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言行中悟品质 生活中觅英雄 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言行中悟品质 生活中觅英雄 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言行中悟品质 生活中觅英雄 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言行中悟品质 生活中觅英雄 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言行中悟品质 生活中觅英雄 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言行中悟品质生活中觅英雄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言行中悟品质生活中觅英雄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以及一篇略读课文《挑山工》。这组文章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古诗三首》表现了古代诗人的精神追求及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黄继光》展现了近代英雄黄继光的英勇气概;《“诺曼底号"遇难记》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格;《挑山工》赞扬了像挑山工一样的平凡人物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内容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正如单元页中的导语所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在教学中要以课文内容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英雄人物的美好品质,并能从中受到感染,以激励自身的精神成长。

语文要素分析

单元阅读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学习如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品质。后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与学习要求,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

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一阅读要素侧重于情感的体会。但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在统编教材中首次出现。在之前的基础上,本单元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中提供了可以描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开始逐渐从感性的情感体会过渡到理性的概括人物品质。同时,本单元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从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体会人物内心奠定基础。

单元习作要素为“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与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我的‘自画像’"紧密相连,旨在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本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学习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

学习任务群定位

综合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我们将本单元定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第一,从本单元学习路径来看,本单元先引导学生阅读一组关于人物品质的文学作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物品质之美,进而从中受到熏陶感染,然后再运用习得的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来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这一学习路径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核心路径是一致的,即从文学阅读到创意表达。

第二,从单元学习内容上看,文章都描写了具有美好品质的人物故事,对应的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第二学段(3~4年级)中的“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等部分。

因此,将本单元定位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学习主题

基于以上的单元解析,本单元以“言行中悟品质生活中觅英雄"为学习主题统摄整个单元,以“英雄宣讲会”为核心驱动任务,先后设置了“寻觅古诗中的英雄品格"品读故事中的英雄品质”“宣讲心中的最美英雄"三个子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群的视角下,通过感受人物美好品质来激励自身成长。这样的学习任务能更加扎实地落实语文要素,情境的设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1.学习认读39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25个生字,会写30个词语,丰富自身的词语储备库。

2.通过阅读单元文章,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品质。

3.能根据具体交际情境的需要进行自我介绍。根据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也要进行相应调整。

4.通过阅读单元文章习得方法,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5.能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6.收集英雄故事,分享时能运用在单元课文中所学到的多种描写方法展现所推荐的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

任务框架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星级

识字与写字能正确读写字词。☆☆☆

阅读与鉴赏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2.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关键语句,作简单批注,感受人物品质。☆☆☆

表达与交流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表达的精神品质,能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说出人物的品质。2.能具体生动地复述故事,能根据对象和任务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梳理与探究能采用多种媒介阅读,运用相关资料,辅助表达。☆☆☆

任务发布:英雄宣讲会

学习目标

1.明确单元主题,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

2.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了解“英雄宣讲会”的活动流程。

课前准备

回忆生活、书中认识或了解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布单元任务。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闪烁着耀眼的精神之光,犹如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之路。为了弘扬英雄精神,汲取成长力量,班级将召开“英雄宣讲会”,让同学们讲一讲心中的最美英雄。本单元我们将一边阅读,一边跟随作者走进他们笔下的英雄人物,品读英雄言行,感受英雄品质,并结合所学,搜集资料,把自己喜欢的英雄事迹分享给他人。

(二)出示单元学习图景。

(课件出示:单元学习思维导图)

(三)明确语文要素,了解人物品质。

1.学习单元页。

学生读一读法国罗曼·罗兰的名言,谈一谈自己眼中伟大的人和事。

2.理解人物品质的含义。

(1)学习“识字加油站”,说一说哪些词语可以描述人物的品质。

课件出示词语:和蔼_慷慨_贤惠_悲戚

临危不惧彬彬有礼焦躁不安心急如焚

以上这些词语,哪些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的品质?其他的词语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2)其实在古文经典中有很多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名言,你知道的有哪些?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名言,感悟其体现的精神品质。

(3)同学们,你心中的英雄是怎样的?哪些词语可以用来描绘你心中的英雄呢?也可以尝试用上其他的词语。

(明确:“英雄”的概念,引用贝多芬的话“在全人类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4)通过刚刚的交流,同学们都谈到了对“英雄”的初步印象。那本单元,我们就走进英雄故事,领略他们的伟大品格。

(四)浏览本单元的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认识、理解它。

2.查找、阅读相关背景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故事背景。

3.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初步感受人物品质。

4.标注出自己不理解、感兴趣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分析。

任务一:寻觅古诗中的英雄品格

学习目标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正确书写“芙、蓉"等5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结合注释以及课文插图,理解诗句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4.借助关键词句以及拓展资料,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质。

课前准备

诵读古诗词,预习重点生字词。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明冰心玉壶之志

今天,让我们走近古代诗人,寻觅诗人笔下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

(一)解诗题,知诗人。

1.解诗题。

(1)指生读,师正音,指导书写“芙、蓉”两字。

(2)揭示诗题。学习一首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明确:通过诗题的“送"字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意思是诗人在芙蓉楼送别友人辛渐。)

2.知诗人。

(1)指生说一说对诗人的了解。

(2)补充资料:简介芙蓉楼、辛渐、诗人及写作背景。

(二)读诗文,明诗意。

1.初读古诗,读通读准。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生读,点评指导。关注“平明”“玉壶"易错音。

(3)多种形式朗读,借助停顿符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平明”指天刚亮。

“冰心"指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玉壶”指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

(2)借助课文注释,同桌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三)感诗情,悟品格。

1.学习诗文的前两句,体会诗人的心情。

出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先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

(2)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从诗句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引导学生先找一找、圈一圈诗中的景物,并借助课文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心情。

2.学习诗文的后两句,感受诗人品质。

出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读一读古诗的后两句,这两句诗写了什么?(明确:这两句写了诗人王昌龄在送别时对辛渐说的话。)

(2)王昌龄想让友人告诉亲友什么?(明确:一片冰心在玉壶。)

(3)“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结合你的理解说一说。

(4)从这句诗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精神品格?(明确:冰清玉洁的高尚品质。)

(四)积累默写古诗。

1.出示填空,提供支架,帮助学生背诵。

2.默写古诗,正确规范。

活动二:颂戍边将士之勇

上节课我们跟随唐代诗人王昌龄学习了一首送别诗,体会到诗人冰清玉洁的精神追求。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边塞诗《塞下曲》,感受卢纶笔下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

(一)解诗题,知诗人。

1.解诗题。

(1)齐读,师指导:“塞”读“sài"。

(2)诗题的意思是?(明确:歌颂边疆战士打仗的歌曲。)

(3)师指名读,读出气势。

2.知诗人。

(1)学生交流对诗人的了解。

(2)补充诗人资料及写作背景。

(二)读古诗,明诗意。

1.初读古诗,读通读准。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生读,师正音。“单”是多音字,本诗中读“chán”,读准词语“单于”;“欲将"中“将”读一声“jiāng”,“轻骑”中“骑"读“qí”。

(3)多种形式朗读,借助停顿符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1)理解词语的意思。“单于"指匈奴的首领;“骑”指骑兵。

(2)借助课文注释,同桌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诗情,悟品格。

1.学习诗文的前两句,感受敌人的溃败。

出示: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指生读前两句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先同桌交流补充,指生汇报。

(明确:敌人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溃败逃跑的画面。)

2.学习诗文的后两句,感受戍边将士的英勇。

出示: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齐读后两句诗,边读边思考: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汇报。

(明确:正率领轻骑一路追杀,大雪纷纷,已经洒满了将士的弓刀。)

(3)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从“大雪满弓刀"可见,在恶劣的环境中,将士们依然毫不畏惧,英勇杀敌,凸显了戍边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4)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四)积累背诵。

1.出示插图,背诵古诗。

2.出示古诗填空,巩固背诵。

活动三:品墨梅清香之洁

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喜欢梅花,喜欢写诗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王冕欣赏他笔下的题画诗《墨梅》,感受它的与众不同。

(一)解诗题,知诗人。

1.解诗题。

(1)出示各种梅花图案,欣赏梅花图片。思考:这些梅花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赞美梅花的诗句。

(2)出示墨梅图,思考:这幅图中的梅花,与我们刚才看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看着这幅图,想想诗的题目“墨梅”是什么意思。

2.知诗人。

(1)你对诗人王冕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

(2)教师补充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读古诗,明诗意。

1.初读古诗,读通读准。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生读,师正音:“砚"读“yàn”;“乾"读“qián”;“坤"读“kūn”。

(3)这首诗共四句,每句有七个字,我们叫它七言绝句,它有自己的节奏。学生借助停顿符读出节奏韵律。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理解古诗大意,将不懂的字词勾画出来。

(2)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全班交流。

①理解“砚":文房四宝有笔、墨、纸、砚,其中“砚”就是第四宝。师指名读诗中“洗砚池"的注释,学生思考读出了王冕怎样的品质。(明确:勤奋刻苦)

②理解“乾坤”:“乾"代表天,“坤”代表地,“乾坤"指天地间。

(三)感诗情,悟品格。

1.感诗情。

(1)出示墨梅图,说一说王冕笔下梅花的不同之处。

(2)探讨王冕钟爱淡雅的梅花的原因,补充诗人资料,深化对古诗及诗人的理解。

2.悟品格。

(1)王冕看重的是什么呢?用诗句回答。

(明确: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自由读诗,理解“好颜色”和“清气"。

(3)说一说,你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怎样的精神品格?

(四)对比读,悟写法。

拓展阅读《石灰吟》,比较异同。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课上所学“解诗题,知诗人——读古诗,明诗意——感诗情,悟品格”的方法学习《石灰吟》,尝试完成自主阅读单。

1.小组合作学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诗相同点不同点

《墨梅》

《石灰吟》

2.小组上台展示,班级集体交流。

任务二:品读故事中的英雄品质

学习目标

1.认识“役、屡"等2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正确书写“射、弹"等20个字,正确读写“战场、持续”等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阅读一组描写人物的文章,领略人物风采,并能借助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深入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4.朗读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想象其中的画面,并借助批注式赏析表达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说出对生命的体会,获得审美鉴赏体验。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英雄故事;回忆认识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品英雄黄继光的英勇气概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交流心中的英雄。

(1)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知道的英雄都有谁。生自由交流分享。

(2)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重回朝鲜战场,学习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2.介绍黄继光。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简介黄继光及战争背景。

(二)整体感知,识英雄。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战役屡次摧毁冰雹晕倒胸膛

注意“晕"是多音字,可以根据语境来辨析读音,“晕倒”中的“晕”,读一声“yūn”。

2.整体感知,了解英雄。

自读课文,借助下面的示例,列小标题梳理课文的主要脉络,再连起来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起因(_)——经过(_)——高潮(_)——结果(_)

示例:起因(上级命令)——经过(主动请战)——高潮(占领高地)——结果(英勇牺牲)

(三)聚焦言行,品英雄。

1.品读黄继光的言行。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句子,说一说从中体会到他怎样的精神品质,作好批注。

2.小组合作,借助表格交流感受。

项目相关语句体现的精神品质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3.全班汇报交流成果。

(1)品英雄语言。

①课件出示:“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a.思考:任务是什么?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请求执行任务的?

b.引导学生说一说从中体会到的精神品质。(明确:引导学生感受黄继光对敌人的愤怒、仇恨和完成摧毁任务的坚定信念。)

c.指导朗读,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②课件出示:“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a.引导学生说一说从黄继光的呐喊中读出了什么。(明确:坚定自信、英勇无畏和对祖国人民的爱。)

b.从黄继光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2)品英雄动作。

①课件出示: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a.圈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语,结合语境,说一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b.句子最后的“……"省略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c.指导朗读,读出黄继光前进的艰难和信念的坚定。

②课件出示: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a.圈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语,结合语境,说一说你的体会。

b.指导朗读:读出惊喜、赞叹之情。

③课件出示: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a.圈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语,结合语境,说一说你的体会。

b.从黄继光的英雄壮举中,你体会到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四)复述课文,讲英雄。

1.读懂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在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述。

(2)借助表格或思维导图梳理课文脉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

(3)分清主次,理清要点。

2.口头训练——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评价表

评价标准评价星级

复述故事详略得当,重点复述主要情节。☆☆☆

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展示人物的英雄形象。☆☆☆

语言流畅、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故事,条理清晰。☆☆☆

(五)补充资料,赞英雄。

1.播放《上甘岭》相关片段。

2.为英雄写颁奖词,赞扬他们的精神品质。

活动二:颂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上一节课我们重回朝鲜战场,感受了战斗英雄黄继光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将登上“诺曼底号”,去领略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

(一)谈话导入,知英雄。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你对“诺曼底号”有哪些了解?请随机补充事件的背景资料。

(二)整体感知,识英雄。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准“剖、裸、械、宰、遣";认读词语,特别强调读准“窟窿”的读音,其中“窿"读轻声。

(3)认读难读的词语。

南安普敦根西岛_英伦海峡埃居伊山脉敖德萨

哈尔威船长奥克勒福大副洛克机械师克莱芒见习水手

2.提炼标题,梳理文脉。

(1)自读课文,借助下面的示例,列小标题梳理课文的主要脉络,再连起来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起因(_)——经过(_)——高潮(_)——结果(_)

示例:起因(大雾夜航)——经过(海难发生)——高潮(组织救援)——结果(英雄牺牲)

(2)小结: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弄清楚每个部分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个部分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要注意讲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

(三)聚焦言行,品英雄。

1.品读英雄的言行。

“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默读课文第10~45自然段,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语言的句子,读一读,并结合当时的情境及其他人的表现批注感受到的品质。

(2)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动作的句子,读一读并批注感受到的品质。

2.小组合作,借助表格交流感受。

项目相关语句感受到的品质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3.全班汇报交流。

(1)课件出示文中关于哈尔威船长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从中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

(2)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学生自由交流。

(四)拓展延伸,赞英雄。

1.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什么?

2.赞一赞:为哈尔威船长撰写英雄推荐词。

活动三:赞身边英雄的榜样精神

前两节课我们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了黄继光和哈尔威船长的伟大品格,今天我们将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挑山工》和《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感受身边英雄的美好品质。

(一)阅读课文,初识英雄。

1.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挑山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请教他人。

(2)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拘束:______

包蕴:______

2.梳理内容,感知英雄。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谈一谈你对“挑山工"这一职业的认识。

(二)聚焦言行,品读英雄。

1.品读言行。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一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作好批注。

(1)画出挑山工的登山路线图。

(2)用横线画出描写挑山工登山动作的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

2.感悟道理。

作者说,挑山工几句简单的话却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请你找出挑山工说的话读一读,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3.小组合作交流。

(1)全班交流展示。

①登山线路图:折尺形登山线路图,可见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②交流描写挑山工动作的语句:肩挑沉甸甸的货物、甩动胳膊保持身体平衡、走折尺形路线、不能随便走、步步踩实、一个劲往前走。

③交流描写挑山工语言的语句:抓住“你们”“我们"感受挑山工登山与游客登山的不同,感悟人生哲理。

④交流描写挑山工外貌的语句:抓住课文两次描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对比读一读,感受挑山工健壮、纯朴的形象。

(2)思考:挑山工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你从中懂得了什么人生哲理?

示例:挑山工的言行体现了他们认定目标、坚持不懈的攀登精神。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干什么事都应该认定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三)拓展阅读,学习英雄。

运用本单元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圈画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自主阅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钱学森回国之路这么漫长。

3.找出描写钱学森语言、动作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自己从中感受到的精神品质。

任务三:宣讲心中的最美英雄

学习目标

1.能有目的地搜集生活中的英雄故事资料,阅读并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表格、思维导图等方法梳理提炼故事梗概,帮助记忆,并通过宣讲会分享给他人,感受分享的乐趣。

2.能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复述故事,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3.能够进行自我介绍,能从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4.创设竞选“英雄宣讲员”的情境,能够根据此情境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课前准备

搜集生活中的英雄资料;观察自己,与朋友聊一聊他们眼中的自己。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寻找心中的最美英雄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并学习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伟大品质值得我们歌颂和学习。其实,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英雄,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古今,走进中外,观察身边生活,一起寻找自己心中的最美英雄。

(一)收集整理资料,确定宣讲英雄。

1.查找资料,搜集英雄人物,分类列出“英雄榜"名单。

2.读一读英雄的故事,选出自己心中最敬佩的英雄。

3.确定一位英雄人物,围绕这一英雄人物继续搜集更多的资料,可以是文献,也可以是影视资料等。

(二)结合课文复述,习得方法。

1.总结复述方法。

(1)回顾《黄继光》一课,说一说怎样才能把人物故事复述得更加精彩。

(2)学生自由交流。

(3)总结复述方法:

①借助思维导图或者表格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等。

②复述要详略得当,抓住主要情节,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复述。

③复述故事时,可以边讲边做动作,加上适当的表情,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故事更加精彩。

2.借助思维导图,列出故事提纲。

结合自己要介绍的英雄人物,借助思维导图,列出故事提纲。

活动二:竞选“英雄宣讲员”

(一)学习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竞选“英雄宣讲员”的日子。想一想,怎样才能从这么多同学当中脱颖而出。学生自由交流。

(2)一份好的自我介绍至关重要,那么应聘学校“英雄宣讲员”,我们该如何介绍自己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2.合作探究,明确自我介绍的内容。

(1)出示情境,明确不同场景下自我介绍的内容不同。根据下面的表格,小组讨论交流。

情境对象目的介绍内容

应聘报社记者

参加《我是小歌手》节目选拔

车站接陌生人

转学到新学校

(2)全班交流汇报。

小结:

不同情境下,自我介绍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其自我介绍的内容也不同,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境,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二)创意表达,我的“自画像”。

1.创设情境,引入习作。

(1)同学们,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你能不能向他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

(2)学生自主交流,全班展示。

(3)如果想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大家,我们不仅可以进行口头的自我介绍,还可以进行书面的自我介绍,从多个方面来介绍自己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写自我介绍——我的“自画像"。

2.讨论交流,梳理习作要点。

(1)学生讨论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

(2)借助人物卡片,梳理人物特点。

我的“自画像”

外貌特点

性格特点

爱好和特长

其他情况

(3)小组内交换人物卡片,猜一猜这是谁。

(明确: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写,不需要面面俱到。)

(4)根据组内成员的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人物卡片。

3.具体描写,丰富习作内容。

(1)怎样体现人物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呢?

(明确: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来体现。)

(2)出示交流平台: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讨论。

(4)小结:

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同样,我们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

4.仿写片段,习得写作方法。

(1)出示: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学生自主读例句。

(2)说一说片段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出来的。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加点字——表示动作的词语,而且是一组连续性动作。)

(3)播放“小男孩打羽毛球”的视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再让学生用一组连续的动作来说一说小男孩打羽毛球的过程,从中体会连续性动词的表达效果。

(4)出示课本中三种不同的情境:蝴蝶飞舞、小男孩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让学生任选一种情境写一组连续的动作,为习作打基础。

5.列出提纲,理清思路。

(1)借助先前的人物卡片及习作内容,列出写作提纲,用列表的形式梳理写作思路。

(2)明确: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才能让文章更有条理。本次习作开头可以先写自己的外貌特点,中间再写主要性格和爱好特长等,结尾可以点明主题。

题目:我的“自画像"

开头我的基本情况及外貌特点

中间描写方面具体事例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性格特点

爱好及特长

人物品质

结尾点明主题

6.自主练习,撰写习作。

7.交流完善,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