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电磁波是沿某一特定的方向在空间向远处传播的C.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交谈听不见,而是靠无线电话来交谈D.水波、声波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电磁波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现象2、已知一种氯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3B.17C.20D.373、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隔B.不同的花儿香味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D.煤粉比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煤粉的着火点低于煤块的着火点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名称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010100反应后质量/g6M2816A.甲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M=38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5、化学式为AB2的化合物,式量为46.其中A的百分含量为30.4%,则B的原子量为()A.14B.16C.28D.326、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g、21g、81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水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水的净化.向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入明矾,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液体过滤,得到略带颜色的液体.实验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填仪器名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2)水的组成.用如图1实验装置可以证明水的组成,检验a处气体的方法是____.

(3)水的用途.水是常用的溶剂.如图2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若将4.0g甲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____g溶液.

②若固体乙中混有少量固体甲,提纯乙的方法是:溶解、____过滤.

③将t2℃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丙溶液为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根据信息,完成表中空格:。化学符号(1)____3Na(3)____符号的意义2个氢分子(2)____硝酸根离子9、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已知R0=40Ω、R=5Ω,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9V;若只闭合S1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V,通过R的电流是____A.

10、运输液体的槽车,液体上面有气泡,如图,当车向前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运动,其原因是液体具有惯性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泡的惯性。11、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下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___,L1的电压为____;若L2的电阻为20Ω,则L2的电流为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3、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4、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5、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6、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17、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6分)18、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19、如图所示为一个通电螺线管;请根据其两端的极性,用箭头在A点标出电流的方向,在B点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答】电磁波与水波;声波的传播相似;导体中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并向四周传播,D错误;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就是说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选项C正确,AB错误。

故选C

【分析】电磁波是导体中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2、B【分析】【解答】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一种氯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故选:B.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3、D【分析】【解答】A;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B;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C【分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40+10+10+0=6+M+28+16,解得M=10.

A;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甲是化合物,故正确;

B;由上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说正确;

C;由以上分析;M=10,故错误;

D;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

故选C.

【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待测的质量,据此回答问题即可.5、B【分析】【分析】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和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解答】解:A的百分含量为30.4%,则有:30.4%=×100%;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6×30.4%=14;

B的原子量为:(46-14)÷2=16。

故答案为:B6、B【分析】【分析】已知三个正方体是由同种物质制成的;如果都是实心的密度都相等,密度不同的就是空心的;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然后可求它们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各自的密度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设甲;乙、丙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2cm,3cm.

则它们的体积分别为:

V甲=(1cm)3=1cm3,V乙=(2cm)3=8cm3,V丙=(3cm)3=27cm3;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

ρ甲===3g/cm3,ρ乙===2.625g/cm3,ρ丙===3g/cm3;

不相同的是乙;所以可以肯定乙是空心的.

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促进了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漏斗引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2蒸发结晶不饱和不变【分析】【解答】(1)加入明矾促进了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为完成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仪器和用品有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促进了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漏斗;引流;

(2)由装置可知;该装置是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试管a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该木条复燃,该气体就是氧气.故填: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甲物质就达到饱和状态,那么10g水中最多溶解2g甲物质,若将4.0g甲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其中只能溶解2g该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2g;故填:12;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以采用溶解;蒸发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乙.故填:蒸发结晶;

③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将t2℃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变成不饱和溶液;这个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均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发生改变,故填:不饱和;不变.

【分析】(1)根据净水的原理以及过滤操作来分析解答;

(2)根据电解水的反应;现象、结论以及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

(3)①根据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

②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来分析;

③根据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来分析.8、2H23个钠原子NO3﹣【分析】【解答】(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Na可表示3个钠原子;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O3﹣;

故答案为:(1)2H2;(2)3个钠原子;(3)NO3﹣.

【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9、10.2【分析】【解答】解:由电路图,S1、S2都闭合时,R0短路;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所以则电源的电压U=9V;

只闭合S1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

电流中电流I===0.2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R=0.2A;

电压表示数:UV=UR=IRR=0.2A×5Ω=1V.

【分析】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据此可知电源的电压;只闭合S1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

故答案为:1;0.210、前|大于【分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运输车内的水有质量,所以会有惯性,即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液体中的气泡因此会由于水的运动而运动.分析此题最容易出错的点在于气泡与液体都是有惯性的,只是相对于液体的惯性,气泡的质量太小惯性太小,它的运动实际上是受到了液体的影响,而不是气泡自身惯性的影响.【解答】解:当汽车向前开动时,液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向后挤,从而将气泡向前挤压,使气泡向前运动.

故答案为:向前;大于.11、10V8V0.4A【分析】【分析】解题时要注意:搞清电路的串联;并联情况;读数时要分清大格与小格所代表的电流值。

【解答】由于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故电源电压为10V,而电压表V2测量灯L2的电压,且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则L1的电压为8V,L2的电压为2V,当L1的电阻为20Ω时,电路中的电流I===0.4A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3、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4、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5、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6、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