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施工组织设计1.投标人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具体要求是: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动力计划等;结合招标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应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附后。(1)施工技术方案;(2)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3)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奖罚承诺;(4)工期承诺和保证措施及农民工工资保障措施;(5)施工主要工序;(6)施工进度计划;(7)劳动力安排及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8)施工机械投入;(9)施工总平面图;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表附表二劳动力安排计划表附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附表五临时用地表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4第一节编制说明 4第二节编制依据 4第三节施工规范技术标准 4第四节编制原则 5第二章工程概况 6第一节工程简介 6第二节项目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62.2.1地理位置 62.2.2自然条件 6第三节社会经济概况 112.3.1行政区划及人口 112.3.2社会经济情况 112.3.3交通及通讯 11第四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112.4.1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112.4.2经验及问题 12第三章施工部署 16第一节主要施工目标 163.1.1施工管理目标 163.1.2质量目标 163.1.3工期目标 16第二节施工总体部署 163.2.1施工总体部署原则 16第三节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17第四章施工准备 19第一节人员组织 19第二节技术准备 19第三节施工用水和消防 19第四节施工用电 19第五节劳力计划 194.5.1施工人员的优化性选择 204.5.2保证劳动力及时供应的措施 20第六节物资准备 21第五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22第一节机械围栏 22第二节封育作业 225.2.1准备工作 225.2.2封育作业 235.2.3工作要求 23第三节宣传牌的制作 24第四节营造林技术方案 255.4.1土地整治 275.4.2土壤处理 285.4.3作床和作垄 29第五节补植补播施工 315.5.1生物学特性 345.5.2良种选育 355.5.3造林 365.5.4幼林抚育 375.5.5成林抚育 37第六节播种育苗技术 385.6.1播种时间 385.6.2苗木密度和播种量的计算 405.6.3播种方法 425.6.4播种技术要点 43第七节播种育苗的发育特点及管理 455.7.1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 455.7.2留床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 49第八节出苗前圃地管理 515.8.1覆盖保墒 525.8.2灌溉 535.8.3松土和除草 53第九节养护管理技术方案 535.9.1灌水与排水 535.9.2施肥 555.9.3修剪 575.9.4防冻伤 585.9.5伐挖死树 58第六章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59第一节质量承诺 59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606.2.1全年苗木保洁保活措施 616.2.2各种苗木的特性及针对性的种植、养护措施 65第七章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 66第一节工期承诺 66第二节工期进度安排 66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687.3.1从优化施工方案上保证 687.3.2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上保证 687.3.3从施工计划上保证 687.3.4从工序安排上保证 697.3.5从安全生产上保证 697.3.6从后勤供应上保证 69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0第一节安全保证措施 708.1.1具体措施 718.1.2禁止野外用火。 718.1.3森林防火措施 72第二节安全灭火守则 73第三节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74第四节环境保护及防扰民措施 74第九章季节性施工 76第一节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76第二节冬、雨季施工措施 77第三节冬季施工措施(苗木) 77第四节雨季的施工安排(苗木) 78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表 79附表二: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82附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83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 84附表五:临时用地表 85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编制说明本项目为永胜县2021年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封山育林-2标段项目,位于永胜县,共涉及5个乡镇,分别为东山乡、六德乡、涛源镇、片角镇、鲁地拉镇。主要施工内容为封山育林、巡护管护、标志碑牌、补植补播、人工促进等。根据本项目招标文件及永胜县2021年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封山育林作业设计说明书,结合我公司已承接建设完工的园林造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技术情况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节编制依据1、永胜县2021年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封山育林)招标文件2、永胜县2021年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封山育林作业设计3、现场条件及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第三节施工规范技术标准1、《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丽发改农经[2021]20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12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5.11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1发布);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6、《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18);7、《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DB53/248—2008);9、《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2010);第四节编制原则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一次性合格。2、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进度,保证工程顺利完工。3、合理规划施工平面,搞好文明施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本项目为总投资为423万元,其中:封山育林投资423万元。投资按单位划分:东山乡62.94万元、六德乡50.58万元、涛源镇68.74万元、片角镇52.74万元、鲁地拉镇94万元、三川镇5.25万元、羊坪乡5.78万元、永北镇82.97万元。二标段:永胜县2021年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封山育林东山乡5290亩、六德乡5815亩、涛源镇7920亩、片角镇5975亩、鲁地拉镇10000亩),合计投资额329万元。第二节项目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2.2.1地理位置永胜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东北岸。地处丽江市中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0°23′~101°12′,北纬25°59′~27°05′之间,东邻华坪县,南接大理州宾川县,西与古城区、大理州鹤庆县隔江相望,北连宁蒗彝族自治县。距丽江市古城区102千米,距省会昆明474千米。全县土地总面积492836公顷,其中林地总面积386469.8175公顷。2.2.2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永胜县地质上处于康滇古陆滇中台陷的西缘,境内受程海-宾川断裂构造影响以及金沙江深切割,形成中切、深切的亚高山、中山山原。永胜县地跨横断山脉和滇西高原两个地貌单元,处在金沙江褶皱系中,境内群山连绵,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境内最高峰为羊坪乡他尔布子峰,海拔3953.5米,最低点为仁和镇的河门口,海拔1082米,相对高差2871.5米。全县大体可分为亚高山、高中山的剥蚀山地、侵蚀中山、中山峡谷、断陷盆地、河谷阶地和高原湖泊等六种地貌形态。主要坝子有三川坝、程海坝、期纳坝、涛源坝和片角坝。2、气候永胜县属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受印度洋高压气团控制,同时也受西伯利亚和青藏高原冷气团影响。随高压气流和冷气团交错演变的复合运动作用,加之境内海拔、坡向、坡度、山脉、江河、湖面和植被群落等诸多因素,形成高寒、中凉、中暖和低热不同的气候层次,且随季节、垂直、水平差异有明显的变化。主要特点为:冬春干旱、夏秋多雨;高处湿冷寒,低处旱燥热;南热中暖北高寒。这种由北到南、从高到低、从冬春到夏秋的水热分布模式,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永胜县城年平均气温13.5摄氏度,≥10摄氏度积温4085摄氏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摄氏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0摄氏度;无霜期210天;全年降雨量936.4毫米,降雨集中在6—9月,其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2%;年平均相对湿度67%;年均日照数2403.6小时,占年可日照数的54.8%;全年光辐射为136.2千卡/平方厘米。3、水文永胜县河流属金沙江水系,金沙江在境内呈“L”型由北向南转东奔流,境内流程215千米,主要一级支流有五郎河、仁里河、达旦河、三道河、枯木河,二、三级支流有板山河、杨柳河、双河等47条,山箐水沟约1239股纵横分布于山原坝子之间。境内主要湖泊程海属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横断山区最大的断裂陷落型高原内陆湖,面积77.22平方千米,集水区面积228.9平方千米,湖泊补给系数为2.96,平均水深15米,最深78米。大中型水库有羊坪水库、康家河水库和崀峨水库,小型水库有西马场水库、小坪水库、白草坪水库、迪里水库、大源水库、底舍水库、黄泥田水库、冬瓜坪水库等。4、土壤永胜县土壤,由于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雨量、湿度、温度光照不同,土壤的发育情况也不一样。据永胜土壤普查资料,按自然环境因子和成土母质的差异,将永胜土壤共划为10个土类,18个亚类,48个土属,59个土种。土壤类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由高至低,依次分布着亚高山草甸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燥红土,此外,还有紫色土和石灰土非地带性土壤与地带性红壤镶嵌分布。在自然土壤中,红壤为全县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类,占62.8%,黄棕壤占20.4%,棕壤占11.9%,紫色土占2.9%,燥红土占2.0%。5、森林资源(1)森林植被根据《云南植被》分类系统划分,永胜县的水平地带性植被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以下为干热河谷稀树灌丛,以车桑子、余甘子等树种为主;海拔1500米~2800米,主要分布着以云南松为主的暖性针叶林和高山栲等为主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海拔2500米~3500米,气候较凉湿,除华山松、油杉等为主的温凉性针叶林和以黄背栎、川西栎等壳斗科树种组成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外,杨、桦等落叶阔叶林混交铁杉林片断出现;海拔3500米以上,以高山灌丛为主,少数分布着以冷杉为优势的寒温性针叶林。(2)林地资源根据2020年《丽江市永胜县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成果告》成果资料,永胜县土地总面积492836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86469.8175公顷,占总面积的78.42%;非林业用地面积106366.1825公顷,占总面积的21.58%。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51902.350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5.18%;疏林地面积1583.5457公顷,所占比例0.41%;灌木林地面积102094.23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6.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7232.772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7%;苗圃地面积45.0107公顷,所占比例0.01%甚微;无立木林地面积5328.607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38%;其他地类面积18283.291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73%。永胜县森林覆盖率62.94%,其中有林地覆盖率53.2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覆盖9.72%。6.野生动植物资源(1)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云南省永胜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总结报告》(1999年),永胜县主要分布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猕猴(Macacamulatta)、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岩羊(Pseudoisnayaur)、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affinis)、红腹角雉(Tragopanteminckii)、白腹锦鸡(Chrysolophusamherstiae)、红隼(Falcotinnunculus)等8种。(2)珍稀保护植物根据《云南省永胜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1999年),永胜县主要分布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椿(TonnaciliaRoem)、龙棕(TrachycarpusnanaBecc)。特有保护树种有丁茜、滇榛虎、卢菊木等。7.水土流失现状永胜县地处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区,据2016年8月《云南2015年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永胜县土壤微度侵蚀面积3597.47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73.04%;水土流失面积为1328.04平方千米,占26.96%。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其它林业工程,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已得到有效控制。第三节社会经济概况2.3.1行政区划及人口永胜县辖15个乡(镇)150个村民委员会,1487个村民小组,107539户,居住着汉、彝、纳西、傈僳、白、普米、傣、苗等23个民族。2020年全县总人口40.675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0012万人,占34.42%;非农业人口10.343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5.43%,农业人口30.33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4.57%。2.3.2社会经济情况据《永胜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资料,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6.4亿元,增长22.8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人4.78亿元,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5万元,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2.3.3交通及通讯全县现有公路1828.7千米,其中:省道4条共241.7千米,乡村道路578.9千米,林区公路及专用道路948.7千米,程海环湖公路59.4千米。全县15个乡(镇)均通油路,150个村民委员会已全部通硬化路,通车率达100%。全县150个村民委员会均已通电话网络。第四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2.4.1生态环境建设现状1、森林管护永胜县每年实施森林管护面积560.57万亩,全县现有15个林业办、六个林场。2021年管护人员5343人,其中森工在职职工237人、外聘5106人。森林管护组织形式是在永胜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领导干部到管护人员层层负责制,从县林草局到实施单位、乡镇林业办(林场)再到管护人员层层签订森林管护责任状和管护合同,明确目标、职责,依法管理,建立管护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的组织形式,从而有力地保护了森林和草原资源,维护了林区治安,森林管护成效日益显著。2、其它生态建设近年实施的国家重点投资项目还有“天然林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林业血防工程”“程海湖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宜居永胜五年行动”和每年的义务植树活动等。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意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永胜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初步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2.4.2经验及问题1、主要经验(1)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林业法制观;为巩固林区秩序,坚决遏制偷砍盗伐、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在全县开展林区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平安林区创建活动、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疫源疫病监测和宣传教育活动、打击破坏湿地资源专项行动、以采石、采砂、采矿、探矿、毁林开荒等破坏林地资源为主的“两违”专项整治、“非法侵占林地专项行动”“林地保护整治专项行动”森林抚育和中低产林改造的采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杜绝超限额采伐;狠抓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执法管理水平。(2)严格按作业设计施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严格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保障种苗供给,严把种苗质量关,与承建单位签定施工作业合同书,确保建设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并按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兑付资金、给予奖惩。(3)创新项目建设机制,探索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为切实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对产权明晰的荒山荒坡,结合我县生态产业建设,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增加农村和农民收入。(4)加强造林后管护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由中标单位聘请当地有威望且能同当地群众有很好沟通能力的村民或公司职工为管护员,与公司职工一起共同管护,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得到群众支持,造林地块得到认真管护,管护效果比较理想。(5)建设地块预先落实任务下达后,县林草局根据任务量初步落实建设地块,与林地林权所有者预先进行沟通;同时通过对现地的初步调查,可以预先做一些施工准备,为设计、施工和种苗准备等工作带来了方便,节约了时间,为下一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国家、省、市工程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专款专用、严禁任何部门,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截留、套取、违规抵扣建设资金。2、存在问题及建议(1)防火难度较大随着草原承包改革和立体林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林区封禁,给新封山育林区域及新造林地的管理造成较大压力,管护难度加大。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2)造林成本高、投资严重不足、成效难保障因多年来国家投资低,造林资金严重不足,造林难度大,项目建设成果难于巩固。建议加大对造林后期的抚育管理及水利等配套设施设备的投入。(3)林农与发展矛盾问题突出随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增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加剧,占用林地种植中药材的情况有所凸显,虽然通过各个专项行动的严打整治,但受利益驱使,占用林地发展经济现象未得到杜绝,保护压力增大。(4)生态环境是重要生产力的理念未全面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关系长远、关系民生、关系稳定的大事。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主要施工目标3.1.1施工管理目标我公司多次从事园林、造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作业,具有类似相关工程经验及一批专业管理人才,能协调组织好本工程,并拥有雄厚的施工技术力量。我公司怀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参与该项目的建设,并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对工程特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确工程施工的方针目标和部署,提出保证施工质量、工期的技术措施。一旦开工,我们将组织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按“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效益、服务”六个要求建设永胜县2021年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封山育林二标段。3.1.2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3.1.3工期目标工期要求为4年。第二节施工总体部署3.2.1施工总体部署原则1、贯彻执行各项建设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程,遵循合理的施工顺序,以准备充分、方案先进可行、资源充足、过程控制严格、管理优秀的全过程全面管理组织施工策划,确保按合同要求完成施工任务。2、协同作战的原则:本标段共涉及5个乡镇,分别为东山乡、六德乡、涛源镇、片角镇、鲁地拉镇,同时又是野外作业,因此,各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必须采取流水作业协调工作程序,合理安排施工任务。3、符合工序逻辑及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全面细致地考虑施工的各个环节,制定各项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降低成本目标,并进行落实。科学合理地分配“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和影响因素,实现工程在良好控制状态下达到合同目标、最佳效果。4、施工顺序的部署原则施工顺序部署原则:先定位,设置围栏,设置法律法规宣传牌,设置封育碑、平整育林场地、育苗、补植的施工顺序进行部署。5、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立体交叉施工的考虑为了贯彻“空间平铺、时间连续、均衡节奏施工、为后续施工留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总进度计划预期完成,6、区划系统采用县乡镇村委会林班小班五级区划系统。第三节项目管理机构设置由于本工程质量要求高,因此必须组织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派精兵强将及各个专业的精英分子组成最强的阵容到该工程去实施管理与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高效地按期成任务,我方将从管理人员、施工机具,物资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及劳动力人员等方面给予最充分的保证。施工组织上形成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一体化管理网络体系。施工项目管理机构设置见下表。项目管理机构设置表
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一节人员组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紧,我公司选派富有此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组成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主要组成人员具有相应专业资质,持证上岗。第二节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各项施工文件和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考察,对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和坐标点进行核对和保护,根据现场调查和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每一个具体的单位工程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编制好作业指导书,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预算,合理安排场地,做好现场道路并做好排水等技术准备工作。第三节施工用水和消防以满足育林和管护期消防用水为主,现场沿道路布设主管道,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阀门以供消防、施工和生活用水。第四节施工用电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沿道路边埋电缆地下敷设,主要用电为机械围栏切割、管护道路施工。第五节劳力计划人员调配是对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实施有效的选派和管理,即作好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的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协调等项的工作,达到最有效、最合理组织劳动力,以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4.5.1施工人员的优化性选择(1)人员素质:为全面达到本工程的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管理目标,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水平以及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为此,需要选用素质较高、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并通过进场前短期的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2)人员数量:根据工程的规模、施工技术特性及施工工期要求,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即避免窝工,又不出现人员短缺现象,使得现有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4.5.2保证劳动力及时供应的措施(1)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的划分、各个专业工种的需要、劳动定额,编制切实可行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对各施工队劳动力进退场时间、数量提出指导性计划并及时调整,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2)进行岗前培训:根据本工程分项工程的特殊要求,做好岗前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加强质量意识教育,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总设计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该工程的特点,紧熟练规范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额定任务,确保计划用量,满足施工生产需要。(3)在本工程范围内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对各个施工队进行必要的调节,实行动态管理,使之合理流动,达到最佳劳动效率。(4)制定合理可行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工程成本的降低尽力。公司将调集技术熟练的各专业施工队伍组成本工程的施工作业队伍。(见劳动力配备表)第六节物资准备开工前做好物资准备工作,对工程材料的来源进行考察、落实,以便根据工程需要及时采购,组织好工程所需的机械、工具、材料和临时设施所需各类物资。七.资金准备准备充足的启动资金,确保本工程正常进行,并设本工程的专用财务帐号,以便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第五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第一节机械围栏本工程围栏主要用于封山,防止人畜进行保护林地造成林地的破坏采取的预防措施,在人、牲畜活动频繁地段设置机械围栏进行围封。。其主要材料为带刺铁丝,其桩体为水泥桩,埋设深度为50厘米以上,外露高度为低于1.2米。机械围栏设计每500亩设铁丝网1500米,每隔3~5米竖立1个水泥柱进行固定。封育区无明显边界或无区分标志物时,可设置界桩以示界线。第二节封育作业5.2.1准备工作1、作业设计调查项目班子进场后,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基本情况,论证封育区。2、作业设计封山育林作业区以小班为单位,编制作业设计方案,其内容包括:(1)封育区范围:确定封育区面积与四至边界。(2)封育区概况:明确封育区自然条件、森林资源和封育区地类与规模等。(3)封育类型:根据封育区条件确定封育类型,以小班为单位按封育类型统计封育面积。(4)封育方式:根据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封育条件,以及封育区的生态重要程度确定封育方式。(5)封育组织和封育责任人。(6)封育作业措施:包括以封育区为单位设计围栏、哨卡、标志等设施和巡护、护林防火、病虫鼠害防治措施;以小班为单位设计育林、培育管理等措施。(6)投资概算:根据封山(沙)育林设施建设规模和管护、育林、培育管理工作量进行投资概算,并提出资金来源筹备方案和计划,使本工程能顺利实施。5.2.2封育作业1、封育组织管理:签订封育合同,制定封育制度、措施,落实管抚人员。封育期满后,邀请甲方主管部门及时负责组织检查及成效调查验收。2、封禁(1)警示:封育单位应明文规定封育制度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公示。同时,在封育区周界明显处,如主要山口、沟口、主要交通路口等应树立坚固的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在封区四至范围、面积、年限、方式、措施、责任人等内容。封育面积100hm2以上至少应设立1块固定标牌,人烟稀少的区域可相对减少。5.2.3工作要求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封山育林工程周期长、投入少、见效快,是恢复森林植被的有效手段。要利用宣传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封山育林的重大意义,甚至可以让此项工作走上课堂,从小学生抓起,提出“共建家园”口号,让封山育林工作更广泛、更深入,让人民群众从心理上支持封山育林,从行为上参与封山育林工程。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封山育林是我街道林业建设重点工程。各有关村要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要明确一名村干部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能够长期稳定开展下去。3、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一是有关村要按照任务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村主要领导要亲自指挥,并抽专人督促封山育林地段的跟踪检查并按种植的各项技术标准落实。二是要采取“有科学的规划设计、有完备的封育设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坚强的护林队伍”四项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掀起封山育林高潮,力争在3月15日前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封山育林、造林的各项任务。三是加大对封山育林区破坏树木、植被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4、严把质量,搞好服务。一是街道经济综合服务中心要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对封育区进行科学规划和作业设计,按质量和标准要求,以及造林队伍的相关技术培训予以认真的督导。指导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定期对护林员进行培训,为封山育林工作的稳定推进做好保障。二是要按照封山育林条件及要求,督促指导有关村标准操作,严把各项关键环节,切实做好封山育林工作。第三节宣传牌的制作本标段内封山育林封育宣传牌设置标准为:设立永久性固定碑牌,其材料标准为:角钢铁架,接地部分设置空腹钢管柱做为承载体,铁拉丝固定,其画面采用高级室外喷绘布,其宣传内容为:注明封山育林工程名称、封育范围、面积等内容。部分固定式宣传牌还可以设置《封山育林公约》,该公约可以与当地行政村领导或林业主管部门商议确定。第四节营造林技术方案按照本次封山育林的技术要求,本次封山育林选择低质低效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作为封育地块。分布于东山乡、六德乡、涛源镇、片角镇、鲁地拉镇、三川镇、羊坪乡、永北镇,立地条件为:有林地海拔1700米~2950米,土壤有棕壤、红壤,土层厚度薄到中,优势树种有云南松、旱冬瓜、杂灌、萌生栎和栎类,林分平均高0.8米~10米。幼树有云南松、旱冬瓜和栎类等,林下植被有萌生栎、车桑子、紫茎泽兰、扭黄茅、蕨类等,灌草盖度10%~35%,郁闭度<0.4的有林地封育为乔木型。灌木林地海拔1650米~3100米,土壤有棕壤、红壤,土层厚度薄到中,现地类为灌木盖度14%~18%的灌木林地,针叶母树20株以上,阔叶母树70株以上优势树种有云南松、旱冬瓜、杂灌、萌生栎和栎类,林分平均高0.1.2米~1.4米的灌木林地封育为乔灌型;或者盖度14%~16%的灌木林地,阔叶母树和阔叶幼树300株以上,其优势树种为栎类,萌生栎、杂灌,林分平均高0.6米~1.0米的灌木林地封育为灌木型。通过封禁及适当补植补播等措施,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加林草植被,提高林分质量。经封育后可增加有林地郁闭度,增加林地植被覆盖度,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封山育林45000亩安排在东山乡、六德乡、涛源镇、片角镇、鲁地拉镇。详见下表。封育类型表封育类型封育类型号原始地类封育对象封育目的封育年限乔木型Ⅰ1有林地现地类为郁闭度0.22~0.39的有林地,其优势树种为云南松、旱冬瓜和栎类。郁闭度0.22~0.39的有林地。通过4年的封禁管理,并辅以必要的封禁措施,使之成为郁闭度≥0.5或郁闭度增加0.2的乔木林,以增强防护效能。4Ⅰ2有林地现地类为郁闭度0.22~0.39的有林地,其优势树种为云南松、旱冬瓜和栎类,并有部分林中空地。郁闭度0.22~0.39的有林地。通过4年的封禁管理,并辅以必要的封禁和育林措施,使之成为郁闭度≥0.5或郁闭度增加0.2的乔木林,以增强防护效能。4乔灌型Ⅱ1灌
木林地现地类为灌木盖度15%~19%的灌木林地,针叶母树20株以上,阔叶母树70株以上;其优势树种为云南松、旱冬瓜和栎类,萌生栎、杂灌。灌木盖度15%~19%的灌木林地。,针叶母树20株以上,阔叶母树70株以上;其优势树种为云南松、旱冬瓜和栎类,萌生栎、杂灌。通过4年的封禁管理,并辅以必要的封禁措施,使之成为乔木郁闭度≥0.1或乔木和灌木盖度≥25%,以增强防护效能。4灌
木
型Ⅲ1灌木林地现地类为盖度10%~19%的灌木林地,阔叶树和阔叶幼树300株以上,其优势树种为栎类,萌生栎、杂灌。灌木盖度10%~19%的灌木林地。阔叶树和阔叶幼树300株以上,其优势树种为栎类,萌生栎、杂灌。通过4年的封禁管理,并辅以必要的封禁和育林措施,使之成为灌木盖度≥25%,以增强防护效能。45.4.1土地整治1、整地作床(1)整地的意义整地是为了创造适合苗木生长的土壤条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深耕以打破底层,加厚土壤的耕作层,有利于苗木生长扎根。②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③可有效地消灭杂草和防治病虫害。(2)整地的方法整地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苗圃地的土壤和前作情况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①开垦生荒地或撩荒地作苗圃地时,应用拖拉机或锄(镐)浅翻一遍,深度为25~30cm,将杂草翻过来,完全压在犁底部。如杂草具有根蘖和地下茎时,要用圆盘耙进行纵横的浅耕,或用锄、镐将草根斩碎。②开垦采伐地或灌木林地时,首先应伐除灌木杂草,再除净伐根和草根,进行平整土地工作,然后再用以上方法进行翻耕。如在挖树根时已将土壤挖松,可不再进行翻耕。③用农作地作苗圃时,应先将农作物的残根清除干净,再进行深耕,如要在秋季进行播种,深耕工作应在作床前半个月进行。④原为苗圃地上整地,如在秋季掘苗,要抓紧进行秋耕,如在春季掘苗,当年仍继续进行育苗时,应尽可能提前掘苗,以便及时进行春耕耙地,春耕最迟应在播种前半个月进行,以便土壤翻耕后,可充分下沉,免伤幼苗。5.4.2土壤处理土壤处理是应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消灭土壤中残存的病原菌、地下害虫或杂草等。以减轻或避免其对苗木的危害。园林苗圃中简便有效的土壤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处理。1、硫酸亚铁雨天用细干土加入2%~3%的硫酸亚铁粉制成药土,每公顷施药土1500k~2250kg。晴天可施用浓度为2%~3%的水溶液,用量为9g/m2。硫酸亚铁除杀菌的作用外,还可以改良碱性土壤,供给苗木可溶性铁离子,因而在生产上应用较为普遍。2、敌克松施用量为4g/m2~6g/m2。将药称好后与细沙土混匀做成药土,播种前将药土撒于播种沟底,厚度约1cm,把种子撒在药土上,并用药土覆盖种子。加土量以能满足上述需要为准。3、五氯硝基苯混合剂以五氯硝基苯为主(约占75%),加入代森锌或敌克松(约占25%)。使用方法和施用量与上述敌克松相同。4、辛硫磷能有效杀灭金龟子幼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常用50%的辛硫磷颗粒剂,每公顷用量30k~37.5kg。5、福尔马林福尔马林50ml/m2加水6L~12L,在播种前10~20天洒在要播种的苗圃地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床土上,在播种前7天揭开塑料薄膜,待药味全部散失后播种。福尔马林除了能消灭病原菌外,对于堆肥的肥效还有相当的增效作用。5.4.3作床和作垄为了给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便于苗木管理,在整地施肥的基础上,要根据育苗的不同要求把育苗地作成床或垄。1、作床培育需要精细管理的苗木、珍稀苗木,特别是种子粒径较小,顶土力较弱,生长较缓慢的树种,应采用苗床育苗。一般把用苗床培育苗木的育苗方式称为床式育苗。作床时间应与播种时间密切配合,在播种前5~6天内完成。苗床依其形式可分为高床、平床、低床三种。(1)高床床面高于地面,其高出的程度为15~25cm。在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方,床面可稍低;而在排水不畅的圃地,床面应较高。床的宽度以便于操作为适度,一般宽度为1.1~1.2m。床长根据播种区的大小而定,一般长度为15~20m,过长管理不方便。两床之间设人行步道,步道宽30~40cm。高床的优点是床面高,排水良好,地温高,通气,肥土层厚,苗木发育良好,便于侧方灌溉,床面不致发生板结。适用于南方降雨量多或排水不良的粘质土壤苗圃地以及对土壤水分较敏感,怕旱又怕涝的树种或发芽出土较难,必须细致管理的树种。做床时先由人行步道线内起土,培垫于床身,床边要随培土随拍实。然后再于床的四边重新排线拉直,用平锹切齐床边,最后再把床心土壤翻松。2、作垄由于垄作育苗方法与种大田的方法相似,因此又称作大田式育苗。对于生长快,管理技术要求不高的树种,一般均可采用。垄作育苗,可以加厚肥土层,提高土温,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苗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生长健壮。垄作育苗还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育苗成本。但垄式育苗的管理不如床式育苗细致,苗木产量也较床式育苗低。作垄分为高垄和低垄两类。(1)高垄高垄的规格,一般要求垄距为60~70cm,垄高20cm左右,垄顶宽度为20~25cm,长度依地势或耕作方式而定。做高垄时可先按规定的垄距划线,然后沿线往两侧翻土培成垄背,再用木板刮平垄顶,使垄高矮一致,垄顶宽度一致,便于播种。高垄适用于中粒及大粒种子,幼苗生长势较强,播后不须精细管理的树种。(2)低垄又称平垄、平作。即将苗圃地整平后直接进行播种的育苗方法。适用于大粒种子和发芽力较强的中粒种子树种。第五节补植补播施工对封育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郁闭度和盖度低、林木株数少、幼苗幼树分布不均的小班,采取在林冠下、林中空地进行补播,提高其生态效能。根据封育地块的植被现状,本次设计的封山育林补播面积741亩,涉及16个小班,补播树种为云南松;人工促进3397亩。详见下表封山育林补植补播、人工促进面积统计表单位:亩单位林班号小班号小班面积经营面积补播面积人工促进永胜县4685345007413397东山乡东山乡55145290270825红卫林场37153351540135红卫林场3722051953590红卫林场401234225红卫林场421535515红卫林场422361345红卫林场50119851905105350红卫林场5021661159090250六德乡六德乡6060581570174北华33112351190北华341118111352594北华34261459020团结451162155团结4529459052580团结471335320华祝481507485华祝482263250华祝491465445华祝492353340涛源镇镇涛源镇8186792075605嘉禾121866830嘉禾122867870嘉禾123652625太极22130229045太极23194290540西安261946910150西安301427430西安311670645122西安312306295沿江691458440安坪1011793760安坪1012956920片角镇片角镇6214597570240红光441872840红光442380365红光461220210红光471524500红光481228220120红光491143140红光49268165530红光493456440四角山51140439040120四角山512535515四角山531363350鲁地拉镇鲁地拉镇1045510000105989闷龙河761910870280闷龙河771381360东乐801816780260东乐802427410东坪10211265120055东坪102261959030格克103112181150339格克10321000960110格克109122021020麦叉拉112112701200麦叉拉114114011370麦叉拉1181409400麦叉拉1261519500四角山54114071350三川三川镇67965000东河331679650羊坪羊坪乡806770水柯乐291806770永北镇、永北镇89398580141897中和8114581400灵源201401385凉水281459440南华331341325南华332785750南华3611028990130南华39153651570200南华39260358071180大厂631916880大厂66111721125227大厂662346330160大厂671271260大厂672223215大厂6734003855.5.1生物学特性1、适生环境云南松为喜光树种,其生长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雨水集中无醏暑,冬季干燥无严寒,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湿季明显,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85%,11月-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15%。耐干燥瘠薄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主要分布于PH值5.0-6.0的酸性土壤中。2、生长特性云南松为速生树种,其生长速度与所处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但前三年的生长速度缓慢,从第五年起开始长侧枝,高生长较显著,10-20年分化强烈,20-40年是生长旺盛时期。3、物候期3月中旬叶芽膨胀,4月中旬开始出叶,5月下旬完全出叶,11月-次年1月为落叶期。雄球花于3月中旬开始出现,10-15天后散粉,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散粉,至5月初结束花期。雌球花授粉后体积不增大,要到第二年3月上、中旬才开始发育,11-12月球果开始成熟。3月种鳞开裂,种子飞散。4、结实规律云南松结实周期为,每隔3年有一次结实丰年,丰年和歉年结实量差异较大,最大可相差20倍以上,一般为5-10倍。林分内7-9年开始结实,平均年龄10年生以前的林分结实量极少,只占林木总株数的1%左右,开花的株数也不到10%。当林分年龄达到15年时,结实株数和结实量才有所增加。更新成熟龄一般要到50年才开始。到70年时,结实量最大。5.5.2良种选育据调查,云南松的干形特性是能遗传给子代的,如用扭干树上采种所造的人工林中,扭干株占总株数的50%以上。扭干树天然下种更新,子代扭转率与亲本表型有73.77%的相关性。可见云南松扭干性状大部分受遗传控制。因此,选育云南松的优良类型,建立良种基地,提供优质种子,是促使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采种母树林的建立:选择光照充足、土壤深厚地段的高地位级(Ⅰ-Ⅱ级)优质林分,林龄不宜过大,一般是5-10年生的林分作为采种母树林。采种母树林应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充足的水源条件,面积不应小于3公顷,在母树林周围100米以内不能有品质低劣的云南松树种。对选作母树林的林分要采取疏伐、松土、施肥等促进结实的措施。疏伐时去劣留优,树冠之间保持0.5-1米的距离,有扩张空间,增加光照,形成低矮树形。由于盐源县云南松资源充足,可在造林地附近,选择30-40年林龄的林分,树冠发育正常,树干通直,无病虫害的健壮树,在12月至次年3月采集种子。5.5.3造林云南松造林通常以直播造林为主,采取点、撒结合的方式。1、整地:一般采用穴状整地的方式,穴长、宽40厘米,深15-20厘米。整地时间为造林前1个月内。2、播种造林:用穴播法,每穴10粒,播后覆土1厘米。在杂草高度80厘米以下,盖度在30-70之间,土壤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内可采用撒播造林的方式,每亩用种量为0.5公斤。播种时间为每年的5-7月,以透雨下地时最宜。为避免鸟、鼠、虫危害,播种时应采取染色、药物拌种、下毒饵、脱壳前看守驱鸟等措施。3、造林密度:营造速生丰产林时,造林密度大于每公顷3000个播种点。营造防护林时造林密度应大于每公顷2000个播种点。5.5.4幼林抚育造林后,应及时进行除草、松土、培土、间苗、补播等幼林抚育工作。播种30天后,幼苗大部分出土,此时要进行检查,发现有漏播、缺苗的要及时补播。造林后2-3年内,苗木死亡率15%以上的要进行补播,死亡率达40%以上的要重造。造林后第2年的雨季进行松土、除草工作,以后继续实施2-3年,同时进行间苗工作,第一次间苗每穴保留健壮苗木3株,第4年进行第2次间苗,每穴保留健壮苗木1株。造林后,应加强造林地的管护工作,防止幼苗遭牲畜践踏、人为活动损伤。杜绝林火的发生,加强病虫害的预防预报工作。5.5.5成林抚育郁闭的云南松林内,树干自然整枝良好,一般不进行人工整枝。但为解决群众获取烧柴的需求,采取人工整枝的造林地,应控制修枝强度,提高修枝技术,防止留“钉”过长,影响干材质量。人工修枝时保留树冠长度应大于树高的二分之一(20年林龄前)或三分之一(30年林龄后)。抚育间伐是使林分优质、速生、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10-30年生的云南松林分,自然稀疏强烈,高生长迅速。此时应进行抚育间伐工作,伐除被压的Ⅳ-Ⅴ级木、死亡木和病虫害木,保留生长优良的Ⅰ、Ⅱ、Ⅲ级木。间伐间隔期:20年以前3-5年,20年后5年进行一次。第六节播种育苗技术5.6.1播种时间播种时间是育苗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期,出圃的年限,幼苗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土地的使用率以及苗木的养护管理措施等。适宜的播种时间能促使种子提前发芽,提高发芽率,播后出苗整齐,苗木生长健壮,并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从而节省土地和人力。播种时间的确定,要依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我国地域辽阔,树种繁多,各地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差异极大。同一地点,树种不同,其种子发芽所需的生物学最低温度也不同;因而在同一季节,不同树种播种时间也有差异。南方一般四季均有适播树种;而北方则多数树种以春播为主。总之,播种时间要适时、适地、适树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播种时期的划分,通常按季节分为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1、春播春季是主要的播种季节,在大多数地区、大多数树种都可以在春季播种,一般在土地解冻后至树木发芽前将种子播下。播种时间宜早不宜迟,适当早播的幼苗抗性强,生长期长,病虫害少;松类、海棠等尤应早播。春播要注意防止晚霜危害,对晚霜比较敏感的树种如刺槐、臭椿等不宜过早播种,应使幼苗在晚霜完全结束后才出土,以避过晚霜危害。春播具有从播种到出苗时间短,减少管理用工,减轻鸟、兽、虫等对种子的伤害等优点。春播还具有气温适宜,土壤不板结,利于种子萌发、出苗、生长等好处。春播幼苗出土后,气温逐渐增高,可避免低温和霜冻的危害。春播的时间,因各地的气候条件而异,应根据树种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安排播种顺序。一般针叶树种或未经催芽处理的种子应先播,阔叶树种或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后播;地势高燥的地方、干旱的地区先播,低湿的地方后播。2、夏播适用于易丧失发芽力,不易贮藏的夏熟种子,如杨树、榆树、桑树、檫木等。随采随播,种子发芽率高。夏播应尽量提早,当种子成熟后,便立即进行采种、催芽和播种,以延长苗木生长期,提高苗木质量,使其能安全越冬。夏季气温高,土壤水分易蒸发,表土干燥,不利于种子发芽,尤其在夏季干旱地区更为严重,应在雨后进行播种或播前充分灌水,浇透底水有利于种子发芽,播后要加强管理,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表温度,以利于苗木生长。3、秋播秋播是次于春播的重要季节。一些大、中粒种子或种皮坚硬的、有生理休眠特性的种子都可以在秋季播种。一般种粒很小或含水量大而易受冻害的种子不宜秋播。秋播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播种期,种子在土壤中完成了休眠、催芽过程,来春幼苗出土早、整齐,扎根深,能增强抵抗力。秋播节省了种子贮藏和催芽工作费用,可降低育苗成本。但秋播也具有种子留土时间长,易受鸟、兽危害,播种量较春播大等缺点。秋播的时间,因树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异。自然休眠的种子播期应适当提早,可随采随播;被迫休眠的种子,应在晚秋播种,以防当年发芽受冻。为减轻各种危害,秋播应掌握“宁晚勿早”的原则。4、冬播我国南方气候温暖,冬天土壤不冻结,而且雨水充沛,可以进行冬播。冬播实际上是春播的提早,也是秋播的延续。部分树种(如杉木、马尾松等)初冬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可早发芽,扎根深,能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和成活率,幼苗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均较强。5.6.2苗木密度和播种量的计算1、苗木密度(1)苗木密度概念苗木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苗木的数量。实际上是合理安排苗木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保证在每株苗木生长发育健壮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单位面积上的产苗量。这也正是苗木产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苗木过密,每株苗木的营养面积过小,通风不良,光照不足,降低了苗木的光合作用,使光合作用的产物减少;表现为苗木细弱,叶量少,根系不发达,侧根少,干物质重量小,顶芽不饱满,易受病虫危害,移植成活率不高等。当苗木过稀时,不仅不能保证单位面积的苗木产量,而且苗木空间过大,土地利用率低,易滋生杂草,增加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合理的密度可以克服由于过密或过稀而产生的缺点,保证每株苗木在生长发育健壮的基础上获得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最大限度的产苗量,从而获得苗木的优质高产。2、确定密度的原则合理密度是相对的,它因树种、苗木、环境条件不同而异。育苗技术水平不同,育苗密度也不一样。在确定某一树种的苗木密度时,应考虑以下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1)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快,冠幅大的密度应稀,反之应密些。(2)苗龄及苗木种类苗木年龄不同,其密度也不同。一般培育两年生苗的密度要比一年生苗的小,年龄越大密度越小。(3)苗圃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气候和水肥条件好的宜密,条件差的宜稀。(4)育苗方式及耕作机具苗床育苗的密度比垄作育苗的密度大,所以产量比垄作高。另外,确定密度还必须考虑苗期管理所使用的机器、机具,以便确定合适的行(带)距。(5)育苗技术水平育苗技术水平高、管理精细的密度可高些;反之,育苗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条件较差的,密度宜稍低。苗木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株行距,尤其是行距的大小。播种苗床一般行距为8~25cm,大田育苗一般为50~80cm,行距过小不利于通风透光,也不利于管理。C值因树种、圃地的环境条件及育苗的技术水平而异,同一树种,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数值可能不同。各地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参考值如下:1)大粒种子(千粒重在700g以上),C=1;2)中、小粒种子(千粒重在3~700g之间),1<C≤5;3)极小粒种子(千粒重在3g以下),C=10~20;5.6.3播种方法目前常用的播种方法有条播、点播和撒播。播种方法因树种特性、育苗技术和自然条件等不同而异。1、条播按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中的播种方法。条播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由于条播苗木集中成条或成带,便于抚育管理,因此工作效益高。条播比撒播省种子,苗木通风良好。但由于条播苗木集中成条,发育欠均匀,单位面积产苗量也较低。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常采用宽幅条播,在较宽的播种面积上均匀撒播种子,这样既便于抚育管理,又提高了苗木的质量和产量,克服了撒播和条播的缺点。条播一般播幅(播种沟宽度)为2~5cm,行距10~25cm;宽幅条播播幅宽度为10~15cm。为了适应机械化作业,可把若干播种行组成一个带,缩小行间距离,加大带间距离。由于组成的行数不同,可分为2~5行的带播。行距一般为10~20cm,带距30~50cm;距离的大小因苗木生长快慢和播种机、中耕机的构造而异。播种行的设置方法,可采用纵行条播(与床的长边平行),便于机械作业;也可横向条播(与床的长边垂直),便于手工作业。3、撒播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或垄上。撒播主要适用于一般小粒种子,如杨、泡桐、桑、马尾松等。撒播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单位面积产苗量较条播高,苗木分布均匀,生长整齐。但撒播用种量大,一般是条播的两倍;另外撒播苗木抚育不便,同时由于苗木密度大,光照不足,通风条件不好,使苗木生长细弱,抗性差,易染病虫害。5.6.4播种技术要点播种过程包括播种、覆土、镇压等环节。人工播种,这些环节分别进行;机械播种,这些环节连续进行。几个环节工作质量的好坏及配合,对育苗质量和苗木生长有直接的影响。1、人工播种(1)播种人工播种为了做到均匀播种、计划用种,在播种前应将种子按每床用量等量分开,进行播种。条播或点播时,先在苗床上开沟或划行,使播种行通直,便于管理;开沟的深度,要根据土壤的性质、种子的大小而定。开沟后应立即播种,不要使播种沟较长时间曝晒于阳光下。撒播时,常两人一组,分别站于相对步道上,用手均匀撒下种子;为使播种均匀,可分数次撒播。播种极小粒种子时,在播种前应对播种地进行镇压,以利种子与土壤接触。极小粒种子可用沙子或细泥土拌合后再播,以提高均匀度。播种前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应先进行灌溉,然后再播种。(2)覆土播种后应立即覆土,以免播种沟内的土壤和种子干燥。为了使播种沟中保持适宜的水分、温度,促进幼芽出土,要求覆土均匀,厚度适当,而且覆土速度要快。覆土的厚度对土壤水分、种子发芽率、出苗早晚和整齐度都有很大影响。覆土过薄,种子容易暴露,受风吹日晒,得不到发芽所必须的水分,而且容易遭受鸟、兽、虫的危害。覆土过厚,透气不良,土温较低,幼芽顶土困难,影响种子萌发。确定覆土厚度要根据树种的特性,如大粒种子宜厚,小粒种子宜薄;子叶不出土的宜厚,子叶出土的宜薄等;还要考虑气候,土壤的质地,覆土材料和播种季节等。如秋播的种子在土壤中时间较长,土壤水分易蒸发而干燥,种子也易遭受鸟兽危害,因而覆土应适当加厚;苗圃地为粘重土壤的,由于土壤的机械阻力大,种子发芽出土较难,因而覆土应稍浅。一般覆土厚度应为种子直径的2~3倍。2、机械播种使用机械播种,工作效率高,下种均匀,覆土厚度一致。并且开沟、播种、覆土及镇压一次完成。既节省劳动力,又能使幼苗出土整齐一致,所以机械播种是大规模苗圃育苗的发展趋势。采用机械播种,选用的播种机其播种时应能调节播种量,而且播下的种子在行内应均匀分布;排种器不能打碎或损伤种子;应选择开沟、播种、覆土、镇压能一次完成的机械。另外还应注意播种机的工作幅度要与育苗地管理用的机具的工作幅度相一致。第七节播种育苗的发育特点及管理5.7.1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是从播种开始,到当年生长进入休眠期为止,在整个生长期中,由于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有不同。根据一年生播种苗各时期的特点,可将播种苗的第一个生长周期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四个时期。只有了解苗木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才能采取相应的有效抚育措施,获得高产优质苗木。1、出苗期从播种到幼苗出土的时期为出苗期。(1)出苗期的生长特点种子播种后首先在土壤中吸水膨胀,随着水分的吸收,酶的活动加强,在酶的作用下,种子中贮藏物质进行转化,分解成能被种胚所利用的简单有机物,促进种胚开始生长,形成幼根深入土层,随着胚轴的生长,幼芽逐渐出土。这时期地上生长很慢,而根部生长快。当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生出侧根时,出苗期即结束。出苗期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这一时期刚出土的小苗十分嫩弱、根系分布浅、抗性弱。(2)出苗期的持续时间出苗期持续时间因树种、播种期、催芽情况和当年气候条件的不同差异很大,有的只需几天,有的则需一个多月或更长时间,如夏播的榆树、杨树一般需要7~10天;而春播的各类树种需3~5周或7~8周出苗。(3)育苗技术要点这一时期育苗的中心任务是促使种子迅速萌发,提高种子的场圃发芽率,使出苗整齐、均匀、生长健壮。其育苗措施要为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创造良好的外界条件,满足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水分、温度、通气条件等。为此,必须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做好种子催芽,提高播种技术,覆土厚度要适宜而均匀,注意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春季播种在北方要尽量创造提高土温的条件,减少灌水次数;夏季播种为减少高温危害,要进行遮荫。加强播种地的管理,为幼苗出土创造良好条件。2、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后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开始,到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之间为幼苗期。(1)幼苗期的特点这个时期幼苗开始出现真叶,叶型变化大,由过渡叶形逐渐变为固定叶形,其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植株生长量不超过全年总生长量的10%左右.这一时期苗木幼嫩,侧根生长并形成根系,但根系分布较浅,对炎热、低温、干旱、水涝、病虫害等抵抗能力弱,易受害而死亡。(2)幼苗期的持续时间这一时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因树种不同变幅较大,多数为3~8周。(3)幼苗期的育苗技术要点这一时期苗木抚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幼苗保存率,促进根系生长,为苗木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影响这一时期幼苗生长发育的主要外界环境因子是水分、光照、温度、养分和通气条件。水分是决定这个时期幼苗成活的重要条件,是幼苗生长和吸收养分不可缺少的因素,这时期幼苗根系分布较浅,如遇干旱,对苗木危害极为严重;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照不足幼苗生长细弱,直接影响苗木质量;温度对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都有很大影响,温度过低,地上部分易受冻害,也影响地下根系的生长;如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则幼苗易受灼伤而死亡。依这一时期幼苗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其幼苗的抚育工作,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成活的基础上进行蹲苗,促进根系的生长,给速生、壮苗打下基础。对生长快的树种,应在此期进行间苗或定苗,生长慢的树种,如果过密,也应进行间苗。此外要加强松土除草,适当的灌水,适量施肥和进行必要的遮荫、除虫等工作。3、速生期苗木的速生期从幼苗的生长量迅速上升时开始,到生长速度大幅下降时为止。(1)速生期的生长特点幼苗生长速度最快,苗的高度,粗度,根系的增长等都最显著,生长量最大,高度生长量约占全年生长量的80%以上。根系也强烈增长,主根的长度依树种不同而异。此时期影响幼苗生长发育的外界因子主要是土壤水分、养分和气温。据观察在此时期有些树种幼苗的生长出现两个以上速生阶段,一般第一阶段在7月上旬左右,这时幼苗已具有较发达的根系,能充分供应幼苗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地上部分生长较旺,一般都出现侧枝。此时气温适宜,所以生长迅速.但当气温逐渐增高进入炎热而干旱的夏季时,则出现生长停止的现象。到夏末秋初,雨季过后即8月中旬左右,气温稍有下降,土壤水分供应充足,则又出现第二次速生阶段.如在干旱炎热时期,加强灌水等养护措施,可消除因气温过高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引起的生长速度暂缓现象。也有些树种在速生暂缓期根系生长最快。4、苗木硬化期从幼苗的速生阶段结束,到进入休眠落叶为止,称为苗木硬化期。(1)苗木硬化期的生长特点这时期幼苗生长缓慢,最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此时期幼苗的高生长一般仅为年生长量的5%左右。在苗木硬化期初期,高生长已不显著,但其茎干粗生长仍在继续,当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时,通常根系的生长仍延续一定时间。这时期幼苗的形态也发生变化,叶片逐渐变红、变黄而后脱落,同时幼苗也木质化并形成健壮的顶芽,以提高越冬能力。(2)苗木硬化期的持续时间因树种和品种不同而异,同一树种或品种,环境条件不同也不相同。另外,播种期的早晚、催芽与否、覆土厚薄、以及土壤水分、温度等条件都会使持续时间发生变化。大多数树种硬化期的持续时间为6~9周。5.7.2留床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凡在上年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包括播种苗和移植苗等),称为留床苗,又叫留圃苗。2年生和2年生以上的播种苗的年生长特点与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特点是不同的。它们表现出春季生长型或全期生长型两种生长类型。这两种类型苗木的高生长期相差悬殊。留床苗全生长过程可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3个时期。1、生长初期生长初期是从冬芽膨大时开始,到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为止。生长初期,苗木高生长较缓慢,根系生长较快。春季生长型苗木生长初期的持续期很短,约2~3周即转入速生期;全期生长型苗木的生长初期历时l个多月至2个月左右。因生长初期对肥、水比较敏感,北方早春土壤中的氨态氮常感不足,故应早追氮肥。磷肥要1次追够。对春季生长类型苗木更应早追氮、磷肥,并及时进行灌溉和中耕除草,注意防治病虫害。生长初期需要适宜光照。2、速生期全期生长型苗木的速生期是从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开始,到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为止。春季生长型苗木到苗木直径生长速生高峰过后为止。留床苗的速生期也是地上部分和根生长量占其全年生长量最大的时期。但2种生长型苗木的高生长期相差悬殊。春季生长型苗木高生长速生期的结束期到5.6月。其持续期北方树种一般为3~6周左右,南方树种为1~2个月左右。春季生长型苗木速生期的高生长量占全年的90%以上。高生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以后,不久苗木高生长即停止。从此以后主要是叶子生长,如面积的扩大,叶子数量的增加,新生的幼嫩枝条逐渐硬化,苗木在夏季出现冬芽。高生长停止后,直径和根系还在继续生长。直径和根系的生长旺盛期(高峰),约在高生长停止后1~2个月左右。全期生长型苗木速生期的结束期,北方在8月至9月初;南方到9月乃至10月才结束。其持续期,北方树种为1.5~2.5个月左右,南方树种约3~4个月。全期生长型苗木的高生长在速生期中,有2个生长高峰。少数树种会出现3个生长高峰。速生期苗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1年生苗相同。所以育苗技术要点可参考1年生苗。对于春季生长型苗木,因高生长的速生期短,在肥、水管理方面应有所不同。在高生长速生期施氮肥1~2次。高生长结束后,为了促进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可在径、根生长高峰期之前追氮肥,但追施量不要太多,以防秋季二次生长影响苗木木质化。要保证水的供应。春季生长型苗木的高生长速生期在华北和西北地区正值春旱。为了促进苗木高生长,必须及时进行灌溉。两种生长类型的苗木在速生后期都要及时停止灌溉和施氮肥。3、苗木硬化期留床苗硬化期是从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开始(春季生长型苗木从直径速生高峰过后开始),到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都结束时为止。两种生长型的留床苗到硬化期的生长特点也有不同。例如,春季生长型苗木的高生长在速生期的前期已结束,形成顶芽。到硬化期只是直径和根系生长,且生长量较大。而全期生长型苗木,高生长在硬化期还有较短的生长期,而后出现顶芽。直径和根系在硬化期各有l个小的生长高峰,但生长量不大。硬化期的生理代谢过程,与l年生播种苗的硬化期相同。此期凡能促进生长,不利于木质化的措施一律停止。需要越冬防寒,如浇冬水等工作,宜在硬化期末进行。第八节出苗前圃地管理播种后为了给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播种地要进行精心管理,以提高场圃发芽率。主要内容有覆盖保墒、灌溉、松土、除草等。5.8.1覆盖保墒1、覆盖的目的播种后对床面进行覆盖,能起到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床面板结的作用;用塑料薄膜覆盖,还具有提高土温的作用;通过覆盖,可促使种子早发芽,缩短出苗期,并能提高场圃发芽率,增加合格苗产量。此外覆盖还具有防止鸟害的作用。2、覆盖材料覆盖的材料应就地取材,以经济实惠、不给播种地带来杂草种子和病虫为前提。另外覆盖物不宜太重,否则会影响幼苗出土。常用的覆盖材料有塑料薄膜、稻草、麦草、竹帘子、苔藓、锯末、腐殖土以及树木枝条等。用塑料薄膜覆盖,要使薄膜紧贴床面,并用土将四周压实。幼苗出土时要及时在幼苗顶部将薄膜划一破口,口的大小以幼苗能露出薄膜为宜,同时要随时用湿土压实薄膜的出苗口,以防高温灼伤幼苗。在生长期内追肥、松土、除草等需打开薄膜时,要随开随压实。用其它覆盖物覆盖时,覆盖物的厚度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覆盖物的种类而定,如用草覆盖时,一般以使地面盖上一层,隐见地面为宜。播种后应及时覆盖。3、撤覆盖物当幼苗大量出土(60%~70%)时,要及时分期撤除覆盖物。凡影响光照和不利于幼苗生长的覆盖物都要分次撤除。在播种后覆土较厚的苗床,或水分条件较好,管理较精细的苗圃,播种后可不需覆盖,以减少育苗费用。5.8.2灌溉播种后如遇干旱季节或出苗时间较长,苗床会失水干燥,因此在管理中要适时适宜地补充水分。灌溉的时间、次数主要应根据土壤含水量、气候条件、树种以及覆土厚度而决定。垄播灌溉,水量不要过大,水流不能过急,并注意水面不能漫过垄背,使垄背土壤既能吸水又不板结。苗床播种,特别是播小粒种,最好在播种前灌足底水,播种后在不影响种子发芽的情况下,尽量不灌溉;以避免降低土温并造成土壤板结;如需灌溉,也应采用喷灌,以防止种子被冲走和出现淤积。5.8.3松土和除草秋冬播种地的土壤常变得板结坚实,在早春应进行一次松土,可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解除幼苗出土时的机械阻碍,并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使种子早萌发。但松土不能过深,以免伤及幼苗。当灌溉造成床面土壤板结时,亦应及时进行松土。一般除草可与松土结合进行。第九节养护管理技术方案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要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关键在于后期的养护,本工程的养护管理执行一级养护标准。5.9.1灌水与排水所有园林植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不能离开水分。在养护期保证结合天气和苗木情况按时灌水,严格注意灌溉量,同时注意排水防涝。1、灌水的顺序、季节和时间对新栽的园林植物需要优先灌水。夏季多是园林植物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大,中午地温高,选择在早晨和傍晚灌水,冬季则应中午灌水。2、灌水量对于灌水量应适当掌握,灌水量太小,多次过浅,使根趋于地表分布,表土易干燥。起不到抗旱作用,相反灌水量太大,多次大水,会使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土壤中的肥份流失、影响生长。所以最好采取小水灌透原则,使水慢慢渗入土中,有条件的应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3、灌水方法和质量要求(1)一年中灌水的次数:因树木类别、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而异,名贵树、果木每年应多次灌水,一般树木应每年灌水一次。(2)灌水量:因树种、植株大小、生长状况、水源、气候、土壤等而异,既要满足树木生长需要也要考虑节约用水。4、湿度要求(1)对草坪湿度要求在雨水缺水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稍大于该草种该规格的蒸腾量,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6%,砂壤土为6~12%,壤土为12~23%,粘土为21~23%。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5~6%,砂壤土为9~12%,壤土为18~23%,粘为22~23%;需水量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为3~4.5%,砂壤土为6~9%,壤土为12~18%,粘土为21~22%。特别在10~2月份要勤淋水多施肥,适当进行根外追肥,使草坪保持优良的长势度过干旱的秋、冬季。(2)灌木和花卉湿度要求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该种类该规格的蒸腾量,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6%,砂壤土为6~12%,壤土为12~23%,粘土为21~23%。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5~6%,砂壤土为9~12%,壤土为18~23%,粘土为22~23%;需水量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为34.5%,砂壤土为6~9%,壤土为12~18%,粘土为21~22%。(3)对乔木湿度要求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淋水,并在每年的春、秋季重点施肥2~3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法工程承包合同
- 班主任危机事件处理工作计划
- 社区通讯员培训
- 消防设施建设进度计划及运营保障措施
- 气压治疗操作流程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 师范类国际教育职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 二年级科学教学评估与反馈计划
- 五年级劳动课程资源整合方案
- 健康科技应用风险防范措施
- 文化活动策划会议准备流程
-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制度
- GB/T 4857.23-2021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3部分:垂直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 GB/T 1354-2018大米
- 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自主招生申请报告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
- 未带有效居民身份证考生承诺书
- 弱电机房验收标准
- 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台账套表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课件
-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方案
- 初中数学知识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