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程_第1页
2024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程_第2页
2024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程_第3页
2024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程_第4页
2024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程目次总则 1术语 2选址与总体布置 3选址 3总体布置 3建筑与结构 5建筑 5结构 5工艺与设备 7一般规定 7计量 7卸料 7压缩转运 7臭气控制 8渗滤液处理 9配套设施 10电气与照明 106.2消防 106.3通风 116.4给排水 126.5噪音 126.6智能化 12环保、卫生与安全 13施工与质量验收 14运行与维护 15本规程用词说明 16引用标准名录 17条文说明 18ContentsGeneralprovisions 12Siteselectionandgenerallayout 3Siteselection 3Generallayout 3ArchitectureandStructure 5Architecture 5Structure 5ProcessandEquipment 7Generalprovisions 7Metering 7Unloading 7Compressiontransport 7OdorControl 8LeachateTreatment 9Supportingfacilities 10ElectricalandLighting 10Fire 10Ventilation 11Watersupplyandsewerage 12Noise 12Intelligent 12Environmentalprotection,healthandsafety 13Constructionandqualityacceptance 14Operationandmaintenance 1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16Listofquotedstandards 17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8PAGEPAGE10总则减少垃圾转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规划、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运行与维护。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语2.0.1 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 undergrounddomesticwastetransferstation将压缩转运主体设施设置于相对封闭的地下空间,地面空间可进行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活垃圾地埋式转运站,地埋式转运站运行方式可以分为平进下出及下进下出两种。简称“地埋式转运站”。选址地埋式转运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要求;选择交通便利,方便清运的地方;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通信等方面的要求;具备良好的地质、防洪排涝条件。圾转运站改扩建时可选用地埋式转运站。经济发达、用地紧张或邻避效应突出的城镇,新建时宜选择地埋式转运站。总体布置地埋式转运站的总体布置应依据其规模、类型、工艺要求及技术路线确定,总体布局应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顺畅,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整体设计应紧凑合理,地面与地下空间应做好衔接。渗滤液、臭气处理设施宜设在地下空间。地埋式转运站宜设置洗车设施,洗车设施宜设置于主体设施内。地埋式转运站应合理布置出入口,作业车辆与工作人员通道应分开设置,收集车和转运车的通行、作业过程应方便顺畅。空间布局设计应考虑转运车辆停放等功能设置。地埋式转运站宜在地面空间设置宣传教育、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整体环境应具备舒适的通风采光条件。建筑建筑结构形式宜满足垃圾转运工艺及设备的安装、拆换与维护的要求。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汽车坡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的规定。坡道应设置防滑、盲区保护、防潮、排水、交通信号等措施。术规范》GB50108的规定,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地下空间出入口地面标高宜高于周边区域30cm。压缩设备区、卸料区、转运区等地面应有良好的防渗和防中等腐蚀性能。3m以下宜采用便于清洁的建筑材料,3m以上采用防霉材料。卸料大厅四周墙体应设防撞装置。结构结构设计应对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大中型地埋式转运站垃圾压缩、转运及渗滤液处理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应符合现行国GB18306参数进行抗震设防,并符合于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规定。地埋式转运站地下室顶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下建筑防水构造》10J301的规定,并应考虑上部设备及通行车辆的荷载作用。抗浮工程设计等级应根据建筑工程特征确定且不低于乙级。抗浮结构和构件的承载力、变形及抗浮设施有效性应符合抗浮性能及结构设计要求,抗浮构件及设施的耐久性年限不应少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地埋式转运站结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抗渗混50046的规定。地下空间应考虑工艺设备安装、检修的吊装口。一般规定应综合转运规模、处理要求、平面占地、竖向空间、施工条件、环境目标、卫生防疫等因素,优先选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主体设备应满足密闭、防潮防火、低噪耐腐等性能要求。应考虑散落垃圾清理和污废水收集等措施。计量地埋式转运站应配置智能化垃圾称重计量装置,并具备车辆识别、动态计量、数据统计、数据上传等功能。地埋式转运站计量设施宜布置在地面空间,条件受限时可设置在地下空间。止车辆和作业人员坠落的安全措施及报警装置。垃圾收集车卸料时,应同时启动通风、除尘、除臭系统。人员现场指挥。垃圾收集车卸料完毕后,垃圾收集车应及时退出作业区。生产区域应定期消杀,防止蚊蝇、鼠类等滋生。压缩转运工艺选型应科学、节约,降低地下空间层高,减小地下空间面积。地埋式转运站的转运单元数宜不少于2个;只有1个转运单元的应考虑故障时的应急措施。检修平台、设备夹层等区域应设置栏杆、防滑梯等安全设施,卸料口处应设置倒车限位、安全挂钩等安全防护设施,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卸料大厅、转运大厅应满足使用空间需要,同时配置车辆派位引导系统、语音播报系统。转运大厅应考虑周转箱体放置区域。转运垃圾的装载容器应保证装卸料顺畅,关闭严实,密封可靠。应考虑渗滤液收集池中渣和砂的提升措施。臭气控制应设置独立的除臭系统,当条件受限必须与地面其他设施合用的,应有防止异味扩散的措施。压缩、转运作业及渗滤液收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物应进行负压收集处理。处理设施在地面空间时应采用全密闭设计。对于高浓度臭气产生区域(污水池、压缩区域),宜采取密闭措施,对高浓度臭气进行收集处理。臭气处理装置宜靠近臭气产生量大的臭气源,排气筒宜结合建筑风格、周边环境进行设计。排气筒应考虑防雨水进入或雨水导排措施。排气筒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及厂界恶臭污染物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的规定,同时应满足项目环评要求。应对有人员作业的密闭区补充新风。应设置合适的进风方式。如除臭工艺中涉及到危化品使用的,应单独设置危化品储存间。渗滤液处理地埋式转运站宜设置渗滤液就地处理设施。渗滤液处理工艺宜采用无浓缩液产生的工艺。渗滤液收集宜采用密闭、快速方式;合理设置排水沟、管道坡度,避免积水。渗滤液外运处置应设置渗滤液贮存池。渗滤液贮存池内区域操作、检修按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安全管理。渗滤液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机械脱水。电气与照明供电系统的设计宜按二级负荷设计,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柴油发电机。当变配电间设置在地下空间时,应根据环境要求加设机械通风、去湿设备或空气调节设备。地下层应设置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灯光照明设备应选用具有防潮、防腐蚀功能的低温节能型照明灯具,对有防爆要求的地方应采用防爆灯具。压缩设备区、卸料区、转运区等主要场所正常照明照度标准值不应小于150LX。应急照明应符合现行国家GB51309的规定。照明控制宜选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具备不同工况不同照度自动调节功能。应配置监控系统,对各泊位及卸料大厅、转运大厅、进出口等重点位置进行视频监控。电源开关及插座应设置在离地面1.5m以上,电源开关及插座应防水。消防地埋式转运站火灾危险性类别应属丁类,其灭火器配置应按轻危险级考虑;对于具有分类收集及预处理功能综合地埋式转运站的可回收物储存间(室)等存放易燃物品的设施,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丙类,其灭火器配置应按中危险级考虑。转运车间地下空间所有的设备间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地下空间防火分区的划分所选用的防火卷帘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甲级防火卷帘。地下空间疏散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地埋式转运站地下空间,除无人员经常停留的空间外,均GB51251的规定。地下空间应设置消防疏散走道及疏散指示系统,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地下空间应设置直达地面的安全楼梯;疏散通道地面照度标准不应低于1lx;疏散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60分钟;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地下层内不应设置使用明火的房间。GB500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和《汽车库、GB50067地下空间设备的油漆、主材应防火。通风生产区域宜设置新风系统,并合理设置进风口。对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有爆炸危险气体和挥发粉尘的场所,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气体收集、处理系统。地埋式转运站内余热和余湿均较大的房间和车间,通风量应按排除余热或余湿所需空气量中较大值确定。压缩、转运及渗滤液处理车间产生臭气的区域通风方式应考虑除臭和新风,不应采取通风外排。给排水应综合污水排放特征、收集方式、水量规模、排放要求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宜设置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宜分开设置,生产用水主要指设备或设施生产、冲洗用水。地埋式转运站应实行雨污分流制。地下空间坡道入口处应设边沟,室外地坪标高应考虑防止雨水倒灌;地下空间应设置排水设施。噪音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智能化地下空间应设置环境控制系统,具备对温度、湿度和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在线监测等辅助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控制的功能。应设置语音通讯系统,通过固定通讯、无线通讯等方式保证地下空间工作人员能即时与中控室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设置地下空间光纤直放站等技术,实现地下空间内运营商网络信号覆盖。应选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应合理布局,设置绿化隔离带,配置相应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应结合工艺设计和作业要求,强化垃圾卸装、污水收集处(车辆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等的规定。应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并设置专用的员工卫生设施。应设置消毒、杀虫设施及装置。害气体提示等安全标志。应在相应位置设置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并具备预报警功能。气体监测和消毒。转运站的各项建筑、安装、施工及使用的各类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应在转运站施工前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完成设备选型,工程施工应按照经审批的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进度计划、施施工现场应有安全标志平面布置图,主要作业点和危险区域及主要通道口均应挂设相关的安全标志等,安全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的规定。工程结束后应对施工期间路面及绿化被破坏的区域进行恢复。各项系统与设备试运行合格,具备运行条件时,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开工报告、项目批复文件;工程施工图等技术文件及审查意见;工程施工、验收(重点是隐蔽工程、综合管线)记录和工程变更记录;设备材料(重点是转运装置)验收以及安装、调试与试运行记录;竣工验收报告及其批复意见;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9 应制订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应具有本岗位相关的专业背景,并应进行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岗前培训内容应包括转运站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和有关设施、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工作人员应做好每日进站垃圾计量资料备份和每月统计报表工作。转运站供电、除臭等设施和电气、照明等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操作人员不得自行拆机检修。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制度、职工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PAGEPAGE18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程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20选址与总体布置 213.1选址 213.2总体布置 22建筑与结构 244.1建筑 244.2结构 24工艺与设备 26一般规定 265.2计量 265.3卸料 26压缩转运 26臭气控制 27渗滤液处理 28配套设施 29电气与照明 296.2消防 296.3通风 296.4给排水 296.5噪音 306.6智能化 30环保、卫生与安全 31施工与质量验收 32运行与维护 331 总则本条明确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加强和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投资效率,进而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节约垃圾收集和运输费用,降低垃圾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的能耗,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居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本条明确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浙江省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选址与总体布置、地下层设计、地面层设计、辅助设计、环保、卫生与安全、施工与质量验收、运行与维护都应遵循本规程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本条规定了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选址与总体布置、地下层设计、地面层设计、辅助设计、环保、卫生与安全、施工与质量验收、运行与维护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选址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对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律规定,遵循所在地区城乡总体规划,不占用经济性高的土地,若转运站所服务区域的城乡总体规划未对转运站选址提出要求或尚未编制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应能满足服务区域内产生的垃圾的收集、转运、运输的需求,运输距离应合理,降低运输成本;本条强调了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主要功能是压缩并转运生活垃圾,为保证其发挥作用正常运行,转运站应设置于交通便利区域,应考虑其配套车辆进行转运作业时占用的空间与运输路线的设置;市政条件;本条强调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服务半径应根据服务范围内的垃圾产生量、前端垃圾收集方式等合理确定,确保服务范围内的垃圾能被清运干净。下列地区不宜新建地埋式转运站,若该地区已有生活垃圾转运站需扩建时宜选择地埋式转运站扩建:转运站选址应避开邻近餐饮店、学校、生活广场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主要是避免垃圾转运作业时的二次污染影响甚至危害,以及潜在的环境污染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转运站选址应避开大型商场出入口、影剧院等繁华地段,主要是避免造成交通混乱或拥挤;若上述地区已有生活垃圾转运站需扩建时宜选择地埋式转运站扩建时,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其副作用。二次污染控制措施强化不仅仅是指减震隔声、降尘除臭等常规措施,还包括设置绿化隔离带或(和)隔离墙,以提升其污染控制水平和增强其环境和谐度。本条是转运站建设规模的分类原则。参照《城市生活垃圾(建标[2005]157号)等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将转运站的规模按转运能力分为三大类五小类。总体布置本条强调了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应坚持的生态理念。特征和人口变化适度超前因素。综合实际需要及技术路线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总体布局应依据其采用的转运工艺确定,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保证转运作业,有效抑制二次污染并节约土地;本条要求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内道路应考虑转运规模、运输方式、周边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除满足道路设计的一般要求外,还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应满足安全、环保、卫生等基本要求。3.2.8 周边建筑和环境协调,不宜太华丽、铺张。建筑4.1.2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当1.Oh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建筑外墙为难燃性或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均应为宽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结构4.2.3埋地式结构应注意地下室的防水设计,加强防水措施。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在长期潮湿或接触水的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应考虑混凝土可能发生的碱骨料反应、钙矾石延迟反应和软水对混凝土的溶蚀,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4-1表4-1结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项目腐蚀性等级强中弱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40C35C30最小水泥用量(kg/m3)340320300最大水灰比0.400.450.50显大氣离子含量(水泥用量的百分0.800.100.10注:0.06%。“水灰比”为“水胶比”。一般规定5.1.3监控系统起到保障站内各种设备作业有序、安全生产、调度合理、高效运转等作用。转运站内设多处摄像头与控制室内的监视屏相联,对各泊位、卸料大厅、转运场地、坡道进出口及转运站大门等多处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视,控制室的操作人员可及时掌握各监视点的情况。计量5.2.1应设置进站垃圾计量设施,大型转运站计量设备必须具有自动记录、统计等功能。卸料5.3.2为保持卸料区域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卸料作业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影响,在卸料时必须同时启动通风、除尘、除臭系统。垃圾运输车卸料完后,应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沿指定路线行进,以便尽快腾出卸料空位,同时顺畅驶出转运站。对蚊蝇应定期进行消杀,在蚊蝇活跃期或密集区还需适当加大消杀频率,每月应对全站的蚊蝇、鼠类等进行监测,发现数量较多时应及时消杀。若发现蚊蝇和鼠类产生耐药性时,应及时更换消杀药物。压缩转运5.4.6转运容器密封材料采用优质橡胶密封圈,沿着卸料口筒体圆周密封,密封性能好、耐腐蚀、耐磨损、抗老化、寿命长,可保证垃圾渗沥水无滴漏。臭气控制5.5.1 卸料作业间,运输车卸料时,压缩装箱区植物液雾化喷淋系统开启,喷洒植物液,降低车间室内环境的臭气浓度。通过通风除臭设计,使除臭净化后排放尾气的各类恶臭污染物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要求。转运站除臭控制措施以采取下列方法:卸料槽间采用土建封闭隔断,卸料泊位处宜设带自控感应的快速卷帘门,使卸料槽间仅在垃圾卸料时敞口,不作业时为密封卸料槽尺寸应兼容区域内各类卸料车垃圾储存容器,减少垃圾散落,并及时清理垃圾卸料、压缩散落的垃圾。在易被挤压出臭气的位置重点设除臭收集口,确保压缩作业时被挤压出臭气有效收集,并设辅助除臭。合理匹配并留出应急备用垃圾卸料容器和压缩设备数量,减少料槽区垃圾滞留的时间;重视清洗保洁,减少附着垃圾作为无组织臭源的时间。合理设计减少车间内支排水沟长度;排水沟内衬光滑、有坡不锈钢板,设冲洗装置,便于顺畅排污。渗沥液设专用密闭排污管或真空收集,减少臭气外逸,设通风除臭减少排污不畅时臭气积聚。卸料车间、转运车间设全面通风除臭和辅助除臭植物液空间雾化对污水处理间格栅机设备、污水集水坑进行加盖密封,对渗沥液调节池、储液装置敞口进行土建。渗滤液处理5.6.1 和深度处理。电气与照明6.1.1各类转运站都应有必要措施保证临时停电时能继续其垃圾转运功能。小型转运站可通过合理调度等措施将垃圾进行分流;大、中型转运站必须依靠备用电源确保停电状态下转运系统正常运行。6.1.3本条规定了照明的设置要求和设备的选用要求,选用节能产品,实现电气节能。消防6.2.1各建筑物内各类消防灭火器材的配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规定,整个站内的消防设计以确保生产生活安全为原则。通风6.3.1通风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等,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做好工业通风工作,能够改善生产车间及其周围的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