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篇)学习目标:
1、能说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的概念。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以及能依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2、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几个象限,清晰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
3、给出坐标能推断所在象限。
学习重点:
1、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会依据坐标确定点,依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2、知道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的特点,依据点的坐标推断其所在象限。
学习难点: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标出3,—3,0,2
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个实数来表示,这个实数叫做___________。
2、思索:直线上的一个点可以用数轴上一个实数来表示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呢?(例如图7.1—3中A、B、C、D各点)。
3、自学课本第66—67页的内容,然后填空。
(1)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相互_____、_____重合的数轴,组成________________,水平的数轴称为_____轴或_____轴,习惯上取向____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____轴或____轴,取向___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____。
(2)如何确定点的坐标。(阅读课本第66页最终一段)如图7.1—4写出点B、C、D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索: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
1、假如点M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则点M横、纵坐标的关系是()。
A、相等B、互为相反数C、互为倒数D、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2、将某图形的横坐标都减去2,纵坐标不变,则该图形()。
A、向右平移2个单位B、向左平移2个单位
C、向上平移2个单位D、向下平移2个单位
《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填空题
1、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就会发觉有很多用数字“代替”目标位置的现象。
(1)一张电影票上写有“7排9号”,进电影院先找,后找,这是一对有序数对;
(2)一张硬座的火车票“10车厢18号”,上火车时你得先找,再在车厢里找号座位。
2、教室内座位,列数在前,排数在后。假如李小刚的座位是(3,4),则(3,4)意义是。
3、某一本书在印刷上有错别字,在第20页第4行从左数第11个字上,假如用数序表示可记为(20,4,11),你是电脑打字员你认为(100,20,4)的意义是。
4、在电影票上将“10排8号”前记为(10,8),那么(25,11)表示的意义是。
5、小亮家住在3号路,门牌是18号,可记为(3,18),那么小琪家在5号路门牌号是49号,可记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二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学习中可看出,这批学生对学问把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松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公平,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头就应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快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转轨,进入初中阶段的新的学习生活。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展。
1,获得数学中的根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学问,了解并关注这些学问在生产,生活和社会进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自然界中的各种图形发觉它们的宽阔的应用。初步体验并学会全理地进展推断和猜测。
2,初步具有数学讨论操作的根本技能,肯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力量,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亲密关系,和谐进展的意义,提高环境爱护意识。
4,初步形成数学的根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根底。
5,树立学生坚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进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6,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三、教材分析
要使学生在学问,力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进展,必需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学问,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学问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这点动身,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有如下特点:
1,承上启下,立足进展
本书力求成为一面“镜子“,反映学问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不仅引导学生现在的学习,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所启发,既有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背景的历史资料,又有提醒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联系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作铺垫。
2,表达过程,反映规律
学习数学是循序渐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粗略,定性和直观的熟悉往往是创新的火种,本书力求在重视学问结论的同时,表达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从能启发学生的粗略,定性,直观熟悉的问题说起,通过“观看“,“思索“,“探究“,“争论“,“归纳“等,逐步引导出准确,定量,抽象的熟悉。
3,注意根底,突出重点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根本数学素养,七年级数学课程应更着重于根底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内容,本书就是力求注意根底,突出重点。强调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以及消元,配方,降次等根本方法;用框图方式分析问题,表达程序化,机械化,算法化的思维方式;习题设计“复习稳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究“等不同层次。
4,内容安排
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讨论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全部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究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分,运用平移性质探究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展图案设计。
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确实定位置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比拟系统地学习“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最终通过“坐标方法的简洁应用“将坐标与地理位置相结合,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本章关键是把握好“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位法。
重点: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依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实际运用。
三第七章:三角形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必要的”学问和根本技能,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规律思维力量,促进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这种习惯,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力量。
重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难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培育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把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使学生把握不等式,不等式的根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同解不等式同理原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利用不等关系分析竞赛等学问。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简洁应用。
难点:了解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组的解集,精确利用不等式的根本性质。
六第十章:实数
本章引进了新的运算——开方,从运算中消失的一种新数——无理数,使学生把握实数的概念及初步学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等学问。
重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实数的概念。
四、详细措施
1,深钻教材和新课程教学大纲,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面对全体学生,提高数学的根本素养。
2,注意组织教学,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向性,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3,真诚的晤对。注意组织教学,坚持鼓舞性教学,杜绝放羊式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其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中,让他们互助互学。
5,准时发觉问题,准时补救,针对学生状况,因村施教。重视个别辅导,多开“小灶“。
6,关注学生的境况,需要,感受和已有根底。公平的赐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7,关爱学生,坚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进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8,不体罚,挖苦学生,不把学生逐出课堂。
9,加强家访。全员普访一次,家访率达100%,并仔细作好记载,重点学生应屡次家访。
10,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年一次以上。
五、进度安排
略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三
一、素养教育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准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
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二)力量训练点
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准确度和有效数字,培育学生把握关键字词,精确理解概念的力量.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渗透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由于实际生活中有时要把结果搞得精确是办不到的或没有必要,所以近似数应运而生,近似数和精确数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动身,启发引导,充分表达学生为主全,注意学生参加意识
2.学生学法,从身边找出应用近似数,精确数的例子→近似数概念→稳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准确度和有效数字.
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准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3.疑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准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预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提诞生活中应用精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学生争论答复,学生自己找出类似的例子,教者提出准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数的有关问题,学生争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有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当怎样分?
生:平均每人千克
师:给你一架天平,你能精确地称出每人所得苹果的千克数吗?
生:不能
师:哪怎么分
生:取近似值
师:板书课题
2.1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教法说明】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使学生熟悉到讨论近似数是必需的,是自然的,从而提高学生近似数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师出示投影1
以下实际问题中消失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初一(1)有55名同学
(2)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千米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
(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
学生活动:答复上述问题后,自己找诞生活中应用精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
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很多时候只能用近似数你知道为什么吗?
启发学生得出两方面缘由:1.搞得完全精确有时是办不到的,2.往往也没有必要搞得完全精确.
以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例,提醒近似数的有关概念
板书:
1.准确度
2.有效数字: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准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准确的数位止,全部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例如:3.3?有二个有效数字
3.33?有三个有效数字
争论:近似数0.038有几个有效数字,0.03080呢?
【教法说明】通过争论学生明确近似数的有效数字需留意的两点:一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起;二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起,到准确的位数止,全部的数字,教者在有效数字概念对应的文字底下画上波浪线,标上①、②
例1.(出示投影2)
以下由四舍五入吸到近似数,各准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
(1)43.8(2)。03086(3)2.4万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者板书.
对于近似数2.4万学生又能认为是准确到非常位,这时可组织学生争论近似数与5.4和近似数5.4万中的两个4的数位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法说明】对于疑点问题,通过启发争论,适时点拨,远比教者直接告知正确答案,理解深刻得多.
稳固练习见课本122页练习2、3页
例2(出示投影3)
以下由四舍五入得来的近似数,各准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
学生活动,教者不给任何提示,请三位同学板演(根底较差些的做第一小题,根底较好的做其次、三小题)其余学在练习本上完成,请一优秀学生讲评同桌同学相互检查评定.
【教法说明】①通过本例的教学,学生能进一步把握近似数的准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②通过分层板演,学生点评,能提高全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展
(三)尝试反应,稳固练习
(出示投影4)
一、填空
1.某校有25个班,光的速度约力每秒30万千米,一星期有7天,某人身高约1.65米,远些数据中,精确数为_________,近似数为____________
2.近似数0.1080准确到__________位,有_________个有效数字,分别是____________
二、以下各近似数,各准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
132.021.5万3
学生活动:学生抢答:
【教法说明】抢答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归纳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
(1)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两个留意点;
(2)带单位的近似数(为2.3万)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准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求法.
八、随堂练习
1.推断以下各题中的效,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小明到书店买了10本书
(2)中国人口约有13亿
(3)一次数学测验中,有5人得了100分
(4)小华体重约54千克
2.填空题
(1)3.14准确到________位,有_________有效数字
(2)0.0102准确到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
(3)准确到_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_
3.选择题
(1)以下近似数中,准确到千位的是()
A.1.3万B.21.010
C.1018D.15.28
(2)有效数字的个数是()
A.从右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算起
B.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算起
C.从小数点后的第一个数字算起
D.从小数点前的第一个数字算起
九、布置作业
课本第124页A组l.
十、板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探究并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2.利用平行线性质来证明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3.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以及外角性质进展有关计算。
4、通过观看、试验、探究等数学生活,体验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把握三角形外角的三共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平行线证明三角形外角性质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三角形的根本概念,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三角形的外角与其相邻的内角是互补关系。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根底。本节课应注意渗透数学说理过程,从简洁的问题中逐步培育学生运用几何语言的力量。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并让学生课前预备好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外角和它相邻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由学生答复上述问题)
设计意图:
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1.学一学:
自学课本47页长方形框上面的内容。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1)找出△ABC(如图)的外角,以及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不相邻的内角。(2)外角与其相邻的内角之间的关系呢?
(3)外角与其不相邻的内角又会有什么关系
呢?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学的形式,来把握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根本概念,并通过问题(3)进展设疑,引出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五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从简洁的详细实物抽象出相交线、平行线的力量。
(2)学生熟悉到相交线、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出示剪刀图片,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思索,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并用几何语言描述。教师深入学生中,指导得出几何图形,并在黑板上画出标准图形。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争论,在详细图形中得出两条相交线构成四个角,依据图形描述邻补角与对顶角的特征。学生可结合概念特征找到图中的两对邻补角与两对对顶角。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画出两条相交线的几何图形,用语言精确描述。
(2)学生能否从角的位置关系上对角进展分类。
(3)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区分邻补角、对顶角。
(4)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敢于发表个人观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25.如图,直线EF∥GH,点B、A分别在直线EF、GH上,连接AB,在AB左侧作三角形ABC,其中∠ACB=90°,且∠DAB=∠BAC,直线BD平分∠FBC交直线GH于D
(1)若点C恰在EF上,如图1,则∠DBA=_________
(2)将A点向左移动,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则(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说明你的理由
(3)若将题目条件“∠ACB=90°”,改为:“∠ACB=120°”,其它条件不变,那么∠DBA=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证明)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
A.50°B.60°C.140°D.160°
最新202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六
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学问的连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学问的根底。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底上,连续学习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学问的前提和根底。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把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根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学问的学习打下根底。
2、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力量目标:会推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沟通、合作、争论猎取胜利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学问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自信念。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需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动身点。依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纳启发式、争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学问的“最近进展区”设置问题,提倡学生主动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索和相互沟通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觉、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究,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学问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纳多媒体帮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进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加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力量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肯定进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展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进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展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竞赛都要分出胜败,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10场竞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败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留意主见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学问体系动身,方程是本节课深入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根底,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当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需同时满意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需同时满意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10
2x+y=16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10
2x+y=16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学问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剧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觉问题,探求新知
满意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xxy
y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意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学问的教学必需在学生自主探究,阅历归纳的根底上获得,教学中必需呈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学习用坐标表示平移观看分析、独立思索、小组沟通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索,加深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根本把握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查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现自我,体验胜利,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五个环节。
(5)强化训练,稳固双基
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几道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表达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进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应教学,升华学问。
练习2:已知以下三对数值:
哪一对是以下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学问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构造得到优化,学问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当仅仅是学问的简洁排列,而应当是优化认知构造,完善学问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指示、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展归纳,我设计了这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学问;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89页1、第90页第1题。
以作业的稳固性和进展性为动身点,我设计了两个题,不仅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应,也是对本节课学问的一个稳固。总的设计意图是反应教学,稳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表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索、层层递进,对学问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到达状态。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根底上进展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依次经过比拟、归纳等活动,最终探究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是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
1、本节课对教材的内容进展了优化处理,为跳动较大的学问点作充分的铺垫,亲密联系新旧学问,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问和方法主动探究新学问,扩大学问构造,进展力量,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进展上,表达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学问为载体,以方法为中介、训练为主干,以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为中心、操作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供应充分的探究空间,注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索,形成主见并进展沟通,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进展试验操作,使课堂教学敏捷直观,新奇好玩,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方法的敏捷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牢靠性。
3、注意量化评价与质怀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观看评价、问题争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通过几组习题,将学生水平层次记录在案,为学生的学习评价供应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综合检验学生对数学学问、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在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进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七
平方根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复习引入)
1、求以下和数的算术平方根4、9、100、9/16、0.25
2、假如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
争论:这样的数有两个,它们是3和-3.留意中括号的作用。
又如:,则x等于多少呢?
二、探究新知
1、平方根的概念:假如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假如=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例如: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所以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2、观看:课本P45的图6.1-2.
图6.1-2中的两个图描述了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的运算过程,提醒了开平方运算的本质。并依据这个关系说出1,4,9的平方根。
例4求以下各数的平方根。
(1)100(2)(3)0.25
3、根据平方根的概念,请同学们思索并争论以下问题:
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0的平方根是多少?负数有平方根吗?
一个是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展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展开平方运算,符号: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可用表示;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可用-表示。
例5说出以下各式的意义,并求出它们的值。
归纳: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两者既有区分又有联系。区分在于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联系在于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依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马上写出它的负平方根。
4、堂上练习:课本P46小练习1、2、3
三、归纳小结(学生归纳,教师点评)
1、什么叫做一个数的平方根?
2、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有什么规律?
3、怎样求出一个数的平方根?数a的平方怎样表示?
四、布置作业
P47-48习题6、1第3、4题。
五、板书设计:
6.1平方根
1、平方根的概念:假如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假如=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2、a的平方根记为:
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平方根》同步练习题
1已知第一个正方形纸盒的棱长是6厘米,其次个正方形纸盒的体积比第一个正方形纸盒的体积大127立方厘米,试求其次个正方形纸盒的。棱长。
《6.1平方根》课时练习含答案
1.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4是2的平方根
B.2是4的算术平方根
C.0的算术平方根不存在
D.-1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是-1
答案:B
学问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解析:
解答:A、4不是2的平方根,故本选项错误;
B、2是4的算术平方根,故本选项正确;
C、0的算术平方根是0,故本选项错误;
D、-1的平方为1,1的算术平方根为1,故本选项错误。
应选B.
分析:依据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正和负)开平方的值,算术平方根为正的这个数的开平方的值,由此推断各选项可得出答案。
最新202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八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
2、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借助数轴正确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通过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解集确实定,渗透转化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体验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学习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确实定。
一、学前预备
【回忆】
1、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预习】
1、仔细阅读教材34-35页内容
2、_____________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_____________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叫做解不等式组。
4、求以下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并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出来
①
二、探究活动
【例题分析】
例1.(问题1)题中的“买5筒钱不够,买4筒钱又多”的含义是什么?
例2.(问题2)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不等关系又是什么?
例3.解不等式组
【小结】
不等式组解集口诀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四种类型如下表:
不等式组(ab)p=记忆口诀
(1)xaxb
xb同大取大
(2)xaxbp=
xap=同小取小
ap=同小取小(3)xaxbp=
ap=同小取小axbp=大小取中
ap=同小取小(4)xb
ap=同小取小
无解大大小小解不了
【课堂检测】
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B.C.D.无解
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A.-1x2p=d.x≥2=c.x-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供销合作合同书范文标准版
- 木工劳动合同协议书2篇
- 痔疮与健康课件
- 《建筑电气消防技术》课件
- 工程股东合作的协议书范本
- 财务行为整改报告范文
- 《护患沟通伦理》课件
- 送货合作合同范本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教培老师合作协议书
- (完整版)信息安全课件
- 2025届高三英语九省联考十月知识点积累检测版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 几分之一教学实录
- DB14-2800-2023 耐火材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第一单元 项目一 探秘鸟类研究-认识数据、信息与知识 教案
- 2024安徽皖能环保发电限公司子公司秋季校园招聘75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3《书的历史》(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科版
- 多维度品牌传播策略实施方案
-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说课稿
- 辽宁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8篇(含答案)(2003-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