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基础知识巩固系列题】-语文基础知识《谚语》基础知识巩固卷(部编版有答案)_第1页
【小升初基础知识巩固系列题】-语文基础知识《谚语》基础知识巩固卷(部编版有答案)_第2页
【小升初基础知识巩固系列题】-语文基础知识《谚语》基础知识巩固卷(部编版有答案)_第3页
【小升初基础知识巩固系列题】-语文基础知识《谚语》基础知识巩固卷(部编版有答案)_第4页
【小升初基础知识巩固系列题】-语文基础知识《谚语》基础知识巩固卷(部编版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基础知识巩固系列题】一语文基础知识《谚语》基础知识巩固卷(部

编版,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下面句子与原句不相符合的是()

A.有理走遍天下,万古胜负在于理。B.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C.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D.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白露那个时候种麦太早,寒露那个时候种麦太晚,秋分这个时候种麦正好。如果用一句谚语来形容这种

现象,最恰当的是()。

A.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B.六月六,看谷秀

C.夏天不热,五谷不结D.人怕老来穷,禾怕寒露风

3.”纪昌最后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是长期刻苦练习的结果,真可谓是。"填入句中不恰当的一

项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D.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4.傍晚,彩霞满天,我想明天一定是晴天。因为()。

A.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B.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C.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D.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5.下列句子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属同一类的一项是()。

A.六月不热,五谷不结。B.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C.瑞雪兆丰年。D.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6."蜻蜓低飞"说明()要来了。

A.风B.雨C.雪D.云

7.下列与天气没有关系的谚语是()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B.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C.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D.人心齐,泰山移。

8」疑难]填入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俗语是()»

爷爷常用""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勤俭节约。

A.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9.看到网购上有店家卖假货,我想用一句话劝店主()。

A.手怕不动,脑怕不用B.君子一言,驷马难追C.三心二意,一事无成D.人无信不立

10.","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理服人,只要有理,无论走到哪里

都不怕。横线上应该填()

A.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11.下列谚语中,不表示团结的一项是()。

A.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

B.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C.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12.正确理解谚语深刻含义的一组是()

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②三人行,必有我师。

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④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A.多问多思多读多练B.多练多问多思多读

C.多练多问多读多思D.多问多思多练多读

二、填空题(共13题;共93分)

13.背一背,连一连,填一填。

一九二九_______冰上走

三九四九_______不出手

五九六九_______沿河看柳

七九________雁来

八九________耕牛遍地走

九九加一九____—河开

①天气最冷的是。

②到了七九、八九,天气渐渐变了。

14.附加题

(1)“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是。

(2)“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老态龙钟”这些词可以描写人。

(3)填空

①尺有所,寸有所。

②八月,九月,十月还有o

③智能之士,不学,不问。

15.佳句积累,填空后,至少再写一句谚语。

(1)立了秋,O

(2)二八月,o

(3),十场秋雨要穿棉。

(4)_________________

16.填空。

①赠人玫瑰,o

②,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③花要,人要。

17.把下面的谚语、歇后语填写完整。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

②有志不在。

③哑巴吃黄连一一。

18.人心齐泰山移和、、以及(填谚语)意思一样。

19.按原文填空。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眼到、。

(2)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一泻汪洋。腾渊,鳞爪“乳虎啸谷,

________震惶。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房四宝:;花中君子:;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发明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设计并修建了赵州桥的是。

(3)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风情。当春节到临时,我们可

利用微信向家人或朋友传递,的信息以表祝福.在重阳节时,我们可向家里的老人发

出:,的诗句。

(4)结合语境,写出恰当的谚语.

①大家都说他是个坏孩了,但我从没见过他做坏耶,妈妈让我不要轻信传闻,她告诉我:""

②小明以前不爱学习,但雄他现在知道错了并向老师道歉,还保证以后一定认真学习。老师用《左传》中

的话对他说:""

21.请把你搜集的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各选一个写下来吧!

(1)我搜集的民间故事有:等。

(2)我搜集的民谣:„

(3)我搜集的民歌:

22.用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填空。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名人说:"

(2)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孟子告诉我们,;,。

(3)田园风光是一首诗,春天的桃花可以入诗:",。"夏天的稻田可以入诗:

(4)看到有雾的天气,我会想起农谚:、、、。

(5)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具体写一段话,语意要通畅。

我爱可爱的大自然。我爱大山,因为它给了我;我爱太阳,因为;我爱,因

为。

23.我会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黄河人海流。欲穷,更上________。

(2)紫烟,遥看瀑布„

(3)遥知,暗香来。

(4)本无价,皆有情.

(5)①不以规矩,不能成。②与朋友交,。

(6)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站在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24.按要求完成句子。

①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夏日的生态园,晴朗的天空显得更加,高大的水杉树越发,的湖水一望无

际,看了真令人心醉。

②将下面打比方的句子补充完整。

盛夏时节,荷塘里一片片大大的荷叶像,又像。

③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忙着植树造林。这不禁使人想起了一句环保谚语:

25.日积月累,我会填。

(1)聪明在于学习,。(列宁)

(2)任何成就都是。(宋庆龄)

(3),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4)为而读书。(周恩来)

(5)书籍是的阶梯。(高尔基)

三、语言表达(共11题;共102分)

26.写出一条农谚,并说一说它的意思。

27."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还知道蕴含这个道理的俗语。

28.按要求写句子。

(1)沿着这条路走,能到达学校.(改为反问句)

(2)这地方太小,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3)海燕在高傲地飞翔。(改为比喻句)

(4)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缩句)

(5)渔夫拖着渔网。(扩句)

(6)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为第三者转述)

(7)王林把故事讲得那么引人注目,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修改病句)

(8)写一句表示学习方面的谚语:

(9)写一句你最喜欢的歇后语:

29.把课文中的一句俗语抄下来,另外再写几个自己积累的俗语。

30.收集有关于合作的名言、谚语。

31.上学路上,明明把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在路上,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对小明说呢?能用上名言警

句,古诗句或谚语更好。

32.燕子在农村是很常见的鸟,它们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十分亲近。关于燕子的谚语有很多,请你

读一读,再写出一条来。

①一方燕子衔一方泥。

②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雨就到。

③蚂蚁搬家猪叼柴,燕子扑地大雨来。

33.说一说下面谚语的意思。

人心齐,泰山移:

34.读一读,连一连,再完成练习。

(1)连一连

打开天窗说亮话一个巴掌拍不响吃水不忘挖井人前怕狼后怕虎

畏首畏尾孤掌难鸣直言不讳饮水思源

(2)选择合适的俗语填空。

①我认为,在这次打架事件中,你们都有责任。

②好吧,老弟,既然你这么干脆,那我就了。

(3)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的成语是。请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

35.按要求写句子。

(1)老公鹅用全身的力量来金我,喙我,,卜打我。(用上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

(2)一连几天,秋雨绵绵。妈妈一边帮我翻找厚衣服,一边唠唠叨叨地说:""(填写谚语)

(3)王鹏在全校古诗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请你用动作表现他兴奋的情绪。

(4)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他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

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变态茎。(读这个片段,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36.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列举出几个关于树木的四字词语。

(2)写出几句关于树的谚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L【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从前后句的搭配入手进行判断。

A:"有理走遍天下"应和"无理寸步难行"搭配。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

2.【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谚语的基础上解答。

A:“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意思:是在"白露”节气的那个时候种小麦太早,而到了"寒露"节

气的那个时候,播种小麦又太晚了,而只有在"秋分”这个节气的时候,播种小麦,才是正好的时候。

B:"六月六,看谷秀”意思:指农历六月初是谷子抽穗开花的季节。

C:"夏天不热,五谷不结"意思:夏天阳光不好,秋天不能丰收。

D:"人怕老来穷,禾怕寒露风"意思:这句俗语的前半句,就是人们到了老年的时候就十分的害怕贫

穷,因为大家知道在村里面人们挣钱都是靠着体力的,年轻的时候人们还能够靠着体力挣些钱,但是人

一旦是老了之后身体肯定就不如以前了,尤其是这些老人之前还很辛苦的劳作过,身体就更是问题了,

于是当他们老了之后生活就是一个大问题,能劳动还好,一旦是身体不允许的话生活就是一个很大的问

题。再看后半句,意思就是禾最怕的就是寒露的时候受风,所谓禾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水稻,水稻可以说

是我们最常吃的一种食物了,不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在餐桌上都是经常见到,水稻对于温度的要求确

实很高。在寒露的时候通常就是第二茬水稻的生长期,一旦是这个时候经受了寒风之后就会影响生长。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谚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3.【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名句的基础上解答。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比喻只要有

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B:"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D:"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意思: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水不

断下滴,可以洞穿石头,但也不是一天的功夫可以成功的。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

酿的。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名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

A:"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夏天粮食要想长的好,天气就得热,这样才能更好的光合作用,才能更好的

吸收营养,长势才会快。

B:"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梗。伏里一天一暴,坐在

家里收稻。

C:"瑞雪兆丰年"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D:"浇花浇根,交人交心“,这正是人缘好的关键,只有交心才能使人感到真诚,只有交心才能换得对

方的真诚,只有交心才能换得对方的真诚。因此,在交往中切忌虚伪,这是相互信任的基础。综上A、

B、C是农业谚;D是交友谚语。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给谚语分类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

8.【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A:"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这句话出自《名贤集》意思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

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

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

母却已经亡故。

C:"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

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

郁葱葱的柳树。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

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

于人们改正缺点。

综上A项恰当。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平时注意理解和识记。

9.【答案】D

【解析】【分析】考查对歇后语、格言、谚语积累及运用,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情境筛选符合要求的歇后

语、格言、谚语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本题题干中的店家

卖假货,是不诚信的,选项中,"人无信不立"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于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歇后语、格言、谚语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

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0.【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对俗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俗语即可。

故答案为:A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俗语的含义。

11.【答案】A

【解析】【分析】A项“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是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坏人,不是一个关于

团结的谚语.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谚语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请教长辈或借助资料收集谚语,平时多记多积累。

12.【答案】C

【解析】【分析】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一多练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一多问

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一多练多问多读多思

④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一一多思多练多读

【点评】正确理解谚语深刻含义。

二、填空题

13.【答案】不出手;冰上走;沿河看柳;河开;燕来;耕牛遍地走;一九四九;暖和

【解析】

14.【答案】(1)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

(2)老。

(3)短;长;暖;温;小阳春;不成;不知。

【解析】【分析】(1)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

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2)此题主要考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恰当的运用成语的能力。

(3)考查对谚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谚语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

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

(2)老;

(3)短、长、暖、温、小阳春、不成;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3)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谚语的含义。

15.【答案】(1)把扇丢

(2)乱穿衣

(3)一场秋雨一场寒

(4)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解析】【分析】考查对谚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谚语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把扇丢;

(2)乱穿衣;

(3)一场秋雨一场寒;

(4)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谚语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

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6.【答案】手留余香;精诚感落顽石泪;叶扶;人帮

【解析】【分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精诚感落顽石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

行进一步的理解。

17.【答案】学海无涯苦作舟•;年高;有苦说不出

【解析】【分析】①②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

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

海无涯苦作舟。有志不在年高.

③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

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

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

称为歇后语。哑巴吃黄连一一有苦说不出。

【点评】①②主要考查学生对谚语的掌握,要求学生请教长辈或借助资料收集谚语,平时多记多积累。

③掌握常用的歇后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丰富知识。

18.【答案】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

千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解析】【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谚语意思的熟悉程度和理解。中国有句俗话:人心齐,泰山移。

意思是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移动高山的巨大力量,克服任何困难。与之意思相同

的有: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

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几个都是选自文中的谚语;它们强调是都是做人要懂得团

结,才能成功。

【点评】考查学生对谚语的熟悉程度。学生应重点掌握好这些谚语,教师也应不断强调。

19.【答案】(1)心到;口到

(2)伏流;潜龙;飞扬;百兽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

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

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⑴心到、口至以2)伏流、潜龙、飞扬、百兽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0.【答案】(1)笔、墨、纸、砚;梅、兰、竹、菊

(2)蔡伦;李春

(3)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解析】【分析】(1)、(2)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3)、(4)考查对古诗、谚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谚

语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2)蔡伦;李春

(3)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①眼见为实,耳听为虚。②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点评】(1)、(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3)、(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谚语。

21.【答案】(1)《花木兰》《神农尝百草》《哪吒闹海》《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精卫填海》《阿

诗玛》

(2)天上下雪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亲戚朋友拉一把,酒还酒来荼还茶

(3)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解析】【分析】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搜集的民间故事、民歌、民谣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搜集的民

间故事、民歌、民谣的意思。学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识记。

故答案为:(1)我搜集的民间故事有:《花木兰》《神农尝百草》《哪吒闹海》《掩耳盗铃》《刻舟求剑》

《精卫填海》《阿诗玛》

(2)我搜集的民谣:天上下雪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亲戚朋友拉一把,酒还酒来荼还茶

(3)我搜集的民歌: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点评】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故事、民歌、民谣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

加强背诵。

22.【答案】(1)爱因斯坦;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4)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5)前进的方向;它温暖了我的身体;雨水:它洗净我的灵魂

【解析】【分析】(1)-(4)考查对古诗、名句、谚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

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谚语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5)考查围绕中心句写句子。中心句是语段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

的句子,其它句子都是围绕中心句写的,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上下文连贯,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1)爱因斯坦;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4)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5)前进的方向;它温暖了我的身体;雨水;它洗净我的灵魂

【点评】(1)-(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谚语的含义,要根据句子

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5)此题考查围绕中心句补写句子的能力。

23.【答案】(1)白日依山尽;千里目;一层楼

(2)日照香炉生;挂前川

(3)不是雪;暗香来

(4)清风明月;近水远山

(5)方圆;言而有信

(6)一位仙人;高高的

【解析】

24.【答案】湛蓝:青翠;碧绿;一个个大圆盘;一把把张开的大伞;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

润了人心。)

【解析】【分析】①考查对表示颜色的词语的运用,既然是“夏日的生态园,看了真令人心醉。"那么,形

容"晴朗的天空"可用"湛蓝";形容"高大的水杉树"可用"青翠";形容"湖水"可用"碧绿"。

②考查对比喻句的运用。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

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

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把“盛夏时节,荷塘里一片片大大的荷叶"比作"一个个大圆盘、一把把

张开的大伞,

③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

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语境是"植树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

忙着植树造林。”这自然使人想起了一句环保谚语: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点评】①主要考查对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恰当运用。②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

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③主要考查学生对谚语的掌握,要求学生请教长辈或借

助资料收集谚语,平时多记多积累。

25.【答案】(1)天才在于积累

(2)刻苦劳动的结果

(3)世上无难事

(4)中华之崛起

(5)人类进步

【解析】【分析】考查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

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亥h崛。

【点评】名句默写的几个注意点:

一是记住生僻难写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

确无误地写出来.

二是区分同音异形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

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更知其义.

三是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

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

三、语言表达

26.【答案】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意思是:早上有霞的时候不要出门,因为天气可能会不好;晚上

有霞的时候第二天天气会很好,可以出行。

【解析】【分析】考查对农谚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农谚即可,书写时注

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意思是:早上有霞的时候不要出门,因为天气可能会不好;晚上

有霞的时候第二天天气会很好,可以出行。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农谚的意思。

27.【答案】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解析】【分析】考查对俗语的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俗语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点评】掌握常用的俗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丰富知识。

28.【答案】(1)沿着这条路走,怎么不能到达学校呢?

(2)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

(3)海燕像黑色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4)发展表明优越。

(5)身材魁梧的渔夫用力拖着湿淋淋的渔网。

(6)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

(7)把"引人注目"改为"引人入胜"或"绘声绘色”。

(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9)猪八戒照镜子一一里外不是人

【解析】(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解决方法是在句首加上"怎么不",句尾加上"呢",将"。"替换为"?

(2)将句子改为夸张句的解决方法是将句子夸张化,即把"地方太小"改为"巴掌大的地方"。

(3)将句子改为比喻句可以将海燕比喻成一个事物,中间加上喻词"像"即可。

(4)缩句的解决方法是找到主语"发展",谓语"表明",宾语"优越",将主谓宾连起来即可。

(5)扩句的解决方法是在主谓宾语前加上次要的修饰词,作为延伸即可。

(6)本题需要将话中的人称转换,句中的"你"代表"鲁肃","我"代表"诸葛亮",因此去掉冒号和双引号,

将"你"改为鲁肃,"我"改为"他"即可。

(7)"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侧重于吸引人去看。题中为讲故事引起注

意,故应当改为"引人入胜"或者"绘声绘色,

【点评】

(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格式是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者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在词前面加上"怎么"、

"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疑问助词,将句号改为问号即可。

(2)将句子改为夸张句的格式是将某件事情夸张化即可。

(3)将句子改为比喻句的格式为确定本体(海燕),然后写与本体类似的喻体,中间加上喻词"像"即可。

(4)缩句的方法为只保留句子的主干词语,即主、谓、宾,然后删掉其他次要的词语,连接在一起后阅

读两边看是否能保留原意即可。

(5)扩句的方法是在主谓宾后面加上次要的修饰词,作为延伸即可。

(6)将第一人称直接叙述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的方法是去掉冒号和双引号,然后将第一人称话中的称谓

改为合适的称谓即可。

(7)病句类型为用词不当,需要深入理解词义,从而修改成合适的词语。

29.【答案】课文中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

积累的俗语: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干学不如一看,干看不如一练。

【解析】【分析】考查对俗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俗语即可,书写时注

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课文中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积累的俗语: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

的。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俗语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

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30.【答案】①天时不如地力,地力不如人和。②团结就是力量。③两人同心,其力断金。④单丝不成

线,独木不成林。

【解析】【分析】考察名言的积累。写名言的积累,首先看考察什么方面的,其次要注意书写的正确。

故答案为:①天时不如地力,地力不如人和。②团结就是力量。③两人同心,其力断金。④单丝不成

线,独木不成林。

【点评】考察的名句的积累,平时多积累多背诵。

31.【答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析】【分析】根据“上学路上,明明把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在路上,看到这种情况"应该告诉小明应该爱

惜粮食,让他知道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所以应该想有这方面意思的古诗,谚语等。

如: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点评】根据“上学路上,明明把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在路上,看到这种情况"应该告诉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