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6 透镜和视觉 同步测试(1)(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47分)1. (6分)中间厚、边缘薄,这类透镜叫做_透镜。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_,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f)。中间薄、边缘厚,这类透镜叫做_透镜。而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2. (5分)如图所示,一光线经过某光学器具后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试确定该光学器具,用三种方法作图说明。3. (5分)画出下列四幅图中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4. (2分)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 .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 .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5. (2分)关于凸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B . 凸透镜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强C .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D .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6. (2分)一直径为28cm的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方向(太阳光束可看成平行光束)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12cm处,放有一垂直于主光轴的光屏(光屏足够大,且中心在主光轴上),此光屏上呈现一个直径是14cm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选( ) A . 一定是14cmB . 一定是8cmC . 可能是24cmD . 可能是12cm7. (2分)市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其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人们看见的“人参”比实际的人参要大,是因为酒瓶和酒一起相当于( )A . 照相机B . 投影仪C . 放大镜D . 平面镜8. (4分)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开始时,小军和小民商议,先用眼睛来观察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于是,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0cm处,小军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 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民从另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并按照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然后整理记录观察到的几个像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小军想知道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小民有些已记不清楚。请你帮他排列出来:_(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探究实验记录表(凸透镜焦距f10cm)实验次数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物距u/cm)成像特点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虚像或实像130缩小倒立实像225缩小倒立实像320等大倒立实像416放大倒立实像512放大倒立实像68放大正立虚像74放大正立虚像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请分析表格中的“成像特点”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_。(3)小军和小民使用同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物距都是25 cm时,他们所测的像距明显不同,分别为14.5cm和16.7 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是因为测量像距时的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实验操作原因是_。(4)实验时他们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清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9. (2分)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A . 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B . 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C . 三个方面都相同D . 三个方面都不同10. (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 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 . 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 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1. (4分)小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如图甲所示,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透镜(选填“凸”或“凹”)。 (3)在图乙中的光屏上已经呈清晰像的情况下,若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对光屏上的像会造成什么影响? (选填)。 A . 像变成原来的一半大小,但变亮B . 像的大小、亮度均不变C . 像变成原来的一半,但变暗D . 像大小不变,但变暗12. (1分)在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梦将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此时在光屏上_(填“成缩小的像”、“成放大的像”或“不成像”)。13. (2分)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使用它可以运送快递,还可以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关于如图所示的航拍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无人机的飞行过程是由地面红外线遥控操作的B . 在航拍时,摄像机成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C . 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定位拍摄时,没有力对无人机做功D . 当无人机上升时,要拍摄到清晰的画面须增大镜头与感光晶片之间的距离14. (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4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2cmB . 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C .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 .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放置近视眼镜15.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像眼睛看不到,但能显示于光屏上B . 拍照时,胶卷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 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于光屏上D . 远视眼的人配戴凸透镜16. (4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同学进一步实验,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实像(3)应用(2)中描述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 所成的像_(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7《我坚持我成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三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学设计设计(新版)济南版
- 2018春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24章同步教学设计:8.24.1人体的免疫防线
- 行政工作总结课件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I have a ball Lesson 20教学设计 人教精通版(三起)
- 9 端午粽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Unit 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A(2a~2f)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Unit 9 Section B 2a-2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软件工程经济学》课件-第3章
- 2024游乐新“室”界室内乐园洞察与趋势研究报告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边界与发展思考报告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办公楼外立面节能亮化方案
- 膀胱电切术后护理查房
- 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培训计划与教学大纲
-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全册 课件
- 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