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西部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积累•运用(38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自然之景,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春天的雨,温柔而多情,驱走寒冬,复苏万物;夏天的雨,热烈而粗ɡuǎnɡ()。经过几场透雨的浇灌,大地吸收了无尽的暑气;秋天的雨,端庄而沉静,它既不倾盆瓢泼,所以不绵绵如丝,抑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的韵味;冬天的雨,不像北风那样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这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1)以上是宾小阳同学参加班级“跟着书本去旅行”主题活动时摘录的一段文字,他对语段中的两个词语把握不准,通过查阅字典,他弄懂了“ɡuǎnɡ”相应的汉字是_____,“莅”的读音是_______。(2)结合语段内容补全对话。黎小塘同学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两个成语替换,这两个成语依次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语文学习还要注意每个词语的词性,如“浇灌”的词性是③_______。宾小阳同学谢谢赐教,我又重新读了这段话,发现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正确的表述应为:④____________________。黎小塘同学语文学习应注重交流,本阶段我们学习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刚刚你说的“谢谢赐教”中“赐教”就是一个敬辞,我知道的敬辞还有“⑤_______”(填一个),“家父”“家君”的意思是⑥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与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短篇小说合集。《荷花淀》和《白洋淀》是最负盛名的姊妹篇。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所著回忆性散文集。该散文集虽然并非为少年儿童而写,但写了不少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3.七年级1班拟举办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交友故事】活动将进行“讲交友故事”的环节,请按照示例写出与故事相对应的人物。示例:舍命之交——羊角哀、左伯桃管鲍之交——_______、_______知音之交——_______、_______(2)【歌颂友谊】活动的一个环节为用一句话歌颂友谊,请按照示例的格式仿写一个句子。示例:友谊如鲜花,我们共同欣赏,编制成一个个美丽的花环。(3)【与友相约】好友李扬打算10月1日来找你,并于当天下午5点与你一道去风景区,他想让你帮忙约张清一起去,并请张清于下午3点30分到高铁站接他。10月1日早晨,你在电话中跟张清说:“____________________。”4.古诗文名句填空。诗歌寄托着诗人们不同的思绪和情怀。《观沧海》中的“(1)_________,若出其中;(2)_________,若出其里”展现出曹操的豁达胸襟与伟大抱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3)____________”表达了李白对王昌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与关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遥怜故园菊,(4)__________”寄托着岑参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5)____________”抒发了杜甫对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次北固山下》中的“(6)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抒发了王湾思乡情切,但是眼下却又不能回故乡的遗憾心情;《峨眉山月歌》中的“夜发清溪向三峡,(7)____________”表达了李白乍离乡土,对故乡故人的恋恋不舍。《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8)___________”寄寓了马致远羁旅他乡的孤寂愁苦和思念故乡的感情;《论语》中的“(9)__________,不舍昼夜”表现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的感慨。5.读完《朝花夕拾》这本名著后,班级决定开展关于鲁迅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同学们决定用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活动开场背景。右图这幅草书如惊涛拍岸,气势磅礴。现在请你把诗句工整地抄写下来。(2)“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中的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情景。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你也来学习写对联吧,请用下面的四个词语组成一副对联。花香室雅不在多何须大上联:下联:(3)鲁迅写人常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请根据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两处白描填写出对应的人名。①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②她生得黄胖而矮……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4)活动中,班级组织了《朝花夕拾》读书交流会,请你给同学们推荐《朝花夕拾》中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并说明理由。二、阅读•理解(62分)夜上受降城①闻笛唐·李益回乐烽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内蒙古境内。②回乐烽: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6.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7.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子路受教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子曰:“御狂马不释策①,操弓不反檠②;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③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④而羽⑤之镞⑥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注释】①策:马鞭。②檠(qínɡ):矫正弓弩的器具。③揉:使木弯曲或伸直。④栝(ɡuā):箭杆的末端。⑤羽:名词用作动词,装上箭羽。⑥镞(zú):名词用作动词,装上箭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思而不学则殆③好长剑④栝而羽之(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受学重问,孰不顺哉?(4)你读懂孔子想要告诉子路的道理了吗?请写在下面。(5)班级里的林林同学很聪明,觉得不需要向其他同学学习。请你委婉指出他的不足,并用《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虚心好学。9.阅读下面的名著,完成问题。选段(一)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选段(二)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选段(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1)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选段(一)(二)中提及的两部书,请写出两部书的名称。(2)《朝花夕拾》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3)“写作”是鲁迅的人生转折点,请概述他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4)选段(三)中所说的“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的“他”是谁?请结合具体事件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手机依赖症【材料一】事件回放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摘自互联网)【材料二】调查统计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比例依赖手机的原因比例1小时以下19.23%通信需要21.15%1到2小时21.15%放松需要42.31%3到5小时44.23%上网查资料19.23%5小时以上15.38%生活无聊空虚17.31%(摘自互联网)【材料三】网友声音安娜: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不是拿起筷子一尝美味,而是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信;吃饭时,一只手动筷子一只手按着手机屏幕。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木棉: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淘宝、游戏……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向日葵: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野百合:最近手机玩得太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北方的狼:回家后,我一般都在网上,时尚、QQ、论坛、游戏……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不能想象,没有电脑的日子将会怎样度过。(摘自互联网)【材料四】专家观点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158分钟在手机上,远超全球平均值的117分钟。中国人每天摸手机150次,除睡觉的8—9个小时,平均每小时摸手机10次。这太可怕了。——王忠武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郁加凡“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鲁春晓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毕爱红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孔屏(摘自互联网)(1)结合以上材料,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患上手机依赖症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去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寻求帮助。B.由【材料二】的调查统计可知,该市上班族和学生族将近有一半的人每天使用手机3到5小时。C.如今,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厂商应付完全责任。D.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这不利于健康。(2)请你仿照【材料三】的“网友声音”,进行跟帖,谈谈你对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3)从以上材料可知,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采取哪些措施可预防“手机依赖症”。11.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爸爸那双手韩继亮①算起来,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里十分清晰,特别是他那双手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②那是一双典型的农民的手。手背青筋暴突,手掌满是老茧,手指虽然不太粗壮,但沟壑分明,劳作的痕迹布满指尖。爸爸就是用这双手和妈妈一起历经风雨,把我们姐弟七个养大成人。③我刚记事时,家里还有一点儿自留地,爸爸每天天不亮就从炕上起来,利用生产小组上工前的时间打理自留地的庄稼。我们家孩子多、劳力少,粮食不够吃,自留地的收成关系着全家人的温饱。晚上收工了,爸爸又直接去了自留地,间苗除草。为了一家人的温饱,爸爸起早贪黑,那时我从来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时候起床的。④那时候,我家有十几个菜畦。大白菜是菜园里的主菜,夏末播种,秋天一遍遍间苗、浇水、施肥。我印象最深的是施农家肥。爸爸把粪晾干、发酵,然后挑到菜畦头,在菜根旁刨一个坑。他用一个破碗将肥料投放到坑里,有时着急了就直接用手抓,一点也不嫌脏。这些活儿都是晚上收工后摸黑干的,爸爸早已轻车熟路,做得干净利落。⑤家里的各种工具不到实在不能用的地步,爸爸从来不会一扔了事,总会用他那满是老茧的双手,将那些工具修修补补。夏天的晚上,爸爸每天都会把所有怕雨淋的家什,收拾进厢房里或者盖好,这时候就听到房内传出“铮铮”的磨镰声,或者修补扁筐的敲打声。这声音唱出了父亲的希望,也种进了我的心里。⑥难度最大的活是从深深的水坑中打水浇菜。爸妈站在水码头两边的炕坡上,他们的双手拽着拴在水斗上的两根细绳,一会儿弯腰将水斗舀满水,一会儿起身将水斗荡起,他们的身体前仰后合、协调飘逸,就像风摆杨柳。水斗在爸妈手中绳子的牵动下,荡来荡去,将水准确地泼到码头上,徐徐流入菜畦中。站在一旁的我摩拳擦掌,总想试一试。爸爸就手把手地教我,告诉我如何不被绳子磨手,两只手前后如何配合,身体如何协调……这是爸爸对我最有耐心的时刻,爸爸握着我的一双小手,让我感受着怎样用力。爸爸那双大手厚实而坚实,隔着那厚厚的老茧,我分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⑦就这样,大概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能够和爸妈配合打水斗了。当时我别提有多自豪了,成就感满满的,也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⑧但我最难忘的却是学游泳的经历。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游泳,也是在爸爸的帮助下学会的。夏天,火辣辣的热,村南水坑是消暑的胜地。那是我第一次下水,跟着爸爸一脚一脚地小心地往前走,水底泥滑,水波力大,我摔了好几次,在水里惊慌失措。水齐腰了,爸爸就一个猛子潜入水里,好久才在远处冒出来。爸爸看到我羡慕的神情,游回来用他宽大的双手托起我的身体,我不再惊慌,像一条鱼一样浮在他的手上。跟着爸爸的指令,我来回游动起伏,上下翻腾,渐渐地从他的手上游了出去,越游越远。⑨爸爸那双手教会了我很多。虽然多年以后,除草施肥不再是我谋生的需求,家里的工具坏了再买,打水斗的技能也不再使用,但是那满是老茧的双手忙碌的影子,如在眼前,那双手所折射出的劳动者的精神,时刻影响着我。⑩茫茫人世间,有无数这样的双手一直在前面不辍劳作,相扶着他们的后辈,不断前行。(有删改)(1)文中写了关于爸爸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请赏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打水斗”本是件小事,但我当时感到很“自豪”,如何理解“自豪”?(4)如果想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杂志社,你建议投哪个栏目?说说你的推荐理由。A.岁月钩沉B.工匠技艺C.人间亲情三、表达•交流(50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关注生活,总有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因为那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愉悦的……请以“寻常的日子也飘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角度自选,自定立意。②作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38分)
1.(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自然之景,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春天的雨,温柔而多情,驱走寒冬,复苏万物;夏天的雨,热烈而粗ɡuǎnɡ()。经过几场透雨的浇灌,大地吸收了无尽的暑气;秋天的雨,端庄而沉静,它既不倾盆瓢泼,所以不绵绵如丝,抑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的韵味;冬天的雨,不像北风那样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这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1)以上是宾小阳同学参加班级“跟着书本去旅行”主题活动时摘录的一段文字,他对语段中的两个词语把握不准,通过查阅字典,他弄懂了“ɡuǎnɡ”相应的汉字是犷,“莅”的读音是lì。
(2)结合语段内容补全对话。
黎小塘同学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两个成语替换,这两个成语依次是:①美不胜收、②咄咄逼人。语文学习还要注意每个词语的词性,如“浇灌”的词性是③动词。
宾小阳同学谢谢赐教,我又重新读了这段话,发现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正确的表述应为:④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抑或淅淅沥沥。
黎小塘同学语文学习应注重交流,本阶段我们学习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刚刚你说的“谢谢赐教”中“赐教”就是一个敬辞,我知道的敬辞还有“⑤令尊”(填一个),“家父”“家君”的意思是⑥谦称自己的父亲。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粗ɡuǎnɡ”写作“粗犷”,“莅临”中的“莅”读作“lì”。
(2)本题考查成语积累、病句和文化常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咄咄逼人: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浇灌”是动词。
画线句关联词误用,应改为: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抑或淅淅沥沥。
“家父”“家君”是对人陈自己的父亲。
【解答】(1)犷;lì
(2)①美不胜收
②咄咄逼人
③动词
④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抑或淅淅沥沥
示例: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与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短篇小说合集。《荷花淀》和《白洋淀》是最负盛名的姊妹篇。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所著回忆性散文集。该散文集虽然并非为少年儿童而写,但写了不少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有误,《茶馆》是老舍创作的话剧,《四世同堂》是小说。
B.有误,“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有误,《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并非只有小说。
D.正确。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3.(9分)七年级1班拟举办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交友故事】活动将进行“讲交友故事”的环节,请按照示例写出与故事相对应的人物。
示例:舍命之交——羊角哀、左伯桃
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知音之交——伯牙、锺子期
(2)【歌颂友谊】活动的一个环节为用一句话歌颂友谊,请按照示例的格式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友谊如鲜花,我们共同欣赏,编制成一个个美丽的花环。
(3)【与友相约】好友李扬打算10月1日来找你,并于当天下午5点与你一道去风景区,他想让你帮忙约张清一起去,并请张清于下午3点30分到高铁站接他。10月1日早晨,你在电话中跟张清说:“你好,是张清吗?我是XX。李扬约我们今天下午5点一起去风景区,并请你下午3点半到高铁站接他,别忘了哟。”
【分析】(1)本题考查名人事例的积累。要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准确填出其中的主要人物。
“管鲍之交”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他们合伙做生意,鲍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家人表示不满,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后来,管仲当了大官,每次打败仗时总是先逃走。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鲍叔牙却说:“管仲家中有老母要照顾,并非他怕死。”管仲和鲍叔牙分别是齐王的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的老师。后来兄弟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纠被杀,小白即位,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鲍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大王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绝对是个可用之才。“齐王在管仲的辅佐下,国力强盛,当上了盟主。该故事告诉我们朋友间要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知音之交”是指俞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故事。一夜,伯牙乘船游览,弹起琴来,这时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锺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锺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如今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一直流传,诉说着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的故事。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首先明确主要内容,然后分析清楚例句的句式特点,按照例句的格式写,语言准确通顺。如:友谊如音符,我们共同聆听,谱写成一章章动听的乐谱。
(3)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要结合具体语境,根据题干要求,弄清对话的详细内容,表达准确通顺即可。要在电话中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使对方明白,并注意用口语形式。如:张清,您好!我是XX。李扬今天约我们下午5点一起去老乐山风景区,他让你去高铁站接他,时间是下午3点30分,别忘了哦!再见。
【解答】答案:
(1)管仲,鲍叔牙;伯牙,锺子期。
(2)友谊像音符,我们共同聆听,谱写成一章章动听的乐谱。
(3)示例:你好,是张清吗?我是XX。李扬约我们今天下午5点一起去风景区,并请你下午3点半到高铁站接他,别忘了哟!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9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诗歌寄托着诗人们不同的思绪和情怀。《观沧海》中的“(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2)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展现出曹操的豁达胸襟与伟大抱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3)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李白对王昌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与关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遥怜故园菊,(4)应傍战场开”寄托着岑参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5)落花时节又逢君”抒发了杜甫对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次北固山下》中的“(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发了王湾思乡情切,但是眼下却又不能回故乡的遗憾心情;《峨眉山月歌》中的“夜发清溪向三峡,(7)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李白乍离乡土,对故乡故人的恋恋不舍。《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8)断肠人在天涯”寄寓了马致远羁旅他乡的孤寂愁苦和思念故乡的感情;《论语》中的“(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现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日月之行
(2)星汉灿烂(易错字:灿)
(3)随君直到夜郎西(易错字:郎)
(4)应傍战场开(易错字:傍)
(5)落花时节又逢君
(6)乡书何处达
(7)思君不见下渝州(易错字:渝)
(8)断肠人在天涯
(9)逝者如斯夫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做到正确书写。
5.(9分)读完《朝花夕拾》这本名著后,班级决定开展关于鲁迅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同学们决定用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活动开场背景。右图这幅草书如惊涛拍岸,气势磅礴。现在请你把诗句工整地抄写下来。
(2)“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中的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情景。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你也来学习写对联吧,请用下面的四个词语组成一副对联。
花香室雅不在多何须大
上联:室雅何须大
下联:花香不在多
(3)鲁迅写人常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请根据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两处白描填写出对应的人名。
①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寿镜吾
②她生得黄胖而矮……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阿长(长妈妈)
(4)活动中,班级组织了《朝花夕拾》读书交流会,请你给同学们推荐《朝花夕拾》中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并说明理由。
【分析】(1)本题考查作品抄写。作答时应注意易错字“横、眉、冷、俯、孺”的正确书写,同时,在抄写时应注意保持字迹工整。
(2)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仄起平收等。根据仄起平收的规则,可知“何须大”应放在上联最后面,“不在多”与之对应,应放在下联最后面;根据语义可知“室雅”与“何须大”相关联,“花香”与“不在多”相关联,因此上联是“室雅何须大”,下联是“花香不在多”。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把握。
①空: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寿镜吾老先生的文字“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可知,这里描写的人物是鲁迅的老师寿镜吾。②空:根据《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对阿长的描写“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可知,这里描写的人物是阿长。
(4)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可任选一篇《朝花夕拾》中的文章,结合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3)①寿镜吾②阿长(长妈妈)
(4)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讲了鲁迅先生进入三味书屋前后富有童趣的事。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它可以丰富我们对童年的体验。
示例二:《阿长与<山海经>》在这篇文章里我真切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令人敬佩。
【解答】(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3)①寿镜吾②阿长(长妈妈)
(4)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讲了鲁迅先生进入三味书屋前后富有童趣的事。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它可以丰富我们对童年的体验。
示例二:《阿长与<山海经>》在这篇文章里我真切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令人敬佩。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理解(62分)
6.(5分)阅读下面这二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内蒙古境内。②回乐烽: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1)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解答】(1)本题考查再现诗句画面的能力。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诗句意思,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这句诗的意思是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后两句的意思是: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答案:
(1)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烽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描绘出两个比喻句“沙似雪”“月如霜”)(3分)
(2)“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结合诗句内容答题,只写表达情感的扣1分)。(3分)
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7.(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子路受教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子曰:“御狂马不释策①,操弓不反檠②;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③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④而羽⑤之镞⑥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释】①策:马鞭。②檠(qínɡ):矫正弓弩的器具。③揉:使木弯曲或伸直。④栝(ɡuā):箭杆的末端。⑤羽:名词用作动词,装上箭羽。⑥镞(zú):名词用作动词,装上箭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竭尽自己的心力。
②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③好长剑喜爱,爱好。
④栝而羽之装上箭羽。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4)你读懂孔子想要告诉子路的道理了吗?请写在下面。
(5)班级里的林林同学很聪明,觉得不需要向其他同学学习。请你委婉指出他的不足,并用《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虚心好学。
【分析】译文:
甲: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乙: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指教。”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句意: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②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殆,疑惑。
③句意:喜好长剑。好,喜爱,爱好。
④句意: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羽,装上箭羽。
(2)本题考查句子断句。
句意: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故可断为: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3)本题考查翻译。
①重点词: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知识。句意: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②重点词:孰,谁。句意:从师学习,重视发问,怎么会不顺利呢?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由甲文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和乙文的“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句可得出:一个人即使再有才能,也要注重学习,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5)本题考查阅读的拓展能力。
结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可这样劝说:林林,我们在学习上不能自大骄傲,要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答案:
(1)①竭尽自己的心力。
②疑惑。
③喜爱,爱好。
④装上箭羽。
(2)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3)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②从师学习,重视发问,怎么会不顺利呢?
(4)一个人即使再有才能,也要注重学习,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5)示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加以改正。所以,林林,我们在学习上不能自大骄傲,要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8.(14分)阅读下面的名著,完成问题。
选段(一)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段(二)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
选段(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选段(一)(二)中提及的两部书,请写出两部书的名称。
(2)《朝花夕拾》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
(3)“写作”是鲁迅的人生转折点,请概述他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
(4)选段(三)中所说的“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的“他”是谁?请结合具体事件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选段(一)中提到的“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等,是《山海经》中的描写;选段(二)“赫胥黎”“特竞天择”等,是《天演论》中的内容。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鲁迅先生在《狗猫鼠》中,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因此,这篇文章可能最遭“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
(3)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背景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对名著的内容熟悉,对重点情节要有所积累。鲁迅走上“写作”的道路,在《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有所交代,是他在日本留学时,被人瞧不起;再加上国人的麻木刺激到鲁迅,从而“弃医从文”,走上用文学救国的道路。
(4)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结合“黑瘦的面貌”可爱而至是藤野先生,从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表现出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没有民族偏见、一视同仁的品格。从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表现了他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学生的科学态度。从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验,表现他热情诚恳与尊重别国民族习惯的品质。从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体现他对骨学研究求真务实的态度。
答案:
(1)《山海经》《天演论》
(2)《狗猫鼠》。理由:这篇文章以动物写人,表面上写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3)①他在日本的时候,作为在日本人眼里弱小的中国人被高度歧视。国外留学生看不起中国学生,认为中国人考到60分就不是自己的本事,认为藤野先生给鲁迅泄题。②当他看到一部关于中国人被斩首的幻灯片的时候,发现中国人看日本人杀给俄国人做奸细的中国人时拍手称快、表情麻木,意识到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和灵魂才能真真正正的救国。于是他决定回国弃医从文,文学救国。
(4)藤野先生。事件一: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表现出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没有民族偏见、一视同仁的品格。事件二: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表现了他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学生的科学态度。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12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手机依赖症
【材料一】事件回放
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
(摘自互联网)
【材料二】调查统计
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比例依赖手机的原因比例
1小时以下19.23%通信需要21.15%
1到2小时21.15%放松需要42.31%
3到5小时44.23%上网查资料19.23%
5小时以上15.38%生活无聊空虚17.31%
(摘自互联网)
【材料三】网友声音
安娜: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不是拿起筷子一尝美味,而是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信;吃饭时,一只手动筷子一只手按着手机屏幕。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木棉: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淘宝、游戏……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
向日葵: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
野百合:最近手机玩得太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北方的狼:回家后,我一般都在网上,时尚、QQ、论坛、游戏……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不能想象,没有电脑的日子将会怎样度过。
(摘自互联网)
【材料四】专家观点
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158分钟在手机上,远超全球平均值的117分钟。中国人每天摸手机150次,除睡觉的8—9个小时,平均每小时摸手机10次。这太可怕了。
——王忠武
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
——郁加凡
“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
——鲁春晓
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
——毕爱红
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
——孔屏
(摘自互联网)
(1)结合以上材料,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现在患上手机依赖症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去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寻求帮助。
B.由【材料二】的调查统计可知,该市上班族和学生族将近有一半的人每天使用手机3到5小时。
C.如今,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厂商应付完全责任。
D.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这不利于健康。
(2)请你仿照【材料三】的“网友声音”,进行跟帖,谈谈你对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
(3)从以上材料可知,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采取哪些措施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分析】本题是关于“手机依赖症”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辨析,第二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第三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第四题考查理解运用。
【解答】(1)A.有误,由“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可知,不是每天,而是“几乎每天”。
B.正确。
C.有误,由“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材料可知,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但并不是应付完全责任。
D.有误,由“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材料可知,应是“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而且“长期下去”,才会“不利于健康”。
故选:B。
(2)解答此题注意围绕“对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即可,比如我们对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高,主要是因为放松和通信需要,也用于上网查资料。
(3)结合材料一“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可得: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结合材料四“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可得:影响身心健康;结合材料三“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可得:影响人际关系等。
(4)提建议或办法,一不可脱离材料,二不可脱离实际,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依据[专家观点]中的“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可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另外因为“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还可提出让心理咨询机构对手机上瘾者进行心理辅导的办法等。
答案:
(1)B
(2)我们对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高,主要是因为放松和通信需要,也用于上网查资料。
(3)①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②影响身心健康;③影响人际关系等。
(4)①媒体、社区、学校等要就“手机依赖症”的弊病、危害等广泛宣传;②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在手机说明书上要指出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③手机上瘾的人要强迫自己将视线转移到其他方面,远离手机;④让心理咨询机构对手机上瘾者进行心理辅导等。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10.(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爸爸那双手
韩继亮
①算起来,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里十分清晰,特别是他那双手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
②那是一双典型的农民的手。手背青筋暴突,手掌满是老茧,手指虽然不太粗壮,但沟壑分明,劳作的痕迹布满指尖。爸爸就是用这双手和妈妈一起历经风雨,把我们姐弟七个养大成人。
③我刚记事时,家里还有一点儿自留地,爸爸每天天不亮就从炕上起来,利用生产小组上工前的时间打理自留地的庄稼。我们家孩子多、劳力少,粮食不够吃,自留地的收成关系着全家人的温饱。晚上收工了,爸爸又直接去了自留地,间苗除草。为了一家人的温饱,爸爸起早贪黑,那时我从来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④那时候,我家有十几个菜畦。大白菜是菜园里的主菜,夏末播种,秋天一遍遍间苗、浇水、施肥。我印象最深的是施农家肥。爸爸把粪晾干、发酵,然后挑到菜畦头,在菜根旁刨一个坑。他用一个破碗将肥料投放到坑里,有时着急了就直接用手抓,一点也不嫌脏。这些活儿都是晚上收工后摸黑干的,爸爸早已轻车熟路,做得干净利落。
⑤家里的各种工具不到实在不能用的地步,爸爸从来不会一扔了事,总会用他那满是老茧的双手,将那些工具修修补补。夏天的晚上,爸爸每天都会把所有怕雨淋的家什,收拾进厢房里或者盖好,这时候就听到房内传出“铮铮”的磨镰声,或者修补扁筐的敲打声。这声音唱出了父亲的希望,也种进了我的心里。
⑥难度最大的活是从深深的水坑中打水浇菜。爸妈站在水码头两边的炕坡上,他们的双手拽着拴在水斗上的两根细绳,一会儿弯腰将水斗舀满水,一会儿起身将水斗荡起,他们的身体前仰后合、协调飘逸,就像风摆杨柳。水斗在爸妈手中绳子的牵动下,荡来荡去,将水准确地泼到码头上,徐徐流入菜畦中。站在一旁的我摩拳擦掌,总想试一试。爸爸就手把手地教我,告诉我如何不被绳子磨手,两只手前后如何配合,身体如何协调……这是爸爸对我最有耐心的时刻,爸爸握着我的一双小手,让我感受着怎样用力。爸爸那双大手厚实而坚实,隔着那厚厚的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英美概况教案改革:机遇与挑战
- 2024年安规工程师基本培训大纲解析
- 2023年银行从业风险管理讲义
- 《接触网施工》课件 4.2.1 承为索终锚端安装
- 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知春里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精美课件(第1课时)
- 2024版BIM模型可视化与仿真技术培训
-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全国选拔赛技术工作文件
- 2024年新年计划:如何制定元日目标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 机械毕业设计(PLC的恒温箱控制系统设计)
- 简述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课件
- 砷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新版幼儿园安全用电课件ppt
- 06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底稿(试行)
- 化验室化学试剂分类清单(参考模板)
- 三教”统一、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
- 材料成型概论 第四章 挤压成型
- 六盘水气候特征
- 辐射安全责任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