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二)原卷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二)原卷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二)原卷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二)原卷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

期末模拟金卷(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H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得分

-V字词书写

1.下边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他<

M咨«

M江

存^

评卷人得分

二、选择题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氐确的一项是()

A.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阶段性"与"取得了”互换位置)

B.在"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下,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我国因此将

会有1亿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脱贫目标。(删去"在…下")

C.我国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

珍惜劳动成果。(在“劳动成果"后添加"的现象”)

D.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原因,自贡灯会创新性地开启“云观灯”,使人们能够足不出

户看自贡灯会。("开启"改为"开展")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你是喜欢富有文化内涵的《典籍里的中国》呢,还是喜欢讲解形式多样的《国家宝藏》?

C.实践反复证明,动态清零是基于我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

至上的最佳选择,更是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的关键所在。

D.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医疗系统,却疏于疫情防控、淡化疫情风险、误导美国民众,

成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

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B."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C.乐府是古代音乐官署名,后也指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其他作品,《木兰诗》就是南北朝时

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评卷人得分

5.古诗文默写。

古诗给我们以启迪。陆游的"(1)—,(2)—"(《游山西村》)向我们揭示人生

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的“(3)—,(4)—"(《己亥杂诗》)让我们

明白无论何时都要心系家国;刘禹锡《陋室铭》中"(5)—,(6)—"告诉我们,交友

的标准关乎人格质量和生命质量;人生亦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所说:"(7)—,(8)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评卷人得分

6.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

网站B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兔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

“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

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

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效忠宣誓”,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及效忠所代

表之共和国。在演奏国歌或面对国旗时,他们会做出用右手按心口的“效忠宣誓”的标准姿

势。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美利坚》。对于成年人,

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

体育赛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

⑴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一条。

⑶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列举两条。

评卷人得分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下面对两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前两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同归的喜悦相互

交织。

B.《己亥杂诗》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

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C.《泊秦淮》首句中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

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D.《泊秦淮》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

发了自己感时伤世之感慨。

8.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请分析两首诗表达爱国之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评卷人得分

----------------六、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目:

“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

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②病不必

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莘老:宋孙觉,字莘老,高邮人。②疵:小毛病,引申为缺点。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陈康肃公毒射()(2)但微频之()

(3)尔案敢轻吾射!()(4)世人用作文字少()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11.【甲】【乙】两文都通过描写来揭示道理,甲文给我们揭示了熟能生

巧的道理,乙文则告诉我们要才能写好文章。

12.《卖油翁》让我们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想一想,是不是一件事只

要熟练了就一定能够做的很好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评卷人得分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胡定坤

①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

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

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

②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30分钟”可有

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

③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

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④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

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

卡(Pa)。

⑤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

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⑥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

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

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

降低。

⑦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

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

⑧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

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

成交叉感染。

⑨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

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

材料对水(血液、睡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⑩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

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

⑪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

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果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

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⑨卜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反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

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

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

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⑮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

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

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02月03日,有删改)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妙方",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可以"无限循环"使用。

B.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可以防止酒精、水、血液、唾

液渗入。

C.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后,就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一样

To

D.防病毒口罩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

实现的。

14.下面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了说明内容: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B.文章通过解说消灭病毒的原理及口罩本身的结构,说明了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

C.既然一次性口罩是无法消毒后使用的,所以用了一次性防护口罩就要及时扔掉。

D.文章画线句准确说明了医用口罩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的特点。

15.网络流行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说法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宽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

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

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

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

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

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

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要。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

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

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A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

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

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

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

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

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

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

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

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B我看了信,

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

来越少了。

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

心修身和“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

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

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

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

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

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

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⑤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

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

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

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

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

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

“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

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

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

少人肯删,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