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讲练】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层综合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生版)_第1页
【状元讲练】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层综合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生版)_第2页
【状元讲练】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层综合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生版)_第3页
【状元讲练】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层综合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生版)_第4页
【状元讲练】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层综合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层综合练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C.不易溶于水 D.干冰升华时吸热2.如图,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可以看到__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向图甲的烧杯内缓缓通入CO2,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将二氧化碳缓缓倒入烧杯中,观察到________(填“上面”或“下面”)的蜡烛先熄灭。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4.能证明某无色、无味的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5.如图所示,将充满二氧化碳并附有干燥石蕊小花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内液面上升 B.试管内溶液变红色C.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6.某同学在家里做了如图所示(1)图I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熄灭。由此得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依此性质确定二氧化碳的一个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一块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见图Ⅱ),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片上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写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3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7.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A.CO B.CO2 C.CH4 D.C8.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急救病人 B.温室肥料 C.人工降雨 D.灭火9.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A.燃烧天然气供暖 B.利用风力发电 C.增加植被面积 D.节约用电知识点4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1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O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CuO B.O2 C.Fe2O3 D.H2O11.向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是黑色固体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以是()A.H2 B.CO C.CO2 D.O212.一氧化碳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1)做燃料: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煤燃烧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图是北方家庭中冬天常用的煤炉,A、B、C处分别发生不同的主要反应。请写出A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C处观察到蓝色火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5一氧化碳的毒性14.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15.近年来,煤气中毒的惨剧仍时有发生。煤气中毒是由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CO引起的。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事故发生的是()A.炎热的夏天,启动汽车发动机,打开汽车空调,紧闭车门在车内睡觉B.用柴油作为能的抽水机放到井内抽水,并派人到井下洗井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关闭门窗防止冷空气进入,并在煤炉边放一盆水D.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洗澡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知识点6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比较1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下列有关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途:都能做燃料 B.性质:都能与水反应C.结构:分子构成相同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17.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18.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溶于水(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B.软塑料瓶变瘪 C.石蕊溶液变红 D.气球上浮2.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形象解读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下列措施不符合上述发展理念的是()A.优先选乘公共交通 B.随手关闭电 C.尽量用一次性餐具 D.使用节能灯泡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密度均大于空气C.用途: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作气体肥料 D.危害:CO2会引起中毒;CO会引起雾霾4.某实验小组计划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利用氧化铜(CuO)能够被还原成单质铜的性质,验证CO的还原性。装置如图所示。已知:HCOOHeq\o(\s\up5(热浓硫酸),\s\do3(=))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操作时,先点燃酒精灯,再滴加HCOOH B.甲处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甲处生成了二氧化碳 D.气球的作用:收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5.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6.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7.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3)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序号实验设计①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④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1)“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代替。(2)“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8.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如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①需要消耗空气中的________。(2)途径②中,枯枝败叶中的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微生物作用下彻底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CO2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3)途径④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白天________夜晚(填“大于”或“小于”)。(4)降碳的一种途径是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使碳全部转化为乙烯(C2H4),同时生成另一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年通过不同途径产生或消耗碳量的相对值如下表所示:途径①②③④⑤⑥⑦相对值0.66060121.85.59290据表可知,这一年大气中碳量增加了____(用表中相对值计算)。为达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A.开发新能 B.植树造林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进一步分析上表回答:人口增多是否是大气中碳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用U形管完成CO2的性质实验:将干燥的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纱布条每隔1~2cm用水湿润,然后将干湿相间的纱布条送入U形管里(如图所示)。(1)实验1: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慢注入塑料漏斗里,湿润的石蕊纱布条按照A→B→C→D的方向逐渐变红,而且AB段变红的速率比CD段变红的速率快。湿润的石蕊纱布条会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B段变红的速率比CD段变红的速率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2:等到湿润的纱布条全部变红后,将其从U形管里取出,用电吹风对着纱布条吹热风,红色很快褪去并恢复为紫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类比法是化学中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化学式为C2H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在受热条件下也会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________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实验二: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讨论交流①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指出该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22·黑龙江)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C.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2.(2022·湖北湖北)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3.(2022·湖南郴州)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C.一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D.加热条件下,木炭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4.(2022·陕西)某工业尾气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明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实验现象得出尾气的组成情况可能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5.(2022·陕西)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B.氦气通电发出粉红色的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D.硬水软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时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杂质6.(2022·四川成都)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7.(2022·广东)《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宋代画家王希孟创造性地将炭黑、赭石、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1)画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