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六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
一、教材的解读
1、对教材的理解(“解决问题”)
低段要求:学会从图、文中发觉信息,并提出问题,借助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常用综合法)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中段要求:能选择相关的信息数据,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从中渗透分析法。
三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将为今后学习较简单的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根底,因此,现在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例题的定位
从例2外表呈现的形式来看:左边呈现的是分步计算;右边呈现的是综合计算。在教学时,不能定位为“单纯”地教学由分步到综合,也不能定位为“单纯”地教学“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这节课的教学应当定位是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学问:
①有肯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阅历
②知道乘、除法的意义
③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本课任务:
找准问题,收集并选择相关的信息,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受发觉、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注意培育学生多角度观看、解决问题的力量,表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通过解决详细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猜测与验证的过程中,培育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会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说清算理。
四、讨论过程的打磨
1、(复习学生已有学问对新课的学习有肯定作用)课前是否复习?
最初设计:
用补充信息或补充问题的方式,复习用乘法或除法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问题:
学生感觉枯燥;与例1的联系不够严密。
解决方法:
1、连续创设运动会的场景,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突出了例1与例2的连续性,让学生感受学问间的联系。
2、把旧知的复习揉合到新课中,既省时又让学生清楚感受到新旧学问间的区分。
如:①一共有多少个小圈?②每个大圈有多少人?这2题的解决是旧知,同时也是新知学习的思维步骤,是为解决“③每个小圈有多少人?”作铺垫。
2、例题如何呈现?
最初研讨:
方案1:整体呈现——学生找信息较难。
方案2:分步呈现——有利于学生观看;表达出学问的层次性。
问题:
学生找信息时,总想数出一小圈的人数。
解决方法:
让学生找出一眼能看出并能确定的信息。
如:把主题图分步呈现:先出示2大圈的人,每大圈有5小圈;再出示“有60人表演”的信息。让学生观看、找信息。
3、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会用连除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试教时:
宋教师与我们组的教师同时感觉全过程“扶”得多,“放”得少;教学形式与手段单一;虽关注了说思路,但对“找中间问题”的思维训练给学生的时间与空间都不够。
解决方法:(分4步完成)
1、利用2个信息,解决一步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2、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用到哪2个信息?再列式计算。(渗透“分析法”解决一步的问题)
3、“要知道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又该怎么解决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并同桌沟通。(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4、(反应)学生上台写出结果,并说出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4、如何有效表达解题策略多样化?
试教时:
教师对每个问题、每种方法平均使用力气,甚至把不好说出道理的方法:
60÷5÷2=6(人)屡次有意地呈现出来,学生只有挖空心思地去说理,这样人为地增加了难度。
解决方法:
1、以根底方法为主(连除),其他方法为辅。
2、以面对大多学生实际水平为主,兼顾局部优生为辅。
3、依据课堂实际状况,学生没有提到的其他方法,则不用展现。
5、练习形式与手段的选择:
这节课中的练习题有肯定的难度:如: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而图中“2辆车”属隐含信息。
试教时:
教师为降低难度,就把3种方法的算式直接都呈现出来,再让学生说每种方法每一步的思路,形式单一,而且学生对第一步究竟该解决什么问题是模糊的。
解决方法:
1、明确问题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每辆车每次”的含义(图中“2辆车”属隐含信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终全班沟通
2、变形式、手段进展同类题型的练习,抓好切入点
如:(我会连)
①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票?2×3
②一共演出了多少场?954÷2÷3
③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954÷2
教师抓好切入点:
1、“954÷2÷3中的2表示什么?3呢?”
2、“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为什么用两步计算?”
五、听后反思
体会:
1、课件的精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精神饱满;
2、教师亲和的语气、潇洒的神态、独特地教学风格,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气氛活泼;
3、教师能做到换位思索:精彩的设计,导致学生说理的清楚;
4、教师“扶”“放”到位,能给学生充分的思索与表达时间与空间,因而学生学得轻松;
5、教师能敏捷驾驭课堂,不拘泥教学设计。
个人建议:
1、教师评价语假如更丰富、准时,学生参加率肯定会更高;
2、对学生答复的问题做到准时反扣,或许效果更好。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生动的情境中,探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沟通。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口算算理。
3、培育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看四周世界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
重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正确把握口算方法。
难点: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预伏铺垫
1、口算练习,要求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6×4=9×3=5×3=9×7=
2、口答练习
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
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
二、创设情境,复习表现乘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
师:3个小朋友来到了游乐园,你瞧,这么多的游玩工程!有过山车,碰碰车……不过这幅图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信息,你发觉了吗?
(引导学生找出价格信息:旋转木马5元,激流勇进10元,过山车12元,登月火箭15元,碰碰车20元。人数信息:3人)
2、课件出示问题:玩旋转木马每人5元,3人要多少元?
3、指名列式计算。(口答)
师:在计算5×3时只要用我们二年级学的乘法口诀就能顺当解决,你也能像教师这样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依据学生反应,贴图呈现问题:
问题一:玩激流勇进每人10元,3人要多少钱?
问题二: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
问题三:玩登月火箭每人15元,3人要多少钱?
问题四:玩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
三、探究口算方法
1、探究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
师:我们先一起来讨论第四个问题: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
2)指名口答列式。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求3人坐碰碰车一共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20是几)
3)探究20×3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师:这个乘法可不能直接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了,你会计算吗?看谁的方法介绍得清晰,让人家一看就懂!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反应:
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2×3=620×3=60
投影出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自己介绍想法。
教师小结方法一:这位同学将20×3利用乘法的含义转化成20+20+20来计算,将不会的学问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学问,真是一个好方法!
教师引导沟通方法二:和这位同学计算方法一样的学生举举手,你们是怎么想的?这里2×3中,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又表示什么?
方法三:(若学生没有呈现这种方法则教师呈现)
结合小棒图与算式,师生沟通理解:2表示2捆小棒即2个十,3表示有3个20,6表示有6捆小棒,即6个十。
④指生说计算含义。
(引导学生:20×3,20表示有2个十,2个十乘3就是6个十,6个十就是60)
教师小结:通过将20×3看作是2个十乘3得到6个十,从而找到正确的得数,这个方法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3)沟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解决问题一:玩激流勇进生人10元,3人要多少钱?
师:谁能用我们刚学过的方法来说说怎么计算10×3?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10×3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课件依次出示:
20×7=200×7=20xx×7=
师:直接说出得数,并说怎么想的?
归纳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教师发觉有几个学生算得特殊快,看来他已经找到计算这类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诀窍了,谁情愿把好方法跟大家共享呢?
(沟通争论得出:计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可以将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第一个数相乘,再看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其次个问题: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
2)指名口答列式。
3)探究12×3的计算方法。
师:你是怎么来计算12×3的?把你的想法用算式或图形来告知我们,看谁的方法介绍得清晰,让人家一看就懂!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反应:
方法一:12+12+12=36
方法二:10×3=302×3=630+6=36
方法三:12×3=36
投影出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自己介绍想法。
教师小结三种方法
④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
⑤指名说计算含义。
师:在计算12×3时,我们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10×3=30,再算2×3=6,合起来就是36)
4)尝试计算,归纳算法。
课件依次出示算式,学生抢答,归纳算法。
12×4=21×4=23×2=
(沟通争论: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分别与两位数中的个位和十位相乘,把乘得积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四、稳固内化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和第4题。
五、闯关嬉戏
第一关
1、推断
1)计算300×4时,可以想300表示3个百,3个百乘4得12个百,12个百是1200。()
2)5×800的积,末尾有两个零。()
3)60是2与30的乘积。()
2、张宏每个月节约20元零花钱,请填写下表。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钱数/元
其次关
3、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钱?
4、每箱苹果30千克,运来8箱,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第三关
5、每瓶饮料是2元,买24瓶需要多少元?
6、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六、全课总结。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3
一、教学内容
1、教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综观全部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百以内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二位数乘法,这为本课教学供应了学问铺垫的思路孕伏,而本课教学又为今后连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奠定根底,因而本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
教材创设了猴子两次分桃子的情境,第一次2只猴子平均分48个桃子,这题中十位上的数能被2整除,这个内容在第一单元口算除法中学习过,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竖式中每一步运算的意义。其次次是3只猴了平均分48个桃子,十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口算就不太简单了,需要列竖式计算,教学时要组织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并做到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真正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和把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算理,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由于这是能正确解题的关键。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阅历又较少,在教学中,应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体悟竖式的计算方法。
2、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布满奇怪心和对数学学习的激情,但他们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阅历的缺乏,很难只通过课本和教师的直接讲授来学习,他们天生好动,思维活泼,喜爱动手,多通过直接体验、亲身实践来积存阅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全身心投入,他们是由兴趣而进入学习过程的。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务,全部教学环节都是为此效劳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力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进展。依据这一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①探究并把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进展计算,并进一步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②结合详细情境,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力量。③亲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数学学问、数学思维和方法应由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进展,让学生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做数学”,本节课教学中力求表达:
1、建立新型、民主、公平、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进展为本,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2、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由“学会”变为“会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严密联系学生现有的.学问背景与生活实际,使数学生活化、活动化,重视学生学习经受与体验,强调在过程中理解与发觉。
三、教学方法
依据本节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和现有学问水平,为了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三条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纳谈活法、争论法、练习法、发觉法等多种方法穿插进展,并敏捷恰当地运用电教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让他们多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多种感知觉都参加学习活动。教师只是在学生探究学问的本质处适当赐予点拨启发。同时运用学问的迁移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采纳设疑问难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把数学课上得生动好玩,使学生积极而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进展教学:
1、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让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一种爱好、一种追求。小学生对故事都很感兴趣,本环节把教材主题图编成小猴分桃的童话故事,创设这一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入,用小动物作为仆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境地,启发学生自己发觉并提出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2、自主探究、理解算法
出示课题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课题,本节课你想学到些什么?准备有怎样的收获?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确定,学生会依据自己的状况,提出适合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教师硬性规定的,而是学生依据自己原有根底提出来的,自然会为达成目标而努力,从而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探究算法时,先让学生用自己想用用的方法进展尝试计算,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制造。”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把要学习的东西“制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忙学生去进展这种再制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告知学生。
刚进入这样除法竖式的学习,并且其次次分桃时,十位上的4又不能被3整除,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具有肯定的挑战性、探究性,符合最近进展区理论,这时要给学生留有肯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在个别思索之后进展小组合作,并留意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沟通反应,自然表达算法多样化,鼓舞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这里敬重学生的差异,鼓舞创新,学生在沟通反应时,教师适时进展鼓舞性评价,学生会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在他们的心中唤起骄傲感。实践证明,注意鼓励和进展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忱具有极具重要的作用,是培育学生自信人格的重要途径。
沟通反应后,面对多种算法,这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最喜爱用哪种算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种算法的优点,进展算法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与做法,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往往正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3、稳固提高,合理迁移
练习既是信息反应的手段,又是学生稳固新知形成技能,进展智力的措施。为此本环节安排了练习教材中的两道习题,第一题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合理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先让学生进展估算,培育估算意识。其次题更贴进学生生活。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就是用连乘来解决问题。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存了肯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阅历,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根底上学习的。学好本课学问,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讨论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肯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阅历。
(三)目标定位
依据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问背景及本课的学问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受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列出综合算式。
2.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自主猎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渗透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3.培育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展回忆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4.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初步体验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培育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展回忆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主动猎取信息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并能理清解题思路。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需留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动身,为他们供应参加的时机,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立一个发觉、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觉,去制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识的超市购物、跑步、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把握的学问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表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表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查找方法,对于学生符合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舞,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加信念。不断的引导和鼓舞,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看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识的超市购物入手,通过让学生依据两个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复习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接着出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选择信息完成问题,进而提醒,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需查找两个与问题有直接联系的,有用的信息。
(二)注意发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己依据卖保温壶的情景,自己动脑去分析解答。想一想第一步先求什么?其次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索,再全班沟通,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使学生深刻的领悟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纳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理解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分,便于学生把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课中穿插微课,表达新课改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育了学生从已知信息动身进展分析解答。然而分析问题的方法也不知一种,但为不给学生增加负担,我采纳了用微课来讲解分析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就是从问题动身去分析,这样用微课呈现出来,也能让学生集中精力轻松的观看,并理解。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这里我安排了跑步的练习,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究,在反应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让学生讲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长
通过“你今日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忆,然后通过“你还想学什么”?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普遍有所下降,许多的学生拿到题目后,总是很茫然,或是有些学生知道该怎么解决,但让他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却很困难,那么他还不是真正地懂应当怎么做。拿到这一课时,我问了一些教过老教材的教师,她们认为以前教老教材时,用先提中间问题的方法来教,学生普遍把握得比拟好,思路很清楚。于是在本课中,注意解题思路的训练。
教学中,重点让学生先应用综合法,依据从已知信息动身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算式说说想的过程,有条理地分析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到中间问题,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初步把握连乘问题的根本数量关系,培育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在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以后,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一来想给后进的学生一个引领,固然最大的目的还是想把学生混乱的思维整理出来,有意识地培育学生有条理地说,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力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在这里只是想尝试一下。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5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三年级上册第25——27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熟悉几千几百几十几是在学生熟悉了整千数的根底上教学的。学生通过操作、合作探究、争论等形式,学会了对一般四位数的熟悉,把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并理解这些数的详细含义,为今后五位数、六位数------的学习作了学问的预备和学习方法的铺垫。同时,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增加学生对数的含义的理解,进展学生的数感,并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观看、推理力量。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理解这些数的含义,把握其读法、写法。
2、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沟通,培育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沟通的方法和态度。
3、培育学生大胆思维、积极实践的精神以及分析概括的力量。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教材从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动身,留意学问构造的优化组合,以加强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例题先借助计数器,让学生根据数的组成认、读、写各数位上非零的四位数;接着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借助计数器,自主熟悉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两个零的四位数,结合数的组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学会相应的读和写。然后让学生依据计数器上算珠表示的数,试着读写末尾有两个零或中间、末尾都有一个零的四位数,并通过沟通、比拟,确认读写方法,加深对数的理解。最终,通过“想想做做”第1——3题的练习,让学生由直观到抽象,进一步稳固一般四位数的认、读和写;接着,教材通过“想想做做”第4、5题,让学生联系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读、写数,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力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读、写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教学难点是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
[说教法和学法]
一、以旧引新,促使学问迁移。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已熟悉千以内数和整千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已有的学问和认数阅历为根底,以旧引新,帮忙学生做好学问的迁移,并激活学生思维。
二、适度开放,促进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课的教学,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利用学问的迁移,并给学生肯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手、口、脑并用,自觉去探究,去熟悉“几千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及读写,充分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三、联系生活,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意亲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课前的搜集资料,到新课的绽开,再到课内的沟通信息,每一环节的设计到处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同时也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拓宽学生的学问面。
[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引新
1、谈话:小红家今年要搬新家啦!他们全家准备为新家添上一些新的家用电器。瞧!他们一家来到了商店。
2、播放录象:琳琅满目的家用电器。
对话:
小红:妈妈,快来看呀!这儿的微波炉好廉价啊,只要365元,我们买一台吧。
妈妈:好哇。
录象暂停,师板书:365,让学生读一读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说说它的含义。
3、连续播放录象:小红一家来到了洗衣机旁。
对话:
小红:妈妈,你看,这台洗衣机多美丽呀,不如我们也买一台吧,这样你就不用自己洗了。
妈妈:真是个乖女儿。
录象定格画面:一台洗衣机及2365元的标价。
4、师设疑:你知道这台洗衣机多少钱吗?小组内试着读一读。(板书:2365)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物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新课绽开
1、教学中间没零的一般四位数
(1)组内活动:试着读出“2365”这个数。
(2)全班沟通:
读一读:指名几个学生读。
比一比:365与2365这两个数的异同。
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出2365,体会:只要在365的根底上,再在千位上拨2颗珠子就是2365了。
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
写一写:先指名说写法,师范写,学生练习。
(3)小结: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二千三百六十五。
●由于学生已有了千以内数的读写这一根底,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注意的是学问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在独立尝试中学习新知,体会四位数与三位数的区分和联系。
2、教学中间有零的四位数
(1)连续播放录象并定格在空调及“3052”的标价上。
(2)师设疑:你有没有发觉这个数有什么不一样吗?
那么,这样的数你会读吗?还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
(3)学生活动:读、拨、写。
(4)沟通:你是怎样读的,怎样拨的?
(5)指导写数,强调:哪一位上没有就用0表示。
师:现在正值冬季,商场正在打折,原价3052元的空调现价只要——(画面出示打折以后的空调价格“3002元”)。问:你知道是多少钱吗?
学生自由读后沟通,可能消失以下两种状况:
生1:三千零零二
生2:三千零二
归纳小结: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只读出一个零。
●这一环节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探究学问,感受新学问的产生、形成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和创新意识。
3、教学“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说自己的想法。
(3)争论比拟:7400和7040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读的时候要留意什么?
(4)小结:一个数中间的零要读出来,末尾的零都不要读。
●这一环节教师由扶到放,努力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观看比拟中深化学问,在尝试中品尝胜利的喜悦。
三、稳固新知
1、读数
师:小红一家逛到现在,收获还真不少,由于商店里价廉物美的商品实在太多了。让我们跟着小红一家再一起去逛一逛吧。
播放录象:出示各式各样的商品及标价,如:29寸彩电3500元、抽油烟机572元、冰箱2408元、电脑6080元、家庭影院5008元等。
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读一读。
2、写数
(1)给数拍照—“想想做做”第1、2题:师在计数器上逐一拨出“5237”、“4803”、“6005”等数,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来,并说出各数的组成。
(2)“想想做做”第3题:师读出商品价格,生写数。
3、比一比:(结合“想想做做”第4题)
(1)同桌两人互拨互读,并写下来,看在规定时间内谁读得多、写得多。
(2)胜出的小朋友可以得到教师送给的精致图片留作纪念。
●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是不行缺少的环节,是把握学问,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参加学习,既获得了学问,又得到了力量的培育,同时又深深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课内活动
1、谈话:生活中的数无时无刻不在,它能使我们猎取信息,增长学问,了解社会。课前,教师让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的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展一个新闻公布会,将你收集到的数和信息与班上的同学一起来共享。
2、学生沟通信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经受搜集—沟通—体会的过程,感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几千几百几十几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谈收获及体会,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熟悉。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84页。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拟适用于计量物体外表、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假如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便利,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对数学有较浓的兴趣,思维较活泼,好动,想像丰富,擅长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所以我在教学中,依据他们的特点,我主要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展探究、沟通,发觉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到达最正确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目标确实定:
一节胜利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把握所学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要制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学问,进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看和推算,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展简洁的单位换算。
(2)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相互合作学习的力量。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展简洁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四、说教法和学法
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熟悉逐步上升到理性熟悉的,在教学中鼓舞学生主动参加,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学问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冲突,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进展。数学课堂应是一个多向互动的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学生合作与争论,丰富学生猎取学问的途径,通过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等形式,在集体中进展学问和阅历碰撞,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思维更活泼、更发散。
五、说教学流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胜利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究者、讨论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口算训练:(3分钟)
300×20=100×10=13×100=20×500=
40×200=3×400=50×70=600×30=
700×10=800×20=15×20=30×14=
(二)、复习旧知,提醒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