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东县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黑龙江省鸡东县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黑龙江省鸡东县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黑龙江省鸡东县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黑龙江省鸡东县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鸡东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新人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第17周星期二第1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课程内容:

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第一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概述。

a.时间线梳理:介绍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阶段。

b.重大成就简介:涉及“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

3.第二篇章:探索与创新。

a.科学技术领域的探索:以航天、信息技术等为代表,展示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

b.科技成果转化:介绍我国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

4.第三篇章:科技人才培养。

a.我国科技人才培养政策的演变。

b.优秀科学家事迹介绍:以邓稼先、钱学森等为代表,传承科学家精神。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

a.根据课堂学习,绘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时间线。

b.选择一位你敬佩的科学家,了解他的事迹,下节课分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2.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家精神。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学技术成就,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1.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时间脉络,认识到科技成就与时代背景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通过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史料分析科技成就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历史解释: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内外因素,理解科技成就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4.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我国科学家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与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目标,结合课本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的掌握。

2.科技发展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难点:

1.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内外因素。

2.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和机制。

3.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参与度。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科技成就的发展过程和时代背景。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科技成果转化实例,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4.创设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科研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小项目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结合时事新闻,介绍当前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增强学生的现实联系感和学习兴趣。教学资源1.硬件资源:

-电脑、投影仪、白板

-历史教材、科技发展相关图书

-实物模型或图片(如“两弹一星”模型、高速铁路模型等)

2.软件资源:

-历史学科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PPT、视频、音频等)

-科技成就时间线图表

3.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班级学习交流群

4.信息化资源:

-历史资料库

-科技成果展示视频

-网络教育资源(如教育部门官方网站资源)

5.教学手段:

-讲授法

-小组合作探究

-情境模拟

-课堂讨论与问答

-课后自主学习与分享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神舟飞船发射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项重大科技成就吗?”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中国科技成就概述(10分钟)

目标: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历程。

过程:教师简要介绍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科技发展的时间线,涉及“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

3.探索与创新(2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领域的探索与创新。

过程:教师详细讲解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过程: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科技成就(如高速铁路)展开讨论,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过程:各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针对学生的展示,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思考,提高课堂互动。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科技成就的认识。

过程: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我国科技发展动态,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他们能够概述这些成就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过程,理解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以及科技创新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观摩、小组合作讨论、情境模拟等教学活动,提高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历史资料分析科技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科技发展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和精神后,增强了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开始关注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认识到自己作为新一代青年在科技创新中的责任和使命。

4.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和课后自主学习,学生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们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尝试解决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自己的想法和方案。

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能够准确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时间线和重大成就,说明其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解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和机制,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提高国家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

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共同分析科技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内外因素,提高了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其他同学的展示给予积极评价,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5.学生对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家精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下主动收集相关资料,与同学分享,培养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6.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科技发展相结合,关注科技创新对日常生活的改变,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想法和方案。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

题目:请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分析“两弹一星”对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

答案: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际上的核威胁和空间竞赛,我国决定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和人造卫星。1964年,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随后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国家的安全保障,为我国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例题2:

题目:请举例说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例如,高速铁路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例题3:

题目:阐述科学家精神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因素。以邓稼先为例,他为了国家的核武器事业,甘愿隐姓埋名,长期奋斗在科研第一线。这种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例题4:

题目: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答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信息技术为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同时,科技创新还带动了产业升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例题5:

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对全球航天事业的影响。

答案:我国在航天领域的突破和成就,对全球航天事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天宫空间实验室等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国际航天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利用。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航天组织,为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补充说明:

1.在解答例题1时,学生需要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背景,分析“两弹一星”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以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成就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和平发展的影响。

2.在解答例题2时,学生可以从高速铁路、电子商务等具体领域出发,阐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3.在解答例题3时,学生可以通过讲述具体科学家的故事,阐述科学家精神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4.在解答例题4时,学生可以从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出发,分析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在生产中的推动作用。

5.在解答例题5时,学生需要关注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进展,分析这些成就对全球航天事业的贡献,以及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逻辑关系①时间线梳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阶段

②重大成就简介:“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

2.探索与创新

①科学技术领域的探索:航天、信息技术等

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和机制

3.科技人才培养

①我国科技人才培养政策的演变

②优秀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