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语文教学应回归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初衷_第1页
论文 语文教学应回归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初衷_第2页
论文 语文教学应回归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初衷_第3页
论文 语文教学应回归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初衷_第4页
论文 语文教学应回归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初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应回归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初衷摘要:就我国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而论,快乐教育不仅是重点,而且是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如果问孩子,传统语文教育让你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孩子们恐怕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它让我们的学习变得不快乐!”只要孩子一起学习就痛苦,只要不学习就快乐。教育应回到给人带来快乐的初衷。佛言生实苦,圣言学至乐。生命本身是痛苦的,而能超越痛苦的是什么呢?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只有学习能给人带来快乐。现在教育完全颠倒过来了,只要一学习,孩子、家长、老师所有教育的参与者几乎都很痛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打造快乐的语文课堂,营造快乐的语文学习氛围?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积极快乐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课堂氛围单元设计人文关怀生活语文

一、建立快乐的语文观

新课改过去这么多年了问什么我们的孩子仍然不喜欢学习语文呢?依然爱不上语文课堂?我们如何做到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语文?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快乐语文观包括使教师快乐、教学快乐、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课堂氛围的快乐以及总体快乐的语文观。首先让学生喜欢文课堂,回归学习使人快乐的初衷为基础上再让学生爱上朗读、爱上背诵、爱上写作、爱上阅读,爱上和语文有关的所有的学习活动。有了快乐的大语文观为基础,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真正释放出内心的自我,营造一种愉快学习氛围。在语文每个单元设计时,应本着学习本单元给学生带去快乐的想法。快乐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指的是学生学习快乐,局限于课堂上活跃的气氛,更是一种感受文字背后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的一种情感的力量。是感受多样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通过文字感受到古人思想、智慧、情感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是通过文字背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是一种生命的豁达和内心的触动。二、发挥老师的关键作用

首先老师应该心中有爱。佛的境界是超越生死,普度众生。老师要把孩子看成一尊“佛”不放弃每一位孩子,心中有大爱。只有在爱的基础上,心中有孩子的基础上才我们才能积极主动的想去给孩子上好每一堂课,设计好每一个单元的课,才能带领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回归快乐的初衷。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其次老师是一堂的课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一切影响孩子的一切。教师走上讲台就不再是自己,他是快乐的源泉。教师是需要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富有激情和人文关怀的。教师具有舞台感的,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策略等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情绪以及课堂氛围。这种舞台感表现为强大的自信心,饱含激情愉快的心情、有吸引力的教学策略、一个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要比平时自己更富有魅力,更带动课堂气氛,更是光芒四射的。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带领孩子在语文的丛林里,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阳光雨露,体验语文课堂背后带给我们的欢声笑语。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平时的上课状态,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位语文老师,我们有没有充满激情地去给孩子们上课?我们有没有用自己的情绪去唤醒班级的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有一种在场感存在感。我们应该追求一种快乐的语文课堂氛围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唤醒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快乐地学习语文,感受每一个单元主题带给我们的魅力。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回归孩子本位。真正优秀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角色转换,以孩子为本位,以孩子内心理解感知课文,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灌输硬塞给孩子知识应对考试,语文课堂不应是功利性课堂,而是孩子们全身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去感受每个单元文字背后情感的力量、审美的力量、文化民俗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让孩子内心被打动、被震撼、被感染。三、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形象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从而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教材。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主题形式的单元课题,有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风景的,也有意境悠远蕴含哲理的文章,还有感受人间亲情的文章。我们的语文文章决定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可能是呆板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情感力量的文章。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创设一定的情境,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生与作者、与课文、与大家一起产生内心的触动,情感的共鸣。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内心才能动情入情。比如在人间亲情这一单元讲《背影》这一课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父亲藏饺子”公益广告视频导入,渲染有关亲情父爱伟大的情境,通过这短小精悍又能吸引学生眼球的视频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内心触动留下感动的眼泪。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父母,使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之前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的学生这种情境下这一刻与自己和解与父母和解,此刻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内心得到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父子送别买橘子这一段,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学生角色扮演进入当时场景,一个读、一个演,在这种情境下去体会父子情深,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在学习感受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吟咏人文胜迹这一单元时,《壶口瀑布》一课中,带领学生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并体会作者精美语言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闭眼想象文字背后瀑布的是什么样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尽情想象“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是什么样的,“一川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是什么样的。学生爆发式地形容自己心里的瀑布后老师再通过视频播放、再引导学生朗读文章,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河的魅力、祖国江山的绚丽、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同时感受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完成了快乐的学习。四、语文学习要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及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在每个语文单元设计中应营造一种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把生活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语文。语文课堂有许多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场景或者素材,在语文课堂中一定要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结合、以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资源,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场景,在教学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快乐而轻松的学习语文。五、语文教学应避免标准化教学思想要挖掘孩子内心的自我

标准化教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按统一的标准、标准的知识、标准化的考试、标准化的教学。这也许是既快速又最方便的方式,但是单一复制的教学模式,是没有情感没有灵魂的,是枯燥乏味的。分数是一种手段、不是唯一手段。语文单元这几整体应以“使学生成为一个快乐而幸福的人”为初衷。语文课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释放出那个伟大的自我。是帮助而不是替他直接告诉学生标准化的答案用统一的标准反而把他封在里头了,压抑了每个孩子的学习激情。语文课堂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每一个孩子身体里都有一个更好的自我,甚至是伟大的自我,老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中帮助引导孩子释放出那个伟大的自我。当年米开朗琪罗做成大卫后,他自己也觉得震撼,为所有人震撼。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雕刻出来时,他说“不是我创造出来的大卫,而是石头里本身就有大卫,我只是把他释放出来了。”语文单元设计整体应该以孩子为主,让孩子不被标准捆绑,让孩子的语文学习心理环境更有弹性。在学习中华美德这一单元时《最苦与最乐》这篇文章,让学生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谈一谈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责任?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举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小事为例,无论学生怎样回答,老师都笑而不语,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而不是把一些成人观点强加于学生身上。学生既有深刻的体会,也能够理解文章含义,又能快乐地学习。六、语文课堂设计应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语文老师不仅仅是教知识谈教育更是要育人,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内心出发,发现孩子内心的真善美。单元设计应引导学生学会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及为人类文明进步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幸福和自豪的精神。《边城》为人类的“爱”字做了深刻的说明,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悖乎人性的生活态度”。《变形记》中用荒谬的写作手法讲述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的故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变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人性以及世界的思考。语文课堂单元设计要尊重学个体差异,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现在社会不缺少高层次的人才,缺少的是有创新能力的能工巧匠,而往往班级比较有个性、富有创造能力的孩子多年以后往往能成为能工巧匠的发明创造者。语文课堂应是老师学生相互理解、尊重与被尊重活跃的课堂气氛下的一种学习。英国教育家斯宾基曾说:“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监督也能自学不辍。”这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语文单元设计本身应该是一场生活盛宴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状态。我们的语文课文本身就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有趣的生活体验。他们或揭示人生道理或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或感受民俗风情或体会人间情感,语文单元设计不仅要局限于语文知识,更要通过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魅力、真理的光芒、人性的美好,要影响学生去感受生活、感受世界。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只是复制粘贴传授枯燥乏味的知识,更要投入“人性、人文关怀”,语文单元设计时就是要去唤醒鼓舞每一位学生去感受、去触动、去和文字心灵沟通,以精神的执着去探索语文的美好世界。语文教学以温情去温暖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在一篇篇文章背后养成美好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古人云:“文以载道”,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隐藏着道德精神和人文情感,蕴藏着文化内涵、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洒脱的形象,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情怀,很多作家人格魅力都能潜移默化地打动到学生内心,这些文字背后的精髓,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学生的人性根基。《谈骨气》《人生的境界》《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些文章的精神,都能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面向生活与未来、面向社会的综合性的学科,其本身就有人文性,语文老师单元设计应该注重语文式的人文精神关怀。语文单元设计应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鼓励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有多元化的评价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语言,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创造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未来是怎样的一个未来,取决于我们培育什么样的孩子。语文,作为学科之母,决定了语文老师应该有更大的责任担当,成为永远的思想者。我们是教语文的,我们以语文教人,我们要把孩子的心和我们的心融为一颗心,我们的语文教学肯定会有质的飞跃,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语文教育回归教育本应有的初衷:“教育给人带来快乐,让孩子感觉到没有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