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
题号一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天地。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
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邻居有烛而不逮。逮:
主人怪而问衡。怪:
2.翻译下列句子。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
阅读《铁杵成针》,回答问题。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
日:“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李白小时候的读书态度任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5.他在路过一条小溪的时候,遇见了谁?她在干什么?(用短文原句回答)
O
6.李白了解情况后,反应如何?做出了怎样的举动?(用短文原句回答)
7.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8.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出的一个成语是:
阅读天地。
画荻教子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O※
※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鼠
※
※
成人。
蒯
※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或:-※E
※
惟读书是务。务:_________________邦
※
※
10.翻译下列句子。
氐
※
(1)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照
※
※
(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阳
※
※
解
※
11.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K※-
※
阅读《囊萤夜读》,回答问题。班
派
※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O
12.晋朝人车胤学习态度和学识如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13.他因“家贫不常得油”,又时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用短文原句回答)
14.我还知道古人勤奋苦读的事例有
1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O
第2页,总30页
••
••
••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①突兀层崖中②,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棹®小舟入湖。
••
••
••山色如娥⑨,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⑥。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
•…
•(注释)①保叔塔:塔名。②突兀层崖中: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③昭庆:寺名。④棹:用桨划船。
•
糕®
⑤娥:借指女子的眉毛,这里是说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⑥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
•…
•
•
・•人陶醉。
16.找出原文中描写西湖风景的句子,用画出来。
••
••
••
17.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
••
••18.文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小古文阅读。
•
,
启孟母戒子
・
・
・孟子少时,诵④,其母方织。孟子辍②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对口:“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留矣。
•
•.•
•S.•注释:①诵:背诵。②辍(chud):停止。③3宣(xuan):忘记。
19.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意思。
•
•:
•♦
其母方织A.正在B.方向C.相当
••以此戒之A.命令B.告诫C.戒备
…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擦
盘
…
…
.・
21.读完以后,请说说故事讲r什么道理?
••
••
••
读《弟子规》节选,完成练习。
••
••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②紧切。置■冠服,有定④位,勿⑥乱顿,致污秽。
(注释)①冠:一。②俱:_。③置:④定:一。⑤勿:一
••
…
・
・
・(译文)(出门)帽子要戴正,扣子要系好,袜子和鞋都要穿平整紧凑。(在家)衣帽都要摆放好,
-
6
£■各自都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要乱丢,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
•…
・•
•
・22.请根据译文内容,猜一猜加点字的意思,补全注释。
23.这段话所讲的事情中,哪些你还没有做到呢?以后准备怎么做?
•
••
••
•
••
••
OO
吴起®守信
昔②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口:“诺,期返而食。”起目:“待公而食。”故人至暮
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④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⑥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②昔:从前。③止:留住。④求:寻找。⑤俟(si):
等待。⑥为:坚守。
24.“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
A.吴起O※O
※
B.朋友鼠
※
※
C.食物
蒯
※
D.军队※
25.“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E
※
A.恐惧邦
※
※
B.恐慌
氐
※
C.担心
O※O
照
D.使害怕※
※
26.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起守信的一项是()阳
※
①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解
※
②起日:“待公而食。”※
③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K※-
※
④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班
派
A.①②※
O
B.①③O
C.②④
D.③④
27.吴起“不食待之”的原因是()
氐
A.朋友告诉吴起不要先吃。
B.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
C.吴起要在军队里树立威信。
D.吴起怕被人说闲话。OO
第4页,总30页
2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阅读理解。
孟母诫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日:”何为中
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④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缀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③喧:遗忘。④引:拿来。
29.这个小古文蕴含的道理是()
A.母亲要教育孩子
B.教育孩子要用暴力
C.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不能半途而废
n|p
30.解释加点的字。
其母方织.以此诫之
3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课内阅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
232.
教
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没有实际意义
ofto33.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34.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
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
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
35.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本文带给你的启示:
开心阅读。
凿壁借光
・
•・
O
O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发书映光而读之③。邑人④大姓文不识,.
.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⑤。主人怪问衡,衡目:“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
.
以书,遂⑥成大学。.
郑
(注释)①穿:凿穿。②其:它的,指蜡烛。③之:指代书。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偿:报酬、回
.
.
报。⑥遂:于是、就。.
.
.
36.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
A.不逮:烛光照不到。O
B.穿壁:在墙上凿洞。O※.
※.
.
C.大姓:姓“大”的人。鼠.
※.
※.
D.佣作:做雇工,劳作。.
蒯.
※.
37.“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o(用文中原句回答)※
38.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E.
※.
.
邦.
※.
※.
小古文阅读.
氐.
※
文徵明习字O
O※
照.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书遂④大进。平生于⑥书,未尝⑥苟且咒或答人简札(zhd)※.
※.
®,少⑨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阳.
※.
.
----选自《书林纪事》※.
解
堞
※
(注释)①临:临摹。②日:每天。③率:标准。④遂:于是,就。⑤于:对,对于。⑥尝:曾经。
※.
.
⑦苟且:敷衍了事,马虎。⑧简札:信件,书信。⑨少:同“稍”,稍微。易:改换,更换。愈益:K※-.
※.
.
愈加,更加。班.
派.
※.
39.(字词理解)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文徵明临写《千字文》”中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O
O.
A.玉树临风.
.
B.兵临城下.
.
C.身临其境.
.
D.唐临晋帖氐
.
40.(句段理解)对下面这句话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
.
A.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发精致巧妙。.
O
B.因为他越来越老了,所以书法更加敷衍了事。O
第6页,总30页
.
.
.
.
.
O
.C.因此,愈老的书法水平更加精致巧妙。
.
.D.因此,他的年纪越大,《千字文》就背得更加熟练巧妙。
.
.41.(提取信息)文徵明之所以“愈老而愈益精妙”,是因为他()
.
糕A.有兴趣,肯用功。
.B.人聪明,练得多。
.
.
.C.练得多,不随意。
.
.
.D.不随意,有耐心。
.
O
42.(分析判断)下列句子中不是文徵明勤奋刻苦习字的具体行动的一项是()
.
.A.日以十本为率
.
.B.书遂大进
.
.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
启
D.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
.
.43.(评价人物)读了这篇小古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
.
.
.
.
O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
.“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
.4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摒(1)未成,弃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逢老媪方磨铁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太白感其意:
.
.(4)还卒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5.“问之,曰:'欲作针。'”这句话的意思是:
.
.46.“铁杵成针”的故事最后成为一句俗语:
.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
.
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氐
.儿得活。
.
.
.47.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___(2)破之
.
.
.48.翻译下面的句子。
.
O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
.
.
.
.
.
O
49.“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
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
矣。”
50.用“J”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O※
※
(1)取之满握“之”的意思是(A.代词,指手B.代词,指果)鼠
※
※
(2)母曰“曰”的意思是(A.说,告诉B.日子)
蒯
※
(3)汝勿贪多“汝”的意思是(A.你B.女孩)※
5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E
※
A.文中的小孩愚蠢无知,软弱爱哭。邦
※
※
B.做人不能太贪婪,要学会取舍。
氐
※
C.小孩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照
D.我们做事要善于动脑筋。※
※
文言文阅读阳
※
郑人买履※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音乐实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下册
- 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马路不是游戏场》教学设计 山东版
- Revision of Module 1 and Module 9(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下学期第12-13周教学设计(2.5.1 走向整体的世界)
- Unit2 Food and Health+ Speaking Workshop 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 我和我们第2框 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 Part A Let's tal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1~5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神经外科介入护理
- 2024年心理咨询师题库带答案(突破训练)
- 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模拟卷(三)(解析版)
- 羽毛微观结构分析-洞察分析
- 除尘器着火培训课件
- 企业内训师培训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扩散焊专题》课件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江苏开放大学考试资料
- 2024年度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课课件版
- 2025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二阅读(含答案)
- 2024年工商银行智能研发技术及应用白皮书
- 食品生产车间6S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