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量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2.安徽省铜陵市素称“中国古铜都”,盛产辉铜矿,其主要成分是Cu2S。已知中Cu的化合价为+1,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B.+2C.0D.+13.下列关于水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氢气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4.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H、O原子个数比为1:8B.相对分子质量为180C.阿司匹林中含21种元素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5.电子和原子总数相等的粒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NO和O2 B.Ca2+与Cl﹣ C.SO2与CO2 D.OH﹣与NH﹣26.熟石灰的用途之一是工业上制造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价 B.+l价 C.+5价 D.+7价7.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加入适量铁粉B除去CO2中的CO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C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加过量CaCO3,过滤D除去铝粉中的铜粉加适量稀硫酸,过滤A.A B.B C.C D.D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B.振荡汽水瓶产生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大于20mL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9.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D.臭氧(O3)是一种稀有气体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B.过滤时,为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C.收集完毕氧气后,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D.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11.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C.将生活污水排放在江河中D.利用家庭洗菜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12.以下事实从微观角度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B春天柳絮飘扬分子在不断运动C氧气,液氧都能助燃氧气、液氧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D空气可以压缩为液态分子间有间隔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的装置为_____或D,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14.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A作气体发生装置,靠近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选用C来收集氧气,观察到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________;可以选用C来收集氧气,依据的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标号),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标号),验满方法是_______。(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标号)。15.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A实验足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整个过程中,瓶内压强变化是_________。(2)B实验是铁钉与硫酸铜反应,铁钉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3)C实验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4)D实验是镁条燃烧实验。实验前测得镁条的质量为2.0g,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白烟。实验后测得收集到的氧化镁质量仍为2.0g,两次质量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5)由以上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总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有______。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⑥16.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四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下图所示),其中A、B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C、D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根据查阅药品记录表可知,A、B、C、D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石灰水、CaCl2溶液中的一种。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下述实验。老师给准备的试剂有:稀盐酸、NaHCO3溶液和酚酞溶液。(1)分别取A、B、C、D溶液于4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发现A、B、C溶液变红,说明这3种溶液呈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___________(填试剂瓶序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2)分别取A、B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现均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共计7种试剂,经过下述实验最终确定了这两份溶液的成分。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①分别取A、B溶液于2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___;②过滤后,分别向滤液中滴加____。都有白色沉淀生成A:_______B:_____A是Na2CO3溶液;B是变质的NaOH溶液写出B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3)取C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NaHCO3溶液,充分反应,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除了H2O外,还含有较大量的阳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查阅资料可知:Ca(OH)2+NaHCO3=CaCO3↓+NaOH+H2O、NaOH+NaHCO3=Na2CO3+H2O。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1)C3H7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N:O=________。(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0.1%)。(4)________gC3H7NO2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10.5g。18.现有31.6克,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固体30.8克,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_?(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_?(3)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负极产生气体是_____。(2)图乙的实验操作叫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3)图丙中A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微观知识解释)_____。(4)河水经过图丁装置后得到的水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活性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选项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不是白雾,选项错误;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雾是小液滴在空气中漂浮形成的现象;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的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粉末,在空气中形成白烟。2、A【解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详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已知中Cu的化合价为+1,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2×(-1)+x=0,则x=-2。故选A。3、B【解析】

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此选项错误;B、分子都由原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选项错误;D、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此选项错误。故选:B。4、B【解析】试题分析:A、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由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可知H、O原子个数比为2:1,故选项错误;B、乙酰水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9+1×8+16×4=180,故选项说法正确;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乙酰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1个乙酰水杨酸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D、在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中,碳的相对质量:12×9=108;氢的相对质量:1×8=8;氧的相对质量:16×4=64。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5、B【解析】

A、NO中的核外电子数为7+8=15,O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8×2=16,则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

B、Ca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20-2=18,Cl-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7+1=18,则核外电子数相等,且原子总数均为1,故B正确;

C、SO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6+8×2=32,CO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6+8×2=22,则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C错误;

D、OH-中的核外电子数为8+1+1=10,NH-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7+1×2+1=10,则核外电子数相等,但原子总数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点睛】阳离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之和减去电荷数,阴离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之和加上微粒的电荷数。6、B【解析】

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2x+(-2)×2=0,则x=+1价。故选:B。7、C【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铝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8、B【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A不正确;B、振荡汽水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使溶液变红,故B正确;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不正确;D、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实验的结论,不是现象,故D不正确。故选B。9、C【解析】

A、焚烧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碳等固体颗粒,故A不正确;B、吸入细颗粒物会造成人体的肺病和气管病的发生,故B不正确;C、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检测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解决污染状况,故C正确;D、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臭氧(O3)不是一种稀有气体,故D不正确。故选C。10、C【解析】A、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用手紧握试管,用腕摇动,错误;B、过滤时用玻璃棒搅动漏斗内的液体的话有可能戳破滤纸,使过滤不干净,错误;C、收集氧气结束时,要先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反之可能造成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正确;D、实验室规定,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入指定的容器,集中处理,错误。故选C。11、C【解析】试题分析:将生活污水排放在江河中,会造成河水的污染,应该集中处理后再排放。故选C.考点:环境保护12、B【解析】

A、花气袭人知骤暖,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故选项说法正确。B、春天柳絮飘扬是宏观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C、氧气、液氧都能助燃,是因为氧气、液氧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D、空气可以压缩为液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酒精灯试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A反应需要加热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堵塞导管C氧气不易溶于水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NH3AE【解析】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详解】(1)仪器①、②的名称,①是酒精灯,②是试管。(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室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A,依据是反应需要加热,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氧气可以选择的装置为C或D,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5)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X↑,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为:2N

10H

2Cl

Ca

2O,生成物中已知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为:Ca

2Cl

6H2O,X的化学式为NH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故发生装置是A,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是E。【点睛】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14、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防止试管口的水倒流而使热的试管破裂此时的气体是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BE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中充满了氧气AD【解析】

(1)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故填: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填:防止试管口的水倒流而使热的试管破裂。因为原装置中有空气,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故填:此时的气体是空气。C装置法是排水法,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原因是气体不溶于水,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2)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固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应选择固固不加热型装置B。因要收集干燥的氧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E。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中充满了氧气。(3)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固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应选择固固不加热型装置A。因氨气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因氨气密度比空气小,需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D。故填:AD。15、先变大后变小生成红色固体H2O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恰好等于逸散的白烟质量C【解析】

(1)A实验足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整个过程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放出大量的热,瓶内压强变大,待冷却后,瓶内压强变小,瓶内压强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2)B实验是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钉表面的现象是:生成红色固体;(3)C实验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H2O;(4)D实验是镁条燃烧实验。实验前测得镁条的质量为2.0g,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白烟。实验后测得收集到的氧化镁质量仍为2.0g,两次质量相同的原因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恰好等于逸散的白烟质量;(5)由以上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有: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总质量故选C。16、碱性D;CaCl2溶液加入过量D酚酞溶液滤液无明显变化滤液变成红色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Na+【解析】

本题考查了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A、B、C溶液变红,说明这3种溶液呈碱性,A、B中含有钠元素,氢氧化钙溶液中不含钠元素呈碱性,C是石灰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D是CaCl2溶液;(2)若A是Na2CO3溶液,B是变质的NaOH溶液,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呈中性,若溶液还含有氢氧化钠,滴加酚酞则溶液呈红色。因此: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①分别取A、B溶液于2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过量D;②过滤后,分别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A:滤液无明显变化B:滤液变成红色A是Na2CO3溶液;B是变质的NaOH溶液B是变质的NaOH溶液根据上述实验可知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3)C是石灰水,碳酸氢钠跟溶液中能反应的物质(包括反应中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