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是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A.三角贸易 B.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农奴C.新航路开辟 D.俄国的农奴制改革2.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材料中“合作”的具体表现是()A.建立同盟会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3.下图中的数字是我们天天见、天天使用的。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这一贡献的发明者是()A.古阿拉伯人 B.古罗马人C.古巴比伦人 D.古印度人4.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又不统一,由此逐渐形成的万民法是()A.平民同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 B.罗马扩张新形势的需要C.受到《汉谟拉比法典》的影响 D.罗马奴隶制危机的表现5.“由于多极化,世界力量对比趋于平衡,而在多种力量相互制衡下的世界,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这主要说明多极化()A加速经济全球化发展 B.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C.促进民族解放运动 D.推动文化观念趋向统一6.下边的内容源于我国明朝时期《本草纲目》中有关“玉米”这一农作物的描述。《本草纲目》中出现关于“玉米”的描述基于()A.美洲农业经济繁荣 B.欧洲商业经济发展C.全球经济联系加强 D.美洲经济遭到破坏7.史料记载,战国时期在秦国:“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这反映出秦国治国遵循的原则是()A.民贵君轻 B.以德治国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8.报效祖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下列诗句体现这一文化基因且与明朝历史有关的是()A.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9.1813—1844年,印度输出的原棉由4000多吨猛升至4万吨:1813—1828年,从加尔各答出口的生丝激增近17倍;同时,罂粟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这表明印度()A.对华贸易量激增 B.棉纺织业发展 C.经济殖民地化加深 D.自由贸易繁荣10.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下列图片说明了明清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是()A.儒学的独尊和完善 B.尊师重教的风气C.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D.皇权不断强化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11题10分,12题15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其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与哪一次改革有关?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改革的措施。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概括材料二的改革措施。实施这个措施有什么积极作用?材料三: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材料三中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什么?请写出“两个一百年”中的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12.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不断创造物质的历史,物质的流动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竞争不过印度、中国的棉织品。当时穿着中印棉布衣服的风尚风靡一时。为了促进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英国只有采用新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同印度、中国的产品竞争。正是这个商品竞争的需要,才推动了一系列新发明。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摘自刘祚昌、光仁供、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下表为部分世界博览会举办情况一览表时间举办国名称展览主题、概况简介1851年英国万国博览会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美国独立百年,显示科技领先、经济强国地位1889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庆祝大革命一百周年、埃菲尔铁塔面世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主题为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材料三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经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了它们的原产地,不同于原有的原料形态,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从立顿茶叶、箭牌糖果、美国烟草到后来的雀巢咖啡、星巴克咖啡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从1800到2000年,这一征服全球消费者口味的争夺战几乎无往不利。——摘自刘祚昌、光仁供、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最早从哪一行业开始?列举两个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从材料中归纳英国促进该行业发展的方法。(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前后世界博览会展览主题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国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目的。(至少分析其中一个国家)(3)根据材料三,归纳过去两个世纪物质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物质如何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三、材料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1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肩负起民族复兴伟大历史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三材料二: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图片(部分)图1.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大会场

图2.古田会议决议案图3.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图4.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图5.中共七大会场图6.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之间的内在关联。(2)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任选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指出它们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属于哪一“法宝”?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4-2025学年度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是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A.三角贸易 B.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农奴C.新航路的开辟 D.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三角贸易”过程的描述,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无关,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目的是开辟从欧洲到达亚洲的海上航线,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材料中“合作”的具体表现是()A.建立同盟会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开展了北伐战争,C项正确;建立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事件,与国共合作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抗日战争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事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下图中的数字是我们天天见、天天使用的。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这一贡献的发明者是()A.古阿拉伯人 B.古罗马人C古巴比伦人 D.古印度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D项正确;阿拉伯人是传播者非发明者,排除A项;BC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C两项。故选D项。4.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诉讼案件日益增多,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又不统一,由此逐渐形成的万民法是()A.平民同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 B.罗马扩张新形势的需要C.受到《汉谟拉比法典》的影响 D.罗马奴隶制危机的表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万民法”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又不统一,由此逐渐形成的万民法是罗马扩张新形势的需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同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与万民法分别属于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法律体系,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万民法不是罗马奴隶制危机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5.“由于多极化,世界力量对比趋于平衡,而在多种力量相互制衡下的世界,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这主要说明多极化()A.加速经济全球化发展 B.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C.促进民族解放运动 D.推动文化观念趋向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多极化,世界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可知,多极化可以降低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B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多极化可以降低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没有提及经济全球化,也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更没有提及文化观念的趋同,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6.下边的内容源于我国明朝时期《本草纲目》中有关“玉米”这一农作物的描述。《本草纲目》中出现关于“玉米”的描述基于()A.美洲农业经济繁荣 B.欧洲商业经济发展C.全球经济联系加强 D.美洲经济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原产于美洲,其传入中国是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的体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亚、欧、非、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美洲作物向亚洲传播,后被李时珍收录于《本草纲目》‌,这一过程反映了16世纪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C项正确‌:美洲农业经济繁荣与玉米传入中国无直接关联,且材料未提及美洲本土农业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排除A项‌;欧洲商业经济发展是推动全球经济联系的局部因素,但题干更强调跨区域联系的全球性特征‌,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美洲经济破坏与物种全球传播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7.史料记载,战国时期在秦国:“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这反映出秦国治国遵循的原则是()A.民贵君轻 B.以德治国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可知,这体现的是依法治国,排除D项;民贵君轻、以德治国是儒家思想,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不受秦国重视,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8.报效祖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下列诗句体现这一文化基因且与明朝历史有关的是()A.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报效祖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中“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可知,这是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所言,意思是一片赤子之心在这海风海浪里,心里怀着击溃倭寇的报复,不敢忘记国家的忧难,明朝中期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倭寇,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至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C项正确;“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排除A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论述出自南宋抗元将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排除B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清朝主张严禁鸦片的林则徐的名言,排除D项。故选C项。9.1813—1844年,印度输出的原棉由4000多吨猛升至4万吨:1813—1828年,从加尔各答出口的生丝激增近17倍;同时,罂粟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这表明印度()A.对华贸易量激增 B.棉纺织业发展 C.经济殖民地化加深 D.自由贸易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印度输出的原棉、生丝大幅增长,反映了印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表明印度经济殖民地化加深,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印度商品出口到了中国,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印度的原棉、生丝出口大幅增长,无法体现印度棉纺织业发展,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由贸易繁荣,并且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10.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下列图片说明了明清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是()A.儒学的独尊和完善 B.尊师重教的风气C.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D.皇权的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北京城、锦衣卫印、南京贡院科举考场、军机处”可知,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强化。明朝时期,统治中心在北京;为了巩固统治,设置了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时期设置了军机处,使皇权达到了顶峰。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儒学的独尊和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尊师重教,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机构日益膨胀,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11题10分,12题15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其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与哪一次改革有关?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改革的措施。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概括材料二的改革措施。实施这个措施有什么积极作用?材料三: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材料三中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什么?请写出“两个一百年”中的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答案】(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说汉语;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3)改革开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其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可得出这是商鞅变法;根据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可得出变法的内容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根据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可得出变法的内容是,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小问2详解】根据题干材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得出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得出改革措施是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话);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鲜卑的汉化和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可得出积极作用是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小问3详解】根据题干材料“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可得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改革开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体内容,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出“两个一百年”中的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不断创造物质的历史,物质的流动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竞争不过印度、中国的棉织品。当时穿着中印棉布衣服的风尚风靡一时。为了促进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英国只有采用新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同印度、中国的产品竞争。正是这个商品竞争的需要,才推动了一系列新发明。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摘自刘祚昌、光仁供、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下表为部分世界博览会举办情况一览表时间举办国名称展览主题、概况简介1851年英国万国博览会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美国独立百年,显示科技领先、经济强国的地位1889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庆祝大革命一百周年、埃菲尔铁塔面世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主题为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材料三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经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了它们的原产地,不同于原有的原料形态,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从立顿茶叶、箭牌糖果、美国烟草到后来的雀巢咖啡、星巴克咖啡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从1800到2000年,这一征服全球消费者口味的争夺战几乎无往不利。——摘自刘祚昌、光仁供、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最早从哪一行业开始?列举两个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从材料中归纳英国促进该行业发展的方法。(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前后世界博览会展览主题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国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目的。(至少分析其中一个国家)(3)根据材料三,归纳过去两个世纪物质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物质如何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答案】(1)棉纺织业。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珍妮机”、蒸汽机车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电灯、内燃机、飞机、汽车、炸药、赛璐珞、人造纤维等。方法:颁布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采用新技术。(2)变化趋势: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英国举办万国博览会目的是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美国费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法国巴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目的是倡导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中国上海世博会目的是推崇“绿色生活的理念”。(3)特点:交流品种增多;交流范围扩大;经济作物交流为主;对原物品进行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品牌化的包装等。影响: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促进了品牌消费意识的形成;加强世界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4)物质交流,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使人类社会由孤立走向整体;加强世界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的进程。【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竞争不过印度、中国的棉织品...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最早从棉纺织业业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有:“珍妮机”、蒸汽机车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有:电灯、内燃机、飞机、汽车、炸药、赛璐珞、人造纤维等。从材料一中的“为了促进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英国只有采用新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同印度、中国的产品竞争。”可以归纳出英国促进该行业发展的方法是:颁布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采用新技术。(2)根据材料二“部分世界博览会举办情况一览表”的信息,可以概括出20世纪前后世界博览会展览主题的变化趋势是: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博览会目的是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1889,法国巴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目的是倡导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目的是推崇“绿色生活的理念”。(3)根据材料三的“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经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了它们的原产地,不同于原有的原料形态,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