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试题库_第1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试题库_第2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试题库_第3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试题库_第4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差试题库《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 光滑圆柱形的公差与配合一、填空题1•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不作任何、—或,就横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一种特性。2、互换性按其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 两种。其中互换性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3、分组装配法属互换性。其方法是零件加工完成根据零件,将制成的零件,然后对零件进行装配。4、零件的几何量误差指、和等。5、对机械零件的测量是保证的一个重要手段。6、尺寸是和两部分组成,如30mm,60um等。7、基本尺寸的大小是设计时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或的方法而确定的。8、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o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o9、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分别是和o它们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10、某一尺寸减其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又简称o尺寸偏差可以分为和两种,而又有_偏差和偏差之分O11、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在和之间,其 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12、尺寸公差在数值上等于减 之差。它是尺寸允许的 ,因而用定义:13、尺寸偏差是 ,因而有正、负的区别;而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因而在数值前不能 。14、当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时,其偏差等于零;当零件的实际尺寸等于其基本尺寸时,其偏差等于零。15、孔的上偏差用 表示,轴的下偏差用表示。16r熊公差的大小时要考虑零件使用时的和加工时的 。TOC\o"1-5"\h\z17、从加工的角度看,基本尺寸相同的零件,公差值 ,加工就 。18、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 。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 ,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 。标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当此代数差在 确定的范围内时,尺寸为合格。20、确定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和 。21、确定公差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称为 ,此偏差一般为靠近的极限偏差。22、 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23、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时是间隙,为 是过盈。24、按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不同,配

合分为 配合、 配合和—配合三种。其中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而为配合,孑L、轴公差带交叠时为_1b¥7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为配合。25、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统称为隙。最大间隙是配合或隙。最大间隙是配合或配合中处于最松状态时的间隙,最小间隙是间隙配合中处于状态时的间隙。隙配合中处于状态时的间隙。26、最大过盈和最小过盈统称为过盈。最大过盈是26、最大过盈和最小过盈统称为过盈。最大过盈是配合或配合中处于最紧状态时的过盈,最小过盈是过盈配合中处于状态时的过盈。盈配合中处于状态时的过盈。27、标准规定:在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中,27、标准规定:在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中,大间隙等于孔的尺寸与轴的尺寸之差;在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中,最大过盈等于孔的尺寸与轴的尺寸之差。28、当El-es^O时,此配合必为 配合;当ES・eiWO时,此配合必为配合。29、孔、轴配合时,若ES=ei,则此配合是配合;若ES=es,则此配合是 配合;若EI=es,则此配合是 配合;若EI=eL则此配合是 配合。30、配合公差为组成配合的 公差与公差之和,它是或31、配合精度的高低是由相互结合的和 的精度决定的。32、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一样,其数值不可以为 。33、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 的孔的公差带与 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34、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称为 。其基本偏差为 偏差,布森 ,数值为 ;其另一极限偏差为偏差。35、基轴制配合中的轴称为 。其基本偏差为 偏差,代百历,数值为;其另一极限偏差为一扁差。36国隹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弱其一尺寸,而基准轴的 尺寸等于其基禾尺寸。37、标准公差数值与两个因素有关,它们是和 。38、同一公差等级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 精确程度,但却有 的公差数值。39、标准设置了 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级精度最高, 级精度最低。40、由于存在基本尺寸的影响,因此不能以的大小来判断零件精度的高低,而只能以的高低作为判断的依据。41、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值o42、在公差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尺寸段,TOC\o"1-5"\h\z基本尺寸越大,公差值 。43、在同一尺寸段内,尽管基本尺寸不同,但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其标准公差值44、基本偏差确定了 的位置,从而确定了 o―45、基本偏差代号用 表示。孔和轴各有 不46、孔、轴的公差带代号由 代号和数字组成。48、配合代号用孔、轴 的组合表示,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 ,分母为 。49、优先配合由基准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组合或由 的公差带与孔的优先公差带组合而成^50、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规定了四个等级,即 、 、和7

51、选择基准制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其次采用 ,如有特殊需要允许采用 -52、与标准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而定。63、选择公差等级时要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总的选择原则是:在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取是:在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取公差等级。64、选用公差等级时一般采用 的方法。65、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称为。它由和 两部分组而66、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称为 。67、极限尺寸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较小的一个称为 。68、尺寸偏差简称。它包括和 ;而极限偏差又包括和rTOC\o"1-5"\h\z69、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它是指 。70、在公差带图中, 代表零偏差线,即基本尺寸线。在该线以上,偏差为;在该线以下,偏差为 。71、 确定公差带位置,确定公差带大小。72、孑L、轴公差带是由 和确定的。73、基本偏差是指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以上时; 为基本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以下或 为基本偏差。74、在孔或轴的公差带中,绝对值 的极限偏差是基本偏差。75、 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之 而的关系,称为配合。配合

分 、 和三葩76、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当此数值为正时称为,为负时称为 。77、在孔与轴配合中 的存在,是轴与孔能够相对运动的基本条件。78、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时,其配合类别为79、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统称:大间隙是间隙配合中处:大间隙是间隙配合中处时的间隙;而最小间隙是间隙配合中处于时的间隙。80、国标规定,间隙数值前面应标号,过盈数值前面应标 号。81、过盈配合中nt商公差带在轴的公差r|j o82> 配合有X和Y;配 maxmax

合有Y和Y.; 配合有Xmax和maxmin X.omm83、孔、轴配合,若EI=+0.039mm,es=+0.039mm,是配合;若ES=+0.039mm,ei=+0.039imn,是 配合;ES=+0.039mm,es=+0.039niiii ,是配合。84、配合公差等于相互配合的和 之和。85、在配合公差带图中,配合公差带完全在零线以上为 配合;完全在零线以下为配合;跨在零线上时为 配合。86、基孔制的孔称为 :其代号为,它的基本偏薪 ,其数值为。87、标准公差的代号由 与两部分组成。标准公差共募至用于配合尺寸,级,其中精度最低。级,其中精度最低。至 用于非配合尺寸。981獭公差数值的大小只与和有关。89、国家标准中,对基本尺寸的分段为:基本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分为 段;小于或等于3150mm分为意90、国标对基本尺寸分段后7%同一尺寸段内的所有基本尺寸,在相同公差等级的情况下,规定 的标准公差值。91、配合代号用孔、轴 的组合表示,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 ,分母为。92、一零件尺寸为g90j7(…),其基本偏差为-0.015um,尺寸公差为 mm,标准公差IT7等于unio93、在基孔制中,孔与轴至组成的配合皆是间隙配合。其配合的最小间隙是该轴的 绝对值。94、基准孔与基准轴的配合,其配合类别

配合的:小间隙为配合的:小间隙为miUo95、未注公差尺寸是指图样上只标注而不标注的尺寸。96、基准制分 和 两种。一般情TOC\o"1-5"\h\z况下优先选用 o97、同一基本丽西轴上装上不同配合性质的零件,要采用基 制。98、采用标准冷拉棒料(如冷拔钢)直接作轴,与孔的配合要采用基 制。9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要采用基制;而外圈与孔的配合要采用基 制。io。、公差等级的选用原则-美在满足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的公差等级。101、国标规定的标准温度为 o102、一零件尺寸为0100H8(一)11^7其基本0尺寸为,尺寸公差为 ,上偏差为 mm,下偏差为mm。103、一零件尺寸为①90h7(),其基本尺寸0.045为,基本偏差- mm,尺寸公差为,标准公差IT7=mm,上偏差为 mm,下偏差为mmo104、根据装配前、装配中和装配后三个阶段的不同要求,互换性分和两种。105、设计时给定的尺寸叫 ,它是作为判定零件在加工后获得尺寸是否的依据。106、通过测量所加工好的零件的尺寸叫 。107、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叫,它包括偏差和偏差。108、极限偏差是代数值,可以为值、值或 ;而公差则是一箴值前不能有正、负号,且其值不能为 。109、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它是指 。110、一对配合零件中,相互结合的孔、轴的基本尺寸 。111、配合分为 配合、 配合和配合三类。112、标准公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的 ,标准公差共分级,其中=1113、基准制有 制和 制两种。114、基轴制是 为二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115、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是,基本偏差为其 ,其值为二^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是基本偏差为箕,其值为。116、有一孔的尺寸为(p30H7(,),其公差为 ,上偏差为 。117、公差带代号是由 代号和所组成。118、配合代号用孔、轴 的组合表示,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 .,分母为。二、选择题(“J”表示正确,“X”表示错误,填在题末括号内。下同)。1、互换性要求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TOC\o"1-5"\h\z2、零件的互换性程度越高越好。( )3、完全互换性适用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而不完全互换性适用于装配精度要求较低的场合。( )4、完全互换性的装配效率一定高于不完全互换性。( )5、完全互换性用于厂际协作或配件的生产,不完全互换性仅限于部件或机构的制造厂内部的装配。( )6、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各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7、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8、凡是合格的零件一定具有互换性。( )9、凡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必为合格品。( )10、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因而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其加工误差越小。()11、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12、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该尺寸为合格。( )13、基本尺寸必须小于或等于最大极限尺寸,而大于或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14、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15、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分为正值、负值或零。()16、合格尺寸的实际偏差一定在两极限偏差(即上偏差与下偏差)之间。( )17、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18、由于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且偏差可正可负,因而一般情况下,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19、尺寸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是用绝对TOC\o"1-5"\h\z值来定义的,因而它没有正、负的含义。( )20、尺寸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 )21、尺寸公差也可以说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22、在尺寸公差带图中,零线以上的为正偏差,零线以下的为负偏差。( )23、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因而一个公差带的基本偏差可能出现两个数值。()24、由于基本偏差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因而一般以数值小的那个偏差作为基本偏差。()25、基本偏差的绝对值一定比另一个极限偏差的绝对值小。( )26、公差带的宽度由公差值的大小确定,由此说明尺寸公差的数值不可能是零。( )27、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同。()28、只要孔和轴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29、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因此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下。( )30、在基孔制间隙配合或基轴制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31、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属于间隙配合。( )32、间隙配合的特征值是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过盈配合的特征值是最大过盈和最小过盈;过渡配合的特征值是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33、在尺寸公差带图中,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孔、轴的配合种类。()34、在孔、轴的配合中,若EIees,则此配合必为间隙配合;若EI<es,则此配合必为过盈配合。()35、在孔、轴的配合中,若ES^ei,则此配合TOC\o"1-5"\h\z必为过盈配合。( )36、配合公差较大时,其相配的孔和(或)轴的公差也相应较大。( )37、孔与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38、若配合的最大间隙Xmax=+20mm,配合公差Tf=30mm,则该配合一定为过渡配合。( )39、在实际生产中,允许根据需要采用非基准孔和非基准轴相配合。( )40、基孔制是先加工孔、后加工轴以获得所需配合的制度。( )41、基孔制是孔的基本偏差一定,而通过改变轴的基本偏差而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42、基轴制是轴的精度一定,而通过改变孔的精度得到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43、基轴制是将轴的公差带位置固定,而通过改变孔的公差带位置得到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44、由于基准孔是基孔制配合中的基准件,基准轴是基轴制配合中的基准件,因而基准孔和基准轴不能组成配合。( )45、标准公差数值与两个因素有关,即标准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分段。( )46、两个标准公差中,数值大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必定比数值小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低。

(

(

47、

同,

48、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慢尺寸的精度就相同。( )由于标准公差数值与基本尺寸的大小有关,因而基本尺寸为50nnn,标准公差等级为IT7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大于基本尺寸为40mm,标准公差等级为IT17的标准公差数值。( )49、公差等级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等时,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50、由于标准公差等级可作为判断零件精度高低的依据,而标准公差数值的大小又与标准公差等级有关,因此标准公差数值的大小也可作为判断零件精度高低的依据。()51、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标准公差数值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52、孔、轴配合时若出现很大的间隙,则说明孔、轴的精度很低。()53、过盈配合中,若最大过盈与最浊过盈相差TOC\o"1-5"\h\z很大,则说明相配的孔、轴精度很低。( )54、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因而基本偏差值越小,公差带距零线越近。( )55、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56、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57、配合代号是由孔公差带代号和轴公差带代号按分数的形式组合而成。( )58、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是指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不低,而处于中间状态的尺寸公差。( )59、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证的公差。它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 )60、国标规定极限与配合的标准温度是20℃,因此只要使用条件偏离标准温度,就应予以修正。( )6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主要是从加工和检验的工艺性方面考虑的。( )62、采用基孔制配合一定比采用基轴制配合的TOC\o"1-5"\h\z加工经济性好。( )63、一个非基准轴与两个孔组成不同性质的配合时,必定有一个配合为混合制配合。( )64、公差等级选用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的公差等级。( )65、尺寸公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66、q>60mm。( )-0.019-0.00667、(p140mm。( )+0,06368、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69、El2es的孔轴配合是间隙配合。( )70、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 )71、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72、不论基本尺寸如何,IT2的公差总是小于IT8的公差。( )73、有两个尺寸(p50mm和<p200mm(不在同一尺寸段),两尺寸的标准公差相等,则公差等级相同。( )74、已知一尺寸段为>30〜50mll1,当公差等级相同时,基本尺寸30mm和50mm的公差值相同。()75、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TOC\o"1-5"\h\z同,尺寸的精确度就相同。( )76、q>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0.06mm,尺寸公差为0.060mmo( )77、q>40H6o( )78、80js6的上、下偏差绝对值相等。( )79、q>50H8/F8o( )80、q>30N7/h6o( )81、F7/m6o( )82、q>30H7/f6是基孔制的间隙配合。( )83、要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只要使零件的实际偏差在规定的两个极限偏差之内即可。( )84、相互配合的孔与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等。()85、同一基本尺寸、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TOC\o"1-5"\h\z标准公差相等。( )86、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加工精度就相同。()87、基本尺寸相同的IT13比IT3的加工精度高。( )88、孔的基本偏差就是它的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就是它的上偏差。( )89、<p40H7/f8是过渡配合。( )90、q>30N7/h6是基轴制配合。( )91、一般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不标注即表示其尺寸可以不受限制任意变动。( )92、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各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93、孔与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94、若配合的最大间隙X111ax为+20皿配合公差Tf为30um,则该配合一定为过渡配合。()95、基孔制是先加工孔、后加工轴以获得所需

TOC\o"1-5"\h\z配合的制度。( )96、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基本尺寸愈好。( )97、零件尺寸的加工成本既与尺寸的公差等级有关,也与配合种类有关。( )99、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表明加工越精98、基本尺寸是零件加工的最高目标(98、基本尺寸是零件加工的最高目标()o确()o100、通过极精确的测量所得的实际尺寸既为真实尺寸()o101、极限尺寸减去实际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即为该尺寸的实际偏差()o102、公差为绝对值概念,在公差值前须加注符号()o103、尺寸©50与©50土0.045的精确程度相同( )o104、公差带的大小反映了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 )o105、由基本偏差所确定的公差带位置反映了尺

寸的精确程度( )o106、(P36F6与(P40H8的标准公差值相同)o107.若零件尺寸的精确程度相同,他们的上、下偏差也相同( )o108、108、H7/h6与H/h9配合的最小间隙相同( )o109、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o110、按过渡配合的加工出孔轴配合后,既可能出现间隙,也可能出现过盈()o111、采用基孔制配合一定比采用基轴制配合的加工经济性好()o112、未标准公差的尺寸操作工人可按经验自由加工()o113、基本尺寸是理想的尺寸()o114、互换性要求零件按一个指定的尺寸制造( )o115、当零、部件的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应采用不完全互换生产()o116、长度值不包括的直径和弧半径116、长度值不包括的直径和弧半径TOC\o"1-5"\h\z( )o117>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得到的真实尺寸( )o118、若零件实际尺寸正好等于零基本尺寸,该零件必合格( )o119、最大极限尺寸一定大于基本尺寸()o120、实际尺寸在装配时真正起作用()o121>偏差为零时也必须注出"0”字()o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标号填入括号内。下同)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A、相同规格的零件; B、不同规格的零件;C、相互配合的零件; D、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2、某种零件在装配时需要进行修配,则此种零件()oA、具有完全互换性; B、具有不完全互换性;C、不具有互换性; D、无法确定其是否具有互换性。3、分组装配法属于典型的不完全互换性,它一般使用在( )oA、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时; B、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C、装配精度要求较低时; D、厂际协作或配件的生产。4、不完全互换性与完全互换性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完全互换性()oA、在装配前允许有附加的选择;B、在装配时不允许有附加的调整;C、在装配时允许适当的修配;D、装配精度比完全互换性低。5、就装配效率来讲,完全互换性与不完全互换性( )oA>前者高于后者; B、前者

低于后者;C、两者相同;无法确定两者的高低。6、基本尺寸是()oA、测量时得到的;时得到的;D、B、D、B、加工D、设计7、对基本尺寸进行标准化是为了()oB、便于C、方便尺寸的测量;D、简化定值刀具、量具、型材和零件尺寸的规格。8、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B、便于C、方便尺寸的测量;D、简化定值刀具、量具、型材和零件尺寸的规格。8、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oA、前者大于后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B、前者D、两者9、: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B、C、、上9、: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B、C、、上下偏差;基本偏差;D、实际偏差。10、极限偏差是()oA、加工后测量得到的;B、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的代数差;C、设计时确定的;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11、实际偏差是(11、实际偏差是()o设计时给定的B、B、直接测量得到的;C、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12、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其实际尺寸( )o必定合格B、为零件的真实尺寸;C、等于基本尺寸;D、等于最小极限尺寸。13、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A、实际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B、上偏差愈大,公差愈大;C、下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愈大,公差愈大。14、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值时,在图样上()。A、必须标出零值;B、不能标出零值;C、标或不标零值皆可; D、视具体情况而定。15、关于尺寸公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A、尺寸公差只能大于零,故公差值前应标B、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没有正、负的含义,故公差值前不应标“十”号;C、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但可为零值;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界限值。16、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最大B、最小极限尺寸;C、基D、实际尺寸。)o寸;17、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基本偏差是()oA、上偏差;C>实际偏差;B、下偏差D、上偏差或下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18、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A、最大间隙;B、)o最小间隙;C、最大过盈;D、最小过盈。19、当孔的最小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负值时,此代数差称为()o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C、最大过盈; D、最小过盈。20、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 )o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21、当孔的上偏差小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 )o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22、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 )o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23、当孔的上偏差小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而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 D、无法确24、下列各关系中,能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是()oA、El^es; B、ES<ei;C、EI>ei; D、EI<ei<ESo

25、下列各关系中,表达正确的是()oA、T=+0.023mm; B、X=0.045nun;maxC、ES=0.024nun; D>es=-0.020mmo26、在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的公差带确定后,配合的最小间隙或最小过盈由轴的(定。B、公DB、公D、实差等级;C、公差数值;际偏差。27、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A、孔的上、下偏差均为正值B、孔的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负;C、孔的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D、孔的上、下偏差均为负。28、公差带的大小由( )确定。TOC\o"1-5"\h\zA、基本偏差; B、公差等级;C、基本尺寸; D、标准公差数值。29、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标准公差等级共有( )级。A、12;B、16;C、18;D、20o30、对标准公差的论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oA、标准公差的大小与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有关,与该尺寸是表示孔还是轴无关;B、在任何情况下,基本尺寸愈大,标准公差必定愈大;C、基本尺寸相同,公差等级愈低,标准公关愈大;D、某一基本尺寸段为>50~80mm,则基本尺寸为60nun和75mm的同等级的标准公差数值相同。31、确定不在同一尺寸段的两尺寸的精确程度,是根据()o两个尺寸的公差数值的大小;两个尺寸的基本偏差;C、两个尺寸的公差等级;D、两个尺寸的实际偏差。32、当孔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时,计算下偏差数值的计算公式为( )。A、 ES=EI+IT;B、EI=ES-IT;C、 EI=ES+IT;D、ei=es-ITo33、对于“一般公差一一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oA、图样上未注公差的尺寸,表示加工时没有公差要求及相关的加工技术要求;B、零件上的某些部位在使用功能上无特殊要求时,可给出一般公差;C、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证的公差;

D、34D、34、(A、B、C、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0因为孔比轴难加工;[Ri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Ri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D、D、35、()oA、采用冷拔圆形钢作轴;B、柴油机中活塞连杆组件的配合;C、滚动轴承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D、滚动轴承内圈与转动轴颈的配合。36、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恰当的是( )oB、H9/g9;B、H9/g9;D>M8/h8oC、H7/f8;37、在选择基本尺寸时,要尽量选用(

A、标准尺寸;A、标准尺寸;C、小数尺寸;最大极限尺寸(A、大于;等于;D、D、分数尺寸。38、)基本尺寸。B、小于; C、大于、小于或等于。39、某尺寸实际偏差为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oA、该实际尺寸为基本尺寸,一定合格;B、该实际尺寸为基本尺寸,为零件的真实尺寸;C、该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40、以知孔、轴为过盈配合。急速得出两个极盈和最小过盈分别是()□限过盈值为・0.018mmn和・0.059mm,则最大过盈和最小过盈分别是()□TOC\o"1-5"\h\zA、Y=-0.018mm9Y,-0.059mm;max minB>Y=-0.059nun,Y.=・0.018mm。max min41、某对配合的孔和轴,测得da=<P40.012mm,Da=<P40mmo则孔轴的配合性质是( )。A"、 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D、过盈配合。42、对JS(js),取JS(js)=±(rr-l)/2的条件是( )oA、孔或轴的公差等级为IT7至ITUB、孔或轴的标准公差数值(urn)为奇数;C、孔或轴的公差等级为IT7至IT1L且标准公差数值(um)为奇数。43、。200H6(s)mm比。18H8(mJmn的尺0 0寸精确程度()oA、高; B、低;无法比较。44、D7/f6的配合是()oA、 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TOC\o"1-5"\h\z45、©40H6的公差带是( )。A.(D40 ; 040 ;+0.025 +0.016+0.009 0C、(040o0-0.011

46、A、C、47、A、46、A、C、47、A、(P40h5的公差带是(040 ;+0,041+0.025040o+0.0250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oB、©400-0.011标准公差;B、)o孔与轴实际尺寸公差;C、孔与轴的极限尺寸。48、(A、B、)o因为很多时候孔比轴的精度要低一级;为了减少孔或轴的公差带数量;C、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49、要保证两个零件几何要素的互换性,就必须使这个两个零件的几何要素( )oB、完全相同50、极限尺寸是C、基本相同。)oAB、完全相同50、极限尺寸是C、基本相同。)oA、测量得到的;定的;B、设计给C、加工后形成的。51、尺寸的合格的条件是()。A、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B、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C、实际偏差处于上、下偏差之间。52、间隙配合时两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是( )oA、孔的公差带处在轴公差上方;B、孔的公差带处于轴公差带下方;C、两公差带有重叠部分。53、比较两尺寸精度高低的依据是()oA、两尺寸公差值的大小;B、两尺寸公差等级的高低;C、基本偏差的大小。54、q>20H7/n6是( )。A、基孔制配合; B、基轴制配合; C、非基准制的配合。55、有一对配合,其孔的尺寸为p20。。”,轴的0尺寸为<p20。。、。,它们配合的基本准制是-0.033( )oA、基孔制; B、基轴制;C、非基准制。56、基本偏差为f的轴的公差带与基准孔H的公差带形成()o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57、基本偏差通常是()oA、上偏差; B、下偏差;C、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58、Q30F7/H16是( )。A、基孔制配合; B、基轴制配合;C、非基准制配合。59、一般公差适用于()。A、非配合尺寸; B、配合尺寸; C、非配合尺寸和配合尺寸。60、就几何精度而言,零件( )可满足互换性。A、按一个指定的尺寸制造; B、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数值小;C、表面度数值;D、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符合图样要求。61、设计给定的尺寸为()o零件完工后才意义的尺寸为()oA、理想尺寸;B、基本尺寸; C、极限尺寸;D、实际尺寸。62、下列尺寸( )为正确标注。A、q>40 ; B><p40 ;■ +0.010 ■ +0.027+0.027 -0.010C、<p40()o■ -0.027-0.01063、尺寸公带图的零线表示( )尺寸。A、最大极限;B、最小极限;C、基本;D、实际。64、确定尺寸精度程度的公差等级共有( )级。A、12;B、14 C、18;D、2065、GB1800—79规定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用()oA、IT1-IT7; B、IT7-IT12;C、IT12-IT18o66、标准公差数值由( )确定。A、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 B、基本尺寸和化差等级;C、基本偏差和公差等级。67、不同尺寸的同一公差等级的公差可反映出( )相同。A、公差值; B、加工方法;C、加工难易程度; D、尺寸的精确程度。68、q>48H8的公差等级( )<p48H8的公差等级。A、高于; B、低于;C、大于;D、小于; E、等于。69、A~H的基本偏差数值的绝对值依次( )oA、增大; B、减小。70、孑L、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 )程度。A、加工难易; B、配合松紧;C、尺寸精确。71、孔、轴配合须满足( )相同。A、极限尺寸; B、基本尺寸;C、基本偏差代号; D、公差等级。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尺寸的偏差愈大,说明该尺寸与其基本尺寸相差愈大;B、尺寸偏差的绝对值愈大,说明该尺寸与其基本尺寸相差愈大;C、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2、一轴尺寸规格dmax=q>SOmrn^<p29.905mm。力口工后的四根轴,均存在形状误差。对每根轴的最细、最粗部位及其它部位分别进行测量,测得如下尺寸。这四根轴,尺寸合格的是( )。A、第一根轴:q>29.99mm,q>29.87mm,<p29.93imn9(p29.98mm;B、第二根轴:(p30mll29.915mm9q>29.91mm,q>29.985mm;C、第三根轴:q>29.905mm,1p29.97mm,<p29.975mm,q>29.96mm;D、第四根轴:<p30mm,<p29.905mm,1p29.955nun9q>29.97mm;3、对尺寸公差和标准公差之关系,下列结论正确的是()oA、尺寸公差和标准公差的关系是范围关系;B、尺寸公差包括标准公差和非标准公差;C、尺寸公差一定是标准公差;D、标准公差一定是尺寸公差。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oA、T=+0.023mm;B>X=0.045inm;C>Y.=-0.015mm;minD>Y=0;E、ES=0.024mm;F>maxes=-0.02mm;G>"=0。5、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组成过渡配合的孔是( )o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C、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孔]: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孔]: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D、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E、孔最大极好尺寸等于基本尺寸。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标准公差的大小与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有关,与孔轴无关;B、基本尺寸愈大,标准公差愈大;C、在公差等级相同时,基本尺寸愈大,标准公差愈大;D、若一尺寸段为>10〜181111n,则12mm和18mm的标准公差相同;E、孔或轴的基本偏差数值原则上只与基本尺寸有关,而与公差等级列无关;但部分也与公差等级的关。7、对孔(p75Js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基本偏差是上偏差; B、基本偏差是下偏差;TOC\o"1-5"\h\zC、基本偏差是上偏差或下偏差; D、基本偏差是上偏差和下偏差;E、<p75Js8±0.023mm; F>q)758、在常用配合中,IT8的孔可与( )的轴配合。A、高一级 B、低一级C、同级9、未公差尺寸是()oA、没有公差的尺寸; B、非配合尺寸;C、有公差的尺寸,且公差相对较大。10、下列装配符号,( )为基准制配合,( )为无基准件配合。A>G8/h7,B、H8/h8, C、Js74s6; D、D8/d7,E、<p30Ap30 , F><p30 /+0.086 ■ -0.007 7 ■ +0.086+0.065 -0.020 +0.065q>30o-0.01311、下列配合,( )公差等级选择适当。A、H7/g6; B、H5/r6;C、H8/h8;D、DIO/hlO;E、H8/n6;F、F7/h8;G、D8/d8o12、下列配合代号,( )书写正确。A、<p60H7/R6; B、<p60H8/k7;C、<p60h7/D8;E、<p60f8/h7;F、<p50H8/f7 ;G、■ +0,039 -0.0250 -0.050q>50H8( )/H()o■ 、+0,029,、-0.025J0 -0.050TOC\o"1-5"\h\z13、在下列情况中,符合“当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时,该零件的尺寸必合格”的是( )oA、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正; B、上偏差为负,下偏差为负;C、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负; D、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零;E、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14、关于尺寸偏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A、尺寸偏差愈小,说明该尺寸与其基本尺寸相差愈小;B、尺寸偏差的绝对值愈大,说明该尺寸与其基本尺寸相差愈大;C、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D、上偏差的绝对值总是大于下偏差的绝对值;E、实际偏差在上、下之间,则零件的尺寸合格;F、尺寸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值。15、关于尺寸偏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A、尺寸偏差愈小,说明该尺寸与其基本尺寸相差愈小;B、上偏差或下偏差愈大,公差愈大;C、实际偏差愈大,公差愈大;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愈大,公差愈大;E、由上、下偏差的数值可以确定尺寸公差的数值;F、上、下偏差之差愈大,公差愈大。

16、关于公差,下列手法正确的是()oA、尺寸公差是尺寸变动的允许值;B、尺寸公差是尺寸变动的范B、尺寸公差是尺寸变动的范C、尺寸公差只能大于零,因而公差值前应标、,,号;D、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故公差值前不应标号;E、基本尺寸相同,公差值越大,加工越容易;F、凌驾的尺寸只要在公差范围内,则尺寸合格。"、关于零件合格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A、基本尺寸在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B、B、实际尺寸在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C、实际尺寸(或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D、实际偏差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E、实际偏差的绝对值小于上、下偏差的绝对值;18、下列各关系式中,表示孔与轴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是( )oA、ES=es;B、EI=ei;C、EI=es;D、ES=ei;E、EI<ei<ES;F、ei<ES<eSo19、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A、孔的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B、孔的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E、孔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20、在常用配合中,公差等级为IT8的孔可于( )配合。A、公差等级为IT8的轴; B、公差等级为IT9的轴;C、公差等级为IT7的轴; D、公差等级为IT6的轴;E、公差等级为IT10的轴;。21、间隙配合中的最大间隙等于( )。A、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B、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C、孔的实际尺寸减轴的实际尺寸;D、孔的下偏差减轴的上偏差;E、孔的上偏差减轴的下偏差;F、孔的实际偏差减轴的实际偏差。五、术语解释题1、互换性2、基本尺寸4、极限偏差5、尺寸偏差6、基本偏差7、孔8、配合11、基准制12、尺寸公差13、上偏差14、下偏差15、实际偏差17、过盈配合18、基轴制19、基准轴20、公差等级21、极限偏差22、①30H823、(P25k624、(P50H8/h725、<P40H7/s626、<P80h9六、简述题1、尺寸公差与极限尺寸或极限偏差之间有何关系?(写出计算关系式)2、配合分哪几种?各类配合中其孔、轴的公差带相互位置怎样?3、什么叫配合公差?试写出几种配合公差的计算式。4、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是怎样组成的?试举例说明。5、标注尺寸公差时可采用哪几种形式?各举例说明。6、什么叫标准公差?标准公差的数值与哪些因素有关?7、基本偏差的数值与哪些因素有关?8、配合代号是如何组成的?它有几种标准形式?各举例说明。9、基准制选用的原则有哪三条?10、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11、公差等级选用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的选用方法是什么?12、为什么说实际尺寸不是尺寸的真值?13、用极限尺寸和极限偏差表述的孔、轴尺寸合格的条件是什么(用有关代号列关系式)?14、什么叫尺寸偏差?什么叫尺寸公差?试列出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式。15、什么叫极限尺寸?如何根据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偏差求]:小极限尺寸?尺寸偏差求]:小极限尺寸?16、什么是配合公差?配合公差的大小与配合精度有什么关系?17、基孔制和基轴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18、试写出孔、轴的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代号?19、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内容是什么?选择原则是什么?20、配合有几种?各类配合的公差带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2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是否必须制成完全样?22、什么叫尺寸偏差?什么叫上偏差?什么叫下偏差?什么叫极限偏差?23、未注公差的尺寸是否没有公差?七、综合题1、已知某轴基本尺寸为©40imn,加工后测得实际尺寸为<!>40.006mm,最大极限尺寸为<P40.012mm9最小极限尺寸为(P39.988mm。试求es、ei为多少?并判断该尺寸合格否。2、有一轴直径为30mm,最大极限尺寸为29.997mm,最小极限尺寸为(P29.964mm,试求轴的上、下偏差。2、有一个孔直径为©45mm,最大极限尺寸为<P44.988mmm,最小极限尺寸为(P44.965mm,试求孔的上、下偏差。的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4、求轴d>60 mm的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0.0244-0.011尺寸及公差。5、求孔CD100。mm的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0.035限尺寸及公差。6、某轴设计尺寸为◎60mm,加工时的尺寸范围要求为®59.905mm〜。60.095mm。求轴的上偏差、下偏差、公差,并将该尺寸范围要求写成偏差标注形式。加工后的三根轴,其实际尺寸分别为®59.9mm、(P60mm、(P60.095mm,求各轴的实际偏差并判断各轴的尺寸是否合格。7、某孔设计尺寸为©100mm,加工时的尺寸范围要求为<!> 100.05mm。求孔的上偏差、下偏差、公差,并将该尺寸范围要求写成偏差标注形式。加工后的三个孔,其实际尺寸分另U为。99・9mm、<0100.01mm>d>100.1mm9求各孔的实际偏差并判断各孔的尺寸是否合格。/8、孔。30。0331nm与轴<1>30。心111111配合是间隙孔、轴公差带图。-0.041配合,求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并画出配合的-0.041配合,求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并画出配合的9、孔。65mm与轴。65 mm配合是间隙配0 -0.011合,求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10、一过盈配合,最大过盈为10、一过盈配合,最大过盈为・0.093mm,最小过盈为・0・036mm,已知轴为90mm,试求-0.022孔的上、下偏差。11、一过盈配合,最大过盈为11、一过盈配合,最大过盈为・0.056mm,最小过盈为・0・010mm,已知孔为(P35jnm,试求0轴的上、下偏差。12、有一孔、轴配合为过渡配合,孔尺寸为<P80jnm,轴尺寸为d)80±0.015mm,求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13、分别画出下列配合的孔、轴公差带图,计算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及配合公差。A、孔(D20smm,轴(!>20。。,皿;0 -0.029B、孔<0100nun,轴(0100mm;. +0.039 1 +0.0370 +0.003C、孔CP60mm, 轴(P60mm。+0.0307 +0.0950 +0.07114、确定下列配合的基准制、配合种类。配合H7/g6H8/f7H9/h9K7/h6S7/h6基准制配合种类15、已知(P40M8( 求<P40H8/h8的极限间-0.034隙或极限过盈。16、有一组相配合的孔和轴为①30N8(JZh6(),作如下几种计算并填空:-0.036 -0.021(1)孔的基本偏差是mm,轴的基本偏差是 mm.;(2)孔公差为 mm,轴公差为mmo(3)配合的基准制是质是mmo(4)配合公差等于mmo(5)计算出孔和轴最大、最小极限尺寸。17、基本尺寸为①50mm的基准孔和基准轴相配合,孑L、轴的公差等级相同,配合公差T=78um,试确定孔、轴的极限偏差,并写成标£形式。18、孑L、轴为同一公差等级的基孔制配合,基50.025mm9配合的最大间隙为+0・023mm。本尺寸为50mm本尺寸为50mm,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为(1)分别求孔和轴的上、下偏差;(2)分别求孔公差、轴公差和配合公差;(3)确定配合种类;(4)作出孔、轴公差带图。19、基本尺寸为(P32mm的孔、轴基轴制配合,其配合公差为0.064mm,轴的下偏差为-0.025mm,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为e31.957mm。问:轴的精度高,还是孔的精度高?并分别写出孔、轴的公差带标注形式。20、根据下列说明,分别将孔、轴的公差带代号对应地标在基本尺寸后面,并用线将能配合的孔和轴连起来(单位为):(1)8级公差等级的基准孔;(2)基本偏差代号为H,7级公差等级的孔;(3)基本偏差代号为JS,7公差等级的孔;7级公差等级,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轴;6级公差等级,基本偏差代号为m的轴;(6)基本偏差代号为e,8级公差等级的轴。TOC\o"1-5"\h\z(1)<050 (2)(P60(3)4)50 (4)<050(5)060 (6)©5021、分析下图中孔、轴属于哪一种基准制(基孔制或基轴制)及哪一类配合(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隙配合)。

图1222、下列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1)020mm (2)030mm+0015 +0.033TOC\o"1-5"\h\z+0.021 0(3)(P35mm (4)(P-0.025 \ —040mm-0.041一0.025(5)d>70^.046mm (6)(P45

mm+0.042mm+0.017(7)<P25-0.052mm(8)025mm(8)025-0.008+0.013(9)<P50mm-H).OO9+0.04823、基本尺寸为©50mm的基孔制配合,已知孔、轴的公差等级相同,配合公差T=0.078mm,配合的最大间隙X=+0.103mmo试确定孔、max轴的极限偏差及另一极限盈隙。公差Tf=0.049min,配合的最大间隙公差Tf=0.049min,配合的最大间隙X=+0.019mm9轴的下偏差ei=+0.011mniomax试确定孔、轴的极限偏差及另一极限盈隙。25、计算出下表各空格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基最大最小上偏下公差尺本极限极限差偏寸尺尺寸尺寸差标寸注

轴(P40(P40.105(040.080孔©18+0.0930.043孔50■49.9580.025第二章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一、填空题1、测量实质上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量的标准量进行量程^,从而确定被测几何是的倍数或分数的过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

等四个方面。3、检验是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之内,从而判断被测对象是否合格,而无须得出 。4、测量对象主要是指几何量,包括、 、 、等。5、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为基础确定的。6、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采用的综合。7、测量结果有效值的准确性是确定的。8、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可为 、 、等四类。9、量仪与量具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一般具有统一般具有统。系统,而后者没有此系10、按原始信号转换原理的不同,量仪可分为: 、 、而 尊J1前。其中量仪使用最为广泛:11、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与被测尺寸有一定的其它尺寸,然后通过 获得被测尺寸量值的方法。测发12 、误差,故仅用在不能或不宜采用的场合。测发13、相对测量是指被测量与同它只有微小差别的以知同种量(一般为标准量)过测量这两个量值间以确定被测量值的方法。14、综合测量能得到工件上几各有关部门几何量的 ,以判断工件是,因而实质上综合测量一般属15、接触测量时,计量器具的测量元件与工件

表面 ,并有机械作用的 鼻是被测量表面和计量器具的有关而影响测量精度。16部门部分产生加工过程,计量器具的有关而影响测量精度。16部门部分产生加工过程,测量可分为;被动测量的目的117、的;的。17、的;的。对于静态测量,被测量的量值是对于动态测量,被测量的量值是18、动态测量可测出工件某些参数的情况,经常用于测量工件的参数。19、刻度间距是指标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的 ;刻度值是指

标尺或刻度盘上每一刻度间距所代表的 。刻度间距太小,影响测量的 ;刻度值越小,计量器具20、示值范是指计量器具标尺或刻度盘所指刻度值越小,计量器具20、示值范是指计量器具标尺或刻度盘所指示的值到值的范围。21、测量范围是指计量器具能够测出的被测尺寸的 值到 值的范围。22、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的与被测尺寸 之差。示值误差由仪器设计 、 和等因素产至23、校正值与示值误差的大小符号 。24、分度值均为的齿轮式千分表与扭簧较仪,它们的灵度25、测量力25、测量力 会引起被测工件表面和计量器具的有关部分 ;测量力可能降低 的可靠性。26、 误差的大小只能评定不同尺寸的测量的精确度, 误差的大小才能评定不同尺寸的测量的精确度。27、测量误差,从产生的原因上来分析,包括反差、 陕差、 误差和 即28、测量误差,就其误差特性分类,可分为误差、 误差和误差。29、随机误差是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值时,和的方式变花蓍而锲总30、随机误差符合统计学规律,其分布具有如下特性,既性、性、 性和

性。31、实践证明,随着重复测量次数的平丽32、误差而或按,其测量结果的算术的平丽32、误差而或按,其测量结果的算术均保持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33、系统误差可分为误差两种。其中误差和误差可以利用校正值将其从测量结果中消除。34、粗大误差是指超出的误差。测量时必须根据判断粗大误差的予以确定,然后给予。35、在一般要求的测量中,只要能确定测量的数值中不含有,就可以将此测量作为测量的结果。36、量块是没有刻度的36、量块是没有刻度的利用量块的 性,可将的量块组合成所需

的 。37、量块的制造精度分 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为等。量块按“等”使精度分为等。量块按“等”使得39的得39的量块在相对测量中41、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是利用 刻线间距和来间距和来进行42、如游标卡尺游标上刻线50格的长度等于尺身刻线49格的长度,此时游标上的刻线间距为,则此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 o40、游标卡尺通常用来及深度等。38、38、量块使用时,为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般要求使用的块数不超过块。选用量块时,应根据所需组合的尺寸,从开始选择。43、游标卡尺使用时易发生判断错误而产生测量误差,就测量误差的分类来讲,此误差属 。44、齿轮游标卡尺,从结构上看成是由两把的游标卡尺组成,用于测量柱齿轮的游标卡尺组成,用于测量柱齿轮45、测微螺旋量具是利用 进行测量和读数的一种测微量具,按其次用途46、外径千分尺由 、 、和 等部分组成。47、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一般为0.5mm,当微分筒转一转,测微螺杆的轴向位移是mmOmmO微分筒圆周上刻有等份,此千分尺的分度值是 mnio48、常用的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为mm、mm、 mm等多种。49、千分尺的制造精度,主要由它的和的大小来决定,其制造精度等级有 级和 级两种,其中 级精度较高。50、内径千分尺可以用来测量以下mm的内径尺寸o51、螺纹千分尺用来测量螺纹的尺寸。使用时应根据选用规格相适应的测量头,使V形测量头与锥行测量头与相吻合相吻合。锥行测量头与52、机助

的传动,将测量杆微小的的传动,将测量杆微小的经传动放大机构变成表盘上指针的 ,从而指出相应的示值^53、百分表的分度值为 mm,百分表的示值误差通常有mm、mmmm、mm三种。54、若配以百分表座及专用夹具、相应附件则可以对 测量,还可测量工件TOC\o"1-5"\h\z的 一 、及跳动误差。55、内径百分表由 和组成,痛—以测量孔的和孔的 。56、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测量孔径属于法,测量前应根据被测孔径的大小进行调整。57、千分表的分度值为mm.示值范围为57、千分表的分度值为mm.示值范围为mm,其使用方法与相同。58、杠杆百分表的特点是体积 ,杠杆测头的位移方向,尤其适用于和 O59、杠杆千分尺与外径千分尺相比,其结构特点为:尺身上有一指示表,测砧可以 ,并与一套相瓯60、使用杠杆千分尺可以进行 测量,也可以进行 测量。61、杠杆千分尺的螺旋读数装置的分度过值是mm,而指示表的分度值有mm和 mm两种,指示表的示值范围仅为 mm。62、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分为四段,第一段的测量面进行测量,按尺身上第刻线读数;第二段为利用 和 的测量面进行测量,按尺身的第 排刻线读数;第三段为的测量面进行测量,按尺身上第 排刻线读数;第四段为 ,利用和 的测量面进行测量,按尺身的第 麻唆读数。63、万能角度尺是用来测量工件的量具,按其游标读数值可分为 和两种。其测量一死一围64、分度值为2'的万能角度尺,游标上格的弧长对应于尺身上 度的弧长。65、用分度值为2'的万能角度尺测量大小为26。32,的角,则游标上的零刻线落在尺身上到 之间,游标上第 格的刻线与尺身上的 刻线对齐。66、正一亚W是以原理采用 测量方法测量角度或加

工精密工件角度用的量具。67、正弦规的结构形式分为和两类;正弦规的常用精度等级分为 和两种;正弦规两柱的中心距一般有种;正弦规两柱的中心距一般有两种。68、水平仪是测量某平面相对的微小倾角的一种计量器具。它可以用来检测工件的微小倾角的一种计量器具。它可以用来检测工件或设备安装轨、平尺、平板等的误差;检测两工作面的 误差及工作面相对水平面 的误差。69、水平仪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水平仪和 水平仪,水平仪按结构形式又可分为水平仪、水平仪和 水平仪三葩70、水准式水平仪的主要工作

是一个密封的圆弧形玻璃管,管中注有液体且形成一个气泡,不管水准器处于何种位置,位置。总是趋向于玻璃管弧面的总是趋向于玻璃管弧面的71、水平仪的测量精度(分度值)是以气泡移动1格是被测表面 表示,或以气泡移动1格是被测表面表示。72、分度值为0・02/1000mm的水平仪,表示气泡移动1格时,在 mm的距离上的高度差为 mm,如以倾斜角表示则分度值为 o此水平仪水准器的刻线间距为 hm。73、合象水平仪主要由 > 、和 等组成。74、分度值为O.Olmm/lOOOmm的合象水平仪,刻度窗口1格表示1000mm长度上的高度差为mm;微分刻度过盘上1格表示1000mm长度上的高度差为 mm。二、判断题1、测量和检测的主要区别是其精度要求不同,测量是要确定被测几何量的大小;检测只须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而无须得出具体的量值。因而测量比检测的精度高。2、在机械制造中,只有测量和检测合格的零件,才具有互换性。( )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确定的。( )4、长度量值通过两个平行系统向下传递:一是利用各种量具传递尺寸的量具传递系统;另一是利用各种量仪来传递尺寸的量仪传递系统o5、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计量器具、各种辅助设备及测量程序,而与测量条件无关。6、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精度高,则误差小;反之精度低,则误差大。( )7、量具和量仪的最主要的区别是:量具没有传动放大系统,而量仪一般具有传动放大系统。8、量规是指没有刻度的专用计量器具,而量块没有刻度,因而量块是属于量归类的计量器具。9、量仪按原始信号转换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量仪、光学式量仪、电动式量仪和气动式量仪等四种。( )10、根据测量方法分类的定义可知:绝对测量般也同时为直接测量;相对测量一般也同时为间接测量。(11、综合测量能得到几个有关几何量的综合结果。用工具显微镜可测量螺纹单一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的实际值,因而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属于综合测量。(12、用机械式比较仪测量轴颈尺寸,即属于相对测量法,又属于直接测量法。(13、用游标卡尺测量轴颈尺寸,即属于直接测量法,又属于查对测量法。( )14、量具一般只能用于接触测量、静态测量或被动测量;量仪能够用来进行动态测量、主动测量或非接触测量。( )15、使用相同精度的计量器具,采用直接测量法比采用间接测量法的精度高。(16、由于绝对测量法被测量的全值可以从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中直接获得,因而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绝对测量法比相对测量法的测量精度高。( )17、综合测量一般属于检验,如用螺纹通规检验螺纹的作用中径是否合格就是属于综合测量。( )18、接触测量会使被测表面的计量器具有的有关部分产生弹性变形而影响测量精度,非接触测量则无此影响,因而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非接触测量的测量精度均比接触测量高。(19、刻度间距和分度值(该度值)均为描述计量器具该度特性的参数,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般情况下刻度间距大,则分度值大,反系。般情况下刻度间距大,则分度值大,反之刻度间小,则分度值小。( )20、刻度间距和刻度值是两个概念然不同的参数。刻度间距大,计量器具的读数精度高,可减少读数误差;刻度值小,则计量器具的测量精度高。( )21、规格为150mm的游标卡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均为0〜150mm,因而可以说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属于同一概念。( )22、对于机械式比较仪,示值范围由比较仪本身确定,而测量范围的大小还与辅助设备(如底座、立柱、支架等)有关。( )23、以机械式比较仪为例分析,可以看出示值范围的测量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4、示值误差和示值稳定性是两个相关的概念。通常示值误差大则示值稳定性差,反之示值误差小则示值稳定性好。()25、计量器具的校正值又称为修正值,计量器TOC\o"1-5"\h\z具的校正值等于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26、计量器具的灵敏度与刻度间距、分度值有关。在刻度间距一定的情况下,分度间距越大,灵敏度越高;在分度值一定的情况下,刻度间越大,灵敏度越高。( )27、精密测量的测量结果等于被测量几何量的真值。( )28、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是用来表示测量结果对被测量值真值的偏离程度,因而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单位应同被测量值的单位一致。29、绝对误差只能用来评定相同尺寸的测量的精度的高低,而对不同尺寸的测量的精度的高低只能用相对误差来评定。( )30、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劲时,由于没有看准对齐的刻线面是产生的误差,从误差产生的原因看是属于人员误差;从误差的特征看是属于粗大误差。( )31、由于变值系统误差采取技术措施减少到,低程度后可按随机误差来处理,因而变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特性相同。()32、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大小和符号均不变,而后者按一定规律变化。()33、由于随机误差产生的因素多具有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因而在较高精度的测量中,只能将此误差忽略不计。()34、随着重复测量次数的增加,其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真值,因此其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也趋近于零。()35、在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随机误差中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因而大量重复测量时的随机误差的平均值趋近于零。()36、粗大误差的定值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有办法消除;而变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只能想办法减小。(37、量块是一种精密量具,因而可以单独利用它直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尺寸。(38、量块是没有刻度的量具,因而用量块进行测量时,不可能得到被测尺寸的具体数值,而TOC\o"1-5"\h\z吸能确定零件合格与否。( )39、量块使用时组合的块数一般不超过4〜5块,其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量块组合产生的累积误差。( )40、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尺身上的50格的长度与游标上49格的长度相等。( )41、分度值为0.02nun的游标卡尺,尺身上的刻度间距比游标上的刻度间距大0.02mmo()42、如游标卡尺内外量爪合拢时,游标零刻度线与尺身零刻度线未对齐,则使用此游标卡尺时会产生粗大误差。( )43、游标卡尺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通用量具,无论何种游标卡尺均不能用于划线,以免影响其测量精度。(44、游标卡尺是利用尺身刻度间距和游标刻度间距之差来进行小数部分读数的。差值越小,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越高。( )45、外径千分尺测量微螺杆的移动量一般为25mm,因而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的起、止数值为25mm的整数倍,如25〜50mm,50〜75mm等。( )46、各种千分尺的分度值均为千分之一毫米,即0.001mmo( )47、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为0.5mm,微分筒外周上刻有50等份的刻度,因而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5mm/50=0.0.lmin。( )48、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运动原理进行测量的,因而测量精度高,主要用于高精度测量。49、外径千分尺上棘轮的作用是更快地转运外径千分尺的微分筒。( )50、深度千分尺的工作原理现外径千分尺相同,只是刻度上数值的顺序现外径千分尺的刚好相

反。( )51、机械式量仪是将测量杆的微小的直线位移经传动放大系统转变为指针的角位移,从而指出相应的示值,因而又称为指示式量仪。(52、百分表的长指针转过1格,表示其测杆移动0.01mm9因而百分表的分度值为O.Olnmio53、百分表的示值范53、百分表的示值范最大为0〜10mm,因而百分表只能用来测量尺度较小的工件。(54、百分表的测量头开始与被测表面接触时,只能轻微接触表面,以避免产生过大的接触力,并保持足够的示值范围。( )55、用分表的测量长度尺寸时,采用的是相对测量法。()56、内径百分表和内径千分尺一样,可以从测量器上直接读出被测尺寸的数值。()57、千分表和千分尺具有相同的测量精度,其分度值也为0.01mmo( )58、千分表的传动机构中齿轮传动的级数要比百分表多,因而放大比更大,测量精度也更高。59、杠杆百分表的体积较小,测头的位移方向可以改变,因而其测量精度比普通百分表高。60、杠杆千分尺和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精度相同,其分度值均为千分之一毫米,即0.001mmo61、杠杆千分尺的螺旋读数装置的分度值是0.01mm,杠杆齿轮机构表盘的分度值为O.OOlimn,因而衡杠杆千分尺测量精度的分度值应为0.001mm。()62、利用杠杆千分尺可作绝对测量,也可作相对测量。利用量块进行相对测量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还可提高测量的效率。()63、万能角度尺的刻度原理与游标卡尺相同。()64、由于万能角度尺是万能的,因而它能测量

出0°~360。之间任何角度的数值。()65、分度值为2f的万能角度尺,其尺身上30格的弧长与游标上29格的弧长相等。()66、万能角度尺利用其直尺、角尺、基尺及扇形板测量面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组合,可以测量0°~320。间的任一角度。()67、正弦规结构简单,只能作较低精度的测量。()68、正弦规虽然结构简单,但其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均很高,因而一般作精密测量用。(69、(69、(70、利用正弦规测量角度属于间接测量方法。)采用正弦规测量角度时,指示表的测头直接与被测工件的表面接触,因而属于直接测量法。()71、用正弦规检测角度时,首先应根据被测工件的基本角度值,利用正弦函数的关系确定量块组的尺寸。()72、水准式水平仪是利用水准器中气泡的微小移动来进行测量的,因而它只能用来测量被测平面相对水平面的微小倾角。()73、水平仪的水准器是水平仪的主要工作部分,它由一个密封的带圆弧面的玻璃管构成。玻璃管内注满精储乙醛或精储乙醇。(74、读数值为0.02mm/1000mm的水平仪,当其水准器的气泡移动1格时,表示被测平面在1000mm内的高度差为0・02mm。( )75、水准式水平仪,不管水准器的位置处于何种状态,气泡总是趋向玻璃管圆弧面的最高位置。()76、利用水平仪及其辅助设备进行测量,并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得到被测工件的直线度或平面度误差。()77、框式水平仪的结构比条式水平仪复杂,因而其应用范围比条式水平仪广泛。( )78、合像水平仪在读数时必须将水准器调至水平位置,使水准器和被测平面有一个微小倾角。

这是与条式水平仪和框式水平仪在工作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三、单项选择题1、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的四个方面是( )oA、测量对象、计量器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B、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C、计量器具、计量单位、计量方法和测量条件;D、测量对象、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2、检验与测量相比,其最主要的特点是()oA、检验适合大批量生产;B、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比较简单;C、检验只判断被测几何量的合格性,无须得出具体的量值;D、检验的精度比测量低。3、为了保证测量过程中计量单位的统一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础是()o定计量单位的基础是()oA、公制;A、公制;C、公制和英制;B、国际单位制;D、公制和市制。4、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米的定义为()oA、1m等于氟86(Kr86)原子的2pl0和5ds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