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高二10月优辅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1. (6分) (2017唐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一些人把“寡”解为土地财产少当是误读,所谓“寡”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孔子的“贫”是指土地和财产少。孔子的“均”应有两解:一是“平均”,如荀子君道“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二是“公平”,相当
2、于管子形势所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这段话经常被当作儒家宣传平均主义的经典表达加以批判。有的学者指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这番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
3、。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加以解释。要知道,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季康子掌权者之流通过对外战争攻伐等不义手段掠夺土地和人口而讲的,不是泛泛而论。他分别把“均”“和”“安”和“贫”“寡”“倾”当作两种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平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其实不然,他不过是强调通过采用“均”“和”“安”的手段和途径达到解决“贫”“寡”“倾”的问题。总之,是利用“均”“和”“安”的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目的。“均”作为分配形式同“贫”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均无贫”是说“均无极贫”,绝对平均会致贫,但相对平均却
4、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其实,从另外意义上说,孔子又何尝不“患贫”“患寡”呢,他对足食、足兵、民信的肯定,对庶、富、教的赞许,就是最好的说明。“贫”确实是“不安”的重要原因,但历史表明“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就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均贫富,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在文化分子特别是儒家的心目中,它不过是相对的平均思想,是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之意。”(封祖盛、林英南:开放与封闭)一定的贫富差距在私有等级社会是必要和必然,只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当季康子试图借改革税赋制度以聚敛更多财富时,孔子说:“季氏富于
5、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孔子讲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聚积增加他的财富;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选自涂可国也谈儒家的财富观,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春秋时代,贫富差距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这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忧虑,为消除社会隐患,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张。B . 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寡”,不能简单解释为土地财产少,而是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指人口少。C . 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6、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在宣传平均主义。D . 反对孔子“均”富思想的人,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因为他们是在脱离了特定的历史语境的条件下加以阐释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孔子强调的“均”“和”“安”,都是手段和途径,他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些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B . 孔子提出的“均无贫”,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相对的平均,这样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C . 一定的贫富差距在私有等级社会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孔子主张的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则更有利于这种社会的稳定。D . 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
7、有,冉求还替他不断搜刮、聚积财富,这让孔子无法忍受,他认为,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提出的“有国有家者”应“患不均”,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对于这一点,有的学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B . “贫”是“不安”的首要原因,孔子理解这一点,他也因此“患贫”“患寡”,对足食、足兵、民信给予肯定,对庶、富、教进行赞许。C . “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二者虽无必然联系,但“贫”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D . 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张,是为了维护等级社会的稳定、和谐,本
8、质是在强调等级分配与诸侯、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相一致。2. (10分) (2017高一上本溪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绿色包装是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描金彩绘、绢丝锦带、红木雕镂等产品过度包装现象得到一定遏制。然而,每逢节日过度包装总会“露头”,“锦衣加身”的月饼也会出现在市面上。过度包装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中三分之一是过度包装,尤其是逢年过节
9、,粽子、月饼等更是被包装“绑架”,包装成本可达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十倍,纸张、木材、丝绸、金属等被大量消耗,令环境、资源不堪重负。过度包装屡禁不绝倒逼治理手段完善和治理方式创新。应当加快立法进程,将过度包装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加强对流通领域和商家的法律约束。在鼓励简约包装的同时,加强对过度包装的处罚力度。企业是包装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生态和环境效益。推广使用绿色包装袋,多采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让那些希图用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投机取巧的企业,没有出路。个人的微小行动可以汇聚成环保大作为。让包装回归“绿色”,缓解环境压力,同样有赖于全社会消费端的绿色
10、化。每个人应当从自己做起,树立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理念。毕竟,对生态环境负责,就是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负责。(摘编自让包装回归“绿色”,2017年9月27日新华网)材料二:长期以来,过度包装屡受诟病,为何仍大行其道呢?很大程度是商家推波助澜。精致的外观,华美的装饰,更能抓人眼球,让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多看一眼。包装豪华了,商品显得更上档次,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赚取的利润也更多。这背后的商业逻辑,不难理解。除了商家的利益驱使,最根本的还在于高价买“面子”的不理性消费观念。事实上,普通家庭购买商品,大多还是讲究物美价廉,不会过分追求高档包装。可见,过度包装的商品,市场最主要还在于礼品消费。送礼的人抱着“好
11、包装上档次,送礼出手有面子”的心态,对商品本身质量是否过硬,反倒不那么关心,最重要的是看着“高大上”就行。好面子、爱虚荣,在这般社会心态的影响下,过度包装似乎从不缺市场。过度包装使一些消费者盲目攀比,反过来商家瞅准了消费者心理,不断升级包装,生产更多华而不实的产品,导致恶性循环。一些经过特别包装的商品,价格一般都是平常包装的几倍,甚至更高。但是,商品质量并没有什么两样,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再往大了看,“一流包装,三流产品”,一个企业,不在“里子”上讲究,却只在“面子”上下功夫,也不利于国产品牌的成长。礼品原本寄托的是纯真质朴的情感,一旦过度包装,反而使感情变了味儿,成了利益输送和交换。特别是
12、那些公款送礼者,“慷公家之慨,结私人之谊”,最终财友两空,正是教训。(摘编自包装“瘦身”靠倡导新型消费观,2017年9月29日人民日报)材料三: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商超发现,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明显改善,200元左右价位、包装朴素的月饼礼盒成了主流。不过,一些给亲友送礼的消费者还是希望包装更精致一些,精明的网店为此专门推出了月饼豪华包装礼盒。“自家吃月饼没啥讲究,太繁复的包装反倒是浪费;如果是送给长辈,我就单独买个包装。”今年中秋节,市民彭女士换了种买月饼的方式:先买好月饼,再到网上另买合适的包装盒,既便宜实惠,也能图个漂亮体面表达心意。“超市里的月饼礼盒包装太同质化了,可选择的样式太少。网上单卖的包
13、装盒花样多,可以慢慢挑,针对不同的送礼对象选不同的包装盒。”彭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来的月饼六块不足百元,而网购一个包装盒也就十几块钱。以“月饼包装盒”为搜索词,在淘宝网上能搜到4000多件相关商品,在京东商城上能搜到近200件相关商品。看似简单的月饼包装盒,被商家们玩出了新花样,清新插画包装、文艺牛皮纸包装、竹篮礼盒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心仪的包装。网上销售的月饼包装礼盒价格并不贵,10元上下、纸质的月饼包装盒占主流,工序稍复杂、文艺范儿的包装能卖到几十元的价位。“这几年,月饼企业几乎都不怎么做豪华包装的月饼了,更看重月饼本身的口味。”本市一家知名月饼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摘编自节俭
14、风逼退月饼豪华包装,2017年9月30日北京日报)(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详细阐释了该如何整治过度包装,以往过度包装屡禁不止,这提醒我们治理的手段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的力度要有所加强。B . 材料二分析了过度包装长期以来大行其道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商家难辞其咎,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C . 我们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他们现在购买月饼时,关注的是月饼的口味,而不再是产品的包装。D . 以上三则材料都谈论了月饼的包装问题,虽然现在市场上仍然存在着过度包装的现象,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也还有很多,但前景令人乐观。
15、(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 通过材料一我们认识到,要想治理过度包装这一现象,单纯地依靠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倡导是很难奏效的,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执法来进行约束和惩罚。B . 材料三的内容能够证明消费者的需求对商家是有导向作用的,所以,勤俭节约的风气、健康绿色的消费观会使过度消费渐渐地难觅市场。C . 三则材料的来源并不相同,其中材料三吐露了百姓的心声,语言通俗充满生活气息。相比之下,材料一和材料二更加客观、专业。D . 三则材料都选在中秋节前夕这样的时间发表,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而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形成了舆论氛围,从而使百姓在中秋节做到绿色消费。E . 针
16、对过度包装在节日“频频”露头的情况,国家不仅有政策上的引领,而且还制定了具体完善的惩罚措施,这也是整治过度包装能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3) 过度包装造成了哪些影响?请综合以上材料进行概括。 二、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41分)3. (11分) (2016高三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
17、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如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
18、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注:营道: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茕嫠:孤寡。(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治:惩办B . 吾几失君矣几:差点儿C . 亦缓视徐按按:安抚D . 用抃及吕公著荐用:因为(2) 下列全都说明周敦颐为官正直、勤政的一组是( )敦颐至,一讯立辨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敦颐处之超然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A . B . C . D . (3)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周敦颐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的疑案,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深得群众信赖。B . 周敦颐担任南昌县令时,百姓十分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都惴惴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又以玷污政治清廉为耻辱。C . 上司赵抃听信谮言,用不友善的态度对待周敦颐,但周敦颐却处之泰然,这使赵抃深受感动,从此以后算是了解他了。D . 周敦颐的品行就像他自己所写的爱莲说中的莲花一样高洁,难怪黄庭坚高度评价:周敦颐人品高尚、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君子
20、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21、(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长寿,活得长久B . 不抑耗其实而已实:果实C . 若不过焉则不及若:如果D . 则又爱之太恩爱:吝啬(2) 下列各句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 已去而复顾B . 他植者则不然C . 故不我若也D .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既然已,勿动勿虑”中的“已”通“矣”,可译为“了”。B .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意为“种植它们的时候像对待孩子那样,将它们放在一边不管的时候,像抛弃了它们”。C .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
22、之性日以离矣”中的三个“以”都是连词,意义也完全一样。D . 该文段交代了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经验,写得非常贴近生活,真实而饶有兴味。(4) 该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概括文段中的两组对比内容。 5. (5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艺术中说,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关于“吃”的说法就无不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有些作者利用借代义或比喻义,选择一些跟“吃”有关的词语,来描写人物,表现人的某方面特征。请你从下面的文章片段中找出这样的词语,并分别说说它的妙处。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
23、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6. (14分) (2017海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送钱秀才序秦观去年夏,余始与钱节遇于京师,一见握手相狎侮,不顾忌讳,如平生故人。余所泊第,节数辰辄一来就,语笑终日去。或遂与俱出,遨游饮食而归;或阙然不见至数浃日,莫卜所诣,大衢支径,卒相觏逢,辄谩骂索酒不肯已。因登楼,纵饮狂醉,各驰驴去,亦不相辞谢。异日复然,率以为常。至秋,余先浮汴绝淮以归。后逾月,而节亦出都矣。于是复会于高邮。高邮,余乡也,而邑令适节之僚婿,为留数十日。余既以所学迂阔,不售于世,乡人多笑之,耻与游,而余亦不愿见也。因闭门却扫,日以文史自娱。其不忍遽
24、绝而时过之者,惟道人参寥、东海徐子思兄弟数人而已。节闻而心慕之。数人者来,节每偕焉 , 循陋巷,款小扉,叱奴使通,即自褫带坐南轩下。余出见之,相与论诗书,讲字画,茗饮弈棋,或至夜艾 , 而绝口未尝一言及曩时事也。于是余始奇节能同余弛张,而节亦浸知余非脂韦汩没之人矣。客闻而笑之曰:“子二人者,昔日浩歌剧饮,白眼视礼法士,一燕费十余万钱,何纵也!今者室居而舆出,非澹泊之事不治,掩抑若处子,又何拘也!罔两问景曰:曩子坐,今子起;曩子行,今子止。何其无特操与?子二人之谓矣!”余对曰:“吾二人者,信景也,宜乎子之问也。当为若语:其凡夫思虑可以求索,视听可以闻见,而操履可以殆及者,皆物也。歌酒之娱,文字之
25、乐,等物而已矣,固何足以殊观哉!渔父有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夫清浊因水而不在物,拘纵因时而不在己。余病弗能久矣,不意偶似之也,而复何苦窃窃焉随余而隘之哉!”客无以应。一日,节曰:“我补官嘉禾,今期至,当行矣,盍有诗以为送乎?”比懒赋诗,又重逆其意,因叙游从本末之迹,并以解嘲之词赠焉。节,吴越文穆王之苗裔,翰林之孙,起居之子,倜傥好事,有父祖风云。【注解】:僚婿:姊妹的丈夫互称,俗称“连襟”。脂韦:油脂和软皮,比喻阿谀或圆滑罔两问景曰:语出庄子齐物论,罔两,影子的影子。(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莫卜所诣诣:到,往B . 或至
26、夜艾艾:止息C . 而节亦浸知余非脂韦汩没之人矣浸:深入D . 比懒赋诗比:近来(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因闭门却扫夫清浊因水而不在物B . 其不忍遽绝而时过之者其凡夫思虑可以求索C . 数人者来,节每偕焉而复何苦窃窃焉随余而隘之哉D . 子二人之谓矣不意偶似之也(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衢支径,卒相觏逢,辄谩骂索酒不肯已。舆出,非澹泊之事不治,掩抑若处子,又何拘也!(4) 作者将本文视作“解嘲之词”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9茂名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壶中九华诗苏轼
27、湖口人李正臣蓄九峰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记之。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注】此诗作于南迁途中。“云峰”一说庐山。神仙传中一个叫步公的人,常悬一壶,每夜跳入壶中,壶中别有天地山川。(1)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舟行疾速。两岸山峰在眼中消失,却在梦中时现。B . 颔联“莫愁”,正见家乡五岭渐渐远离的愁绪,但因“九华”俱在一石,稍慰愁情。C . “天池水”“玉女窗”运用典故描写出
28、天池水落、玉女现身的惝恍迷离的仙境。D . 尾联告诉我们作者欲以百金购买九峰石的直接原因是他的“仇池石”太孤绝。(2) 清代查初白评此诗“带南迁意而不觉”,试分析隐藏于诗句中的迁谪意。 四、 默写 (共1题;共4分)8. (4分) 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送我至剡溪”;王维_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9. (2分)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说到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
29、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的肖正强脱口而出地介绍了胡均万老师。B . 门可罗雀的展台、名片盒里屈指可数的观众名片、寂寥而沉默的展台接待女郎这大概是参展光伏企业展会过程的生动写照。C . 巴金不仅以不朽的著作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且身体力行 , 无私地关心与帮助祖国的社会改革与文教事业。D . 只顾傍大款和落井下石的足协和裁判,一再欺负落山凤凰一般的球队,让鲁能上下出离愤怒又没有任何应对办法。10. (2分) (2017高二下广东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B . 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C . 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合理规划管理城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4
-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夫妻有孩分居协议书8篇
- 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5章同步教学设计:5.5病毒
- 《森吉德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音乐
- 《第一单元 欣赏 丰收欢乐而归》(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 9 正确认识广告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5)教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
- Chapter 3 When our grandparents were you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新思维小学英语4A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11 Body language Unit 1 They touch noses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污水处理培训课件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 中国十大阶层的划分课件
- 高中英语各种教材词组汇总大全(超级实用)
- 内燃机机油泵转子系列参数
-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课件
- 蹲踞式起跑 教案
- 四十二手眼图(经典珍藏版)
- 通用横版企业报价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