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古代诗歌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智慧。让我们一起领略《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泊船瓜洲》这四首诗歌的魅力吧!📚🌿🏞️🌊核心素养目标分析1.文化理解与传承: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审美能力。
3.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背诵、赏析等方式,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4.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理解诗歌意境: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把握《静夜思》、《春晓》等诗的意境,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画面和情感。
2.诗歌赏析方法:掌握对古代诗歌进行赏析的基本方法,如意象分析、情感表达等。
难点:
1.古代诗歌的朗读节奏: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古代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诗歌情感的理解:学生可能对诗人的情感表达不够敏感,难以深入理解。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跟随节奏,逐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通过集体讨论,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难点问题。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包括本节课的诗歌四首。
2.辅助材料: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如《静夜思》中的月亮、星星等,以及《望庐山瀑布》中的庐山景色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
3.多媒体资源: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视频,如古代诗歌朗诵视频,以及介绍诗人背景和诗歌写作背景的短片。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小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诗歌赏析的关键点和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段穿越千年的旅程,去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你们准备好了吗?
-故事导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代诗歌四首。
-提问:李白是哪位诗人?他有哪些著名的诗作?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第一部分:《静夜思》赏析
1.朗读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
2.分析诗歌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3.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如“床前明月光”,理解其意象和象征意义。
-第二部分:《春晓》赏析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描绘的春天景象。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闲适之情。
3.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第三部分:《望庐山瀑布》赏析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描绘的庐山瀑布壮丽景象。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豪放情怀。
3.讨论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第四部分:《泊船瓜洲》赏析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中的离别之情。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京口瓜洲一水间”,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讨论诗歌中的抒情手法,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
3.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模拟古代诗人,让学生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描绘景物。
-诗歌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诗歌的朗读和创作。
-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提高语音语调的表达能力。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举例回答:
1.你认为哪首诗的意境最深刻?为什么?
2.从这些诗歌中,你学到了哪些关于人生、自然、友情等方面的道理?
3.如何将诗歌中的美好情感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诗歌意境、赏析方法和修辞手法。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古代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作业布置: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赏析,并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拓展与延伸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部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作品的选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诗歌,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宋词三百首》: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个诗歌高峰,选读一些宋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宋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成就。
-《古代诗歌鉴赏》: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代诗人,深入研究其生平和作品,撰写一篇小论文。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诗歌朗诵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文学素养。
3.知识点拓展:
-唐代诗歌的流派:介绍唐代诗歌的几个主要流派,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宫廷诗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的特点。
-宋词的四大流派:介绍宋词的豪放派、婉约派、清新派和悲凉派,让学生了解宋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详细讲解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古代诗歌的意象:分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月亮、山水、花草等,探讨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4.实用性强的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遗址,实地感受古代诗歌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邀请文学专家或诗人来校讲座,让学生与专业人士面对面交流,拓宽视野。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观看古代诗歌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领略了古代诗歌的魅力。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四首古代诗歌:《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和《泊船瓜洲》。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还学会了如何鉴赏诗歌。
首先,我们要感谢诗人李白、孟浩然、杜甫和王安石,是他们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动人的画面,传递了深刻的情感。他们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
1.诗歌的意境:诗歌通过意象和意境的营造,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2.诗歌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3.诗歌的语言特点:古代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富有韵律感。
-《静夜思》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春晓》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诗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望庐山瀑布》通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诗句,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
-《泊船瓜洲》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当堂检测:
为了检测同学们对今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我们将进行以下几项检测:
1.诗歌默写:
-请同学们默写《静夜思》和《春晓》两首诗。
-预计用时:5分钟
2.诗歌赏析: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用简短的语言分析其意境和修辞手法。
-预计用时:10分钟
3.诗歌创作:
-以“家乡”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预计用时:15分钟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诗歌角色扮演:在讲解诗歌时,我尝试让学生扮演诗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的背景图片、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增强学习效果。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度不足: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诗歌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缺乏兴趣。
2.课堂时间分配不均:在讲解诗歌赏析方法时,可能过于详细,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不均,影响了其他内容的讲解。
3.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依靠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反思改进措施(三)
1.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期待。
-在课堂上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诗歌接龙、诗歌创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2.优化课堂时间分配:
-在讲解诗歌赏析方法时,注意把握节奏,避免过多占用课堂时间。
-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所有内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课堂效率。
3.多元化评价方式:
-除了课堂表现和作业,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
《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中的“霜”字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这里的“霜”字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明月的光辉在夜晚显得格外明亮,而霜的出现则让人感到寒冷,这种寒冷与诗人远离家乡的孤寂之情相呼应,从而增强了诗句中思乡的意境。
2.例题:
分析《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话,谈谈诗人的情感表达。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喜爱和赞美。诗人因春日的温暖而睡得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大亮。鸟儿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诗人和世界,这里的“处处闻啼鸟”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3.例题:
《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的?
答案: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瀑布的高度夸张为“三千尺”,将瀑布的景象比作“银河落九天”,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惊叹和赞美。
4.例题:
在《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7 Days and Months Lesson 2 Winter in Harbin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直角三角形1.3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 2024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 Cultural Corner教学设计 外研版必修1
- 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物业管理客服礼仪培训
-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2《碳》教学设计 沪教版
- 9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 GB/T 22102-2008防腐木材
- GB/T 16604-2017涤纶工业长丝
-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上海大学2022年练习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中考化学复习的策略课件
- 保洁常用工具和设备一览表
- 桥架出厂检验报告
- 《中国古典园林史》课件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 加拿大介绍-PPT课件
- 汉中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鉴定表
- 招投标项目评分表,招标评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