8=72(个)。因此,选择C选项。7.行政决策是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要依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有临时方案和应变方案,适时适事做出调整。这体现了行政决策的(
)原则。A.信息原则B.动态原则C.可行原则D.择优原则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A项错误,信息原则,是指决策者在决策中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输出工作,以达到充分利用信息为决策服务的行动准则。科学决策必须以准确、全面、完整、及时的信息为基础。B项正确,动态原则,是指决策是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要依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有临时方案和应变方案,适时适事做出调整。根据题干表述,体现的原则为动态原则。C项错误,可行原则,是指用来衡量决策是否可行,即从人力、物力、财力、科学技术能力诸方面来说,决策都是可以执行的。可行性原则是决策必须具备实施的现实条件,做到切实可行。D项错误,择优原则是指进行对比选择出最优决策,是决策的关键步骤,没有对比,就无法辨别优劣。故正确答案为B。8.1,3,5,11,(
),43A.18B.21C.23D.2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较小倍数递推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3=1×2+1,5=3×2-1,11=5×2+1,猜测规律为第二项=第一项×2+修正项,修正数列是以1,-1为周期的周期数列,下一项为-1。则所求项为11×2-1=21。验证21×2+1=43,满足规律。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和,如图所示所示:猜测和数列是公比为2数列,则下两项分别为16×2=32,32×2=64,则所求项为32-11=21,验证64-21=43,满足规律。因此,选择B选项。9.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和(
)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活动。A.培训B.投资C.指导D.咨询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其它知识。第二步,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活动。ACD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CD选项。10.该省对水土流失采取了综合防治,使大部分水土流失面积得到
,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变。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A.抑制B.控制C.防治D.治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横线处与“面积”进行搭配。B项“控制”,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搭配合理,且与后文“向良性循环转变”语义相符,当选。A项“抑制”,意为约束,压制,常见与“影响、情绪”搭配;C项“防治”,意为预防和治疗、治理,常见搭配污染防治、病虫防治;D项“治理”,意为整治调理,整顿,常见搭配城市治理,A、C、D项均与“面积”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1.下列语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老者白发苍苍,但腰杆挺直,精神矍铄,他说自己今年高寿八十有余。
B.先生博闻强识、德高望重,但又平易近人,身为后学,我对他敬重有加。
C.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我劝你,也都是为你好,千万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番雅意。
D.《经典诗词》刚一出版,我就立即去书店购买了一本惠存,用心品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高寿”为敬辞,此处不能用来形容老者自己,应改为“他说自己今年八十有余”。
第二步,B项,表达得体。
第三步,C项,“雅意”为敬辞,此处不能用来形容自己,应改为“千万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番好意”。
第四步,D项,“惠存”为敬辞,应改为“我就立即去书店购买了一本保存”。
因此,选择B选项。
12.诱发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诱发运动的是:A.多张图片按一定空间间隔与时间距离相继呈现形成电影B.当我们注视夜空时,会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C.在黑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并注视着烛光会看到烛光在运动D.注视瀑布的某一处,再看周围的树木,会觉得树木在向上飞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一个物体的运动;②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相继呈现”说明图片都是运动的,不存在静止物体,不符合定义;B项:根据常识,云是运动的,月亮可以看作是静止的,注视夜空时之所以觉得月亮在动,是由于云的运动所产生的错觉,符合定义;C项:蜡烛的烛光本身就一直在运动,并不是错觉,没有体现“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不符合定义;D项:“树木在向上飞升”,是由于先“注视瀑布的某一处”,形成了视觉的惯性,再看树木,由于这种惯性,而产生的感觉,而不是同时观察两者产生的错觉,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现象”。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诱发运动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现象。A项,多张图片相继呈现形成电影,但每张图片本身的内容都是静止的,不符合定义。B项,由于云的运动造成相邻的静止的月亮产生运动的错觉,符合定义。C项,蜡烛的烛光本身就是晃动的,并非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不符合定义。D项,先看瀑布再看树木会觉得树木在向上飞升,产生树木运动的错觉是因为长时间注视瀑布,与题干所述的原因不同,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烛光本来就会随风摇动,并不存在让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电影的动态画面是多张图片连续切换的结果,而不是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瀑布是往下流的,注视瀑布久了,再看树木,会觉得树木朝着瀑布相反的方向飞升。之所以会觉得树木朝着瀑布相反方向飞升,原因是长时间注视,与题干的原因不同,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月亮并未运动,只是由于云在运动给人以错觉,误以为月亮在运动,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3.下列人格权,属于法人所具有的是:A.名誉权B.健康权C.生命权D.肖像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身权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所以,题干中的权利属于法人所有的是名誉权。因此,选择A选项。B项:健康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保持其自身及其器官以致身体整体的功能安全为内容的人格权。健康权不是法人所具有的人格权。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独立的具体人格权。生命权不是法人所具有的人格权。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肖像权不是法人所具有的人格权。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4.法律责任是指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导致法律责任的是:A.陈某向某电视台举报揭露某公司搞假,电视台没有报道B.李某被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残疾人王某让座,结果王某被挤伤C.孙某和肖某谈恋爱,后因感情不和分手,肖某极度痛苦,患上抑郁症D.某公司要求工人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加班费每小时5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特定法律事实;②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向电视台举报是个人社会道德责任感的体现,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变化的“特定法律事实”,不符合定义;B项:不给残疾人让座是个人缺乏社会道德责任感的体现,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变化的“特定法律事实”,不符合定义;C项:肖某因失恋患上抑郁症是个人精神受到伤害的体现,自由恋爱是公民的权利,分分合合也实属正常,并没有违背法律法规,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变化的“特定法律事实”,不符合定义;D项:工作16个小时,违反法律规定要求的8小时,属于“特定法律事实”,且加班费每小时5元,是公司对损害工人的时间予以补偿,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15.下列物品利用凸透镜透光原理的是:A.近视镜B.显微镜目镜C.汽车观后镜D.手电筒反光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C、D两项中的汽车观后镜、手电筒反光罩都利用了光的反射,是面镜,很容易排除,缩小选择的范围。A项错误。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间薄,边缘厚,呈凹形,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镜是凹透镜。B项正确。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较薄的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远视镜、显微镜目镜等是凸透镜。C项错误。凸面镜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凸面镜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转弯镜、广角镜等,最为常见的就是倒车镜与哈哈镜,利用了对光发散的原理,可以扩大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的情况。D项错误。手电筒反光罩是凹面镜,原理是利用过焦点的光线经反射后成为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故本题选B。16.快闪行动是指一群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联系,但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聚集后,在同一时间做出指定的不犯法却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然后迅速分散,它是都市时尚文化的一种,是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和世界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快闪行动的是:A.某运送桔子的大货车侧翻,得到短信通知,某村上百村民集体哄抢了十分钟后突然散去B.在圣诞节晚上八点,小王请来50位自己的朋友,来到女友楼下表白,集体大喊10声“我爱涵涵”,然后突然消失C.在某广场上,上百号人按约穿上黑色西装,白衬衣,打黑色领带,戴黑色墨镜,在同一时刻出现,然后一起拿起手机边走动边做打电话状,人们还在愕然时,突然哨子一响,转眼全部离去D.2014年2月14日中午,在某单位食堂吃饭的一群同事,突然集体举起纸巾并跳芭蕾舞,行动持续了一分钟,之后四散离开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联系,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②在同一时间做出指定的不犯法却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然后迅速分散。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村民哄抢桔子是犯法的,且某村村民一般都是认识的,不属于“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不符合定义;B项:小王和50位朋友是互相认识的,不属于“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不符合定义;C项:统一着装的上百号人按约出现,属于“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联系,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同一时刻,行为古怪一致,哨子响后又迅速离开,满足“在同一时间做出指定的不犯法却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然后迅速分散”,符合定义;D项:在食堂吃饭的同事,不属于“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联系”、“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不犯法却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都市时尚文化”。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哄抢桔子属于违法行为,不符合“不犯法却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都市时尚文化”,且村民一般是相互认识的,不符合“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王和朋友是互相认识的,不符合“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人们按约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聚集后,一起边走边做打电话状,突然哨子一响全部离去,使得人们“愕然”体现了“不犯法却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当选;D项:单位里的同事一般是互相认识的,不符合“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方式、主体、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快闪行动的定义要点:①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联系;②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③在同一时间做出指定的不犯法却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A项,村民哄抢桔子属于违法行为,不符合要点③。B项,小王找来的都是自己的朋友,并非在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不符合要点②。C项,上百号人穿着统一的服装在同一时刻出现,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后散去,符合定义。D项,一群同事突然集体跳舞,然后四散离开,并未体现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联系,且同事也不是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不符合要点①②。故本题选C。1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图形均具有明显的对称性,但从对称轴的数量和方向上都找不到一致性规律。再次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含有封闭区域,考虑从封闭区域数方面入手解题。题干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分别为1、2、3、4、5、(6)。故本题选C。18.田野:小麦:麦粒A.水塘:鲤鱼:鱼籽B.林场:树木:枯枝C.牧场:牛群:牛尾D.海洋:鱼鳍:鲨鱼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小麦生长在田野里,麦粒是小麦的种子,可以发育成小麦。A项,鲤鱼生活在水塘里,鱼籽是鲤鱼的卵,可以发育成鲤鱼,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树木生长在林场里,但枯枝并不是树木的种子,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牛群生活在牧场里,但牛尾并不能发育成牛,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鲨鱼生活在海洋里,但鱼鳍并不能发育成鲨鱼,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A。19.久远的记忆被拉开帷幕,我看到曾经的自己在一路追着梦跑。或许,曾经年少爱做梦,在所有的青春张狂里无拘无束,就喜欢追着一个梦不断地跑,即使自己精疲力竭也________。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所不惜B.无往不利C.毫无疑问D.怡然自得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即使自己精疲力竭也________”可知,文段的意思是不顾一切也要一直往前跑。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在所不惜”指不论付出多大代价都不吝惜,符合语境。B项“无往不利”指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毫无疑问”指十分肯定,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20.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根据上述定义,在学习“菱形”的知识后,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属于下位学习。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判断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②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③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第三步,辨析案例。“菱形”属于包含程度较低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属于包含程度高的概念,在学习“菱形”的知识后,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明“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是未知的,不符合“包含程度低的概念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含程度高的概念之下”,不符合定义。因此,判断错误。21.某顾客去商场购物,仅有面值10元、20元、50元的现金各四张,用其正好支付购物货款230元,有多少种不同的支付方法?A.5B.6C.7D.8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枚举归纳法解题。第二步,按顺序枚举情况如下表:故共有5种支付方式。因此,选择A选项。22.原始森林的主要成分是树木,但如果没有缠绕在树木之间的藤蔓,没有那些________空间的灌木和杂草,没有那些________或蹲守于茂密丛林的走兽飞禽,这个原始森林也就________了。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抢夺飞越名存实亡B.抢占栖息徒有虚名C.争夺穿梭名不副实D.争占寄居朝不保夕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可知,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更快捷,由“或”可知填入词语与“蹲守”词义不同,且填入词语应能与“走兽飞禽”搭配。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和三空。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填入的词语应该体现“走兽飞禽”或动或静的行为,与“蹲守”构成并列,故应选择表示动态的词语。B项“栖息”指止息,寄居;D项“寄居”指在外地或在别人家居住。两项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D项。A项“飞越”指飞行穿过;C项“穿梭”形容往来穿越频繁。二者都指“动态行为”,但“飞越”与“于茂密丛林中”不能搭配,“穿梭于茂密丛林中”搭配恰当,且与“蹲守”相呼应,排除A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第一空“争夺空间”搭配得当,第三空,填入“名不副实”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23.第⑤处的正确答案是(
)。A.情况真实否B.真否C.妥否D.理由充足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故正确答案为C。24.一个箱子中有若干个玩具,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去一个玩具,这样共拿了5次,箱子里还有5个玩具。箱子原有玩具的个数为(
)个。A.76B.98C.100D.12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代入A项,76÷2=38,结果为偶数,再放回一个定为奇数,不满足能“再拿出其中的一半”,排除A项;同理,C、D两选项拿走一半后也为偶数,可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本题从正面入手可考虑用方程法求解,但计算量较大,故考虑从反面入手。箱子里第5次拿完剩5个玩具,那么第5次拿之前还剩(5-1)×2=8个,第四次拿之前还剩(8-1)×2=14个,同理第三次拿之前还剩26个,第二次拿之前还剩50个,第一次拿之前有98个,即原有玩具98个。因此,选择B选项。25.田忌是“围魏救赵”中的主人公之一。(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故表述正确。26.孙某与张某因工作中一批货物受损产生矛盾,关系闹得很僵,张某就在自己的朋友圈辱骂孙某,并附上了孙某的个体登记信息、手机号等。因孙某从事的是中介服务行业,张某的不当言论在行业内小范围流传开来,给孙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的经营。张某侵犯了孙某的(
)。A.荣誉权B.姓名权C.名誉权D.肖像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A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题目中未提及孙某的荣誉称号,张某行为不构成侵犯其荣誉权。B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题目中张某并未用法律禁止的方式使用孙某的名字,未侵犯其姓名权。C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张某在朋友圈辱骂孙某,损害了孙某的社会评价,侵犯了孙某的名誉权。D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题目中张某并未用法律禁止的方式侵害孙某的肖像,不构成侵犯其肖像权。故正确答案为C。27.通常来说,本币汇率下降会引起(
)。A.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B.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下跌C.对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没有任何影响D.进口商品国内价格波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汇率常识。本币汇率就是以本国货币为单位衡量外国货币的价格,相对应的外汇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本币汇率相当于是汇率标价法中的“间接标价法”,即固定本国货币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本币汇率下降即同等数量的人民币兑换的外国货币的数量下降。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贬值,当外国商品的国外价格不变时,以本币标价的外国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正确答案为A。28.沧桑:白发A.博学:眼镜B.稚嫩:乳牙C.鲁莽:健壮D.清纯:酒窝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白发是沧桑的一种象征,二者之间是象征关系。白发象征着沧桑。A项,眼镜不是博学的象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乳牙象征着稚嫩,与题干关系一致。C项,鲁莽不是健壮的象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酒窝不是青春的象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B。29.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
)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以表彰他们在可持续经济增长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0月8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以表彰他们在可持续经济增长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故正确答案为A。30.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一般来说:A.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导致本币贬值,促进出口抑制进口B.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导致本币贬值,抑制出口促进进口C.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导致本币贬值,抑制出口促进进口D.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导致本币贬值,促进出口抑制进口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第二步,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本币汇率上升则本币升值,下降则贬值。本币升值抑制出口,本币贬值促进出口。因此,选择D选项。31.(
)是税收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A.稳定性B.国家性C.固定性D.安全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和强制性三个特征。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固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32.动物骨头都含有钙的成分,很难溶解于水,有人曾做过实验,用5公斤猪骨头加上5公斤水,在高压锅里熬10个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不及一袋牛奶钙含量的1/20。骨头汤里还溶解有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因此,喝骨头汤未必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最佳食疗方法,重要的是注重饮食多样化,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喝骨头汤有利有弊B.预防骨质疏松补钙是关键C.如何科学有效补钙D.日常生活中多样化饮食最科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分总结构,“因此”之后文段的观点句。文段首先说明“动物骨头都含有钙的成分,很难溶解于水”,接着用实验证明这一说法,同时得出“骨头汤里还溶解有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接着用“因此”得出结论:喝骨头汤未必是补钙的最佳食疗方法,应该注重饮食多样化,科学补钙。与此结论一致的只有C项,当选。A项是对文段的论述,没有给出对策。B项文段没有提及。D项脱离了论述对象“补钙”。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动物骨头中的钙很难溶于水,然后举了骨头汤含钙量少,汤里溶解脂肪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的例子,最后通过“因此”引出文段的重点,强调怎样做才能补钙,即要注重饮食多样性,多吃含钙食物。文段为“分—总”结构,主旨句为最后一句,强调怎样才能更好的补钙。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据提问知此题属于中心理解题。全文重点在“因此”后面,治疗骨质疏松的最佳疗法不是喝骨头汤,而是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之前都是在证明动物骨头含有钙成分少,难溶于水。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项。A项曲解文意,文段中只是提及骨头汤中钙含量非常少,并非是骨头汤的利弊问题;B项的“预防骨质疏松”文段并未提及;D项未抓住文段的中心,与主旨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33.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生活经验的范围和性质不同,所________而形成的思维框架、思维模式也就不同。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沉淀B.积淀C.积累D.发展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由于生活经验的范围和性质不同,所……而形成的思维框架、思维模式也就不同”可知,该空应体现“形成”之前的积聚阶段。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B项和C项都有积聚的意思。其中A项“沉淀”指的是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过程,或指在该过程中析出的固体物质,主要是指物质的分离,也有凝聚、积累的意思;C项“积累”指的是(事物)逐渐聚集,或指积聚起来的事物(资本、素材、经验等);B项“积淀”指在长期积累中形成(文化、知识、经验等),该词包含“沉淀”和“积累”的含义,词义范围更广,且常搭配抽象事物,相比之下最为恰当,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C项。D项“发展”指的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在“形成”之后,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逻辑顺序排除不恰当的选项,然后再结合句意、词语的含义及其范围,选择更符合语境的一项即可。按照逻辑顺序,“思维框架、思维模式”一般应“先”形成,“后”发展,由此可排除D。“沉淀”比喻凝聚、积累。“积累”指逐渐聚集。“积淀”的词义范围更广,包含“沉淀”与“积累”,填入更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4.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听见自己的手机铃音或者消息提示,拿出手机却发现根本没人给你打电话或发信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出现了“手机幻觉”。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发起一项由750名在校大学生参与的网上调查,结果发现,八成大学生出现过手机幻觉。研究人员认为,这显示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日渐加深。研究还发现,手机依赖程度越高的人,日常越可能通过玩手机缓解情绪、让自己感觉好受。至于玩手机是否真的会令人上瘾,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仍在争论之中。最适合做上述文段标题的是:A.美一研究证实“手机幻觉”的存在B.美一研究显示八成大学生出现过“手机幻觉”C.美一研究显示玩手机真的会令人上瘾,临床工作者持不同意见D.美一研究显示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玩手机来缓解情绪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谈到听见手机铃音却发现根本没人发信息的经历,引出“手机幻觉”的话题。接下来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八成大学生出现过“手机幻觉”。最后通过研究人员的观点来解释说明“八成大学生出现手机幻觉”的观点。综合文段来看,文段通过“手机幻觉”引出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八成大学生出现手机幻觉”,并对此进行解释说明。故主旨为强调美国通过调查发现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幻觉”。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适合做文段标题。因此,选择B选项。A项:未体现研究是针对大学生展开,偏离重点。C项和D项:均为体现“手机幻觉”的主体词。35.拍卖:委托人将物品委托专门机构竞价销售,专门机构在完成委托义务后获得报酬的行为。以下属于拍卖行为的是:A.老王收藏的晚清时期的瓷器,寄放在开古董店的老李那里,请他找个好价钱脱手B.拍卖师林清陪朋友刘峰到二手房交易市场,将刘峰的别墅卖得高价,刘峰拿出5000元作为酬谢C.金城拍卖公司接受某公司的请求,将一部八成新的桑塔纳轿车买下,以便业务人员出差D.法院判决王某犯有贪污受贿罪,处有期徒刑10年,对其非法财产予以没收,指定拍卖公司拍卖,所得款项上缴国库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委托人将物品委托专门机构竞价销售;②专门机构在完成委托义务后获得报酬的行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瓷器寄放在古董店里寄卖,并非通过“竞价销售”的方式,不符合定义;B项:别墅卖得高价,未体现是否通过“竞价销售”的方式,且拍卖师林清是个人,而非“专门机构”,不符合定义;C项:将桑塔纳买下,不属于“委托人将物品委托专门机构竞价销售”,不符合定义;D项:指定拍卖公司拍卖,属于“将物品委托专门机构竞价销售”,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36.在推广对心绞痛有明显疗效的一种新药时,医务工作者发现服用这种新药可能加剧哮喘。但只要哮喘患者在服用该药时严格遵从医嘱,该药的副作用完全可以避免。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种新药的副作用。以上论述基于的假设是:A.有哮喘的心绞痛患者在服用该新药时不会违背医嘱B.大多数服用该新药的心绞痛患者都患有哮喘C.该新药有多种副作用,但其中最明显的是加剧哮喘D.该新药副作用的产生是因为患者在服药时没有严格遵从医嘱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种新药的副作用。论据:在推广对心绞痛有明显疗效的一种新药时,医务工作者发现服用这种新药可能加剧哮喘。但只要哮喘患者在服用该药时严格遵从医嘱,该药的副作用完全可以避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补充前提。只有哮喘的心绞痛患者服用该新药时不违背医嘱,该药的副作用才完全避免,从而不用担心这种药的副作用,故该项是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大多数服用该新药的心绞痛患者都患有哮喘,与是否需要担心这种新药的副作用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反向论据。若这种新药有多种副作用,那么还是有必要担心这种新药的副作用,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论据。该新药副作用的产生是因为患者在服药时没有严格遵从医嘱,说明服用该药时严格遵从医嘱,可以避免该药的副作用,具有加强作用。第四步,强弱比较。补充前提支持力度强于增加论据。A项力度强于D项。因此,选择A选项。37.有一句话说,人生需要四种人。前三个分别是:名师____、贵人____、亲人____,还有第四个呢?是“小人刺激”。划横线处依次填入正确的是(
)。A.指路相助支持B.支持相助指路C.相助指路支持D.教导支持相助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所填词语搭配“名师”,“名师”指的是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培训师等,所以其可以用丰富的学识、经验,为我们的人生之路指明前进的方向,这是“名师”的重要作用,故第一空应填入“指路”或“教导”,排除B、C两项。后两空,“贵人”可以为我们的事业或工作提供帮助,“亲人”有时候不一定能帮助到我们,但他们永远都会站在我们背后,让我们有坚强的后盾,对比A、D两项,“贵人相助”、“亲人支持”更合适,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A。【出处】《逻辑思维》38.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的通过。如想让某个小球隐形,可在该小球的四周覆盖一层以同心圆形状排列的超材料,这种材料能挡住传来的一切光波,并且不发生反射或吸收现象。被挡开的波在物体的另一边再次会合后继续沿直线传播。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也就实现了视觉隐身,简而言之,隐身衣使用的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光线或者其他的波绕过物体而不会被反弹,进而达到不可视的效果。未来,隐形衣将被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提高作战的隐蔽性和安全性。但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实现隐形,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隐身衣能够让光线穿透自身B.物体阻挡光波使人能够视物C.隐身衣用于军事会引发战争D.使用超材料能够反弹雷达波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隐身衣使用的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光线或者其他的波绕过物体而不会被反弹,进而达到不可视的效果”,因此,隐身衣可以让光波绕过物体,并非穿透自身,排除。B项对应“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的通过”,符合文意,当选。C项对应“未来,隐形衣将被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提高作战的隐蔽性和安全性”,“会引发战争”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应“简而言之,隐身衣使用的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光线或者其他的波绕过物体而不会被反弹,进而达到不可视的效果”,因此,使用超材料不会反弹雷达波,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的判断。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表述一一对照,选出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A项与原文不相符,文段仅说“隐身衣将被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无法得出“隐身衣用于军事会引发战争”的结论,排除。B项与原文相符,由首句“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的通过”可推知。C、D两项与原文不相符,由“隐身衣使用的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光线或者其他的波绕过物体而不会被反弹”可知,“让光线穿透自身”“反弹雷达波”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A项,根据“隐身衣使用的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光线或者其他的波绕过物体而不会被反弹,进而达到不可视的效果”可知,隐身衣可以让光波绕过物体,而非穿透自身,故表述错误,排除;B项,根据“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的通过”可知,表述正确,当选;C项,根据“未来,隐身衣将被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提高作战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可知,“会引发战争”强加因果,排除;D项,根据“简而言之,隐身衣使用的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光线或者其他的波绕过物体而不会被反弹,进而达到不可视的效果”可知,使用超材料不会反弹雷达波,故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隐形人能从传说走向现实吗》39.积极:谦卑A.努力:低调B.强壮:孱弱C.躁狂:抑郁D.乐观:含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积极和谦卑都是指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且二者都是褒义词,二者为并列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项:努力和低调都是指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且二者都是褒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强壮和孱弱多形容身材,不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且孱弱是贬义词,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躁狂和抑郁多指一个人的情绪,不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且二者都是贬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乐观是可以形容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但含蓄是指表达得委婉,耐人寻味,而非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0.默读电视新闻、广告和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更多信息;你鄙视某杂志的价值原则,仍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它,如果电视节目出现这种情况,你就看不下去,赶紧换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不同意的观点上,就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实际上对一切东西的质疑都将更为稀少。把两个书面记录摆在一起看,很容易发现不一致处,甚至能很容易地辨别信息之间权威程度的差别;比较两个视频报道就比较麻烦了,在被要求从两个互相冲突的电视报道中加以选择时,观众要么依靠直觉,要么依靠他在观看之前相信的东西。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A.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有助于思考B.信息接受途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C.电视有可能使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D.喜欢阅读的人比爱看电视的人更冷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第一句通过对默读文稿和观看电视节目作对比,指出读比看能记住更多的信息。紧接着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指代前文,作者提出观点,认为看电视的时候人们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对问题的质疑会变少,即思考较少。最后通过“书面记录”和“视频”作比较,来为前面的观点作解释说明。所以整个文段为“分-总-分”结构,作者主要想说的是:读文本比看电视更有利于思考,对应A项。B项,“信息接受途径”概念范围扩大,文段仅强调读和看,排除;C项,“形成错误价值观”文段中未提及,排除;D项,“更冷静”为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通过对“默读文稿”和“观看电视”做了对比,告诉我们“默读文稿”可以看得时间更久,记住更多的信息,第二句话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对第一句做出总结,作者认为看电视的时候人们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对问题的质疑会变少,也就是思考会减少,第三句话用“书面记录”和“视频”的比较详细解释了第二句话的观点。文段的结构为“分—总—分”结构,重点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阅读文字记录要比观看视频更能激发人们对问题的思考。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列举了不同比较的情况,归纳这些部分的共同点。文段通过对比阅读文本和看电视两种情况下人的不同表现,说明看电视时人们不愿把时间花在不认同的观点上,因此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即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B项表述过于笼统,未具体说明如何影响。C、D两项从文段无法推出,排除。故本题选A。4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他们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
)千米。A.300B.400C.450D.48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根据题意,赋值甲的速度为5,则乙的速度为4,设第一次相遇时间为x,则相遇时两人分别走的路程为5x、4x;根据“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可知提速后甲的速度为5×(1-20%)=4,乙的速度为4×(1+20%)=4.8,提速后甲走的路程为4x,乙走的路程为(5x-10),根据时间相同,路程与速度成正比,则有4x∶(5x-10)=4∶4.8,解得x=50,则总路程=5×50+4×50=450(千米)。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用数字特性法解题。第二步,根据“甲、乙的速度比是5∶4”,则相遇时甲乙行走的路程之比5∶4,A、B两地的距离即为甲乙相遇时行走的路程和,故两地间的距离为9的倍数,结合选项,只有C满足条件。因此,选择C选项。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
)选出的代表组成。A.省、自治区B.直辖市C.特别行政区D.军队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五十九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因此,选择ABCD选项。根据《宪法》第六十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43.①获得相对的自由,从而充分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②“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③人只有满足自己和社会的需要才能达到“善”④“善”侧重于掌握人的需要⑤而“美”则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超越二者的局限性⑥“真”侧重于人掌握客观规律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⑥④⑤③②①B.④③⑥⑤①②C.②④③⑤⑥①D.②⑥④③⑤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选项判断首句,⑥句介绍了“真”的侧重,④句介绍了“善”的侧重,②句对美下定义,三者均可以作为首句,选择其他方法。⑤句强调“美”在“真”“善”的前提下能超越二者的局限性,因此⑤句在④句和⑥句之后,排除C项。②句最先引出“美”的定义,因此②句在⑤句之前,排除A项和B项。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美育需要每个家庭投入其中》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④⑥均可做首句,无法排除。第二步,寻找其他突破口。⑤句说“美”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超越二者的局限性。因此关于“真”“善”的表述③④⑥都应该在⑤之前,排除A项和C项。第三步,对比B项和D项。②的位置不同,②是给“美”下定义,不适合做尾句,排除B项。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题干,了解文段论述话题为“真”“善”“美”。然后分析选项,从首句入手较难判断,而④⑤⑥话题具有一致性,根据⑤的内容可确定三句顺序,排除B、C。最后对比剩余两项,根据③的内容确定其前句应为④而非⑤,排除A。确定答案。分析可知,文段主要阐述的是“真”“善”“美”。④⑤⑥分别介绍“善”“美”“真”的侧重点,由⑤的“而‘美’则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可知,三句相对顺序应为⑥④⑤,首先排除与此顺序不符的B、C。③论述如何才能达到“善”,与⑤衔接不恰当,应接在④之后,排除A。故本题选D。44.有人认为“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必然会有相应的最大的贸易逆差;但我们知道,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而美国的贸易总的来说是顺差而不是逆差(因为尽管其货物贸易亏本,但其技术和服务贸易却赚得非常多)。由此可以推出:A.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B.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C.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D.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考查的是必然性推理,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同时涉及模态命题的转化,掌握这些推理规则即可推出正确答案。题干的逻辑关系是: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必然会有相应的最大的贸易逆差。题干中以美国为例否定了后件,则推出否定的前件“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不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再根据模态命题的推理规则“不必然P=可能不P”,可以推出C项为真。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键词“必然”,确定为模态推理。第二步,进行推理。根据“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而美国的贸易总的来说是顺差而不是逆差”,说明并非“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必然会有相应的最大的贸易逆差”,根据“并非必然会”等价于“可能不”,可得:赤字可能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第一句:国家预算赤字⇒国家贸易逆差,第二句: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必然会有相应的最大的贸易逆差,第三句是事实信息: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而美国的贸易总的来说是顺差而不是逆差。第二步:通过事实信息开始推导,并得到结论。由于最后的例子与前面的假设相互矛盾,所以说明前面的例证并不是必然成立的,即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不一定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故正确答案为C。4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图中不难看出,兔子在拔第三个萝卜时很费力,但第三个萝卜很大。这意味着虽然过程很艰苦,但收获很大。
因此,选择A选项。
46.某抽奖箱中放有4种卡片,一等奖卡片3张,二等奖卡片5张,三等奖卡片10张,参与奖卡片20张,若每次只能抽出一张卡片,若要保证5个人抽出的获奖等级相同,则至少需抽奖:A.5次B.6次C.11次D.16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第二步,“至少需要抽多少张才能保证5个人抽出的获奖等级相同”这是典型的最不利构造类题目的问法,先找出每一个等级奖项的不利值,分别是3、4、4、4,所有情况的不利值为3+4+4+4=15,在此基础上,再抽1张,一定能够保证5个人抽出的获奖等级相同,所以至少需要抽出15+1=16(次)。因此,选择D选项。47.春夏∶秋冬A.生老∶病死B.昨天∶今天C.日出∶日落D.雷鸣∶暴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春夏”与“秋冬”是一年的四个季节,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佛教中人的四苦指“生老病死”,“生老”和“病死”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昨天”与“今天”表示不同的时间段,但除此之外还有明天等时间段,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C项:“日出”与“日落”是一天中的两个时间点,但除此之外还有正午等时间点,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D项:“雷鸣”与“暴雨”表示不同的天气状况,但除此之外还有晴天等天气,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8.法人是独立的群众团体。(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五十七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故表述错误。49.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法常识。根据《公司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故表述正确。50.运输
对于
(
)
相当于
直系亲属
对于
(
)A.物流;亲人B.货运;父母C.国际客运;外祖父母D.国内客运;兄弟姐妹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运输”是“物流”的其中一个环节,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亲人”指的是亲属和配偶以及亲戚,“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二者属于包容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货运”属于“运输”,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父母”属于“直系亲属”,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国际客运”与“运输”无明显逻辑关系,“外祖父母”与“直系亲属”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国内客运”与“运输”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兄弟姐妹”属于旁系亲属,与“直系亲属”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物流是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物流的运输则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51.下列哪个行星的体积最大(
)。A.木星B.金星C.水星D.土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天文常识。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故正确答案为A。52.为了完成一个重大项目,李主任要从甲、乙、丙、丁、戊五个人中挑选三个人作为项目组成员。根据五人的擅长领域、合作经验、人际关系以及手头已有的工作安排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以下几条原则:(1)如果甲入选,那么乙也要同时入选,而且戊不能入选;(2)只有丁不入选,乙或戊才能入选;(3)丙和丁不能同时入选。李主任首先选定了甲作为项目成员之一,那么他还应挑选的是:A.乙和丙B.丙和戊C.丁和戊D.乙和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甲→乙且¬戊。②乙或戊→¬丁③¬丙或¬丁④甲第三步,进行推理。④是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乙入选”、“戊不入选”,排除B选项和C选项;②中乙与戊在“或关系”中,由“乙入选”、“戊不入选”及“或关系一真即真”可得“乙或戊”成立,是对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丁不入选”,排除D。因此,选择A选项。53.杜甫在《饮中八仙歌》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描画的人物是:A.张旭B.苏晋C.李白D.贺知章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意为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诗句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此句描写的人物是李白。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A项:此诗中第七位出现的人物则是唐朝书法家“草圣”张旭。原诗为“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意思是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他无视权贵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苏晋,唐朝时期大臣,爱好属文,作《八卦论》。此诗中苏晋是第五位出现的人物,描写他的原诗为“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意思是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诗中说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意思是贺知章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像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杜甫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54.《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
A.冬夜
B.秋夜
C.夏夜
D.春夜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
第二步,《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因此,选择B选项。
55.下列关于“慎独”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君子在个人闲居独处的时候,言行也要谨慎不苟B.一个人需要在独立工作或独处、无人监督时,依然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C.“慎独”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在无人监督时,仍然严格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做事D.“慎独”是为了博得众人的好感或拥护而享受孤独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独自一人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则,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它标志着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已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A、B、C项强调的是在没有外界监督、独自一人的情况下,也要严格要求自己。D项与慎独的概念意思违背,但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选项。56.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空气,水,固体。比如敲击桌面时,物体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而真空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真空中没有能提供声音传播的介质,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即传播速度为0。因此,本题错误。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水>空气。57.正常皮肤有皮脂和汗液,它们保持着皮肤的柔软和滋润。手掌和脚跟等处无皮脂只有汗液维持着皮质的柔润,冬天出汗时,皮肤干燥,再加上这些部位与外界接触、摩擦,皮肤变得厚硬又缺乏弹性,当活动张力过大时,就会引起皲裂。如果裂缝过深过头时,就有可能裂入真皮而造成裂口见血或鲜血直流,非常疼痛。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这段话的观点是(
)。A.正常皮肤由皮脂和汗液组成B.冬天皮肤容易因为干燥而引起皲裂C.皮肤的结构与功用D.皮肤在夏天比冬天更易保持柔润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说“皮肤有皮脂和汗液”,但并不等于说皮肤是由这二者组成的,排除A。文段中并没有提及皮肤的结构与皮肤的功用,所以可以排除C;选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房屋测绘合同范例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家居设备销售合同
- 二零二四年金融服务外包合同
- 2024版瓷砖国际贸易合同
- 2024版校企合作教育培训合同示范
- 二零二四年度医疗代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美发店市场营销合同
- 药渣购销合同范本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建筑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货物买卖合同标的及付款方式
- 乐器租赁市场需求与增长潜力
- 视觉传达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
- 企业环保改造升级方案
- Zippo-2022原版年册(哈雷戴森系列)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选择与个人发展
- 《血细胞及其功能》课件
- 220kV电缆直埋要求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课后答案第七版课后答案
- 商务旅行合同
- 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领导方式
- 数学学习的跨学科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