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DF)惠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许发龙2017年9月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DF)惠水县人民医院一、概述二、病因、发病机制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五、DF软组织改变、坏疽分级六、X线、CT、MRI、DSA表现七、DF鉴别诊断八、小结一、概述一、概述Diabeticfoot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外周血管病变继发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一、概述二、病因、发病机制DF病因:糖尿病所致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末梢神经异常。DF发病机制:足部动脉硬化导致局部血供障碍。
足部神经组织供血障碍导致神经感觉及运动障碍。
二、病因、发病机制DF病因:糖尿病所致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影像表现课件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一)危险因素老年人,DF知识缺乏既往足溃疡史神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外周血管病变足畸形,如鹰爪足、Charcot足失明、视力严重减退DF合并肾病变:慢性肾衰竭。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一)危险因素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男性>女性发达国家足溃疡发病率4%-10%;我国达12.78%;小于60岁组11.05%;60岁-70岁组14.44%,足坏疽发生率3.4%;70岁-80岁组溃疡发病率达37.6%。病程10-20年,溃疡率高达37.6%。国外报道,约1%DF患者被截肢治疗。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一)常见症状/体征间歇性跛行,夜间痛,足下垂时缓解;肢端发凉,脉搏减弱或消失,下肢抬高后皮肤苍白,足皮肤萎缩,毛发脱落,趾甲增厚,生长缓慢,常合并真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足组溃疡,坏疽。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一)常见症状/体征糖尿病足影像表现课件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二)缺血(Wagner法分级)I级:无症状,激烈运动后感不适II级:正常行走时下肢疼痛III级:静息状态下,下肢疼痛IV级:静息状态下,下肢疼痛伴局部营养障碍,营养不良溃疡,坏疽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二)缺血(Wagner法分级)五、DF软组织改变、坏疽分级(一)软组织改变无痛性软组织肿胀,部分病例可见软组织内弥漫积气。部分病例可见“双轨”或“单轨”线段样小动脉钙化影。五、DF软组织改变、坏疽分级(一)软组织改变(二)DF坏疽分级示意图(二)DF坏疽分级示意图五、DF坏疽分级图谱五、DF坏疽分级图谱六、X线、CT、MRI、DSA表现(一)X线表现:1、骨质疏松及骨干萎缩
足部弥漫性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骨皮质变薄,跖趾骨干变细,萎缩,出现纵行或圆形透亮区。2、
骨质破坏吸收3、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六、X线、CT、MRI、DSA表现(一)X线表现:病例1
右图男性75岁、患糖尿病20年,右侧第1跖骨远端以外截肢后3年。第2-4跖骨骨干远端变细,骨质吸收。其第2跖骨中段骨小梁吸收,密度减低,骨皮质稍膨大,密度减低,不均匀。病例1右图男性75岁、患糖尿病20年,右侧第1跖骨远病例2
男性52岁,糖尿病病史10年余;右足跗骨及第2、3、5跖骨近端骨干破坏,吸收变细,小关节结构紊乱。右病例2右病例3病例3六、CT、MRI、DSA表现(二)CT用于评估骨与软组织感染范围,决定清创和截肢范围。DF:CTA可发现下肢动脉病变,钙化,斑块及侧支循环形成。DF:CTA患侧下肢动脉与对侧比较,观察下肢动脉病变范围,狭窄、闭塞程度。六、CT、MRI、DSA表现(二)CT用于评估骨与软组织感染六、CT、MRI、DSA表现(三)MRI表现DF伴发骨髓炎时,T1WI骨髓信号减低。软组织脓肿及蜂窝组织炎时,骨病变及骨髓腔不同程度水肿,呈片状长T1,边缘模糊。T2WI骨髓呈明显高信号。软组织脓肿及蜂窝组织炎时,呈软组织内长T2信号,也可见感染灶向骨组织延伸,形成骨髓炎,脂肪抑制T2明显。六、CT、MRI、DSA表现(三)MRI表现软组织感染延伸入腱鞘而继发肌腱滑膜炎,T2高信号。软组织窦道在T2上,呈直线或弯曲状高信号,连接缺损骨皮质和皮下软组织。MRA显示DF患者外周动脉病变。软组织感染延伸入腱鞘而继发肌腱滑膜炎,T2高信号。六、X线、CT、MRI、DSA表现(四)DSA为DF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股动脉管腔内壁可见多出斑块影,并有不同程度管腔狭窄,狭窄程度达40%-90%,甚至完全阻塞。合并坏疽者腘动脉狭窄可达90%。严重坏疽者,足动脉不显影。六、X线、CT、MRI、DSA表现(四)DSA为DF下肢动脉DSA造影下肢动脉显示DSA造影下肢动脉显示七、DF鉴别诊断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干性坏疽为主骨髓炎:骨膜反应、骨膜增生痛风:痛风石形成,血尿酸增高麻风、梅毒:特殊病史;梅毒、麻风首先破坏关节七、DF鉴别诊断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干性坏疽为主八、小结DF骨关节感染部位无骨质增生及骨膜反应。骨性关节面往往最后才被累及,甚至骨干完全吸收破坏后,关节面的基本形态仍可保持,呈图钉状改变,此征象为基本特征。其他原因的神经营养性骨关节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血糖检查鉴别。八、小结DF骨关节感染部位无骨质增生及骨膜反应。骨性关节面
谢谢!
参考文献〔1〕吴胜勇,卢山.糖尿病足的影像学研究近况.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0,5:257-260.〔2〕许障荣.糖尿病足病的病因及流行病学.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7):485-487.〔3〕王华,王伯胤.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ChineseGeneralPractice,2010,13(8):2543-2546.参考文献〔1〕吴胜勇,卢山.糖尿病足的影像学研究近况.国外〔4〕郭启勇,孟悛非.中华临床医学影像学骨关节与软组织分册,2015,8:558-563.〔4〕郭启勇,孟悛非.中华临床医学影像学骨关节与软组织分册,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DF)惠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许发龙2017年9月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DF)惠水县人民医院一、概述二、病因、发病机制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五、DF软组织改变、坏疽分级六、X线、CT、MRI、DSA表现七、DF鉴别诊断八、小结一、概述一、概述Diabeticfoot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外周血管病变继发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一、概述二、病因、发病机制DF病因:糖尿病所致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末梢神经异常。DF发病机制:足部动脉硬化导致局部血供障碍。
足部神经组织供血障碍导致神经感觉及运动障碍。
二、病因、发病机制DF病因:糖尿病所致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影像表现课件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一)危险因素老年人,DF知识缺乏既往足溃疡史神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外周血管病变足畸形,如鹰爪足、Charcot足失明、视力严重减退DF合并肾病变:慢性肾衰竭。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一)危险因素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男性>女性发达国家足溃疡发病率4%-10%;我国达12.78%;小于60岁组11.05%;60岁-70岁组14.44%,足坏疽发生率3.4%;70岁-80岁组溃疡发病率达37.6%。病程10-20年,溃疡率高达37.6%。国外报道,约1%DF患者被截肢治疗。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一)常见症状/体征间歇性跛行,夜间痛,足下垂时缓解;肢端发凉,脉搏减弱或消失,下肢抬高后皮肤苍白,足皮肤萎缩,毛发脱落,趾甲增厚,生长缓慢,常合并真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足组溃疡,坏疽。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一)常见症状/体征糖尿病足影像表现课件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二)缺血(Wagner法分级)I级:无症状,激烈运动后感不适II级:正常行走时下肢疼痛III级:静息状态下,下肢疼痛IV级:静息状态下,下肢疼痛伴局部营养障碍,营养不良溃疡,坏疽四、常见症状/体征、缺血分期(二)缺血(Wagner法分级)五、DF软组织改变、坏疽分级(一)软组织改变无痛性软组织肿胀,部分病例可见软组织内弥漫积气。部分病例可见“双轨”或“单轨”线段样小动脉钙化影。五、DF软组织改变、坏疽分级(一)软组织改变(二)DF坏疽分级示意图(二)DF坏疽分级示意图五、DF坏疽分级图谱五、DF坏疽分级图谱六、X线、CT、MRI、DSA表现(一)X线表现:1、骨质疏松及骨干萎缩
足部弥漫性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骨皮质变薄,跖趾骨干变细,萎缩,出现纵行或圆形透亮区。2、
骨质破坏吸收3、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六、X线、CT、MRI、DSA表现(一)X线表现:病例1
右图男性75岁、患糖尿病20年,右侧第1跖骨远端以外截肢后3年。第2-4跖骨骨干远端变细,骨质吸收。其第2跖骨中段骨小梁吸收,密度减低,骨皮质稍膨大,密度减低,不均匀。病例1右图男性75岁、患糖尿病20年,右侧第1跖骨远病例2
男性52岁,糖尿病病史10年余;右足跗骨及第2、3、5跖骨近端骨干破坏,吸收变细,小关节结构紊乱。右病例2右病例3病例3六、CT、MRI、DSA表现(二)CT用于评估骨与软组织感染范围,决定清创和截肢范围。DF:CTA可发现下肢动脉病变,钙化,斑块及侧支循环形成。DF:CTA患侧下肢动脉与对侧比较,观察下肢动脉病变范围,狭窄、闭塞程度。六、CT、MRI、DSA表现(二)CT用于评估骨与软组织感染六、CT、MRI、DSA表现(三)MRI表现DF伴发骨髓炎时,T1WI骨髓信号减低。软组织脓肿及蜂窝组织炎时,骨病变及骨髓腔不同程度水肿,呈片状长T1,边缘模糊。T2WI骨髓呈明显高信号。软组织脓肿及蜂窝组织炎时,呈软组织内长T2信号,也可见感染灶向骨组织延伸,形成骨髓炎,脂肪抑制T2明显。六、CT、MRI、DSA表现(三)MRI表现软组织感染延伸入腱鞘而继发肌腱滑膜炎,T2高信号。软组织窦道在T2上,呈直线或弯曲状高信号,连接缺损骨皮质和皮下软组织。MRA显示DF患者外周动脉病变。软组织感染延伸入腱鞘而继发肌腱滑膜炎,T2高信号。六、X线、CT、MRI、DSA表现(四)DSA为DF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股动脉管腔内壁可见多出斑块影,并有不同程度管腔狭窄,狭窄程度达40%-90%,甚至完全阻塞。合并坏疽者腘动脉狭窄可达90%。严重坏疽者,足动脉不显影。六、X线、CT、MRI、DSA表现(四)DSA为DF下肢动脉DSA造影下肢动脉显示DSA造影下肢动脉显示七、DF鉴别诊断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干性坏疽为主骨髓炎:骨膜反应、骨膜增生痛风:痛风石形成,血尿酸增高麻风、梅毒:特殊病史;梅毒、麻风首先破坏关节七、DF鉴别诊断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干性坏疽为主八、小结DF骨关节感染部位无骨质增生及骨膜反应。骨性关节面往往最后才被累及,甚至骨干完全吸收破坏后,关节面的基本形态仍可保持,呈图钉状改变,此征象为基本特征。其他原因的神经营养性骨关节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血糖检查鉴别。八、小结DF骨关节感染部位无骨质增生及骨膜反应。骨性关节面
谢谢!
参考文献〔1〕吴胜勇,卢山.糖尿病足的影像学研究近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玩具行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考核试卷
- 工程项目跟踪考核试卷
- 电子专用设备的智能调度与优化考核试卷
- 档案馆在数字治理中的角色考核试卷
- 电玩具电池选择与应用考核试卷
- 智能仪器仪表安全认证考核试卷
- 玻璃仪器在激光切割机优化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届贵州省重点中学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卷数学试题(五)
- 2025专营授权销售协议的合同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件
- 搞好班组安全建设
- 富马酸伊布利特幻灯课件
- 新译林版高一英语新教材必修三全册课文及翻译(英汉对照)
- 陕西省潼关县潼峪-蒿岔峪金矿开采项目环评报告
- 高中化学常见晶体的结构及晶胞
- 着色探伤作业指导书
- 2002-2022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历年真题(共24套最全)学生版+解析版
- 2022年法考重难点专题刑法习题及答案解析
- GB/T 4857.13-2005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3部分:低气压试验方法
- GB/T 28724-2012固体有机化学品熔点的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