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说明大运河开通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隋朝南北经济交流 B.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C.开通了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的意思是天下的水路运输,全靠这一个水渠,这说明材料肯定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没有体现其便利人们游玩江南和加快了隋朝的灭亡,故BD两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C项错误。故选A。2.“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隋文帝时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B.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C.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D.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隋朝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正式确立,B项正确;隋文帝时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但不是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排除A项;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都是在科举制正式确立之后,排除CD项。故选B项。3.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A.推动了经济繁荣 B.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可知,唐朝科举考查文学写作,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D符合题意;科举考试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科举考试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B项;科举考试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据史载,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点隋亡后留下的仓库,没有想到,经过隋末唐初数年战争,库存量竟然足以让唐朝老百姓不用劳动也可以使用好多年。据此,隋朝短命而亡的最大教训是()A.统治者太过于节俭 B.国富而不与民共享C.穷兵黩武暴政而亡 D.统治者志大而才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经过隋末唐初数年战争,库存量竟然足以让唐朝老百姓不用劳动也可以使用好多年。”可得出隋朝的粮食都藏在粮仓里,国家丰实,但民众却无法使用,从而激化矛盾,反映出国富而不与民共享,从而导致灭亡,B项正确;隋朝并不节俭,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穷兵黩武,排除C项;材料与统治者才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右侧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A.兴盛的景象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的景象,“万国衣冠拜冕旒”描述国际交流,“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描述的是长安城的繁荣。材料整体上反映出唐朝的兴盛景象,A项正确;农业繁荣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信息,排除A项;材料说明是唐朝繁荣景象,不是衰落和割据的现象,排除C和D项。故选A项。6.武则天立“无字碑”,让“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当代史学家对她的评价以肯定居多,这主要基于她在位期间()A.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B.创立了科举制度C.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D.强化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经济)的向前发展。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基于以上分析,当代史学家对她的评价以肯定居多,C项正确;后世对她的统治之所以肯定,是因为她的历史功绩,AD项都是她加强统治影响,为C项经济发展提供条件,排除AD项;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排除B项。故选C项。7.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图片唐三彩体现了唐朝的手工业中制瓷业的发展状况;乐舞俑中的“西域人”体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局面,驼背上“乐舞队”体现了唐朝艺术的繁荣状况。图片唐三彩骑驼载乐舞俑反映不出唐朝农业方面的信息,B符合题意,故选B。8.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为此他采取的与之直接相关的措施是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D.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唐太宗体察百姓的艰辛,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确立民本思想,采取减轻人民劳役负担等措施,故选C;A项是政治制度的完善,与民本思想无关,排除;科举考试、知人善任不是与民本思想直接相关的措施,排除BD。【点睛】9.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一结论的佐证史料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唐太宗”“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符合题意,B项正确;A北魏孝文帝改革,C契丹钱币,D辽国时期,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0.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该举措()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意强化专制集权C.形成了三权分立 D.导致政权动荡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可见旨在分散相权,而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可见旨在进一步分散相权,由此可见这些措施意在分散相权从而强化专制集权,B项正确;参与宰相群体的官员过多,反而容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北宋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没有体现形成三权分立,排除C项;北宋强化专制集权的措施虽然带来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但并没有导致政权动荡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碑刻(复制品)展示的是西夏文字,西夏文字是元昊等人模仿汉字创制而成,形体方正,笔画繁元。从西夏文字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两宋时期A.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B.党项族与汉族文化交融C.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D.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西夏文字模仿汉字创制而成”可知,这体现了汉族在文化上对党项族的影响,B正确;材料所说的文字属于文化,不是都市生活、社会经济、科技发明,排除ACD。故选B。12.“群山转翠半已春,岳王庙前渐游人。风波亭外臣子恨,西子湖畔武穆魂。重整河山终是梦,精忠报国只羁身……”下列事件与诗中“臣子”有关的是()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D.兖州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岳王庙”“风波亭”“精忠报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中“臣子”是指岳飞,与岳飞有关的是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C项正确;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之间订立的协议,排除A项;宋夏议和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议和,排除B项;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时,排除D项。故选C项。13.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给它们拟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A.宋朝经济发展 B.宋朝农业的发展 C.宋朝先进的手工业 D.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答案】A【解析】【详解】图片反映的是宋代的瓷器生产以及市貌经济的景象,结合史实可知这反映的是宋朝经济发展的主题,A符合题意;图片没有设计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内容,其主题不符合题干主旨,BC排除;商业贸易繁荣是城市中的景象,图片中未涉及,D排除。故本题选A。14.在宋代海外贸易中,瓷器、丝织品和书籍等大宗出口商品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而“香药”等海外商品,主要的销售地是京城、四川和东南地区。形成这种产销格局的主要背景是A.海上贸易的兴起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消费市场的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因此出现了“大宗出口商品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海外商品,主要的销售地是京城、四川和东南地区”的现象,反映的是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故B符合题意;海上贸易的兴起的最早时间是汉朝,故A不符合题意;市民阶层的兴起,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故C不符合题意;消费市场的扩大与销售产地的分布,没有直接联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元朝建立的这个制度,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而且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制度是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元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行政区划“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代创设的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行省制,故选D;郡县制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排除A;刺史制度和三省六部制都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排除B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6.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政治篇】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他具有怎样高贵的品质?【经济篇】材料二:(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1和图2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文化篇】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唐诗也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各方面情况。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3)《忆昔》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他被誉为什么?【民族篇】材料四: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许多少数民族自愿要求内附。少数民族首领把能与唐室通婚视为荣耀,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唐蕃和亲”。太宗还宽厚平等对待败降的少数民族,使其得到妥善的安置。随着千百年来不断的民族大交融,贞观时期出现了“和同为一家”的民族交融新局面。——摘编自许敏《民族和谐的典范一一论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4)请列举两个唐朝民族关系和谐的史实。【外交篇】材料五: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5)材料五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答案】(1)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2)曲辕犁、筒车。(3)唐玄宗。诗圣。(4)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等。(5)玄奘;《大唐西域记》。【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并结合所学可知,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在位20多年,勤于政事,善于纳谏。【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是曲辕犁,曲辕犁设计精巧,轻便灵活,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的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图2是筒车,筒车亦称“水转筒车”,是唐代出现的一种以水流做动力,汲水灌田的工具,此种筒车日夜不停车水浇地不用人畜之力,功效高。【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结合所学可知,《忆昔》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史称“开元盛世”。《忆昔》的作者是杜甫,他被誉为“诗圣”。【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四“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许多少数民族自愿要求内附。少数民族首领把能与唐室通婚视为荣耀,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唐蕃和亲’。太宗还宽厚平等对待败降的少数民族,使其得到妥善的安置。随着干百年来不断的民族大交融,贞观时期出现了‘和同为一家’的民族交融新局面。”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小问5详解】根据材料五“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结合所学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外交流时的珍贵文献。17.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融合…….到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可谓并驾齐驱……与南北朝相比,都城总体上向东南迁移…这种发展趋势为南宋建都东南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再思考》材料二:安史之乱,江淮独全。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材料三:北宋的市舶岁入约110万缗,约占国库收入的1/60,南宋仅广州、泉州两处海港,每年市舶之利就达200万缗。材料四:千百年来的滥垦滥伐,严重破坏了(北方)黄土高原的植被……..自唐以降,陕北黄土高原上水、旱、风、雹横行肆虐……诸业并举、农工商并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繁荣,适度开发得到了优厚的回报。——《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再探讨》(1)材料一认为隋朝大运河开通对南北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2)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出现何种变化?材料二认为“东南渐重”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宋朝海外贸易得以繁荣的技术原因是什么?为获“市舶之利”,宋朝政府是怎么做的?(4)材料四认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5)[以史为鉴]综合以上探究,对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答案】(1)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融合。(2)影响: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原因:北方战乱,南方较为安定。(3)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鼓励海外贸易。(4)滥垦滥伐,严重破坏了北方黄土高原的植被,诸业并举、农工商并盛和适度开发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繁荣。(5)要兴建水利工程;进一步对外开放贸易;适度开发、注意可持续发展;要保持社会安定。【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融合……到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可谓并驾齐驱……与南北朝相比,都城总体上向南迁移……这种发展趋势为南宋建都东南奠定了基础”可知,材料一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融合。【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朝廷最终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平定叛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根据材料二“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可知,材料二认为“东南渐重”的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较为安定。【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宋朝海外贸易得以繁荣的技术原因有: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为获“市舶之利”,宋朝政府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四“千百年来的滥垦滥伐,严重破坏了(北方)黄土高原的植被……..自唐以降,陕北黄土高原上水、旱、风、雹横行肆虐”材料四认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滥垦滥伐,严重破坏了北方黄土高原的植被;根据“而诸业并举、农工商并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繁荣,适度开发得到了优厚的回报”可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诸业并举、农工商并盛和适度开发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繁荣。【小问5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及即可。如:综合以上探究,经济重心南移对今天经济发展的启示是要兴建水利工程;进一步对外开放贸易;适度开发、注意可持续发展;要保持社会安定。18.老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对历史事实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判断,组织同学们分小组开展了如下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任务。任务一【梳理线索——体会民族交融】政权更迭民族交融史实北宋与辽(1);两宋与金(2);元朝(3)发展趋势(1)运用所学知识,将下面①——⑤的内容填入表格(只填序号)。①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②宋金议和或岳飞抗金;③澶渊之盟(或澶州之战);④设宣政院或回族形成;⑤元朝(2)根据上述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订立和约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任务二【论从史出——感悟历史发展】材料一: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元史·地理志》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尤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3)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4)据材料二,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在地方实行了怎样的管理制度?又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西藏和台湾地区?(5)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1)政权更迭民族交融史实北宋与辽③;两宋与金②;元朝④发展趋势①(2)使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促进了边疆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答对其中两点)(3)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和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的疆域轮廓。(4)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5)现象: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坚决与国家分裂分子作斗争;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权;保持政局稳定,增强国力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民族交融史实,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004年秋,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于十二月间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即今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因此在(1)处是③;南宋建立以后,宋金之间的战争进入南北对峙阶段,先是金兀术撤路过镇江,被韩世忠败于黄天荡;另一支金兵在攻陕西时,为宋将吴玠阻于和尚原。岳飞也在广德境内开始堵截金兵,六战六胜,擒获金兵头目,于是,“岳家军”的名字开始在金兵中流传,因题干中的(2)处应是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和佛教事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服务承揽合同三篇
- 管道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心得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丙二醛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头发护理用神经酰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DHA微囊粉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三维足底扫描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电动跨式堆垛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多相真空萃取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豆荚酒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单元测评与答案
- 【渞法】学会自我保护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2025-2030年中国融雪剂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6)-江西省(解析版)
- 2025保安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招标采购基础知识培训
- 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综述与展望
- 2024年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