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生物(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凋亡时主要依赖于细胞内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使染色质碎片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B.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细胞自噬过程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性降低D.染色质碎片化主要由控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合成的基因决定【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A、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A正确;B、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正确;C、细胞凋亡时主要依赖于细胞内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使染色质碎片化,因此细胞自噬过程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升高,C错误;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染色质碎片化主要由控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合成的基因决定,D正确。故选C。2.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B.流感病毒只有在选择压力的作用下才发生基因突变C.某些病毒经人工改造后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载体D.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植物体具有抗病毒特性【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详解】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则不是半保留的复制方式,A错误;B、选择压力决定生物进化方向,有诱变因素病毒就可以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C、某些病毒经人工改造后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如腺病毒等,C正确;D、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植物体不含病毒或病毒少为脱毒苗,但不具有抗病毒的特性,D错误。故选C。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A.选用分裂间期细胞占比较高的材料来观察有丝分裂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菌环境C.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杜绝接种过程中微生物污染D.在沸水浴条件下二苯胺试剂与DNA反应可鉴定DNA【答案】D【解析】【分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是: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适当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将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②DNA不溶于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③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详解】A、应选用分裂期细胞占比较高的材料来观察有丝分裂,A错误;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氧环境,B错误;C、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可以减少外植体携带的微生物,但不能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C错误;D、在沸水浴条件下二苯胺试剂与DNA反应呈蓝色,因此可用二苯胺鉴定DNA,D正确。故选D。4.植物细胞的液泡中除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外,还含有蛋白酶、几丁质酶等多种水解酶,具有与溶酶体类似的功能。已知液泡中的pH低于细胞质基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液泡可能与细胞自噬有关,能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液泡中的酶进入细胞质基质中活性会降低甚至会失活C.液泡中细胞液渗透压升高,有利于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D.观察黑藻叶肉细胞质壁分离时,能看到其液泡体积变小且颜色加深【答案】D【解析】【分析】1、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2、由题意可知,液泡具有与溶酶体类似的功能,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详解】A、由题意可知,液泡具有与溶酶体类似的功能,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正确;B、根据“液泡中的pH低于细胞质基质”可知,液泡中的酶进入细胞质基质中活性会降低甚至会失活,B正确;C、液泡中的细胞液渗透压升高,有利于细胞吸水,有利于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C正确;D、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时,是通过观察叶绿体来进行的,液泡是无色的,所以不能观察到液泡的颜色加深,D错误。故选D。5.他莫昔芬(Tam)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科研人员测定了初次使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癌细胞(细胞系C)和长期使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癌细胞(细胞系R)在不同Tam浓度下的死亡率,结果如图1。进一步测定细胞系C和R的氧气消耗速率及葡萄糖摄取速率,结果如图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所需能量更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结果表明,长期使用Tam会导致癌细胞的耐药性增强B.与细胞系C相比,细胞系R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使葡萄糖摄取速率提高C.可检测细胞系C和R的O2消耗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来比较二者呼吸方式的变化D.为使长期使用Tam的乳腺癌患者抗癌效果更好,可以同时服用抑制无氧呼吸的药物【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进行有氧呼吸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详解】A、由图1可知,长期使用Tam的患者癌细胞(细胞系R)比初次使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癌细胞(细胞系C)的死亡率下降,说明长期使用Tam会导致癌细胞的耐药性增强,A正确;B、从图2中可以看出,细胞系R的氧气消耗速率降低,说明了其降低了有氧呼吸强度,增加了无氧呼吸,使葡萄糖摄取速率提高,B正确;C、人体进行有氧呼吸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所以不能检测细胞系C和R的O2消耗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来比较二者呼吸方式的变化,B错误;D、根据前面的解答,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无氧呼吸的增强,所以在服用Tam的同时,服用抑制无氧呼吸的药物,抗癌效果更好,D正确。故选C。6.某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种子的子叶有黑色、灰色、白色三种,由基因A/a和B/b控制。当B基因存在时子叶为黑色,仅A基因存在时子叶为灰色,其他情况均为白色。现用一株黑子叶雌株和灰子叶雄株杂交,F1均为黑子叶,F2为黑子叶雌株:黑子叶雄株:灰子叶雄株:白子叶雄株=8:4: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F2黑子叶雄株的基因型有2种C.在F2黑子叶雌株中双杂合个体占1/3D.选用纯合黑子叶雄株和纯合灰子叶雌株杂交,可检测B/b基因是否位于XY同源区段【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F2中黑子叶雌株:黑子叶雄株:灰子叶雄株:白子叶雄株=8:4:3:1,雌株只有黑子叶,与性别相联系,且当B基因存在时子叶为黑色,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详解】A、F2中黑子叶雌株:黑子叶雄株:灰子叶雄株:白子叶雄株=8:4:3:1,雌株只有黑子叶,与性别相联系,且当B基因存在时子叶为黑色,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当B基因存在时子叶为黑色,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杂交得到F2黑子叶雄株的基因型有AAXBY、AaXBY、aaXBY3种,B错误;C、F2黑子叶雌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XBX_,双杂合个体占为AaXBXb,所占比例为1/2×1/2=1/4,C错误;D、选用纯合黑子叶雄株和纯合灰子叶雌株杂交,若子代黑色只出现在雌株,则说明B/b基因位于XY的非同源区段;若子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黑色,则说明B/b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因此可选用纯合黑子叶雄株和纯合灰子叶雌株杂交检测B/b基因是否位于XY同源区段,D正确。故选D。7.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内一个mRNA分子能够翻译出多条肽链B.大肠杆菌内的质粒基因表达与核仁和核糖体无关C.菠菜叶肉细胞内基因表达场所为细胞核和叶绿体D.猪成熟红细胞内的基因转录时存在A—U和T—A的配对方式【答案】A【解析】【分析】1、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酵母菌内一个mRNA分子能够翻译出多条相同的肽链,A正确;B、大肠杆菌内的质粒基因表达与核糖体有关,B错误;C、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细胞核中的基因在细胞核中转录核糖体上翻译,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表达,C错误;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不再进行基因转录,D错误。故选A。8.关于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硝酸盐等物质可以改变核酸的碱基,进而诱发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可作为进化的原材料C.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均称为染色体变异D.利用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二倍体植株,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一般是纯合的【答案】B【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详解】A、亚硝酸盐属于引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他们通过改变核酸中的碱基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诱发基因突变,A正确;B、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即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均称为染色体变异,C正确;D、将二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并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一般是纯合的,D正确。故选B。9.辅助性T细胞的激活需要图中的两个信号刺激:一是APC呈递的抗原;二是APC表面的蛋白质分子(B7)与辅助性T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CD28)结合。抑制性T细胞(Ts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是一类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负向调节作用的T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辅助性T细胞的TCR受体结合的抗原信号可来自于B细胞B.降低Ts细胞的功能可以提高异体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D.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均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解】A、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都能识别抗原,且能分泌细胞因子,以激活相应细胞,如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A正确;B、APC是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均可作为APC,辅助性T细胞不是APC,B错误;C、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发挥重要作用,C正确;D、由图可知,被呈递的抗原与辅助性T细胞上的受体以及APC表面的一个蛋白质分子(B7)与辅助性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CD28)结合,从而导致辅助性T细胞激活,使该细胞增殖和分化,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激活后的辅助性T细胞内会发生多种基因表达,D正确。故选B。10.科研人员为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EBR)对菜豆植株涝渍胁迫下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进行了盆栽实验,实验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正常浇水(CK)、涝渍胁迫(T1)、0.1μmol/L的EBR+正常浇水(T2)、0.1μmol/L的EBR+涝渍胁迫(T3),每个处理种植12株菜豆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正常植株喷洒0.1μmol/L的EBR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B.喷洒0.1μmol/L的EBR能缓解涝渍胁迫引起的Pn下降C.每个处理种植12株菜豆苗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D.实验结果不能表明EBR对Pn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指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详解】A、与对照组(CK)相比,喷洒0.1μmol/L的EBR(T2组)净光合速率较低,因此喷洒0.1μmol/L的EBR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A错误;B、与对照组(CK)相比,涝渍胁迫(T1)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0.1μmol/L的EBR+涝渍胁迫(T3)比T1组净光合速率高,因此喷洒0.1μmol/L的EBR能缓解涝渍胁迫引起的Pn下降,B正确;C、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每个处理种植12株菜豆苗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保证无关变量一致,C正确;D、实验中只用到了一种浓度的EBR,不能表明EBR对Pn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D正确。故选A。11.群聚有利于种群的增长和存活,过密或过疏都可阻止其增长,并对生殖产生负作用。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有些生物在种群密度很低时,其种群数量不增反降,甚至会走向灭绝,这就是阿利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恢复工程中,少量引入生物就可以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B.栖息地碎片化可使阿利效应出现的概率升高,加速物种的灭绝C.适宜的种群密度对于种群中的个体寻找配偶和逃避敌害是必不可少的D.阿利效应的存在会减缓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详解】A、生态恢复工程中,需要引入一定量的生物然后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A错误;B、栖息地碎片化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可使阿利效应出现的概率升高,加速物种的灭绝,B正确;C、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适宜的种群密度对于种群中的个体寻找配偶和逃避敌害是必不可少的,C正确;D、阿利效应的存在会减缓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过程,外来物种初期由于种群密度很低,可能会降低数量,甚至灭绝,D正确。故选A。12.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越冬水鸟的重要聚集区。科研人员将湖中水鸟划分为4个集团(每个集团包括若干种水鸟),并对它们的觅食行为和生境利用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百分比代表使用频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集团觅食行为生境利用G1间歇型啄食(100%)草滩(68.6%)泥滩(15.4%)G2间歇型啄食(86.5%)泥滩挖掘取食(9.9%)浅水区(44.2%)泥滩(39.1%)G3多种觅食行为中水区(41.3%)深水区(30.4%)G4潜水取食(99.3%)深水区(74.7%)中水区(17.1%)A.冬天食物缺乏时,集团间水鸟的生态位重叠度可能增大B.与集团间相比,集团内水鸟的生态位重叠度更大C.群落中生态位重叠的水鸟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了生态位分化,最终达到共存状态D.越冬水鸟的生态位受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与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不同的集团之间的觅食行为和生境利用均有区别,生态位有差异。【详解】A、冬天食物缺乏时,鸟类会扩大取食种类,可能会使集团间的生态位重叠增大,A正确;B、与集团间相比,集团内水鸟的生态位更相似,重叠更大,B正确;C、群落中生态位重叠的水鸟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生态位的分化,如觅食行为、生境利用等方面发生分化,最终达到共存状态,C正确;D、越冬水鸟的生态位也受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D错误。故选D。13.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液中通常需要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B.传代培养前可用胃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细胞分散C.分瓶培养前需用培养液稀释调整到合适的细胞密度D.培养过程中通过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保证无毒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癌变。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细胞群或细胞产物。【详解】A、培养液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为动物细胞增殖过程提供必需的成分,A正确;B、传代培养前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细胞分散,不用胃蛋白酶,B错误;C、分瓶培养前需用培养液稀释调整到合适的细胞密度,有利于细胞增殖,C正确;D、细胞培养液应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废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D正确。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4.植物可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为研究钒酸钠(质膜H+泵的专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GB)对玉米Na+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以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胁迫下单独使用GB或钒酸钠处理均可使Na+外排增加B.盐胁迫下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泵活性增强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C.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Na+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D.盐胁迫下GB引起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H+泵活性有关【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第一第二两个题图可知,NaCl胁迫时,加GB使Na+外排显著增加,钒酸钠处理抑制了质膜H+泵后,NaCl胁迫时,加GB使Na+外排略微增加;分析第三第四两个题图可知,NaCl胁迫时,加GB使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明显增强,而液泡膜H+泵活性几乎无变化,所以GB引起盐胁迫时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有关,而与液泡膜H+泵活性无关。【详解】A、对比分析题干中前两个题图可知,NaCl胁迫,加GB使Na+外排显著增加,钒酸钠处理后,NaCl胁迫时,加GB使Na+外排略微增加说明盐胁迫下单独使用GB或钒酸钠处理均可使Na+外排增加,A正确;B、由第一幅图可知,在没有盐胁迫时,净Na+流量为负值,且值比较小,说明只有很少Na+内流入原生质体内。当存在盐胁迫时,净Na+流量为正值,说明主要依靠Na+外排适应盐胁迫环境,并且GB能促进Na+外排。由第二幅图可知,质膜H+泵被矾酸钠抑制后,存在盐胁迫时,净Na+流量值有所降低,且GB组下降显著,说明GB是通过调控质膜Na+泵来影响Na+外排的,B正确;C、在盐胁迫情况下,无论质膜H+泵活性增强导致Na+外排量增加,还是液泡膜NHX载体活性增强促进Na+进入液泡,都可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C正确;D、由第三与第四幅图可以得知,在有盐胁迫时,GB作用下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有所增强H+泵活性没有变化,说明GB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可能与液泡膜NHX载体活性增强有关,而与液泡膜H+泵活性无关,D错误。故选ABC。15.图1为某家系中某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患者中大部分是由于M蛋白77位氨基酸缺失所致,少部分是由于M蛋白125位氨基酸替换所致。二者差异可用两种核酸探针进行检测,探针1与编码77位氨基酸缺失的M蛋白的基因结合,探针2与编码125位氨基酸异常的M蛋白的基因结合,图2为部分家庭成员的电泳检测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7带有来自个体2的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B.个体6的探针检测结果应与个体1相同C.由图1推算个体8患病的概率是1/6D.利用两种探针对个体8进行产前诊断,可能出现四种情况【答案】BD【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正常,生出了患病4号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用A/a表示,则正常为A_,由于M蛋白77位氨基酸缺失所致为a1,由于M蛋白125位氨基酸替换所致为a2。【详解】A、由图可知,个体7和个体4都患乙病,个体7的基因型为a1a2,个体1的基因型为Aa1,个体5的基因型为Aa2,推测个体2基因型为Aa2,因此个体7带有来自个体2的致病基因a2的概率为1,A错误;B、个体1的基因型为Aa1,个体5的基因型为Aa2,个体7的基因型为a1a2,则个体6的基因型为Aa1,因此个体6的探针检测结果应与个体1相同,B正确;C、个体5的基因型为Aa2,个体6的基因型为Aa1,体8患病的概率是1/2×1/2=1/4,C错误;D、利用两种探针对个体8进行产前诊断,可能出现AA、Aa1、Aa2和a1a2四种情况,D正确。故选BD。16.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调节系统调控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此系统中,激素的作用具有“等级性”,“上位”激素对“下位”内分泌细胞具有调节作用,“下位”激素对“上位”内分泌细胞活动也具有调节作用,以维持机体激素调节的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调节系统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直接控制B.图中①②③处均表示负反馈,是维持激素分泌稳态的基本调节方式C.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可以作用于甲状腺、性腺、胰岛等靶腺而发挥调节作用D.切除实验动物的靶腺后,下丘脑调节肽和促激素的分泌量均增加且仍有调节作用【答案】AC【解析】【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的作用: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详解】A、该调节系统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A错误;B、图中①②③处均表示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维持激素分泌稳态的基本调节方式,B正确;C、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可以作用于甲状腺、性腺等靶腺而发挥调节作用,但不能作用于胰岛,C错误;D、切除实验动物的靶腺后,靶腺分泌的激素减少后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调节肽和促激素的分泌量均增加且仍有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AC。17.绣线菊蚜是南疆地区苹果园的一种重要害虫,科研人员调查了绣线菊蚜在某苹果园中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绣线菊蚜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标记重捕法B.在该苹果园中绣线菊蚜种群的K值为4000头C.绣线菊蚜在6月13日-6月20日期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几乎持平D.苹果园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发生规律性变化【答案】CD【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详解】A、绣线菊蚜的活动能力弱,因此调查绣线菊蚜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A错误;B、图中4000是绣线菊蚜最大种群密度,但该种群数量维持在4000头左右,因此4000头不是K值的大小,B错误;C、根据图示,绣线菊蚜在6月13日-6月20日期间的种群数量几乎保持稳定,因此出生率与死亡率几乎持平,C正确;D、季节改变温度等外界环境会发生改变,因此苹果园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发生规律性变化,D正确。故选CD。18.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接种噬菌体,一个噬菌体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菌,然后以此为中心,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菌,最终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透明圈,称为噬菌斑,如下图所示。不同种噬菌体形成的噬菌斑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不同。研究者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接种0.1ml相应噬菌体的106倍稀释液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接种细菌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变为不透明状态,是由细菌大量繁殖造成的B.噬菌体样品应有足够的稀释度,以保证初期一个细菌最多被一个噬菌体侵染C.若平均每个平板的噬菌斑量为150,则该样品的噬菌体密度为1.5×108个/mLD.根据噬菌斑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可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纯化噬菌体【答案】ABD【解析】【分析】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详解】A、接种细菌后细菌大量繁殖造成的平板一段时间后变为不透明状态,A正确;B、一个噬菌体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菌,然后以此为中心,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菌,最终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透明圈,称为噬菌斑,因此噬菌体样品应有足够的稀释度,以保证初期一个细菌最多被一个噬菌体吸附,B正确;C、若平均每个平板的噬菌斑数量为150,则该样品中计算出噬菌体数量为:150÷0.1×106=1.5×109个/mL,C错误;D、不同种噬菌体形成的噬菌斑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不同,因此可根据噬菌斑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可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纯化噬菌体,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9分。19.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多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PSⅡ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将过剩的光能耗散,减少多余光能对PSⅡ的损伤。已知拟南芥的H蛋白有2个功能:①修复损伤的PSⅡ;②参与NPQ的调节。科研人员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位于叶绿体的______。光反应阶段PSⅡ可将水分解为______。(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强光照射下突变体的NPQ强度相对值比野生型高,好处是______。根据本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出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Ⅱ活性强弱,理由是______。(3)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强光照射下突变体流向光合作用的能量______。若测得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根据本实验结果推测,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②.氧和e、H+(2)①.强光照射与否(不同的光照处理)、H蛋白有无(拟南芥种类)②.减少强光对PSⅡ复合体造成损伤③.不能④.突变体PSⅡ系统光损伤小但不能修复,野生型光PSⅡ系统损伤大但能修复(3)①.少②.突变体NPQ高,PSⅡ系统损伤小,虽然损伤不能修复,但是PSⅡ活性高,光反应产物多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2)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小问1详解】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故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光反应阶段PSI可将水分解为氧和H+。【小问2详解】分析曲线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强光照射与否(不同的光照处理)、H蛋白有无(拟南芥种类)。强光照射下突变体的NPQ强度相对值比野生型高,好处是减少强光对PSⅡ复合体造成损伤。由题干信息可知,拟南芥的H蛋白可修复损伤的PSⅡ,但突变体无H蛋白,不能修复损伤的PSⅡ,即突变体PSⅡ系统光损伤小但不能修复,野生型光PSⅡ系统损伤大但能修复。综合两方面情况,根据本实验不能比较出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I活性强弱【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强光照射下突变体的NPQ相对值高于野生型,由于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说明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中流向光合作用的能量少于野生型。由图示曲线看出,突变体NPQ高,PSⅡ系统损伤小,虽然损伤不能修复,但是PSII活性高,光反应产物多,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20.在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常见的抑制性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GABA的受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通道型受体,由递质结合部位和Cl-通道两部分组成,GABA与该种受体结合后,导致Cl-通道开放,Cl-内流,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值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另一种受体本身无通道结构,与GABA结合后,被激活并通过G蛋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最终引起K+通道开放,增加K+______(填“外流”或“内流”),进而产生抑制效应。(2)突触前膜释放的GABA可被突触间隙中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的GABA含量异常,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作为药物缓解病情,这是由于______,从而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3)研究发现,大鼠等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神经元未成熟时,GABA的生理效应与上述,成熟神经元相反。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GABA的通道型受体特性未改变(既是GABA受体,也是Cl-双向通道),GABA的两种不同的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l和KCC2的相对数量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细胞膜上共转运体的大小表示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据图推测,图中表示大鼠未成熟神经元的是______(填“神经元1”或“神经元2”),依据是______。(4)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KCC2和NKCC1的表达量有关。研究者以______大鼠为实验组,用______技术检测KCC2和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______,则证实上述推测。【答案】(1)①.降低②.外流(2)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从而抑制GABA被降解,维持突触间隙内GABA的含量(3)①.神经元1②.GABA的作用通过促进氯离子内流促进,由图2可知,大鼠成熟神经元应是图1中的神经元2,而“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的相反”,故对应神经元1(4)①.神经性病理痛②.抗原-抗体杂交③.实验组NKCC1含量高于对照组或(和)KCC2含量低于对照组【解析】【分析】1、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2、GABA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合成以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受到刺激以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保持静息电位。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会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发生电位差,产生电流。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钠离子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小问1详解】神经元未受刺激时,细胞膜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若GABA与之结合后引起Cl-通道开放,突触后膜的负电荷增多,则会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正常情况下,静息电位的形成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而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推测GABAB可能的作用机理增加钾离子外流。【小问2详解】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从而抑制GABA被降解,维持突触间隙内GABA的含量,从而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小问3详解】结合上述分析可知,GABA的作用通过促进氯离子内流促进,由图2可知,大鼠成熟神经元应是图1中的神经元2,而“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的相反”,故对应神经元1【小问4详解】若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可用技术抗原-抗体杂交(蛋白质电泳)检测KCC2和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实验组NKCC1含量高于对照组或(和)KCC2含量低于对照组,则证实上述推测。21.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和发展畜牧养殖等社会生产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为某草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输入该草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图中显示的食物链有______条,蛇占据的营养级为______。(2)科研人员以A、B、C、D、E、F六个牧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在每个牧区内随机布设30个1m×1m的草地小样方,于______(填“放牧前”或“放牧后”或“放牧前和放牧后”)测定每个小样方的丰富度指数及生物量,并最终汇总成每个牧区的丰富度指数及生物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放牧对A、F两个牧区的影响为______。(3)草地生态系统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属于其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对于草地生态系统中行将灭绝的物种应采取______措施。【答案】(1)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②.7③.三、四、五(2)①.放牧前和放牧后②.AF区物种丰富度增加,生物量降低(3)①.间接②.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而建立的一种联系.由于各种生物食性复杂性致使各种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彼此交错联系形成复杂的食物网。【小问1详解】输入该草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据图分析,图示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包括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蛇→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植物→鼠→鹰、植物→鼠→蛙→蛇→鹰。【小问2详解】科研人员以A、B、C、D、E、F六个牧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在每个牧区内随机布设30个1m×1m的草地小样方,于放牧前和放牧后测定每个小样方的丰富度指数及生物量,并最终汇总成每个牧区的丰富度指数及生物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放牧对A、F两个牧区的影响为AF区物种丰富度增加,生物量降低。【小问3详解】草地生态系统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属于其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措施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22.赖氨酸是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在玉米中赖氨酸含量很低。天冬氨酸激酶(AK)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DHDPS)是赖氨酸合成途径中两种重要的酶,协同控制植物中游离赖氨酸的合成速率。图1为某玉米细胞内赖氨酸合成与分解的部分过程,其中LKR和SDH是赖氨酸分解代谢的关键酶。图2为天冬氨酸结构式。回答下列问题:(1)由天冬氨酸转变为赖氨酸,是改变了天冬氨酸结构式中的______(填图2中的编号)。据图1分析可知,野生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较低的原因是______。(2)科学家常通过______技术获得来源于细菌的外源AK基因和DHPS基因,将两种外源基因插入Ti质粒的______片段,再通过______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玉米愈伤组织,从而获得转基因高赖氨酸玉米植株。由此推测细菌基因编码的AK和DHPS对赖氨酸浓度的敏感度______。(3)转化结束后,应从分子水平与______水平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检测与鉴定。(4)除上述技术外还可利用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通过______,来改造玉米中现有AK和DHPS蛋白。【答案】(1)①.④②.赖氨酸会在LKP催化下被分解,过多的赖氨酸会抑制AK和DHPS活性。(2)①.PCR②.T-DNA③.农杆菌转化④.降低(3)个体(4)改造或敲除玉米细胞内控制LKR合成的相关基因,从而抑制赖氨酸的分解过程,进而提高赖氨酸的含量。【解析】【小问1详解】氨基酸之间的不同取决于R基团,据图2分析可知,是天冬氨酸的R基,故选④。据图1分析可知,赖氨酸会在LKP催化下被分解为酵母氨酸,从而减少赖氨酸的含量。过多的赖氨酸会抑制AK和DHPS活性,从而减少赖氨酸的合成,赖氨酸的含量减少。【小问2详解】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扩增和获取的技术是PCR。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会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功之后,AK和DHPS对赖氨酸浓度不敏感,从而解除因赖氨酸达到一定浓度而对AK和DHPS活性的抑制,进而提高赖氨酸的含量。【小问3详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需要从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开展。【小问4详解】结合图1和题干等相关知识,改造或敲除玉米细胞内控制LKP合成的相关基因,从而抑制赖氨酸的分解过程,进而提高赖氨酸的含量,或者直接改造玉米细胞内AK和DHPS基因,使合成的AK和DHPS对赖氨酸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