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金华双龙洞教案记金华双龙洞教案1 第一讲义基础篇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 2、了解的巡游挨次,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爱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 xx年2月16日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巡游挨次,理清文章条理。 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番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按什么挨次巡游双龙洞的。 板书
2、: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学习巡游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读其次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 3、争论。 (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 (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 (3)“明艳”什么意思?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 (4)“时而”什么意思? 四、练习朗读其次三段。 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预习,想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其次课时 教学时间:20 xx年2月17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了解外洞和内洞及孔隙的特点。 2、体会祖国山河景色的秀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
3、是按什么挨次巡游的? 2、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布置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仔细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同学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争论争论。 三、争论外洞特点。 1、课文中怎样介绍外洞的?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外洞的主要特点?(大)从哪儿体会到的? 四、争论内洞的特点。 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 2、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变化多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 “曲折”什么意思?
4、 五、争论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 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3、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从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20 xx年2月20日 执教老师:颜朝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背诵从外洞到内洞这一部分。 2、指名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索: 溶洞都是由于流水的常年冲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定有水。
5、本文不仅写了洞,而且写了水。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同学阅读思索,同桌相互争论。 3、集体争论。 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三、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详细,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四、同学轻读课文。 五、复习生字词。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爱的自然段。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使同学感受到浙江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 2、了解按巡游挨次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3、概括景物特征,了解把景物特征写详细的方法,培育同学概括力量。 4、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6、,指导同学把事物特点写详细。 【教学重点】 1、了解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概括景物特征,了解把景物特征写详细的方法,培育同学概括力量。 【教学难点】 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指导同学把事物特点写详细。 【教学预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动身,经过罗甸就慢慢入山,山路上的景象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双龙洞。 (板书:金华罗甸山路) 二、默读课文,理清写作挨次,明确学习重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四至八自然段,想一想巡游了双龙洞的哪些地方?用圆圈在书上圈出。 (同学按老师提示板书:
7、外洞孔隙内洞) 2、运用六句话把描写这些景点的段落连接起来,默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读一读,体会他们的作用: 同学汇报、老师投影、同学朗读。 老师:这样各段落构成一个整体,使课文的结构显得更加严谨。 3、过渡:重点描写了外洞、孔隙和内洞,这三处景观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详细的。 三、细读课文,了解景物特点,体会写法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外洞有什么特点? 同学汇报。(板书:宽敞) 投影: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肯定不觉得拥挤。 老师:运用数字说明,可以使表达更清晰。 通过朗读表达你对外洞宽敞特点的理解。 过渡:外洞高
8、大,让人豁然开朗,内洞却有另一番景象! 2、默读文章第六、七自然段,概括内洞的特点: 同学汇报谈体会。(板书:漆黑、宽广、奇异) 投影文字、图片,同学谈感受。 投影:黄龙、青龙、神仙、动物、宫室、器用、名目四十多。 老师: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也可以使表达清晰、明白。 自由朗读指名读。 小结学法:写什么有什么特征怎样写详细。 四、精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老师:内外洞之间有巨大的屏石相隔,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通道孔隙。这是双龙洞最鲜亮的特色,堪称巡游方式的一绝,有水石奇观之美誉。 1、自学第五自然段,概括孔隙的特点: (板书:低矮、窄小、昏暗) 2、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投影: 两个人并排仰卧,
9、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好像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略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擦破额角,擦伤鼻子。 3、朗读体会: 老师: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态,这样奇怪的乘船感觉,是多么好玩啊!写船小、行船方式、乘船姿态、乘船感觉都是为了把孔隙底矮、窄小和昏暗的特点介绍清晰。我们今日学习了用数字说明、举例子和借助对其他事物的描述体现本领物的特征的方法。 4、写作练习: 出示话题。 口头表达。 出示范文。 动笔练习。 沟通指导。 五、总结所学 1、抓住事物特点,把一事物写详细。 2、老师画图,引导再读书。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3 教学要求: 1。通
10、过语言文字了解金龙洞的特点,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 2。了解的巡游挨次,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体会的巡游感受,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体会的巡游感受,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预备:课文朗读配乐磁带。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巡游挨次。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老师检查自学状况。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1、:了解的巡游挨次,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人课题。 同学们都喜爱巡游,旅游后还有写写游记。闻名作家、训练家叶圣陶先生巡游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后,就写了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就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写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了解同学预习课文状况。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你读了“预习”了解了些什么内容? 2。通过读课外书,收集资料。你了解了关于本课的什么学问? 生答:我知道叶圣陶是我国闻名的文学家、训练家和语言学家。 生答:叶圣陶解放前当过学校、中学、高校老师,编辑,解放后任人民训练出版社社长、训练部副部长等职务。 生答:繁忙的工作之余,叶老还到多处风景名胜区
12、参观巡游,并写下了很多清爽美丽的游记,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就是其中之一。“两个岩洞”就是金华北山“五洞十景”中最为闻名的两个溶洞:双龙洞和冰壶洞。 生答:目前,双龙洞已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天游人如织。 老师小结:同学们了解的状况真丰富,看来同学们在课外是下了一翻工夫的。 三、听老师范读课文,思索问题。 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同学思索:想一想每段讲什么? 是按怎样的挨次巡游双龙洞的? 把讲到洞中双龙的句子画下来。 争论以上思索题。 四、检查同学学习生字、词的状况。 开火车分析生字的音、形、义。 抽读课文。(了解同学通读课文状况。) 理解生词。(同学在读课文时随机检查。如:曲折、明艳、突兀、森郁
13、等词。) 五、给课文分段。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同座谈论分段和段意。 老师总结归纳。 六、作业:抄写生字。 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 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体会的巡游感受,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进行片段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体会的巡游感受,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听写生词。 请说说本文分几段,段意是什么? 的巡游路线是怎样的? 二、学习第一段。 抽同学读本段。 思索: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观察了什么?(请用
14、:“ ”画出来)。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写? “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眼前一片明艳”? 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这里写溪水实际上是写什么?这溪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配乐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感受是什么心情。 读完本段你眼前有什么景物,请你说出来,你是怎样的心情。(让同学产生想象) 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段文字的。 同学总结:了解描写了什么景物。 用了什么方法描写。 体会有怎样的感受。 想象描绘的景色。 三、学习其次段。 同学自学本段。同学们我们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本段。请同学们随着叶圣陶爷爷连续向前游。 同学自由朗读学习课文。 质疑问难。 老师提问:你来到了双龙洞 观察了什么
15、样的景观?你有怎样的感受? 泉水的位置在哪里?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想象描写的外洞是什么样子的。 四、学习第四段。 学习方法同上1 3步。 老师提问:我们与叶圣陶爷爷游到外洞,必需干什么?(生:坐船) 叶圣陶爷爷给我们介绍的小船是什么样的呢?叶圣陶爷爷是怎样乘船的呢? 这小船是顺水而行,还是逆流而上? 我们也来感受在船上进洞的感觉。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老师题问:“挤压”是什么意思?叶圣陶爷爷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你有怎样的感觉?(要同学产生想象。) 五、学习第五段。 同学自学方法同上。 老师题问:坐船进入内洞,内洞是什么样子的?当工人提着汽油灯看到了什么?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洞中石钟
16、乳和石笋的外形。 读完以后你的脑海里消失了怎样的画面呢?(要同学产生想象。) 老师题问:现在你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吗? 六、齐读第六段。 七、总结全文。 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思索:读完本课你有何收获或感受? 八、文字训练。 片段练习:依据课文所描写的场景,你选择一处产生想象,写出百字以上的短文。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 洞口 外洞 内洞 出洞 映山红 突兀、森郁 窄 漆黑 油桐花 宽 、大 挤压 双龙、石钟乳、石笋 比外洞大 溪流 泉水 泉水 泉水 (变换调子) (靠洞右边) (孔隙流出) (缓缓、源头) 附同学的片段练习。 “ 我”乘车穿过金华城,大约行了五公里来到了罗甸。只见
17、一座红色的山映入眼帘。还有几分亮绿点缀着。是那么另人心醉!汽车迎着山路盘曲而上,认真看那些红色的小东西,原来是一朵朵红色的油桐花。这些花开得太繁了,太密了,就象一团团的红园球,不认真看还以为是些红色的绒球呢!“叽叽叽”我朝树枝上一看,一只黄色的小鸟在树枝上唱着欢快的歌,伴着溪流的溪声,它唱起了歌儿,真有节奏。 同学:黄秦 溪流之女滚滚地流淌着,雪白、清透。她唱着动听的歌:有时咕咚咕咚、有时叮当叮当。她很温顺,如一个和气可亲的母亲,轻柔地扶摸着水里的石头,在她的呵护下石头悄悄地进入了幻想,当它们醒来时以换上了新衣。溪流之女时时变换着身姿,摇动着它的长裙。“它无时无刻不带给我们以米的感受”只听见耳
18、边全部的事物都在赞美。突然,一束太阳射下的金光,穿透了溪流之女的心。她的歌声更加悦耳了。 同学:喻涵 我坐船来到内洞,见内洞漆黑得没有一丝光亮。工人拿着油灯在前面引路。这时我才感觉内洞比外洞大多了。里面的钟乳石千奇百怪,有的像人、有的像动物、有的像孙悟空的“定海神针”。再往里走,洞里宁静得特别。乳石的水滴下来,发出“嘀,嘀”的声音,人走在里面觉得很阴森。突然,一滴水滴在我的脸上,凉凉的,吓我一大跳。又走了一段,听见有水流声,原来是溪流的来源。这时我发觉内洞太大了,人在里面只不过是一个微生物罢了。接着,我排着队出了洞。 同学:闫墨锋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19、围绕中心,依据巡游挨次,学着给课文列提纲。 3。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着给课文列提纲。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说说的巡游挨次是怎样的? 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记叙有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三、学习给课文列提纲。 基本方法:通过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确定作文记叙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要选择好材料按肯定的挨次排列,并确定分几段写。 给每一段写个简短的段意或列个小标题。 格式:题目。 文章中心。 材料支配。 同学学着给本课列题纲。 评讲同学列出的题纲。 四、指导同学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同学学习状
20、况。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4 1、熟悉本课11个生字,学写其中的9个。正确读写“浙江、森郁、聚集、合适、昏暗、略微、额头”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巡游挨次。 把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金华双龙洞的图片资料、及从空隙进入内洞的实景影片片断。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导入 二、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字义 同学自己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课堂反馈自学状况: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带着问题读课文:默读课文,标序号,再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巡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3、了解写作挨次: 过渡:巡游了双龙洞,他是按什么挨次写的
21、,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自读思索,用笔画下来。 自读思索。 小组沟通。 班级沟通。 全文是按巡游挨次写的,依次写了巡游金华双龙洞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画一张巡游路线图,再说一说巡游了哪些景点。 其次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观看和表达方法; 3、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喜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4、朗读课文,能按挨次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由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是怎样写清晰和详细的。 一、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先生向我
22、们清楚地叙述了他巡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使我们仿佛也置身于奇妙秀丽的大自然中。拿出你们自己绘制的巡游路线图,让我们现在就启程吧! 二、学习新知 1、整体感知: 自学要求:默读全文,思索:依据示意图,说说你主要巡游了哪些景点? 班级沟通汇报(引导同学把握全文,理清的思路和文章的条理,分清文章的主次。) 同学在读中感悟。(文中略写部分,如游双龙洞路上见闻部分“景色明艳、溪流欢唱”,随着同学说,就通过同学的有感情朗读解决了,详细描写部分下面深化学习。) 2、直奔课文的主体: 在巡游中,你对哪一处的景色印象最深,一会儿向大家做个介绍,形式不限,可以拿着图片或照片做介绍,也可以编成解说词讲解,还可以朗读课
23、文。 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沟通:外洞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黑、奇、大” 板书:宽敞窄小黑、奇、大 3、回归整体: 老师依据板书总结引导:我们根据“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挨次一同巡游了金华的双龙洞,这其间我们感受到路上明艳的景色,听到了溪流的欢唱,看到外洞的宽敞,体验了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更让我们观赏到内洞的“黑、奇、大”,我们不禁发出感叹。在我们巡游的同时,泉水始终伴随着我们,找找书中描写泉水的句子。 三、总结全文 知道的游踪,清晰文章的主次支配,为复述课文打好基础。 四、布置作业 1、语言积累: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读一读,记一记。 2、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记金华双
24、龙洞教案5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巡游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巡游挨次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终写内洞。 (二)中心思想 在巡游过程中表达了喜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同学对祖国锦绣河山的喜爱。 (三)文章结构 全文按巡游挨次,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巡游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其次段(第2、3小节),写从金华城动身,经过罗甸,慢慢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终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巡游外洞、孔
25、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详细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终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具体,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其次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外形,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熟悉。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方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预备,再写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巡游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
26、黑”,“内洞一团漆黑”。其次层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曲折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第三层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也许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第四层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终点。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这篇文章段落分明,条理清楚。一是按巡游挨次划分段落;二是另有一条水线在串连着全文,因而有两条线: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 分段时,如有的同学把4节看成第三段,5节为第四段,6、7节为第五段,也就是把全文分为六段也是可以的。 (四)语言因素 “山
27、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有精神”原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健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是一句因果句式,溪流的流面、流速、流声都与山势有关,请看下面的析句。 “首先当然是曲折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教导看,有
28、点像。”为什么“首先当然是”曲折在洞顶的双龙,由于它是双龙洞的主要景点,双龙洞也因此而得名,当然在内洞诸多的景物中先看双龙。叶老看后为什么说有点像,那么究竟是像还是不像呢?两条龙曲折在洞顶,是动态的描写,它们盘在那里,张牙舞爪,似要腾飞。再加上灯光摇曳,洞内水汽蒸腾,看上去真有双龙欲飞的感觉。但又因双龙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还是确定了像。 (五)词语讲解 臀部:人体后部两股上端和腰相接近的部分。 曲折: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指洞顶上的石龙弯弯曲曲的样子。 明艳:本课指光明艳丽的颜色。 孔隙:原指小的裂缝。本课指能通过一条小船的小洞。 时而:副词。表示不定时地重
29、复发生,有时候。 盘曲而上:盘曲,曲折环绕。课文指大路在山边回旋,围着圈儿通到山上。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高峻,树木茂密。突兀,高起的样子。森郁,森林茂密。 进:课文中作量词。平房一宅内分成前后几排,每排称为一进。课文说内洞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即有十来排房子那么大。 (六)写作特点 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比方、夸张的手法,引导同学认真赏析、体会。如“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好像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要把头略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特别生动地反映出来。 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的巡游挨次,
30、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晰,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观看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特别清楚。 (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孔隙和内洞是双龙洞的重要景观,学习“孔隙”那一节,应引导同学体会它的“矮”、“窄”、“险”。通过孔隙,险而不危,因而险中有奇、奇中好玩,着重体会心情。内洞有两个重点:一是奇景双龙,一是各种形态和颜色的石钟乳、石笋构成的洞内奇景,应引导同学充分地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难点:课文中有几个难懂的句子,应引导同学弄懂它的内涵。在教材分析中已经涉及。 二、教学要求 1.使同学了解课文是按巡游
31、挨次记叙了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同学喜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育同学观看四周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力量。 3.按空间挨次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略微”、“奇怪”造句。 5.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过渡作用。 三、教案 (一)课时内容支配 第一课时:释题、简介、通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划分段落。 其次课时:学习课文内容、释句、理解课文写作方法。 (二)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要求:释题、知道、了解游记段落划分的线索,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其次课时要求:读懂课文,把握景物的特点,理解难懂的句子,并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提示 1.同学几乎都没
32、有去过岩洞,有条件的学校老师要播放录像带。没有条件看录像也可以看幻灯片。连这条件也不具备的,老师可搜集图片让同学看。总之,应当有感性的材料供欣赏。 2.写双龙洞沿途景物要让同学懂得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不然,同学写游记,前面把看到的景物一一排列会造成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3.学完这课书,老师给同学组织一次旅游,可近距离的,让同学抓住景物特点,按巡游挨次写一篇游记。 五、资料 简介: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关县人。他从“五四”时期开头创作,作品许多,闻名的短篇小说有隔膜、城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1957年,他60多岁时,巡游了金华的双龙洞和冰壶洞,写了记金华的两个
33、岩洞这篇游记。本文是从这篇游记中节选的,节选时略有删改。原文现收在叶圣陶的散文集小记十篇里。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6 教学目的: 1.使同学了解课文是按巡游挨次记叙了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同学喜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育同学观看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力量。 3.按空间挨次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使同学感受到这一奇妙的溶洞。激发喜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写作特点,培育有条理观看事物的力量。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 1、揭题。
34、 今日,我们学习老作家、老训练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 3、读第一段。 二、初读课文。 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特别奇怪,我也真想去巡游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知你。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状况。 三、理清挨次。 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
35、,你怎么支配我今日的旅游路线?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巡游示意图。怎么画?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句来画。例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一组板演。导游小姐,你怎么支配我今日的旅游路线?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 四、学习其次段。 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动身到双龙洞去,请你留意观赏沿途景物。(出示相机)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也带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爱的景物,配解说词时,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
36、3段。 2、同学自由朗读23段。 3、争论。 (1)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同学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 ()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情愿来一次配解说词的竞赛。 ()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图。 ()出示实物,新绿。 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也憋不住了,我让你们看看我拍的镜头,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出示问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播放录象,看完后争论。指导朗读。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漂亮,请你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色。比如,叶圣陶爷爷就用了一个词明艳,你用
37、什么词? 6、景色美,文章美,我们来把它背下来,请你选择你喜爱的一句话背给同桌听。 五、课堂总结,作业。 这堂课,我们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快乐吗?今日回去,把你的见闻告知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其次课时 一导入: 今日我们连续学习第2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 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动身,经过罗甸就慢慢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 二、学习课文。 过渡: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的三、四、五大段,看看我们都随叶老巡游了哪些地方,你最喜爱哪个地方,为什么?(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过渡: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怪,我
38、们一起来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 1洞口宽像桥洞 (1)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 (2)明确学法:洞口这部分我们是先找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把体会读出来。 过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连续学习。经过宽大的洞口,就来到了外洞。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观呢? 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 高、大 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肯定不觉得拥挤。 谁能把这种奇怪的感受读出来? 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怪,更令人赞叹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 3出示资料: 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
39、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亮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欣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巡游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 (1)看录像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孔隙给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2)自读第四大段,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自以为、没有一处、挤压、略微、准会) (3)感情朗读。(喜爱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4)看电脑填空。 过渡:这样的水石奇观,巡游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大段。 (5)有感情朗读全段。 过渡:我们乘船从孔隙经过,大约走了八、九米就来到了内洞。这里又有什么样奇怪的景观呢? 4默
40、读第五大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人学习。再分小组争论。思索: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语气地读出来。(1)黑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2)洞顶的双龙(3)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外形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4)看图片加深体会。(5)把句子补充完整。 (6)出示资料: 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怪,布局奇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如置身水晶龙宫。 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怪,再加上那摇
41、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奇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赞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 (7)感情朗读。指读。 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 三、总结: (1) 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双龙洞景观的奇怪。 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巡游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赞叹。那孔隙的奇异,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怪,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怪的景观。(景象奇怪)而且,还把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巡游中的所见、所闻,体会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喜爱之情。 (2) 发散:同学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进行课内外结合。 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
42、网络上找到了很多与课文相像或相关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展现给大家吧。 (3) 针对同学的展现进行总结。 同学们从网络上、书中、报刊中以及亲身的游历中,搜集到丰富的材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给我们带来了更宽阔的学习空间,更丰富的学问,和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盼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这样做。 板书设计 23.记金华的双龙洞 景象奇异 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宽 高大 窄小 黑大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7 教学目的知:了解双龙洞的巡游挨次,景象的奇异。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能:思索、表达和搜集材料的力量。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的力量。思:培育同学依据课文内容,搜集材料、丰富课外学问的习惯。从而
43、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喀斯特地貌的爱好。板书设计 景象奇异 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 孔隙 内洞 宽 高大 窄小 黑大重点体会金华洞景象的奇异。难点孔隙的写法。教具CAI课件 录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日我们连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 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动身,经过罗甸就慢慢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 二、学习课文。过渡: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的三、四、五大段,看看我们都随叶老巡游了哪些地方,你最喜爱哪个地方,为什么?(洞口、外洞、孔隙、内洞)过渡: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怪,我们一起来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
44、受?请你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 1洞口宽像桥洞 (1) 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 (2) 明确学法:洞口这部分我们是先找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把体会读出来。过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连续学习。经过宽大的洞口,就来到了外洞。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观呢?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 高、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肯定不觉得拥挤。谁能把这种奇怪的感受读出来?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怪,更令人赞叹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 3出示资料: 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亮的特色。古诗云洞
45、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欣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巡游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 (1)看录像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孔隙给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2)自读第四大段,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自以为、没有一处、挤压、略微、准会) (3)感情朗读。(喜爱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4)看电脑填空。过渡:这样的水石奇观,巡游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大段。 (5)有感情朗读全段。过渡:我们乘船从孔隙经过,大约走了八、九米就来到了内洞。这里又有什么样奇怪的景观呢? 4默读第五大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人学习。
46、再分小组争论。思索: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语气地读出来。 (1)黑 漆黑一片 什么也看不见 (2)洞顶的双龙 (3)石钟乳和石笋 名目有四十多种。外形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4)看图片加深体会。 (5)把句子补充完整。 (6)出示资料: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怪,布局奇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如置身水晶龙宫。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怪,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奇
47、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赞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 (7)感情朗读。指读。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 三、总结: (1) 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双龙洞景观的奇怪。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巡游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赞叹。那孔隙的奇异,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怪,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怪的景观。(景象奇怪)而且,还把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巡游中的所见、所闻,体会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喜爱之情。 (2) 发散:同学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进行课内外结合。 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网络上找到了很多与课文相像或相关的材料,
48、下面我们就来展现给大家吧。 (3) 针对同学的展现进行总结。 同学们从网络上、书中、报刊中以及亲身的游历中,搜集到丰富的材料,一课给我们带来了更宽阔的学习空间,更丰富的学问,和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盼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这样做。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同学喜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熟悉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2、能给课文分段,
49、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根据巡游挨次生动详细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课文特点,培育同学形象思维和规律思维的力量。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导学 (一)初读课文,理清巡游挨次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解题:“记”是什么意思?较“记”的是什么?(记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扫瞄胜地,固而是一篇游记。并告知同学,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生1957年巡游金华双龙后写的。) 老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特别
50、美的奇怪,吸引中外游客,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一起去巡游好吗? 二、自学: (一)预习生字的状况 1、分形式读,指小组读齐读指到那个生字词就读那个 2、同学在练字本上把生字词写一次,写时要留意那个字比较简单写错(简单错在哪),小组长检查同学写的状况,并准时订正组员写错的或写得不好的。 3、指导书写:仰、臀、擦 (二)检查读的状况 1、指名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互学: 1、出示互学的要求,并合作完成。 2、小组长逐一检查组员读生字词的状况,要每个组员过关。 3、老师发觉表现好的同学准时表扬、嘉奖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现: 1
5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巡游挨次,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争论后确定:全文按巡游的挨次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巡游的时间及地点。 其次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里洞。 第六段(8)巡游完毕出洞。 2、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同学按挨次说说扫瞄了几个景点。 同学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3、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扫瞄时间人物、景点。)(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4月14日,我去巡游浙江的金华双龙洞。 4、学习其次段。过渡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
52、什么?让我们和一起去欣赏。 (1)默读其次自然段,从课文中标画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这些景物的特点,再体会一下看到这些学后有什么感受。 (2)同学回答,老师边板书: 景物映山红油桐 砂土新绿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索:听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听到山中溪流的声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不时变化的溪声。) (4)有感情地齐读其次段,同时边读边想象沿着途明艳的南方山景,并思索,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沿途景色呢? 沿途景色已如此漂亮,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 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怪景象的衬托;
53、游兴很高,心情舒服,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宠爱之情。 总结其次段段意;从金华过罗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艳迫溪流到洞口。 五:测评: 完成语文长江作业 其次课时 一、导学: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巡游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大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巡游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学: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思索问题。 2、老师发觉表现好的同学准时表扬、嘉奖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三:互学: 1、谈话激发合作爱好,组建合作小组
54、学习。 2、小组合作,默读课文,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的漂亮。 4、老师发觉表现好的同学准时表扬、嘉奖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现: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巡游了哪些地方? B、同学自由读,老师巡察了解。 C、指名同学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 孔隙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B、同学阅读理解,老师巡察了解。 C、指名同学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55、)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同学阅读,做批注,老师巡察辅导,并教给同学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争论: A、组织: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下面,我们先按课堂小组开展争论,跟同学们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这些个特点让你喜爱的? B、同学争论,老师巡察,初步了解同学自学状况。 3、沟通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争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态 4)乘船感觉(找出相关词句,说出思维过程,弄明白通过写什么来表现孔隙窄小的特点,读出乘船的姿态和感受。) B、同学们体会得不错。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有哪些同学也对孔隙产生了爱好?正由于抓住孔隙的特点写,使我们如临其境
56、。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们,是这样的吗? 4、读写结合,突破难点: A、那么又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晰的呢?请看黑板,先写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最终呢? B、谁能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5、分层朗读,体会写法: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态,这样奇怪的乘船感觉,是多么好玩啊!下面,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再来体会一下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晰的请大家拿好书。6、学法小结: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空隙的特点;最终弄清晰了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晰的。 7、指
57、名介绍内洞特点: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怪的内洞也很好玩,喜爱内洞的同学,你们有信念把同学们都吸引过来吗?好,一个个来,你先说。 B、你从这儿看出内洞很奇怪,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C、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D、那吸引你,使你们对内洞感爱好的是什么呢?现在有哪些同学也对内洞产生了爱好? E、小结:同学们谈得不错,听的也很仔细。抓住奇怪这个特点来写内洞同样打动了我们的心,我们来把这几句读一读。那些同学想读?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F、再看看,内洞除了奇怪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理解进 8、总结学法: A、学完了孔隙和内洞,你
58、预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B、洞内宽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C、同学答,老师版画。(画出后山)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A、游完了双龙洞,回过头来看,介绍最具体的是哪个地方?刚才,我们也有许多同学对这儿感爱好,那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B、那你说说的巡游挨次是怎样的呢?(同学回答时老师在黑板上标出路线图) C、那么,今后我们应当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挨次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还应当抓住什么去写? 2、小结写作方法:学到这里,我们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巡游的挨次写;其次、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晰。 2、自由读、指名读、同学评
59、议。 五、测评 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下课时任务:课上到这儿就结束了。这节课我们不仅弄清晰了巡游了双龙洞的那些地方,还弄清晰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那么,又是怎样出洞的呢?此外,从上山到进洞每次都提到的泉水和游双龙洞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争论。 完成语文长江作业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9 【教学目标】 、了解双龙洞的特点,了解的巡游挨次。 、感悟游记的语言美、景观美,把握游记的基本写法。 、倡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
60、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俺们一边登山一边观赏这美丽的景色吧! 二、整体感知,拟定巡游路线 老师让同学用自身喜爱的方式通读全文,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巡游路线。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画出导游图,老师和其余同学一起协商修正。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拟出巡游路线,为下面每个景点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巡游景点,挖掘特点 、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 走在路上,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老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路上”片断) 看!“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你感觉怎么样?(让同学感悟“明艳”) 有谁知道溪流为什么“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水声也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钢厂钢材销售合同
- 2025个人公寓房产抵押借款合同
- 挤出成型课程设计
- 幼儿园藏族特色课程设计
- 柱下交叉基础课程设计
- 无线电课程设计天线
- 硝酸导入课程设计
- 研学课程设计动植物
- 折现统计图课程设计
- 2024年大型汽车买卖合同含汽车改装及个性化服务3篇
- 《销售人员回款培训》课件
- GB/T 45008-2024稀土热障涂层材料锆酸钆镱粉末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保险公司2024年工作总结(34篇)
- 物理实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沈阳理工大学
- 应用数理统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农业大学
- 文艺复兴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创新转化管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